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安排-《我在虫族那些事》

  “当然理解。”宿墨毫不迟疑地回应,同时微微颔首以示敬意,“徐叔叔考虑得很周全,这正是一个优秀党员应有的责任心。”

  这一句话显然触动了村支书的心弦。徐文山的脸部线条渐渐柔和下来,甚至露出了一丝浅笑。他重新掏出烟杆,慢悠悠地装上烟丝,动作中透着对宿墨的初步认可。

  “你看起来的确像是个当过兵的人。”他点燃烟杆,深深吸了一口,语气中多了几分笃定,“站姿、神态,都有那么一股子劲儿。不过……”他的语气陡然一转,目光再度变得锐利起来,“你这个年纪,应该没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吧?那你究竟打过什么仗?”

  宿墨的眉头几乎是难以察觉地微蹙了一下,旋即恢复平静。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调取终端里的历史资料,同时维持表面的冷静与从容。

  “边境冲突,具体细节不方便多谈。”他的回答简洁且克制,话音中却隐隐透出一种战士特有的沉重,“失去了一些好兄弟,自己也险些没能回来。”

  院子的气氛一时间陷入沉默,唯有晨风拂过槐树叶时发出的沙沙声响。徐岁寒见状,适时走上前,试图驱散这略显紧张的氛围。

  “爸,宿墨刚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您看是不是先让他在咱家住几天?等身份手续办妥了,再帮他安排后续。”

  徐文山将烟杆轻叼在唇边,缓缓吸了一口。

  青烟在晨光中袅袅升腾,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沉淀。

  他的目光在宿墨和徐岁寒之间游移,那种多年担任村支书养成的审慎让他习惯性地权衡每一个决定可能带来的后果。

  “住倒是没问题,”

  老人终于开口,声音带着特有的方言腔调,显得质朴而厚重。

  “不过你这身份……”

  宿墨迅速接过话,语气诚恳而坚定:“徐叔叔,我知道现在情况复杂,绝不会给您和岁寒添麻烦。如果觉得不方便,我可以到县城找地方住。”

  “那怎么行。”

  徐文山摆了摆手,脸上的线条逐渐柔和下来,“既然是小寒的战友,那就是咱家的客人。只是眼下风声紧,村里来了个生面孔,总要有个说法才好。”

  晨风拂过,邻家院子里传来锅铲碰撞的清脆声响,夹杂着孩童咿呀学语的稚嫩音色。

  宿墨瞥见徐岁寒的肩膀微微一松,显然对父亲的表态感到安心不少。

  “就说是我战友,因为工作调动路过这里借住几天,”徐岁寒提议道,语气平稳且自然,“这样既不会引人注意,也符合实际情况。”

  徐文山点了点头,同时目光如炬般仔细打量着宿墨的表情。

  多年的阅历让他能够从细微处窥见一个人的本质,而眼前这个年轻人虽有军人特有的硬朗气质,但眼神里没有令人不安的躁动和锋芒。

  像一把收鞘的利刃,内敛含蓄。

  “那成,就这么定了。”

  徐文山将烟杆磕灭,随即将烟灰拍散。

  “不过你也别闲着。村里正准备修水渠,缺人手。你既然当过兵,身子骨应该不错吧?”

  宿墨眼底掠过一丝思索,片刻后,他坚定地点头:“当然可以,我很愿意为村里出力。”

  槐树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渐渐拉长,院子里逐渐热闹起来。

  徐岁寒走到宿墨身旁,压低了声音说道:“爸说的水渠工程确实是村里的重点,你参与进去既能融入环境,也能进一步证明自己。”

  “明白。”

  宿墨低声回应,心中快速权衡着这个安排的利弊。

  集体劳动无疑是最佳掩护,亦能让人更快接纳自己。

  徐文山重新装上烟丝,动作从容不迫,手指灵巧地按压着烟草。

  “对了,小墨,你除了当兵学的那些技术,还有什么其他特长吗?”他的语气看似随意,却带着一种难以忽略的试探。

  这个问题让宿墨稍作停顿,脑海中飞速筛选着适宜的回答。

  他不能暴露自己过于先进的知识,但也需要展现足够的能力以赢得对方的信任。

  “我懂一些工程测量,还会看地形水势,”他回答得谨慎而自信,“在部队里学过这些实用技能。”

  徐文山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正是村里当前最紧缺的人才。

  修建水渠需要精确测量与规划,可县里派来的技术员总是匆匆来去,根本无法长期驻守。

  “好!那你就负责协助测量工作。”老人语气中透着显而易见的兴奋,“小寒,你明天带他去工地看看,熟悉一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