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天还没亮透,寅时末刻,天边刚露出一丝鱼肚白,整个葫芦谷还笼罩在晨雾之中。
突然间,一声尖利刺耳的竹哨声划破了这宁静的长空,就像一把利刃撕开了丝绸一般。
这哨声一响,整个葫芦谷的官兵们就像炸了锅的蚂蚁,瞬间动了起来。
要知道,这竹哨可不是什么寻常物件,它是鬼涧愁那老兄随身携带的联络工具,平日里轻易不响。今儿个却被向平拿来第一次使用,可见事情的紧要程度。
向平这人做事向来谨慎,他先是点燃了一炷香,冒着袅袅青烟,然后恭恭敬敬地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拜了拜,嘴里还念念有词,像是在祈祷什么。
仔细听来,原来是在求山神土地爷保佑,希望那传说中的“四不像”神兽别在此地再搞什么幺蛾子,让他们这趟差事能够平平安安地抵达汴京城。
拜完神佛,向平这才转过身来,对着顾校尉说道:“顾校尉,你赶紧督促御林军装车,记住了,五个人为一组,装完之后,上面必须盖上防雨的麻布,还要用绳索绑得结结实实的。咱们这一路可是长途跋涉,颠簸得厉害,要是松了绑、掉了东西,那可就麻烦大了。等你们弄完,我和鬼兄还要一辆一辆地检查,看看是否合格。”
说完这话,向平还特意给小山子使了个眼色,那意思不言而喻。
顾校尉是个机灵人,立马就明白了,赶紧点头哈腰地说:“遵命,向师爷!等遗物装完绑牢之后,一定请您和鬼兄仔细看看,哪里做得不到位的,你尽管指出来。”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整个葫芦谷就像开了锅似的,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御林军们个个汗流浃背,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小心翼翼地搬运着各种物件,生怕磕着碰着。
那些箱子有大有小,有轻有重,装的都是什么宝贝,普通士兵自然不敢多问,只管埋头苦干。
经过这一番紧张忙碌的赶工,一百一十辆辎重马车终于全部装载完毕。
这些马车的排列也是大有讲究的:最前面的三十辆车装的是相对轻松的物件,算是打头阵的;紧跟着的四十辆车装的可都是重要遗物,分量不轻;再往后的十辆车装的是最贵重的物品,那可是重中之重;最后面压阵的三十辆车,装的是一些稍次一等的东西。
这样的安排可不是随便来的,向平心里有本明白账。万一路上遇到什么意外,至少能保住最重要的那些宝贝。
现在万事俱备,只等向平一声令下,这一百一十辆马车就能依次启动,浩浩荡荡地开往汴京城了。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三人分工检查:小山子负责检查前面的马车,向平自己检查中间的马车,鬼兄则检查最后面的马车。
说起这些马车的配置,那也是颇有门道的。前面一百辆马车,每辆都配备了一个马车夫和一个御林军。这一百名御林军可不是吃素的,个个都是赶马车的好手。
平时除了军事训练,就是练习赶马车,技术那叫一个娴熟,跟江湖上那些专业马车夫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至于最后十辆车,每车只有一个雇来的马车夫,这些人虽然经验丰富,但毕竟是外人,不能完全信任。
当向平巡查到中间那四十辆车的最后一辆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中一紧。
只见几个身穿劲装的大汉,手握刀柄,虎视眈眈地拦在车前。
向平瞥了一眼那遮盖着厚实帘布的马车,心里立刻明白了——这辆车就是仁宗皇帝安插的眼线,怪不得这么权威、霸道。
面对这种情况,向平表现得相当老练,他装作什么都没看见的样子,匆匆一掠而过,心里却暗暗记下了这个细节。
紧接着检查那十辆装载贵重物品的马车时,向平更是仔细观察。
他用手轻轻一摸,发现这些车子在不显眼的地方都涂了金粉。这种金粉可不是普通货色,即使在夜晚也会发出微弱的光亮,显然是为了方便识别。向平在心里悄悄记下了这个发现。
做人做事,心中有数就行,此时切不可打草惊蛇,否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向平深谙此道。
为了确保路上的安全,三人还商定了联络方式:小山子在前面押着头三十辆车打头阵,一旦有什么情况,他会发出厉哨声预警,那声音特别响亮,老远就能听见;向平在中间押阵,他布袋里装着响箭,可以用来联络示警;鬼兄在最后面押着那三十辆车,他的竹哨声尖锐刺耳,威力丝毫不逊色于小山子的口哨和向平的响箭。
