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岁寒的语气更加冷静,“你可以通过参与集体劳动靠近他们,借机观察这里的人际关系。不过记住,表现要适中,切忌过于突出。”
宿墨沉默片刻,脑海中迅速构建起一套行动计划。
元帅的思维方式让他习惯性地评估各种可能的风险与机遇,但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在这个时代,耐心与细致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还有一点,”徐岁寒的声音压得更低,语气也更加谨慎,“我的身份虽然能为你提供一定的庇护,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关注。公安局长的朋友,天然会受到更多的审视。”
蝉鸣声渐渐变得响亮,预示着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刻即将到来。
宿墨感受着这个时代特有的生活节奏,缓慢而充满意味,与星际时代那种高效的快节奏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明白。”宿墨点了点头,神色郑重,“我会谨言慎行。不过,你也需小心,不要因为我的存在而改变你原本的行为模式。”
徐岁寒看了看时间,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灰尘:“我该去县里了,有些公务需要处理,顺便为你的身份证明做准备。你今天就在家里休息,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吧。”
徐岁寒将最后一份文件放入公文包,轻轻合上拉链后,从抽屉深处取出一枚印章,小心翼翼地收好。
他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一种属于公安干部特有的严谨,仿佛哪怕最微不足道的细节,也不能容忍半点疏漏。
宿墨站在一旁,目光如鹰隼般捕捉着他的习惯性举止——这些潜藏在行为中的职业素养,在他们眼下这个世界显得尤为重要,是生存下去必须学习和适应的技能。
“你在家里别乱走动,村里人爱打听事。”
徐岁寒压低声音叮嘱,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性,“如果有人来找我,你就说我在休息。记住,少说话,多听话。”
话音刚落,院门外便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紧接着是一个爽朗带着地方色彩的女声:“岁寒哥!岁寒哥在家不?”
徐岁寒眉梢微微一皱,朝院门方向看了一眼,随即转头对宿墨低声说道:“是隔壁王家的二丫头,估计又是她妈让她来借东西的。”
他顿了顿,眼中掠过一丝警告之色,“你先进屋里去。”
宿墨点点头,迅速拿起桌上的茶缸,身影悄然退回屋内。
刚踏入门内的瞬间,院子里已经传来了女孩轻快的脚步声以及她与徐岁寒寒暄的声音。
他站在门后,通过狭窄的门缝默默观察外面的情况——那种警觉的本能驱使着他尽可能搜集所有可能有用的信息。
“二丫,你找我有啥事?”
徐岁寒的声音平和而冷静,但宿墨敏锐地察觉到其中隐藏的职业距离感,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任何深入交流的可能。
“岁寒哥,我妈昨晚看见你家来客人了,是谁呀?”
女孩的声音透着典型云南腔调,语调俏皮上扬,充满了好奇心,“村里好久没来生面孔了嘞!”
宿墨屏住呼吸,安静地听着。
同时,他脑海中的终端飞速运转,分析着这段对话背后的含义。
这样的邻里琐碎互动,在星际时代已近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可在这个时代,却是信息流通的重要渠道之一。
“是我的老战友,路过这里住两天。”
徐岁寒的回答简短而直截了当,没有任何多余解释,就像一道关死的铁门,将话题彻底切断。
“你妈身体咋样?前阵子不是还说腰疼得厉害吗?”
“嗯嗯,好多了。”
女孩的声音被成功岔开了一瞬,但她很快又绕回了原话题,迫切地追问:“岁寒哥,那个战友干啥的啊?看起来挺精神的,像个当官的!”
