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卿随团的目的,是想离梁书韵近。
他不想和她分开。
不必时刻黏在一起,他只希望她白天工作回来,晚上休息时能看到他。他不离开她。
梁书韵知道这是他不安的表现。
如果她再拒绝他,恐怕他会更不安。所以她任由他折腾,只要他能去,她就不阻拦他。
赵卫卿最终通过其他门路获得随团邀请。
他并不通过简处长的渠道获得随团资格。
但去探望简处长夫妇,还是要的。
他带梁书韵一同前往简处长的家。
因为提前预约过,简处长夫妇都在家里等赵卫卿和梁书韵的到来。
简处长的夫人蓝女士打开门,嘴角含笑,“小赵来啦?赶紧进屋。”
梁书韵以前和赵卫卿一起见过简处长,但她没来过简处长家里,她是第一次见蓝女士。
蓝女士端详梁书韵,含笑说:“这位想必就是小赵的对象,小梁吧?之前一直听小赵提起你。”
梁书韵得体地笑,“伯母好,这次来给您添麻烦了,还望伯母见谅。”
她将手中的礼物盒子递给蓝女士,“听卫卿说,伯母对水墨画极有研究,日常也作画。这是之前,我在国外典当行看到的一盒松烟墨,挺适合作画。”
“这东西放在我手里,没能发挥作用,我在画画方面造诣不深。”
“其他朋友在水墨画上的造诣也不深,无法匹配。”
“听卫卿说,伯母办过个人画展。”
“画展不是一般造诣的人能办的。我想着,这盒墨终于等到它适合的主人,就私自拿来送给伯母。还望伯母不要嫌弃。”
蓝女士作为简处长夫人多年,见过的人物没有上万也有几千,形形色色的人她都见过。
简处长能坐到今天的位置,少不了蓝女士作为家庭成员在背后助力。
蓝女士不是听不出弦外之音的人。
梁书韵话里话外的意思,她听得懂。
一根松烟墨成墨的时间长达数年,现在华国出口的物品仍受管制。如今的制墨工匠想把他们制作的徽墨卖出去,概率很小。
能让梁书韵在国外典当行买到的墨,大概率是民国前被抢出去的东西。
它指不定是哪个行宫或宫里的东西。
现在它被梁书韵买了回来。
虽然她没打开礼物盒,不知道里面的墨长什么样,但无疑它们是古法松烟墨。
干她们画画这一行当,最注重出身、来路和传承。
作画者的出身、来路和传承重要。笔墨纸砚的出身、来路和传承也同样重要。
如果这些墨能有来头和故事,她用它们作画,她的画自然也有来头和故事。
画有了来头和故事,档次高得不止一级两级。
这些事情,蓝女士懂得。
梁书韵送这礼物给她,可谓是投其所好,送到了心坎上。
礼物值不值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礼物背后带有的稀有性。这才是她最看重的。
她本该高兴梁书韵送这礼物,毕竟这是一块墨,而不是金银珠宝。上头即便查起来,也查不出什么。梁书韵送的礼物不仅投其所好,还帮简处长规避了许多麻烦。
可蓝女士莫名有些……抵触。
眼前的梁书韵,太会揣摩人心。
而且她揣摩得太对。
梁书韵的心思得有多深沉,才会揣摩得如此对。
心机太多,意味着不单纯,让人相处起来累。
小姑娘嘛,就应该纯真可爱些,那才招人喜欢。一言一行里都是心机,相处起来费心力。
蓝女士保持温婉的笑容,接过梁书韵的礼物盒,“小梁有心了。既然是小梁特意匹配给我墨,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不过上头有规定,咱们不能收礼。”
“这墨多少钱,回头我给你,就当是我麻烦小梁帮我带回来的。”
梁书韵知道蓝女士在规避收礼问题。
她送他们礼物,他们可能存在受贿的问题。但东西如果是他们“买”的,则就没这问题。
梁书韵淡然一笑,报出原价五百分之一的价格,“伯母不用这么客气。这只是我们的小小伴手礼,不过百元。我们知道简处长和您最公正,不搞腐败那一套。”
“考虑到这点,我们才会挑这份伴手礼,既能代表我们的心意,又不给二位长辈添麻烦。”
蓝女士却回头拿了钱,把钱塞到她手里,笑道:“一码归一码。”
她当然知道这墨绝对不止这些钱。
她也出去过,知道这墨的价格不低。梁书韵报出这价,说明梁书韵在变相送出这礼。
如果梁书韵说出墨的真实价格,她也会把钱给梁书韵。她没想过贪这些东西。
现在梁书韵说这么个低价……那么她就承梁书韵这份情。
“你们能万里迢迢想着我们两老人,还能想着给我们带伴手礼,这已是心意。”
“但组织上有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规矩我们要严格遵守。”
“钱你拿着,你的心意我们收下。如此我们还不破坏规定,这不是两全其美?”
