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那句“要走新路,得先找一个能把路修得漂漂亮亮的‘修路人’”,像一句玄奥的谶语,在空旷的走廊里轻轻回荡。
林薇看着陈铭那张沉静如水的侧脸,心中的崇拜与担忧交织成了一张复杂的网。
她相信陈铭哥总有办法,但这一次的困局,对手太阴险,局势太凶恶,她实在想不出,到底要去哪里找这么一个神通广大的“修路人”。
陈铭没有再多做解释,他转身走回了综合科的办公室。
刚刚经历了一场风暴的办公室,此刻安静得有些过分。
同事们都埋着头,假装在忙碌,但那一道道时不时瞟过来的,夹杂着敬畏、好奇与疏远的复杂目光,却暴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平静。
陈铭对这一切视若无睹,径直走回自己的座位。
他的目光在桌面上扫过,最后,落在一个小小的名片夹上。
他伸出手,不紧不慢地从里面抽出一张设计简约,却质感十足的白色卡片。
卡片上,只印着一个名字,一个职位,和一串电话号码。
平江县电视台,记者,宋佳。
看到这张名片,林薇的眼睛猛地睁大了。
她当然记得这个名字!
那是在冰雹灾害之后,亲自来采访陈铭,在县电视台新闻里,将陈铭塑造成“科学救灾青年先锋”的那个王牌女记者!
“陈铭哥,你……你要找她?”林薇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充满了不确定。
找媒体帮忙,这确实是一条路。
但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造势;用不好,一旦把樱桃滞销的困境捅出去,很可能就会被张建那边的人利用,反过来炒作成“政绩工程失败”,造成更恶劣的负面影响。
陈铭没有回答,只是用手指轻轻叩了叩那张名片,脸上露出一种高深莫测的微笑。
他拿起桌上的黑色座机电话,沉稳而精准地,按下了那串数字。
电话接通,听筒里传来一个清脆、干练,带着职业性礼貌,却也透着一丝疏离感的女声。
“喂,你好,哪位?”
“宋记者,你好,我是陈铭。”
陈铭的声音平静而温和。
电话那头,有那么一瞬间的沉默。
随即,宋佳的声音明显热情了几个度,那份职业性的疏离感瞬间融化了。
“陈主任!是你啊!真是稀客,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她当然记得这个名字。
那个在天灾面前,冷静得不像话,在镜头面前,说话滴水不漏,格局大得惊人的年轻人,给她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冒昧打扰了。”陈铭的语气依旧不疾不徐,“是这样的,宋记者,我手上有一个关于‘科技兴农’的绝佳题材,或许能成为咱们平江县今年的年度新闻。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抽空聊一聊?”
他没有提任何困难,没有说半句求助。
他只是抛出了一个对于真正的媒体人来说,最无法抗拒的诱饵——新闻价值。
“年度新闻?”宋佳的职业嗅觉瞬间被勾了起来,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兴奋和好奇,“好啊!当然有兴趣!陈主任定时间地点,我随时有空!”
“那就今天下午,电视台旁边那家咖啡馆,怎么样?”
“一言为定!”
挂断电话,林薇看着陈铭,小脸上写满了钦佩。
她发现,陈铭哥总是能精准地抓住每个人的要害,李大山需要的是希望,而这位宋大记者,需要的则是新闻。
……
下午,县电视台旁边的“蓝山咖啡馆”。
宋佳提前到了,她穿着一身裁剪得体的米白色西装套裙,长发束在脑后,显得既干练又知性。
她看到陈铭推门进来,主动招了招手。
两人落座,没有过多的寒暄,宋佳便开门见山,一双明亮的眼睛紧紧盯着陈铭,充满了探究。
“陈主任,能被你称作‘年度新闻’的题材,一定不简单吧?说来听听,到底是什么?”
