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处?” 秦刺一时没反应过来。
“离开富饶后,你会去哪里?还在江湖中闯荡吗?” 白渝澜解释。
秦刺想了想,说:“应该还会回梵岗去,那里有个对我很重要的人。”
闻言白渝澜便不打算说那些收用他的话:“人生确实是陪在重要的人身边更有意义。”
秦刺笑笑没接话。
等回到西花厅,只有他们二人,飞手不可思议的说:“你竟然在梵岗还有亲人。”
秦刺看着前面的路,“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个对他来说重要的人。你 也不例外。”
飞手想反驳,但是看他情绪不太好就忍住了。
大年三十,项见和曹肆他们又在县衙门外的照壁摆了桌椅,给来的村民写春联。
白渝澜没有出去,在东花厅让左锦给他敷面膜。
“明年富饶就停了对药童的聘请,那些村民的草药基础还要麻烦望生哥两年。”
“什么麻不麻烦的,教他们也不是白教的,你不是给了我月银吗。”
闻言白渝澜笑道:“公是公、私是私,该谢还是要谢的。”
“越生在九月得了一男娃,起名石文谦;说是期望他长大后博览群书、谦卑有礼。” 石望生说。
石文谦…………十文钱?
“有一事我特别疑惑。” 白渝澜说完,坐起身看着他道:“望生哥年后四十整岁,难道真的不打算成家了吗?”
石望生看了他一眼:“成家啊,有什么好的?”
白渝澜调整坐姿,准备给他讲解人生,“成家…………和自己喜欢的人组成自己的小家,活着才会有意义,再生个孩子,那可是意义的延伸。”
石望生无奈,“嗯,你也说了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可是我没有喜欢的人,也就不需要什么小家。而且我觉得,有我的地方就是家。”
白渝澜想了会,又躺回去,“你说的也没错。这个世界因‘我’而存在,我们自己才是主体。其实不婚也很正常,我们那里以前有很多不婚族,信奉的就是不婚不育,万事以自己的感受为主。”
“你们那里?不婚族?”
糟糕,说漏嘴了。白渝澜就道:“就是我祖父生活的那里,我听阿奶说的。”
石望生点点头,表示理解。
白渝澜怕他一直纠结他刚刚的话就说:“田单和兴宇你还记得吧?他们成亲后过得可滋润,每次写信来我都能感受到字里行间隐藏的满足和幸福。还有齐铭,今年上半年突然就佳人在侧,现在估计已经当爹了;还有旗云,赵叔这次回京就是为了给他的人生大事画上圆满的记号。哎,时光真快,转眼间我们都已经成家立业了。”
他最后那句很是怀念和感慨。
石望生就问:“你和唐小姐的事现在到哪一步了?”
“年后可甜就会随她二爹爹去京城看看,顺便和我爹娘见面认识认识,大概也会商议一下我们的事。” 白渝澜脑海里想象着白家今日的热闹场景,说。
“挺好。” 石望生说完不再言语。
那信估计要正月中才能到爹娘手里,可甜他们也不会正月就出发,时间上完全来得及准备。也不知爹娘看到可甜的时候是什么表情,会不会高兴的一直合不拢嘴。
大嫂和可甜都喜欢武,肯定相处的来,有共同话题。还有几位姐姐都是温和的人,肯定会顾到方方面面。
“咱们要不一会再过去?” 左锦对一旁的起赋说。
起赋点头。两人回到左锦的屋内,“大人肯定又想老爷和夫人了。” 左锦说。
这是肯定的,他也想他娘了。“也许下年节我们就能回京了。” 起赋道。
“可是县丞说大人大概率会连任一届。”
“那最多就是四年。反正四年后是铁定会回去的。” 起赋就道。
“你说,大人为什么让阿道跟着赵大人回京?不是说阿道是青莱国的人吗?” 左锦实在不解大人怎么放心让他去京城读书。
在富饶还有人对阿道有成见呢,只是碍着大人的面不说什么。可是到了京城,那些官家子弟肯定会对阿道不好。
起赋想了想说:“大人这样做肯定有他的考量。”
“也是。”
晚上,大家在膳堂吃的年夜饭,喝的酒是唐家寨送来的秋果酿,酸酸甜甜又涩涩的还怪好喝。
白渝澜心里有事,没有多饮,只看着他们喝的东倒西歪,醉话满天。
饭后,没有守夜习惯对白渝澜难得的一夜没睡。
次日膳堂做的白菜香葱野菜饺,皮薄馅大还是用骨汤煮的,很好吃。
毫无例外的吃到一个铜板后,白渝澜喊来左锦,“这饺子是都有还是只给我做了?”
