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蜀山议策分兵行-《玄穹问道录》

  飞毯穿透蜀山护山大阵时,凌云感到断剑与阵眼的青铜钟产生共鸣,剑脊北斗纹与天际七星遥相呼应,在云层中划出一道青光。下方的蜀山七十二峰如青螺浮于云海,各峰灵脉升腾的紫气中,隐约可见丝丝缕缕的黑气在游走。他握紧剑柄,七道剑魂在剑鞘内轻鸣,仿佛感知到了熟悉的威胁。

  “护山大阵的灵力紊乱了。”凌月的玄冰镜悬浮在飞毯边缘,镜面映出扭曲的阵纹,“你看这些紫气流转的轨迹,像是被什么东西污染了。”她指尖轻点镜面,将画面放大,可见黑气正从后山方向渗透进来,所过之处的灵草尽数枯萎,“是骨修玄的煞气!”

  石磊怀中的大黄突然跃起,金色护毛炸开成球状。少年低头发现,犬爪上的玉杯符文正与怀中拓印的三族符文产生共鸣,在飞毯上投射出蜀山全景图,后山禁地的位置闪烁着刺眼的红光。“妖族古籍记载,蜀山禁地镇压着上古凶兽‘饕餮’的残魂!”少年脸色骤变,“煞气在试图唤醒它!”

  飞毯降落在蜀山主峰的望月台,清虚道长已率弟子等候。老道的拂尘在空中划出弧线,将一股精纯的道家灵力注入凌云体内:“你的剑魂透支过度,需尽快闭关温养。”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凌月的玄冰镜上,脸色凝重,“且末古城的净化惊动了骨修玄的主力,他提前动手了。”

  进入三清殿时,殿内的青铜八卦炉正冒着黑烟,炉底的灵火忽明忽暗。殿中悬挂的蜀山舆图上,用朱砂标注着七处煞气聚集点,其中后山禁地的标记最为醒目。清虚道长将一枚玉简递给凌云:“这是祖师爷留下的《三族盟约》,记载着羽人圣地和妖族秘境的方位。”

  玉简入手温热,注入灵力后立即浮现出全息影像:空中悬浮的圣羽城由星辰精金筑成,城郭呈现羽翼展开的形状,城内高塔顶端的星辰仪正缓慢旋转;妖族秘境则藏于昆仑山脉深处的地脉节点,入口是一株通天巨树,树干上布满会呼吸的兽形符。影像最后,三族圣地在星图上连成等边三角形,中心正是昆仑的时空伤疤。

  “圣羽城近年变故颇多。”清虚道长的拂尘扫过舆图上的羽人圣地,“新任羽王年幼,权臣白泽掌控朝政,传闻他与骨修玄暗中勾结,用族人的愿力修炼邪术。”老道叹息一声,“羽人族的‘天愿术’本是守护神通,若被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石磊突然感到土系灵力躁动,怀中的妖族古籍自动翻开,停留在记载大地之心的篇章。少年指着插图中与巨树相似的图腾:“这是妖族的‘生命之树’,是秘境的灵脉核心!”他指尖划过书页,“古籍说树中藏着妖族历代王者的残魂,能感应三族血脉——我们需要得到它们的认可才能借用地脉之力。”

  凌月的玄冰镜突然剧烈震颤,镜面浮现出紧急画面:圣羽城的星辰仪停止转动,城中羽人被黑色煞气包裹,正无意识地走向祭坛;妖族秘境的生命之树叶片枯黄,树干上的兽形符大半黯淡无光;昆仑方向的时空伤疤处,骨修玄的黑影正将玉杯碎片嵌入祭坛,周围跪伏着无数被控制的异族修士。

  “必须兵分三路。”凌云将断剑插在殿中地面,剑身上的北斗纹投射出三道光束指向舆图,“凌月带一队弟子去圣羽城,用羽人族血脉唤醒星辰仪;石磊去妖族秘境,借助大地之心沟通生命之树;我和李昱率主力直插昆仑,牵制骨修玄的行动。”他看向清虚道长,“蜀山需要留下足够力量净化煞气,守护禁地。”