陈铭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却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
他反而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高远的层面。
“宋记者,你觉得,我们平江县的农业,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宋佳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问出这么一个宏大的问题。
她思索片刻,专业地回答道:“应该是规模化和产业化吧,这也是县里一直在提倡的方向。”
“没错。”陈铭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但我想在后面,再加上两个词——科技化,和品牌化。”
他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一股强大的气场,开始在他身上凝聚。
“我今天想跟你聊的,正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一个在县委县政府,特别是在赵县长的英明领导下,我县农业从传统种植,成功向科技化、品牌化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气势十足。
然而,宋佳的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她那双敏锐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陈主任,恕我直言。”她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你说的这些,听起来更像是一份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题,而不是一个能吸引观众眼球的新闻。”
她以为陈铭找她,只是想为某个项目做一次常规的宣传报道。
面对宋佳尖锐的质疑,陈铭非但没有生气,脸上的笑容反而更深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如果宋佳连这点判断力都没有,那她就不配做自己选中的那把“刀”。
“宋记者别急。”陈铭微微一笑,终于抛出了自己真正的“猛料”。
“如果,这个转型突破的故事里,不仅包含了技术革新,还解决了清溪镇数万果农的生计问题呢?”
“如果,这个故事里,还创造了一种我们平江县,乃至整个市都前所未见的全新销售模式呢?”
“如果,这个故事的主角,正在面临一场巨大的危机,而最终,它将上演一场足以载入平江县发展史册的惊天逆转呢?”
陈铭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子弹,精准地射向宋佳内心最兴奋的那根神经!
他将清溪镇樱桃丰产后面临的滞销困境,以及背后那只黑手的恶意绞杀,用一种极具戏剧冲突的方式,娓娓道来。
但他讲述的重点,不是哭诉困境,不是请求帮助。
而是他将如何破局的宏伟蓝图。
“……所以,我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叫‘红宝石’。我要为它设计最精美的包装,赋予它最动人的品牌故事。”
“我还要利用一个叫‘互联网’的新东西,为它开辟一条全新的销售渠道,让它走出平江,直接卖到省城,甚至首都的千家万户!”
宋佳彻底被镇住了。
她一双美目圆睁,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她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年轻人,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她终于明白,陈铭要给她的,根本不是一份枯燥的工作报告!
这是一个包含了“逆境翻盘”、“商业战争”、“模式创新”、“民生热点”乃至“领导功绩”等无数个爆点的深度系列报道题材!
这要是做好了,别说年度新闻,拿去参评省里的新闻奖都绰绰有余!
她看到了这背后,那巨大的,足以让她一战成名的新闻价值和政治价值!
“你的意思是……”宋佳的声音因为激动,都带上了一丝轻微的颤抖,“让我不仅报道你们的成功,还要见证并记录下,你们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
陈铭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我需要宋记者你这把全县最锋利的刀,为‘红宝石樱桃’,在市场上刻下它独一无二的品牌烙印。”
他的声音充满了蛊惑人心的力量。
“而宋记者你,将收获一个足以让你在全市新闻界,都名声大噪的职业生涯代表作。”
“这是双赢。”
宋佳的眼中,闪烁着名为“野心”和“兴奋”的火焰。
她再也没有半分犹豫,猛地站起身,朝陈铭伸出了手。
“陈主任,合作愉快。”
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我的团队,随时待命!”
陈铭也站起身,与她有力地握了握手。
一个着眼于未来的年轻政治家,与一个嗅觉敏锐的媒体精英,在这间小小的咖啡馆里,结成了第一个坚实而牢固的同盟。
送走了兴奋不已,立刻回去召集团队准备策划方案的宋佳,陈铭和林薇走在返回县府办的路上。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陈铭哥,你真是太厉害了!”林薇的脸上,写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连宋大记者那么厉害的人,都被你几句话就说动了!我感觉,这次咱们的樱桃,肯定有救了!”
