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问题归纳-《家中无极品个个和善,女穿男》

  “学塾是培育国家栋梁的地方,自然要盖。不但要盖,还要盖的宽敞。” 白渝澜已经计划好了,若那千两不够,便自己出一些,反正他的钱留着好像没什么用。

  亭长、商长以及包主事(先前的包工书,被派来西山镇做收购点主事)对视后皆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

  刚刚大人的话,是打算把整个西山镇的房屋都重建啊。

  再到亭长家中,白渝澜头一次观察房屋的结构。

  亭长的家是个独立的院,有个后院,后院像个小型的院;墙体是夯土做的,屋外的墙土有些地方散掉了,留个大坑,有些地方像是后来补过。

  顶是青瓦,房顶内的三角梁木大小规整,梁木上搭着横着的檩条、间距一致。

  檩条上有细木条做的椽子,竖着按瓦片宽度等距去排列,它们是钉在檩条上的。

  在上面还铺了一层密集的秫桔,秫桔上方铺设稀泥用于固定瓦片。

  在看到每个瓦滴上都雕刻的有不一样的图案后,白渝澜说:“这房屋看着年岁不小。”

  亭长笑道:“大人看的准,这屋还是祖上搬迁至此时盖的第一间祖宅。”

  闻言白渝澜便悟了。

  当年肖家先祖搬至富饶定居,年老后给七位儿子分家,让他们离开富饶,各自寻一处定居。

  慢慢形成了富饶的七个镇,而富饶县城,住的就是肖家先祖的嫡长房。

  “那这屋意义非凡,还是莫要拆了,只加固翻新一下墙体即可。” 这房子是有历史价值的。

  亭长闻言暗中松了口气。

  原本他还正纠结要不要请求一下不要拆这房屋,毕竟这屋算是他们西山镇的祖宅。

  可又想大人为改造富饶费心费力,他身为一镇之长不配合改造制度的话,对朝廷、对大人、对西山镇其他百姓的影响都不好。

  不过好在,如今不用开口了。

  白渝澜这才想起另一件被他忽略个彻底的事。

  他看向商长和包主事,问:“你们搬来西山后,住在何处?”

  “大人,我原就是西山镇人,有自己的宅地。” 商长道。

  白渝澜看向刚来西山镇不足俩月的包主事。

  包主事回:“大人,亭长为我划出了一间商铺做居所。”

  “那些商铺空置的多,所以就寻了个离收购点近的给主事住。” 亭长接话道。

  白渝澜点头,过了一会说:“往后的亭长、商长依旧会从本镇选举,只有主事需衙门派任;到时建收购点时,在旁边建一个主事专住宅,供主事一家居住。”

  曹肆记下后说:“宅子上的房舍规格是和百姓相等吗?”

  “不,主厢房外再加个西厢房,灶房在东。”说到这白渝澜思索一下,道:“给亭长另划出一宅地,就在这老宅旁,宅地和房舍的规格按二进院建。商长与主事的宅屋则按一进院的规格建,多扩些宅院,以供他们往后加盖。”

  亭长三人闻言一震,忙上前跪地谢恩。

  白渝澜是想改造富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但是他也有所求;求他们对他感恩戴德、求富饶书写他的传奇、求后人看到富饶的样貌就言他名姓,他求的是名流册史,是功绩,更是他们的感念。

  他不是圣人,他有自己所求之物。

  白渝澜让几人起身,几人进到屋内,白渝澜拿出他画好的西山镇房舍规划图,几人围上看的惊诧连连。

  曹肆已经不是第一次看了,但每次看都会惊叹白渝澜这奇思妙想。

  图上西山镇的百姓房舍大小款式统一,横竖排列整齐划一,巷子也宽而顺直。

  其实这不过白渝澜照搬的现代新农村模式。

  “亭长的新宅就在这里,商长你们两家为邻,主事的房舍在……这里,收购点的旁边,方便管理。” 白渝澜用手在图上比划着改后几人的新宅。

  几人连连点头。

  亭长看着图上并非集中一处,就疑惑的问:“大人,我看着这房屋并非都集中在镇上,而是也有分散在一两个山头外的集中点?”

  白渝澜点头,“因为镇上土地面积再大,也容不下所有百姓的到来;故我将西山周边那些平坦的地处也划分为百姓宅区,这样百姓都离西山镇近,又避免都挤在此处。”

  都集中成一个大镇是不可能的,毕竟不像现代一样一楼能建几十层;所以只能分散成片,毕竟改造追求的是便利。

  讲解完以后房舍的规划,白渝澜让他们回去忙各自的事,他要把新的镇图画出来。

  几人离开后,曹肆问:“全镇都修整后县城也会修整吗?”

  白渝澜没想过这个问题,他说:“这事等镇上的结束后在思议,如今想有些尚早。”

  主要是还不知镇上能不能改造顺利,他需要看看。

  这三日,百姓都提交了自己的意愿,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同意,其余人是还有自己疑惑的点;白渝澜正在看亭长拿来的册,这册上记录的是所有百姓提出的疑问。

  大致都看一遍后,白渝澜让左锦研墨,他准备一一回答册上的疑问。

  问最多的就是耕田的分配是如何的?水田和旱田怎么划分?远的地分给谁?这宅子以后会同统一收费吗?会被朝廷回收吗?等等等等

  耕地按户头分。水田和旱田会统计面积后按户抓阄分,远近也会通过抓阄,不过远处的会多补几分地。本官以朝廷的名义承诺宅地房屋永不收费及回收,且抓阄到宅子的时候,那片地域就属于个人财产。

  等回复完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白渝澜便计划宅地的抓阄分划该如何进行。

  想开建肯定是要选址,选址之前定是要先完成每片土地宅子的归属问题,想确定土地宅子土地的归属就要让百姓抓阄。

  毕竟宅子并非集中一处,所以镇上的人无需抓阄,他们本就是镇中人,在自己宅子的基础上重建即可。

  若不然抓阄跑去了别的山头,恐起争执。

  可西山全镇百姓众多,到底如何抓阄才能便利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