  清虚道长抚须沉吟:“此计可行,但需三族信物为凭。”他从袖中取出两个锦盒,“这是蜀山珍藏的‘星辰砂’和‘大地髓’,分别能安抚羽人圣地的星辰精金和妖族秘境的地脉。”老道将锦盒递给凌月和石磊,“加上你们的血脉之力,足以证明身份。”

  此时殿外传来惊呼,一名弟子连滚带爬冲进殿内:“启禀掌门!后山禁地的封印破裂,煞气外泄,灵植苑的仙草全部枯萎了!”话音未落,整个三清殿剧烈震颤,八卦炉中的黑烟化作狰狞鬼爪,直扑最近的石磊。

  “蜀山・镇邪印!”凌云断剑出鞘,青光扫过之处黑烟溃散,但剑身上立即浮现出细密的裂纹。他闷哼一声捂住胸口,七道剑魂同时发出悲鸣——原来剑魂与剑主性命相连,剑器受损竟会反噬自身。凌月的玄冰镜及时挡在他身前,镜面的阴阳鱼旋转产生吸力,将残余煞气尽数吸收。

  石磊催动土系灵力,地面升起石墙将八卦炉围住:“地脉・固元阵!”少年的精血滴在石墙上,与蜀山的地脉灵力产生共鸣,“用灵脉之力压制煞气!”大黄则跃上供桌,金色光链缠绕住八卦炉的炉耳,犬爪上的时辰符文逐一亮起,形成时间禁锢。

  清虚道长的拂尘化作万千银丝,将散逸的煞气重新逼回八卦炉:“速去取‘清心玉露’!”老道一边结印一边解释,“煞气已侵蚀阵眼,需用玉露暂时稳住封印。”他看向凌云,“你的断剑需以星辰精金重铸,这正是让凌月前往圣羽城的另一重原因。”

  混乱平息后,三清殿的地砖上留下蛛网状的黑色纹路。凌云看着断剑上的裂纹,七道剑魂的光芒明显黯淡:“看来骨修玄的煞气能直接伤害剑魂。”他将剑插入剑鞘,“我们必须加快行动,若剑魂溃散,就无法激活昆仑的最终封印了。”

  李昱检查完殿外情况返回:“灵植苑的损失惨重,但禁地封印已暂时稳住。”他呈上采集的煞气样本,用玉瓶装着的黑气仍在不断撞击瓶壁,“这些煞气中含有时间能量,能加速灵力流逝,难怪仙草会瞬间枯萎。”

  清虚道长用清心玉露在八卦炉上绘制符文:“三日后是月满之夜,此时星辰之力最盛,利于开启圣羽城的星辰仪。”他取出三枚传讯符递给众人,“此乃‘三族共鸣符’,危急时注入血脉灵力可互相传讯,若遇不测也能定位方位。”

  分兵的准备紧锣密鼓地展开。凌月挑选了十名擅长符咒的弟子,将玄冰镜的镜像分身术传授给他们;石磊则带着妖族古籍和大地髓,在灵植苑辨认能安抚地脉的灵草;凌云和李昱则在藏经阁查阅昆仑祭坛的构造图,寻找骨修玄的弱点。

  夜幕降临时,三清殿再次议事。凌月展示着玄冰镜中的路线图:“圣羽城需乘飞舟沿罡风层行驶,避开骨修玄的眼线。我的莲花胎记能感应星辰精金,应能顺利入城。”她看向凌云,“但白泽若已投靠骨修玄,恐怕需要强行突破星辰仪的防御。”

  石磊指着妖族秘境的地图:“生命之树位于地脉漩涡中心,周围有三重幻境。古籍记载破解之法是‘以心换心’,需用真诚之心打动树中残魂。”少年抚摸着大黄的头,“大黄的大地之心感应应该能帮我们找到正确路径。”

  凌云将昆仑祭坛的图纸铺开:“祭坛有九个阵眼,对应九根时间石柱,与静琼谷的枢纽相似。”他指着图纸中央,“这里应该是本源时晶的放置处,骨修玄要完成仪式必须将玉杯碎片嵌入此处。”李昱补充道:“我们需要在他完成仪式前破坏阵眼。”

  清虚道长带来一个意外消息:“刚收到南疆巫族的传讯,他们的圣地也遭到煞气侵袭,疑似骨修玄在寻找另一块玉杯碎片。”老道眉头紧锁,“看来他不止在昆仑动手,而是想同时打开多处时空裂隙。”