陈铭却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敛去,重新恢复了那份深邃的凝重。
“宣传造势,只是空军的轰炸,能起到威慑和扰乱的作用。”
他的目光望向远方省城的方向,眼神变得悠远。
“但真正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还得靠能攻城拔寨,抢滩登陆的陆军。”
他转过头,看着一脸困惑的林薇,一字一顿地说道:
“另一条腿,我们需要一个能一锤定音,真正帮我们打开省城高端市场的‘重炮手’。”
林薇看着陈铭那张沉静如水的侧脸,心中的崇拜与担忧交织成了一张复杂的网。
她相信陈铭哥总有办法,但这一次的困局,对手太阴险,局势太凶恶,她实在想不出,到底要去哪里找这么一个神通广大的“修路人”。
陈铭没有再多做解释,他转身走回了综合科的办公室。
刚刚经历了一场风暴的办公室,此刻安静得有些过分。
同事们都埋着头,假装在忙碌,但那一道道时不时瞟过来的,夹杂着敬畏、好奇与疏远的复杂目光,却暴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平静。
陈铭对这一切视若无睹,径直走回自己的座位。
他的目光在桌面上扫过,最后,落在一个小小的名片夹上。
他伸出手,不紧不慢地从里面抽出一张设计简约,却质感十足的白色卡片。
卡片上,只印着一个名字,一个职位,和一串电话号码。
平江县电视台,记者,宋佳。
看到这张名片,林薇的眼睛猛地睁大了。
她当然记得这个名字!
那是在冰雹灾害之后,亲自来采访陈铭,在县电视台新闻里,将陈铭塑造成“科学救灾青年先锋”的那个王牌女记者!
“陈铭哥,你……你要找她?”林薇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充满了不确定。
找媒体帮忙,这确实是一条路。
但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造势;用不好,一旦把樱桃滞销的困境捅出去,很可能就会被张建那边的人利用,反过来炒作成“政绩工程失败”,造成更恶劣的负面影响。
陈铭没有回答,只是用手指轻轻叩了叩那张名片,脸上露出一种高深莫测的微笑。
他拿起桌上的黑色座机电话,沉稳而精准地,按下了那串数字。
电话接通,听筒里传来一个清脆、干练,带着职业性礼貌,却也透着一丝疏离感的女声。
“喂,你好,哪位?”
“宋记者,你好,我是陈铭。”
陈铭的声音平静而温和。
电话那头,有那么一瞬间的沉默。
随即,宋佳的声音明显热情了几个度,那份职业性的疏离感瞬间融化了。
“陈主任!是你啊!真是稀客,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她当然记得这个名字。
那个在天灾面前,冷静得不像话,在镜头面前,说话滴水不漏,格局大得惊人的年轻人,给她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冒昧打扰了。”陈铭的语气依旧不疾不徐,“是这样的,宋记者,我手上有一个关于‘科技兴农’的绝佳题材,或许能成为咱们平江县今年的年度新闻。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抽空聊一聊?”
他没有提任何困难,没有说半句求助。
他只是抛出了一个对于真正的媒体人来说,最无法抗拒的诱饵——新闻价值。
“年度新闻?”宋佳的职业嗅觉瞬间被勾了起来,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兴奋和好奇,“好啊!当然有兴趣!陈主任定时间地点,我随时有空!”
“那就今天下午,电视台旁边那家咖啡馆,怎么样?”
“一言为定!”
挂断电话,林薇看着陈铭,小脸上写满了钦佩。
她发现,陈铭哥总是能精准地抓住每个人的要害,李大山需要的是希望,而这位宋大记者,需要的则是新闻。
……
下午,县电视台旁边的“蓝山咖啡馆”。
宋佳提前到了,她穿着一身裁剪得体的米白色西装套裙,长发束在脑后,显得既干练又知性。
她看到陈铭推门进来,主动招了招手。
两人落座,没有过多的寒暄,宋佳便开门见山,一双明亮的眼睛紧紧盯着陈铭,充满了探究。
“陈主任,能被你称作‘年度新闻’的题材,一定不简单吧?说来听听,到底是什么?”