院子里静默了几秒钟。
宿墨知道,此刻徐岁寒一定正在权衡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头顶的鸟雀叽叽喳喳地鸣叫着,远处老水牛发出悠长的哞声,这些平凡不过的乡村背景音交织在一起,反倒构成了78年山村最为真实的画卷。
“就是个普通军人,现在转业了。”
徐岁寒的语气坚定,仿佛给这段话题划上了一个无法逾越的句号。
“二丫,你回去告诉你妈,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哎呀,岁寒哥你还是这么好。”
女孩的语气中透着明显的欣赏,随后爽快地说了一句,“那我先走了啊,改天带我妈过来坐坐。”
脚步声渐渐远去,伴随着院门再次响起的吱呀关门声,小院重新归于宁静。
宿墨等了片刻才从屋内走出,看到徐岁寒正站在院子中央,眉头紧锁,似乎深陷某种复杂的思索之中。
阳光透过槐树叶间的缝隙洒下来,在他略显凝重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看来我们的到来已经成了村里的谈资。”宿墨低声开口,声音平稳,但带着不可忽视的忧虑,“这种关注程度比我预想的要高一些。”
徐岁寒点了点头,神色愈发沉稳:“山村里就是这样,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人的眼睛。不过,这也不全是坏事——正常的好奇心总比刻意躲避或者怀疑要强得多。”
就在此时,院门外再次传来脚步声,这次明显更沉重,显然是一个成年男子的步伐。
接着,一道略显沙哑却浑厚的男声响起:“老徐在家不?我是老李头。”
宿墨沉默片刻,脑海中迅速构建起一套行动计划。
元帅的思维方式让他习惯性地评估各种可能的风险与机遇,但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在这个时代,耐心与细致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还有一点,”徐岁寒的声音压得更低,语气也更加谨慎,“我的身份虽然能为你提供一定的庇护,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关注。公安局长的朋友,天然会受到更多的审视。”
蝉鸣声渐渐变得响亮,预示着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刻即将到来。
宿墨感受着这个时代特有的生活节奏,缓慢而充满意味,与星际时代那种高效的快节奏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明白。”宿墨点了点头,神色郑重,“我会谨言慎行。不过,你也需小心,不要因为我的存在而改变你原本的行为模式。”
徐岁寒看了看时间,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灰尘:“我该去县里了,有些公务需要处理,顺便为你的身份证明做准备。你今天就在家里休息,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吧。”
徐岁寒将最后一份文件放入公文包,轻轻合上拉链后,从抽屉深处取出一枚印章,小心翼翼地收好。
他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一种属于公安干部特有的严谨,仿佛哪怕最微不足道的细节,也不能容忍半点疏漏。
宿墨站在一旁,目光如鹰隼般捕捉着他的习惯性举止——这些潜藏在行为中的职业素养,在他们眼下这个世界显得尤为重要,是生存下去必须学习和适应的技能。
“你在家里别乱走动,村里人爱打听事。”
徐岁寒压低声音叮嘱,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性,“如果有人来找我,你就说我在休息。记住,少说话,多听话。”
话音刚落,院门外便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紧接着是一个爽朗带着地方色彩的女声:“岁寒哥!岁寒哥在家不?”
徐岁寒眉梢微微一皱,朝院门方向看了一眼,随即转头对宿墨低声说道:“是隔壁王家的二丫头,估计又是她妈让她来借东西的。”
他顿了顿,眼中掠过一丝警告之色,“你先进屋里去。”
宿墨点点头,迅速拿起桌上的茶缸,身影悄然退回屋内。
刚踏入门内的瞬间,院子里已经传来了女孩轻快的脚步声以及她与徐岁寒寒暄的声音。
他站在门后,通过狭窄的门缝默默观察外面的情况——那种警觉的本能驱使着他尽可能搜集所有可能有用的信息。
“二丫,你找我有啥事?”
徐岁寒的声音平和而冷静,但宿墨敏锐地察觉到其中隐藏的职业距离感,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任何深入交流的可能。
“岁寒哥,我妈昨晚看见你家来客人了,是谁呀?”
女孩的声音透着典型云南腔调,语调俏皮上扬,充满了好奇心,“村里好久没来生面孔了嘞!”
宿墨屏住呼吸,安静地听着。
同时,他脑海中的终端飞速运转,分析着这段对话背后的含义。
这样的邻里琐碎互动,在星际时代已近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可在这个时代,却是信息流通的重要渠道之一。
“是我的老战友,路过这里住两天。”
徐岁寒的回答简短而直截了当,没有任何多余解释,就像一道关死的铁门,将话题彻底切断。
“你妈身体咋样?前阵子不是还说腰疼得厉害吗?”
“嗯嗯,好多了。”
女孩的声音被成功岔开了一瞬,但她很快又绕回了原话题,迫切地追问:“岁寒哥,那个战友干啥的啊?看起来挺精神的,像个当官的!”
院子里静默了几秒钟。
宿墨知道,此刻徐岁寒一定正在权衡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头顶的鸟雀叽叽喳喳地鸣叫着,远处老水牛发出悠长的哞声,这些平凡不过的乡村背景音交织在一起,反倒构成了78年山村最为真实的画卷。
“就是个普通军人,现在转业了。”
徐岁寒的语气坚定,仿佛给这段话题划上了一个无法逾越的句号。
“二丫,你回去告诉你妈,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哎呀,岁寒哥你还是这么好。”
女孩的语气中透着明显的欣赏,随后爽快地说了一句,“那我先走了啊,改天带我妈过来坐坐。”
脚步声渐渐远去,伴随着院门再次响起的吱呀关门声,小院重新归于宁静。
宿墨等了片刻才从屋内走出,看到徐岁寒正站在院子中央,眉头紧锁,似乎深陷某种复杂的思索之中。
阳光透过槐树叶间的缝隙洒下来,在他略显凝重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看来我们的到来已经成了村里的谈资。”宿墨低声开口,声音平稳,但带着不可忽视的忧虑,“这种关注程度比我预想的要高一些。”
徐岁寒点了点头,神色愈发沉稳:“山村里就是这样,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人的眼睛。不过,这也不全是坏事——正常的好奇心总比刻意躲避或者怀疑要强得多。”
就在此时,院门外再次传来脚步声,这次明显更沉重,显然是一个成年男子的步伐。
接着,一道略显沙哑却浑厚的男声响起:“老徐在家不?我是老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