左锦道:“这个不知,应该是都有。”
“你去膳堂看看。” 白渝澜想了想说。
他可不信每日这代表好运的铜板都会被他吃中。
不多会左锦回来了,说:“这饺子只做了东西花厅和县丞、主簿以及石师傅的份。”
“衙役和厨房人员都没吃吗?”
左锦点头,“说是一会他们家里人会送来饺子,意义是团圆。”
白渝澜闻言看着桌上的铜板,点头。
也许是膳堂的人在盛饺子时候故意盛他碗中的。
饭后,在县城的书史、典史以及西花厅的人都一一过来拜年,白渝澜一如既往的给每个人准备了红包。
除了初七,年节假期结束,白渝澜在开会时说了要大调职位的事。因年前已经透过风声,所以大家的反应很平淡。
“这,大人,我的职位就不用调了吧?” 牢头大爷尴尬的问。
再调的话他该退休回家了…………
白渝澜把他给忘了,想了想说:“你今年五十有一,再任这一年,明年让你儿孙接你的班。”
牢头一听,知道白渝澜知晓那个他招来 的小卒是他孙,就笑嘿嘿的应了。
“关于调职我们没有意见,大人您随意安排。” 史书典史起身说。
左右他们年纪确实大了,是该考虑退位让贤的事。趁着大人和县丞都在,还能教教新人。
“你们以后的职位在这本册上,你们看看,看后若有什么想法和意见都可以给我说。” 白渝澜让肖嘟嘟把桌上的册子拿给他们传阅。
“离开富饶后,你会去哪里?还在江湖中闯荡吗?” 白渝澜解释。
秦刺想了想,说:“应该还会回梵岗去,那里有个对我很重要的人。”
闻言白渝澜便不打算说那些收用他的话:“人生确实是陪在重要的人身边更有意义。”
秦刺笑笑没接话。
等回到西花厅,只有他们二人,飞手不可思议的说:“你竟然在梵岗还有亲人。”
秦刺看着前面的路,“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个对他来说重要的人。你 也不例外。”
飞手想反驳,但是看他情绪不太好就忍住了。
大年三十,项见和曹肆他们又在县衙门外的照壁摆了桌椅,给来的村民写春联。
白渝澜没有出去,在东花厅让左锦给他敷面膜。
“明年富饶就停了对药童的聘请,那些村民的草药基础还要麻烦望生哥两年。”
“什么麻不麻烦的,教他们也不是白教的,你不是给了我月银吗。”
闻言白渝澜笑道:“公是公、私是私,该谢还是要谢的。”
“越生在九月得了一男娃,起名石文谦;说是期望他长大后博览群书、谦卑有礼。” 石望生说。
石文谦…………十文钱?
“有一事我特别疑惑。” 白渝澜说完,坐起身看着他道:“望生哥年后四十整岁,难道真的不打算成家了吗?”
石望生看了他一眼:“成家啊,有什么好的?”
白渝澜调整坐姿,准备给他讲解人生,“成家…………和自己喜欢的人组成自己的小家,活着才会有意义,再生个孩子,那可是意义的延伸。”
石望生无奈,“嗯,你也说了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可是我没有喜欢的人,也就不需要什么小家。而且我觉得,有我的地方就是家。”
白渝澜想了会,又躺回去,“你说的也没错。这个世界因‘我’而存在,我们自己才是主体。其实不婚也很正常,我们那里以前有很多不婚族,信奉的就是不婚不育,万事以自己的感受为主。”
“你们那里?不婚族?”