梁书韵笑着把钱放进包里,“那我就不给伯父伯母添麻烦,我收好钱?”
蓝女士浅笑点头。
虽然这姑娘心机重,但总归不是蠢人。
也罢,聪明人和心机重挂钩。如果这姑娘天真烂漫没心机,说不定是个听不懂人话的蠢人。
如果梁书韵是蠢人,那么她们相处起来也会累。
蠢人说话办事不利落,说不定还容易拖后腿,办坏事。
如果她想梁书韵是个听得懂话,办事漂亮的人,那么她就得接受梁书韵是个心机重的人。
想通这一点,蓝女士对梁书韵的抵触情绪淡了些,朝他们招手,“小赵小梁你们先和伯父去坐坐,我去烧水泡茶。”
“昨天周末,你简伯父去钓鱼,钓到一条十来斤的鱼。”
“知道你们今天来,特地留着你们一起吃。”
“那钓鱼的地方是活水水库,鱼平时都是吃些野草野果,鱼的肉质甜而紧实。”
“我容易过敏吃不了海鲜,但又酷爱吃鱼,却又吃不了腥味重的鱼,你伯父有空就去那水库钓鱼回来做给我俩吃。那水库的鱼不错。”
“刚好你俩过来,一起尝尝味道。”
赵卫卿浅笑,“我和阿韵有口福,一来就能吃上伯父钓的,和伯母做的鱼。待会儿我可得多吃两碗饭。”
简处长知道虽然他和赵卫卿的立场相左,但赵卫卿这年轻人确实招人喜欢。
而且他和蓝女士由于工作忙碌,和子女常年不在一起。他们目前和自己子女相处,陌生疏离。孩子最需要他们时,他们无法陪在身边。现在孩子长大,不再需要他们,他们再想回头缓和关系,孩子已经是飞走的鸟儿,不受他们管控。
所以简处长和蓝女士虽然有儿有女,但有子女的和谐愉悦生活他们没体验过。
赵卫卿出现,赵卫卿招人喜欢,填补这一项空白。
他不想和她分开。
不必时刻黏在一起,他只希望她白天工作回来,晚上休息时能看到他。他不离开她。
梁书韵知道这是他不安的表现。
如果她再拒绝他,恐怕他会更不安。所以她任由他折腾,只要他能去,她就不阻拦他。
赵卫卿最终通过其他门路获得随团邀请。
他并不通过简处长的渠道获得随团资格。
但去探望简处长夫妇,还是要的。
他带梁书韵一同前往简处长的家。
因为提前预约过,简处长夫妇都在家里等赵卫卿和梁书韵的到来。
简处长的夫人蓝女士打开门,嘴角含笑,“小赵来啦?赶紧进屋。”
梁书韵以前和赵卫卿一起见过简处长,但她没来过简处长家里,她是第一次见蓝女士。
蓝女士端详梁书韵,含笑说:“这位想必就是小赵的对象,小梁吧?之前一直听小赵提起你。”
梁书韵得体地笑,“伯母好,这次来给您添麻烦了,还望伯母见谅。”
她将手中的礼物盒子递给蓝女士,“听卫卿说,伯母对水墨画极有研究,日常也作画。这是之前,我在国外典当行看到的一盒松烟墨,挺适合作画。”
“这东西放在我手里,没能发挥作用,我在画画方面造诣不深。”
“其他朋友在水墨画上的造诣也不深,无法匹配。”
“听卫卿说,伯母办过个人画展。”
“画展不是一般造诣的人能办的。我想着,这盒墨终于等到它适合的主人,就私自拿来送给伯母。还望伯母不要嫌弃。”
蓝女士作为简处长夫人多年,见过的人物没有上万也有几千,形形色色的人她都见过。
简处长能坐到今天的位置,少不了蓝女士作为家庭成员在背后助力。
蓝女士不是听不出弦外之音的人。
梁书韵话里话外的意思,她听得懂。
一根松烟墨成墨的时间长达数年,现在华国出口的物品仍受管制。如今的制墨工匠想把他们制作的徽墨卖出去,概率很小。
能让梁书韵在国外典当行买到的墨,大概率是民国前被抢出去的东西。
它指不定是哪个行宫或宫里的东西。
现在它被梁书韵买了回来。
虽然她没打开礼物盒,不知道里面的墨长什么样,但无疑它们是古法松烟墨。
干她们画画这一行当,最注重出身、来路和传承。
作画者的出身、来路和传承重要。笔墨纸砚的出身、来路和传承也同样重要。
如果这些墨能有来头和故事,她用它们作画,她的画自然也有来头和故事。
画有了来头和故事,档次高得不止一级两级。
这些事情,蓝女士懂得。
梁书韵送这礼物给她,可谓是投其所好,送到了心坎上。
