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买马车,镇上遇沈文湖-《吃瓜系统,所有人齐听我心声》

  沈昭应了一声,两人连带着两个背篓一起坐上牛车。

  牛车速度比人走的快多了,沈家村到镇上这一条路是平坦的。

  据说沈家村五十年前出了一名举人,他感念沈家村对他的帮助,特地出钱出人为沈家村到镇上这一条路修好,方便村里人上镇上。

  所以,牛车只花了三刻钟的时间便到了镇上。

  沈昭拿出五十个铜板给了赶牛车的大叔,便带着沈文夏去租车行,大手一挥买下了一辆马车。

  沈文夏都快吓疯了,买马车干啥,不对,是昭昭姐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银子。

  沈文夏的脑海都不够思考的,晕乎乎看着沈昭把三十五两银子给车行管事。

  自个上了马车前面,自信接过马车绳,对她说道,“夏夏,上来,让你感受一下坐马车的快乐。”

  沈文夏心如死灰,回到家里要怎么解释,沈文夏还想到另外一个可能,这辆马车是沈昭离开沈家出行的工具。

  沈文夏觉得无论是自己,还是二哥回来,估计都劝不了昭昭姐回心转意。

  她连马车都买了!

  沈文夏欲哭无泪。

  沈昭欢快驾着马车,迎着微拂的清风,开开心心,向前冲。

  沈文夏看着熟悉的方向以及越来越近的房子,终于明白沈昭带着她来到了哪里?

  镇上唯一的一个书院——清风书院。

  沈家大房沈文湖就在里面就读。

  沈文夏心不在焉的,却听到沈昭吊儿郎当的声音,带着莫名的安抚,

  “夏夏,你不是想找二哥吗,就现在吧,也不用你明天再过来一趟了。怎么样,姐对你好吧。”

  沈文夏原本紧皱的眉头顿时松快了起来,扑哧一笑,

  “昭昭姐。我是不是还应该感谢你?小娘子,让我清香清香。”

  沈文夏贱兮兮的凑上去。

  “夏夏,昭昭,你们怎么在这?”

  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

  两人都抬头望去,从前方走来一个身穿白色衣服,一身温润气质,声音像温泉水拍打在石头上舒服干净。

  他就是沈家大房二子沈文湖。

  今天,清风书院教授沈文湖这一批考秀才的夫子,身体不舒服,给他们放了两天的假期。

  沈文湖想着好久没有回家了,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决定今天回家看一看。

  结果沈文湖从书院门口出来就看到了家里的六妹和七妹。

  更令沈文湖奇怪的是,六妹昭昭还驾着一辆马车。

  沈文湖心里满是疑惑。

  见到沈昭骑着马车就要经过他身边,赶忙出声喊住两人。

  沈文夏看到朝思夜想的二哥,连忙精神了,惊喜出声道,

  “二哥,你怎么在这里?你不用上学吗?怎么还拿着包袱?”

  沈文湖拍了拍沈文夏的头,温柔道,

  “二哥这两天学院放假,回家看看。你和昭昭怎么一同来到镇上呢?”

  沈文湖一脸奇怪的看着两个人。

  目光更多集中在那一辆马车上,还不等沈文湖开口,沈文夏就巴拉巴拉,把所有的事都说了出来。

  沈文湖听了,内心产生波动。

  他没有想到,这几天特别是今天发生了这么多事儿。

  他走到沈昭面前,脸上怜惜地摸着沈昭头上的布条,轻声问道,

  “昭昭。还疼吗?”

  沈昭不习惯陌生男子的触碰,微不可察回避了。

  接着淡然道,

  “没事,二哥。已经不疼了,正好二哥今天放假,那跟我们一起去卖人参,然后我们再一起回去。”

  沈文湖知道现在不是说话的好地点,也只能点了点头。

  不过他提出了另外一个想法,

  “昭昭,让二哥来驾车吧。”

  “二哥,你会吗?”

  沈昭疑惑地看向沈文湖,老沈家也没有买过马车,更别说驾车了。

  沈文湖眼角轻挑,一股自信的劲就出来了。

  “驾马车,小事,二哥会。

  二哥看见过别人驾马车,二哥还自己驾过牛车呢,都是一样的道理,你放心好了。”

  沈昭望着眼前自信,笑的一脸爽朗的沈文湖,不好拒绝,只能把马缰绳递给他,坐到一边,俏皮说道,

  “那我就看看二哥的技术了,哥哥可不要让我失望。”

  沈文湖伸出修长如玉的手指,双手紧握马缰绳,一跃坐上马车前面位置上,并开口嘱咐道,

  “夏夏,你进去车厢里面坐好,昭昭就坐我旁边。”

  沈文夏无比相信这个从小就聪明的二哥,样样厉害,驾个马车不在话下。

  沈文湖果然驾驶的很好,甚至比沈昭还要好。

  马很听沈文湖的话,说往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向。

  简直人马合一。

  沈昭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该吃午饭的时候了。

  她问沈文湖,

  “二哥,你知道县城里面最好吃的酒楼是哪一家吗?”

  沈文湖当然知道。

  虽然平时在镇上读书,但是平日里跟同窗相会,交流感情,县城一些不错的地方都去过。

  “昭昭,你是想中午在县城里面吃饭吗?

  二哥倒有一个推荐的好地方,满玉楼。里面厨子的手艺可是御厨之后,每一道菜都精致可口。

  招牌菜二哥都吃过吧,可以一试。”

  沈昭点了点头。同意了。

  一行三人先去县城里面最大的医馆。

  这家医馆是府城当地家族的产业,在县城有三家分馆,给出的价钱倒也公道。

  一共有五百两银子。

  沈昭要了四张银票和10个十两的银子。

  之后,他们驾着马车到满玉楼品尝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花了三两银子。

  吃饱喝足以后,沈昭选择去大买特买。

  大米,20斤。

  馒头,包子给我各来10个。

  烤鸭给我来两只。

  布料每个颜色都给我来20尺。

  银簪子,给我来两支。

  还有沈文夏的帕子,沈昭一口气买了60条。

  每天用两条,还不重样。

  给沈二哥买了科举要用到的书籍,买了宣纸毛笔各种用品。

  沈文湖目瞪口呆,看着花钱如流水的沈昭。

  短短小半天,她已经把一张银票花出去了,整整100两。

  喜欢吃瓜系统,所有人齐听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