陈铭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却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
他反而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高远的层面。
“宋记者,你觉得,我们平江县的农业,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宋佳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问出这么一个宏大的问题。
她思索片刻,专业地回答道:“应该是规模化和产业化吧,这也是县里一直在提倡的方向。”
“没错。”陈铭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但我想在后面,再加上两个词——科技化,和品牌化。”
他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一股强大的气场,开始在他身上凝聚。
“我今天想跟你聊的,正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一个在县委县政府,特别是在赵县长的英明领导下,我县农业从传统种植,成功向科技化、品牌化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气势十足。
然而,宋佳的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她那双敏锐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陈主任,恕我直言。”她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你说的这些,听起来更像是一份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题,而不是一个能吸引观众眼球的新闻。”
她以为陈铭找她,只是想为某个项目做一次常规的宣传报道。
面对宋佳尖锐的质疑,陈铭非但没有生气,脸上的笑容反而更深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如果宋佳连这点判断力都没有,那她就不配做自己选中的那把“刀”。
“宋记者别急。”陈铭微微一笑,终于抛出了自己真正的“猛料”。
“如果,这个转型突破的故事里,不仅包含了技术革新,还解决了清溪镇数万果农的生计问题呢?”
“如果,这个故事里,还创造了一种我们平江县,乃至整个市都前所未见的全新销售模式呢?”
“如果,这个故事的主角,正在面临一场巨大的危机,而最终,它将上演一场足以载入平江县发展史册的惊天逆转呢?”
陈铭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子弹,精准地射向宋佳内心最兴奋的那根神经!
他将清溪镇樱桃丰产后面临的滞销困境,以及背后那只黑手的恶意绞杀,用一种极具戏剧冲突的方式,娓娓道来。
但他讲述的重点,不是哭诉困境,不是请求帮助。
而是他将如何破局的宏伟蓝图。
“……所以,我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叫‘红宝石’。我要为它设计最精美的包装,赋予它最动人的品牌故事。”
“我还要利用一个叫‘互联网’的新东西,为它开辟一条全新的销售渠道,让它走出平江,直接卖到省城,甚至首都的千家万户!”
宋佳彻底被镇住了。
她一双美目圆睁,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她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年轻人,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她终于明白,陈铭要给她的,根本不是一份枯燥的工作报告!
这是一个包含了“逆境翻盘”、“商业战争”、“模式创新”、“民生热点”乃至“领导功绩”等无数个爆点的深度系列报道题材!
这要是做好了,别说年度新闻,拿去参评省里的新闻奖都绰绰有余!
她看到了这背后,那巨大的,足以让她一战成名的新闻价值和政治价值!
“你的意思是……”宋佳的声音因为激动,都带上了一丝轻微的颤抖,“让我不仅报道你们的成功,还要见证并记录下,你们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
陈铭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我需要宋记者你这把全县最锋利的刀,为‘红宝石樱桃’,在市场上刻下它独一无二的品牌烙印。”
他的声音充满了蛊惑人心的力量。
“而宋记者你,将收获一个足以让你在全市新闻界,都名声大噪的职业生涯代表作。”
“这是双赢。”
宋佳的眼中,闪烁着名为“野心”和“兴奋”的火焰。
她再也没有半分犹豫,猛地站起身,朝陈铭伸出了手。
“陈主任,合作愉快。”
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我的团队,随时待命!”
陈铭也站起身,与她有力地握了握手。
一个着眼于未来的年轻政治家,与一个嗅觉敏锐的媒体精英,在这间小小的咖啡馆里,结成了第一个坚实而牢固的同盟。
送走了兴奋不已,立刻回去召集团队准备策划方案的宋佳,陈铭和林薇走在返回县府办的路上。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陈铭哥,你真是太厉害了!”林薇的脸上,写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连宋大记者那么厉害的人,都被你几句话就说动了!我感觉,这次咱们的樱桃,肯定有救了!”
陈铭却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敛去,重新恢复了那份深邃的凝重。
“宣传造势,只是空军的轰炸,能起到威慑和扰乱的作用。”
他的目光望向远方省城的方向,眼神变得悠远。
“但真正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还得靠能攻城拔寨,抢滩登陆的陆军。”
他转过头,看着一脸困惑的林薇,一字一顿地说道:
“另一条腿,我们需要一个能一锤定音,真正帮我们打开省城高端市场的‘重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