糟糕,说漏嘴了。白渝澜就道:“就是我祖父生活的那里,我听阿奶说的。”
石望生点点头,表示理解。
白渝澜怕他一直纠结他刚刚的话就说:“田单和兴宇你还记得吧?他们成亲后过得可滋润,每次写信来我都能感受到字里行间隐藏的满足和幸福。还有齐铭,今年上半年突然就佳人在侧,现在估计已经当爹了;还有旗云,赵叔这次回京就是为了给他的人生大事画上圆满的记号。哎,时光真快,转眼间我们都已经成家立业了。”
他最后那句很是怀念和感慨。
石望生就问:“你和唐小姐的事现在到哪一步了?”
“年后可甜就会随她二爹爹去京城看看,顺便和我爹娘见面认识认识,大概也会商议一下我们的事。” 白渝澜脑海里想象着白家今日的热闹场景,说。
“挺好。” 石望生说完不再言语。
那信估计要正月中才能到爹娘手里,可甜他们也不会正月就出发,时间上完全来得及准备。也不知爹娘看到可甜的时候是什么表情,会不会高兴的一直合不拢嘴。
大嫂和可甜都喜欢武,肯定相处的来,有共同话题。还有几位姐姐都是温和的人,肯定会顾到方方面面。
“咱们要不一会再过去?” 左锦对一旁的起赋说。
起赋点头。两人回到左锦的屋内,“大人肯定又想老爷和夫人了。” 左锦说。
这是肯定的,他也想他娘了。“也许下年节我们就能回京了。” 起赋道。
“可是县丞说大人大概率会连任一届。”
“那最多就是四年。反正四年后是铁定会回去的。” 起赋就道。
“你说,大人为什么让阿道跟着赵大人回京?不是说阿道是青莱国的人吗?” 左锦实在不解大人怎么放心让他去京城读书。
在富饶还有人对阿道有成见呢,只是碍着大人的面不说什么。可是到了京城,那些官家子弟肯定会对阿道不好。
起赋想了想说:“大人这样做肯定有他的考量。”
“也是。”
晚上,大家在膳堂吃的年夜饭,喝的酒是唐家寨送来的秋果酿,酸酸甜甜又涩涩的还怪好喝。
白渝澜心里有事,没有多饮,只看着他们喝的东倒西歪,醉话满天。
饭后,没有守夜习惯对白渝澜难得的一夜没睡。
次日膳堂做的白菜香葱野菜饺,皮薄馅大还是用骨汤煮的,很好吃。
毫无例外的吃到一个铜板后,白渝澜喊来左锦,“这饺子是都有还是只给我做了?”
左锦道:“这个不知,应该是都有。”
“你去膳堂看看。” 白渝澜想了想说。
他可不信每日这代表好运的铜板都会被他吃中。
不多会左锦回来了,说:“这饺子只做了东西花厅和县丞、主簿以及石师傅的份。”
“衙役和厨房人员都没吃吗?”
左锦点头,“说是一会他们家里人会送来饺子,意义是团圆。”
白渝澜闻言看着桌上的铜板,点头。
也许是膳堂的人在盛饺子时候故意盛他碗中的。
饭后,在县城的书史、典史以及西花厅的人都一一过来拜年,白渝澜一如既往的给每个人准备了红包。
除了初七,年节假期结束,白渝澜在开会时说了要大调职位的事。因年前已经透过风声,所以大家的反应很平淡。
“这,大人,我的职位就不用调了吧?” 牢头大爷尴尬的问。
再调的话他该退休回家了…………
白渝澜把他给忘了,想了想说:“你今年五十有一,再任这一年,明年让你儿孙接你的班。”
牢头一听,知道白渝澜知晓那个他招来 的小卒是他孙,就笑嘿嘿的应了。
“关于调职我们没有意见,大人您随意安排。” 史书典史起身说。
左右他们年纪确实大了,是该考虑退位让贤的事。趁着大人和县丞都在,还能教教新人。
“你们以后的职位在这本册上,你们看看,看后若有什么想法和意见都可以给我说。” 白渝澜让肖嘟嘟把桌上的册子拿给他们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