就在马车即将启程的时候,小山子突然跑过来,一脸疑惑地问道:“向哥,眼看车辆就要启程了,我心里还有个疑问没解开呢。”
“有什么问题赶紧说,马上就要开拔了。”向平催促道。
小山子挠挠头,说:“是这样,向哥你看啊,既然这些遗物已经找到了,为什么不就近分发给府州城中的将士们,还要这么劳师动众地装车运回汴京城?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向平听了,不禁暗暗赞叹小山子虽然年轻,但考虑问题还挺周到。
他耐心地解释道:“你小子问得好!这些物件本来确实是要分给边关将士的,但是你想想,这些遗物在地下埋了整整三年,取出来的时候,有的已经变形了,有的风化了,有的褪色了,甚至有些药材可能都霉变了。这些东西都需要拉回汴京城,请专业人士来评估、检测、重新加工,该回炉的回炉,该重塑的重塑。"
“再说了,边关哪有这种设备和技术?只有汴京城才有啊!”向平继续说道,“另外,那些死难的御林军和镖师们需要抚恤,要分发抚恤金,这种事情自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重要的是,没有得到仁宗皇帝的明确指令,咱们哪敢擅自做主?这里面的忌讳和考量多着呢,有些事情我也不便多说。”
向平这一番话说得头头是道,让小山子听得目瞪口呆。他这才意识到,向哥懂得实在太多了,而自己知道的还太少。
“顾校尉,现在可以开拔了!”向平立刻发出了指令。
“得令!启程——”顾校尉扯着嗓子大喝一声。
“驾!驾!驾!”随着一阵阵吆喝声,一百一十辆马车按照预定的顺序,缓缓驶上了官道。
第一站——麟州。
在这车轮滚滚的咿呀声中,那辆被厚重车帘遮盖的马车悄悄掀开了一条缝隙,露出了一双阴森锐利的眼神。
那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在晨光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仿佛在暗中观察着什么,又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时机。
喜欢汴京酒楼大掌柜
突然间,一声尖利刺耳的竹哨声划破了这宁静的长空,就像一把利刃撕开了丝绸一般。
这哨声一响,整个葫芦谷的官兵们就像炸了锅的蚂蚁,瞬间动了起来。
要知道,这竹哨可不是什么寻常物件,它是鬼涧愁那老兄随身携带的联络工具,平日里轻易不响。今儿个却被向平拿来第一次使用,可见事情的紧要程度。
向平这人做事向来谨慎,他先是点燃了一炷香,冒着袅袅青烟,然后恭恭敬敬地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拜了拜,嘴里还念念有词,像是在祈祷什么。
仔细听来,原来是在求山神土地爷保佑,希望那传说中的“四不像”神兽别在此地再搞什么幺蛾子,让他们这趟差事能够平平安安地抵达汴京城。
拜完神佛,向平这才转过身来,对着顾校尉说道:“顾校尉,你赶紧督促御林军装车,记住了,五个人为一组,装完之后,上面必须盖上防雨的麻布,还要用绳索绑得结结实实的。咱们这一路可是长途跋涉,颠簸得厉害,要是松了绑、掉了东西,那可就麻烦大了。等你们弄完,我和鬼兄还要一辆一辆地检查,看看是否合格。”
说完这话,向平还特意给小山子使了个眼色,那意思不言而喻。
顾校尉是个机灵人,立马就明白了,赶紧点头哈腰地说:“遵命,向师爷!等遗物装完绑牢之后,一定请您和鬼兄仔细看看,哪里做得不到位的,你尽管指出来。”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整个葫芦谷就像开了锅似的,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御林军们个个汗流浃背,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小心翼翼地搬运着各种物件,生怕磕着碰着。
那些箱子有大有小,有轻有重,装的都是什么宝贝,普通士兵自然不敢多问,只管埋头苦干。
经过这一番紧张忙碌的赶工,一百一十辆辎重马车终于全部装载完毕。
这些马车的排列也是大有讲究的:最前面的三十辆车装的是相对轻松的物件,算是打头阵的;紧跟着的四十辆车装的可都是重要遗物,分量不轻;再往后的十辆车装的是最贵重的物品,那可是重中之重;最后面压阵的三十辆车,装的是一些稍次一等的东西。