礼物值不值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礼物背后带有的稀有性。这才是她最看重的。
她本该高兴梁书韵送这礼物,毕竟这是一块墨,而不是金银珠宝。上头即便查起来,也查不出什么。梁书韵送的礼物不仅投其所好,还帮简处长规避了许多麻烦。
可蓝女士莫名有些……抵触。
眼前的梁书韵,太会揣摩人心。
而且她揣摩得太对。
梁书韵的心思得有多深沉,才会揣摩得如此对。
心机太多,意味着不单纯,让人相处起来累。
小姑娘嘛,就应该纯真可爱些,那才招人喜欢。一言一行里都是心机,相处起来费心力。
蓝女士保持温婉的笑容,接过梁书韵的礼物盒,“小梁有心了。既然是小梁特意匹配给我墨,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不过上头有规定,咱们不能收礼。”
“这墨多少钱,回头我给你,就当是我麻烦小梁帮我带回来的。”
梁书韵知道蓝女士在规避收礼问题。
她送他们礼物,他们可能存在受贿的问题。但东西如果是他们“买”的,则就没这问题。
梁书韵淡然一笑,报出原价五百分之一的价格,“伯母不用这么客气。这只是我们的小小伴手礼,不过百元。我们知道简处长和您最公正,不搞腐败那一套。”
“考虑到这点,我们才会挑这份伴手礼,既能代表我们的心意,又不给二位长辈添麻烦。”
蓝女士却回头拿了钱,把钱塞到她手里,笑道:“一码归一码。”
她当然知道这墨绝对不止这些钱。
她也出去过,知道这墨的价格不低。梁书韵报出这价,说明梁书韵在变相送出这礼。
如果梁书韵说出墨的真实价格,她也会把钱给梁书韵。她没想过贪这些东西。
现在梁书韵说这么个低价……那么她就承梁书韵这份情。
“你们能万里迢迢想着我们两老人,还能想着给我们带伴手礼,这已是心意。”
“但组织上有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规矩我们要严格遵守。”
“钱你拿着,你的心意我们收下。如此我们还不破坏规定,这不是两全其美?”
梁书韵笑着把钱放进包里,“那我就不给伯父伯母添麻烦,我收好钱?”
蓝女士浅笑点头。
虽然这姑娘心机重,但总归不是蠢人。
也罢,聪明人和心机重挂钩。如果这姑娘天真烂漫没心机,说不定是个听不懂人话的蠢人。
如果梁书韵是蠢人,那么她们相处起来也会累。
蠢人说话办事不利落,说不定还容易拖后腿,办坏事。
如果她想梁书韵是个听得懂话,办事漂亮的人,那么她就得接受梁书韵是个心机重的人。
想通这一点,蓝女士对梁书韵的抵触情绪淡了些,朝他们招手,“小赵小梁你们先和伯父去坐坐,我去烧水泡茶。”
“昨天周末,你简伯父去钓鱼,钓到一条十来斤的鱼。”
“知道你们今天来,特地留着你们一起吃。”
“那钓鱼的地方是活水水库,鱼平时都是吃些野草野果,鱼的肉质甜而紧实。”
“我容易过敏吃不了海鲜,但又酷爱吃鱼,却又吃不了腥味重的鱼,你伯父有空就去那水库钓鱼回来做给我俩吃。那水库的鱼不错。”
“刚好你俩过来,一起尝尝味道。”
赵卫卿浅笑,“我和阿韵有口福,一来就能吃上伯父钓的,和伯母做的鱼。待会儿我可得多吃两碗饭。”
简处长知道虽然他和赵卫卿的立场相左,但赵卫卿这年轻人确实招人喜欢。
而且他和蓝女士由于工作忙碌,和子女常年不在一起。他们目前和自己子女相处,陌生疏离。孩子最需要他们时,他们无法陪在身边。现在孩子长大,不再需要他们,他们再想回头缓和关系,孩子已经是飞走的鸟儿,不受他们管控。
所以简处长和蓝女士虽然有儿有女,但有子女的和谐愉悦生活他们没体验过。
赵卫卿出现,赵卫卿招人喜欢,填补这一项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