  凌云突然想起且末古城的壁画:“三族先民封印时空伤疤时,曾联合过巫族!”他看向众人,“也许我们遗漏了关键线索,巫族可能持有打开最终封印的方法。”李昱立即提议:“我可绕道南疆,联合巫族后再去昆仑与你们汇合。”

  计划最终确定:凌月次日清晨出发前往圣羽城,优先修复星辰仪并获取星辰精金;石磊午后动身前往妖族秘境,唤醒生命之树的残魂;凌云和李昱第三日出发,李昱中途转道南疆,凌云则直抵昆仑侦查;清虚道长坐镇蜀山净化煞气,同时监视禁地动向。

  临行前夜,望月台的月光洒下银辉。凌云将半块玉杯碎片交给凌月:“圣羽城的星辰仪需要玉杯能量激活,这碎片你带上。”他又递给石磊一枚土系灵石,“这是蜀山地脉核心的灵石,能帮你沟通大地之心。”

  凌月的玄冰镜突然投射出未来的模糊影像:三族联军在昆仑祭坛与骨修玄的黑影激战,天空中圣羽城与生命之树的虚影交相辉映,凌云的断剑化作七彩光柱直冲天际。影像最后,一道白光闪过,所有画面归于混沌。

  “看来结局未定。”凌云握紧断剑,剑身上的裂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但至少我们知道方向是对的。”石磊抱着大黄走到崖边,望着蜀山七十二峰的点点灯火:“等我们回来,一定要让这里恢复灵气充沛的样子。”

  大黄突然对着西方狂吠,众人望去时,只见昆仑方向的夜空出现异象:七颗星辰连成一线,中间那颗新星的光芒穿透云层,在望月台上投射出北斗七星的图案。凌云的断剑自动出鞘,与星图产生共鸣,剑脊的北斗纹逐一亮起,发出清越的剑鸣。

  “七星聚昆仑,三族定乾坤。”清虚道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道手中的玉简正悬浮在空中,《三族盟约》的文字与星图交相辉映,“这是天意,也是三族的宿命。”他将玉简交给凌云,“此乃开启最终封印的钥匙,切记保管好。”

  次日清晨,蜀山的钟声回荡在云海间。凌月的飞舟率先起航,玄冰镜的蓝光与朝阳相映,在罡风层划出一道银线。石磊带着大黄踏入传送阵,少年的土系灵力与阵法共鸣,传送光芒中隐约可见生命之树的虚影。

  凌云站在望月台目送他们离开,断剑的青光与昆仑方向的星光遥相呼应。李昱整理着行囊走来:“南疆巫族擅长预言,或许能解开玉杯碎片上的秘密。”他拍了拍凌云的肩膀,“昆仑见。”

  三清殿方向传来钟鸣,这是蜀山最高规格的送行礼节。凌云望着逐渐远去的传送阵光芒,又看向西方天际的七星连线,握紧了怀中的玉简和断剑。七道剑魂在剑鞘内轻轻震颤,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昆仑大战积蓄力量。

  此时的后山禁地,一缕黑气从封印裂缝中渗出,在地面化作骨修玄的虚影。他望着凌云的方向冷笑,指尖弹出一点黑芒射入地下:“等你们集齐三族信物,就是我打开所有时空裂隙之时。”虚影消散前,禁地深处传来饕餮低沉的咆哮,整个蜀山的地脉随之震颤。

  望月台上,凌云突然感到断剑剧烈跳动,剑身上的裂纹竟在星光下缓缓愈合。他抬头望向七星连线,七道剑魂的光芒重新变得明亮——原来星辰之力不仅能修复剑器,更能滋养剑魂。少年剑主露出微笑,转身走向藏经阁,那里还有更多关于昆仑祭坛的秘密等待发掘。

  蜀山的云雾重新汇聚,掩盖了殿宇间的忙碌身影。但每个蜀山弟子都知道,一场关乎三界存亡的大战即将来临。他们擦拭法宝、修炼功法,等待着三族联盟的号令,准备在月满之夜奔赴各自的战场,用青春与热血守护这片仙山净土,更守护着所有时空的秩序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