第468章 又私银?-《家中无极品个个和善,女穿男》

  县城,白渝澜没先去县衙换衣服,直接带着带着帏帽的李木到肖衣家中,肖衣和家族中的人这些日子都在李航的带领下制作舟船需要的木板木块。

  他们看到白渝澜来后,都停了手里的活。

  “李航呢?” 白渝澜问。

  “李哥在内院计算木材和油漆的用量。” 有人道。

  白渝澜便朝内院去。

  院内李航在拿着一本册子写写画画,因为太过专注并没有发现三人的到来。

  白渝澜也没有打扰他,在一旁静静的等着。

  李木则是帏帽下的双眼再次模糊一片。

  好一会,李航算出后打算进屋,感觉到视线一角有身影后他看过去。

  “大人?” 他合上册子,快步走到白渝澜身前。

  “富饶的舟船做完这一批先停一下。” 白渝澜收回看向漆油的视线,对他道。

  “怎么了吗?” 李航惊讶,他这还没做到预算中的一半。

  “我这有个老师傅,手艺精湛,你去跟着他学一段时间。” 白渝澜看了眼一旁的李木。

  正百感交集 的李木闻言愣了神。

  李航也有些微愣,但是很快反应过来这就是那个造海船的匠人,于是上前拜道:“晚辈才拙,还望前辈不吝赐教。”

  李木来不及整理情绪,又怕一开口被听出异样,便只‘嗯’了一声。

  李航以为对方不想教他,但碍于白渝澜在推辞不得。就又道:“晚辈看学期间一定十分用心,绝不让前辈指导数遍。”

  李木想说话,又说不的,心中无奈的时候,只听白渝澜道:“李师傅这些日子感染了风寒,故以帏帽遮掩,也不能说话。”

  李木恍然大悟,伸手在袖中掏啊掏,拿出一小瓷瓶道:“晚辈这里有些治疗伤感的药,前辈不嫌弃先用着。”

  李木接了,李航笑了,白渝澜道:“手上的活早日做完,到时候我让人领你去找李师傅。”

  李航笑着应了。白渝澜领着李木、肖九回县衙。

  衙门口,肖嘟嘟见他突然回来,惊喜的迎上前:“早上左哥还念叨着大人何时回来呢,没想到大人午时就回了。”

  “先给我备些热水,我身上汗水有些多。” 白渝澜说完,让另一个衙役带李木下去换洗。

  两人走后,白渝澜对肖九道:“你去寅宾馆休整一下,一会清洗好来寻我。”

  肖九点头。白渝澜往东花厅走去。

  看着他的背影,肖九心里有些迷茫。

  “你可会泅水?”

  呆滞的肖一抬头看向那个判他年年的县令,没听清他说的什么。

  “我听门口村的人说,你泅水很厉害,能在水中憋气许久?” 白渝澜又道。

  他点头

  “如此你改名肖九随我到临海做个船户吧。等第三艘商船造好,你随他们去运货。” 白渝澜道。

  能出去?

  他点头了。

  他确实也出来了。

  还有了全新的身份和名字--肖九。

  东花厅的左锦听到脚步声,以为是肖嘟嘟,就头也不抬道:“我还有一张没练,你稍后再来唤我吧。”

  在拿取要换的衣服的白渝澜看向内室的他,笑道:“这样用功,一会我可得好好看看字体如何了。”

  说罢,又到箱笼寻他的衣服。

  那边听到声音的左锦立马扔下笔,起身走出来道:“大人,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 白渝澜道。

  见他找衣服,左锦上前帮他翻找,不一会就找齐了一身,递给他。

  白渝澜接过衣服,笑道:“还是左锦办事有效率。”

  左锦笑嘻嘻道:“那肯定的。”

  白渝澜摇头失笑。

  这时候衙役备好热水,白渝澜进了浴房清洗。

  左锦见状返回屋内,把他写的纸张收好,笔墨纸砚也都拿回自己屋;又接了水将布巾打湿将桌面都擦拭一番,确定没有墨汁啥的,这才收起布巾,端着盆到院里,泼了。

  白渝澜清洗着头上的汗腻,心中思索着什么时候去嘭远一趟。

  历时六个月,西山镇的房舍已经接近尾声,先盖的那些人家已经可以搬进去居住;只是新家刚建、家具短缺。

  肖邦和肖峰带领的运输队已经开始往月口关镇运拉黄土和各种料石。口关镇的宅屋分划他十天前刚分配好。

  也不知道由来有有没有按他给的思路多做竹家具,若做的话,他可以和他做个生意。

  等白渝澜思考着事洗好澡出来,项见和吕文相兵房书史已经在院里。

  “旧房舍都推完了?” 白渝澜看向吕文相。

  “推完了。百姓的农舍年久好推,不怎么费力。” 吕文相回道,拿出记录册给他看。

  白渝澜由左锦给他擦着发,接过册子一页一页的翻阅。

  西山镇的农田已经划分完,如今在推旧村舍的农房;好在农房大多是土垒墙,推倒后可以化为田地。

  “很好,西山镇的事算是结束了。” 白渝澜说完,让他下去,吕文相就告退了。

  吕文相走后,白渝澜突然看着项见,说:“要不你去一趟澎远县?”

  “去那边做什么?\" ”项见不解。

  “嘭远县盛产竹子,我去玉山见余有庆时结识了嘭远的县令由来有;我那时对他说让他号召百姓用竹子做些家具卖,也不知他有没有做。”

  “你是说从嘭远县批家具来富饶卖?”

  白渝澜摇头,“百姓又不富裕,怎么能这时候赚他们的银钱呢。”

  “你不会又想用私银给百姓添家具吧?” 闻言,项见道。

  白渝澜想了想说:“也不算,只能说是以劳工换家具。”

  “怎么说?” 项见没懂。

  白渝澜就解释说:“西山镇的百姓如今集中在三处,那些刚通的路也需要建造,所以我想召集西山镇的村民自己当工,铺路;条件和之前一样,衙门管一日三餐,没工钱,但可以得一些家具。”

  “这和白给有区别吗?” 项见无奈。想了想又说:“你这样是可以让一些百姓富起来,只不过富的是嘭远县的百姓。”

  “这叫各取所需;嘭远的百姓通过劳作得了本金,西山镇的百姓通过劳作得到家具,这很完美。”

  “可是你要想想西山镇有多少户百姓,你确定自己的银钱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