这样的安排可不是随便来的,向平心里有本明白账。万一路上遇到什么意外,至少能保住最重要的那些宝贝。
现在万事俱备,只等向平一声令下,这一百一十辆马车就能依次启动,浩浩荡荡地开往汴京城了。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三人分工检查:小山子负责检查前面的马车,向平自己检查中间的马车,鬼兄则检查最后面的马车。
说起这些马车的配置,那也是颇有门道的。前面一百辆马车,每辆都配备了一个马车夫和一个御林军。这一百名御林军可不是吃素的,个个都是赶马车的好手。
平时除了军事训练,就是练习赶马车,技术那叫一个娴熟,跟江湖上那些专业马车夫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至于最后十辆车,每车只有一个雇来的马车夫,这些人虽然经验丰富,但毕竟是外人,不能完全信任。
当向平巡查到中间那四十辆车的最后一辆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中一紧。
只见几个身穿劲装的大汉,手握刀柄,虎视眈眈地拦在车前。
向平瞥了一眼那遮盖着厚实帘布的马车,心里立刻明白了——这辆车就是仁宗皇帝安插的眼线,怪不得这么权威、霸道。
面对这种情况,向平表现得相当老练,他装作什么都没看见的样子,匆匆一掠而过,心里却暗暗记下了这个细节。
紧接着检查那十辆装载贵重物品的马车时,向平更是仔细观察。
他用手轻轻一摸,发现这些车子在不显眼的地方都涂了金粉。这种金粉可不是普通货色,即使在夜晚也会发出微弱的光亮,显然是为了方便识别。向平在心里悄悄记下了这个发现。
做人做事,心中有数就行,此时切不可打草惊蛇,否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向平深谙此道。
为了确保路上的安全,三人还商定了联络方式:小山子在前面押着头三十辆车打头阵,一旦有什么情况,他会发出厉哨声预警,那声音特别响亮,老远就能听见;向平在中间押阵,他布袋里装着响箭,可以用来联络示警;鬼兄在最后面押着那三十辆车,他的竹哨声尖锐刺耳,威力丝毫不逊色于小山子的口哨和向平的响箭。
就在马车即将启程的时候,小山子突然跑过来,一脸疑惑地问道:“向哥,眼看车辆就要启程了,我心里还有个疑问没解开呢。”
“有什么问题赶紧说,马上就要开拔了。”向平催促道。
小山子挠挠头,说:“是这样,向哥你看啊,既然这些遗物已经找到了,为什么不就近分发给府州城中的将士们,还要这么劳师动众地装车运回汴京城?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向平听了,不禁暗暗赞叹小山子虽然年轻,但考虑问题还挺周到。
他耐心地解释道:“你小子问得好!这些物件本来确实是要分给边关将士的,但是你想想,这些遗物在地下埋了整整三年,取出来的时候,有的已经变形了,有的风化了,有的褪色了,甚至有些药材可能都霉变了。这些东西都需要拉回汴京城,请专业人士来评估、检测、重新加工,该回炉的回炉,该重塑的重塑。"
“再说了,边关哪有这种设备和技术?只有汴京城才有啊!”向平继续说道,“另外,那些死难的御林军和镖师们需要抚恤,要分发抚恤金,这种事情自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重要的是,没有得到仁宗皇帝的明确指令,咱们哪敢擅自做主?这里面的忌讳和考量多着呢,有些事情我也不便多说。”
向平这一番话说得头头是道,让小山子听得目瞪口呆。他这才意识到,向哥懂得实在太多了,而自己知道的还太少。
“顾校尉,现在可以开拔了!”向平立刻发出了指令。
“得令!启程——”顾校尉扯着嗓子大喝一声。
“驾!驾!驾!”随着一阵阵吆喝声,一百一十辆马车按照预定的顺序,缓缓驶上了官道。
第一站——麟州。
在这车轮滚滚的咿呀声中,那辆被厚重车帘遮盖的马车悄悄掀开了一条缝隙,露出了一双阴森锐利的眼神。
那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在晨光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仿佛在暗中观察着什么,又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时机。
喜欢汴京酒楼大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