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娘却一眼察觉到了不同,她看了眼老二,又看了眼张安青和长高了不少的师笑霜,在心里叹了口气。
面上依旧温和:“听说你有了身子,便想着给你送点东西,都是些不值当的,你们看看能不能用上。”
“娘,您能来看我们就很好了,家里甚都有,缺了去买也方便,反而是您在岛上,多有不便,您缺了甚,让人捎个信,我给您送过去。”
老二笑着想过来抱走女儿:“新儿,爹来抱,你现在大了,奶抱不住你。”
“不!要奶,不要爹!”新儿死死抱着若娘的脖子不撒手,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那娘,您留下用晚食吧,我让…”
“不用了,老二,我来就是看看你们,等会还要去看看你大姐和三弟他们,就不在你这吃了。”
“不过,我想问问这个王氏你们从哪里找的?”
“平日里,你们出门都是把新儿一个小娃子放在家里的吗?”
王氏是张安青找来的:“娘,王氏是…是我买来的。”
“哦~那这个…你们知道吗?”她转过新儿的小身子,将她通红的半边屁股对着两人。
老二一惊,面上就带了怒色,张安青站在那双手拧着手帕,脸上惊疑不定。
若娘心里便有了数。
“老二,新儿我带回岛上住一段日子。”
“娘,新儿还小…”
“你还知道她还小?”若娘猛地提了声音,语气里满是严厉和失望,“老二,你知道自己现在都在做些甚么吗?”
“你让她一个路都还走不利索的孩子,待在一个来历不明还心狠的人手里,是谁教你这样当爹的?”
“早知如此,孩子还不如跟着周小莲。”
老二一听这话,眼泪一下掉了下来,他跪在若娘身前:“娘,对不起,是我没照顾好新儿。”
她气的狠了,伸脚踢了他一下:“起来,去把新儿的衣物收拾了。”
“娘,新儿…”
“闭嘴。”
若娘还是带走了小女娃,临走前,她看了老五一眼,老五跟她点了点头。
几人才往大丫家走。
“娘,我听说您来了,怎么现在才过来?”大丫和二虎在门口等了许久,才看到几人的身影。
“去你二弟家耽误了。”若娘让老五把剩下的东西分了,跟两人说了会话,临要走时她轻声问大丫:“家里粮食都存够了么?”
“娘,您放心,存了,上次石里正过来讲了之后,二虎把家里的地窖重新清理了,还买了不少陶缸,我和三弟也商量了要打口井,这两日就有人来。”
若娘看她心里有数,点了点头,偷偷给她塞了张五百两的银票。
“娘,您干嘛?我们有银子!”大丫不要,分家时每家都得了百亩地,还分了银子,她不缺钱花。
“少废话,拿着。再多囤点粮,让二虎找里正,去弄点能防身的武器,知道了吗?”若娘拉着她的手,细细叮嘱了一番。
“我知道了娘,您也要当心。”大丫红着眼收了银票,娘一个人在岛上住,她心里也担心。
“行了,我走了啊。”
“娘,新儿怎么跟着您,您要带她回岛吗?”大丫看向坐在背篓里东张西望的小女娃,她刚刚不出声,她都没注意到。
“嗯,我带回去养上一段时日。”没有过多说甚,若娘带着人走了。
等去完老三家,太阳都要落山了。
走在田间路上,两边的稻田明显缺了水份,蔫巴着脑子,叶子泛黄,稻秆细瘦,今年很难有好的收成了。
“娘,那边是甚?”老五指向后山,那边何时建了个大屋子?
若娘自然也不知道,走近,正遇上回来的石英。
“石里正。”老五先打了个招呼。
“哎,老五,夫人您来了。”石英正大步往家走,心里惦记着还没完全建好的屋子。
听到声音,高兴地看向来人。
“里正,那边不是…”永业细作挖的通道,张景彦不是说要填了么?怎么还在那里建屋?
“夫人,我跟您说,将军觉得不封比封了好,柳家的细作,傅将军不是放回去了么,将军想着干脆将计就计!”
若娘皱着眉:“风险太大了。”万一有事,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悦家村的百姓。
“
石英看了看四周,压低嗓音:“夫人放心,我们都安排好了,现在建的粮仓就是用来养人的,我们调了一万人在这里驻守,从这里过去,就是永业,到时候来个出其不意…”
若娘眯了眯眼,不得不说,可能确实是个好法子。
“对了夫人,圣上说了,悦家村善于种地产粮,经过两年的开荒,地大物博,这个粮仓建成,将作为洛州府的备用粮仓。”
“所以它建的大!”
若娘看向从远处一眼就能看到的大粮仓,更觉得它像个大靶子,无端吸引贪婪的目光。
她皱了皱眉,跟石英打了招呼,想尽早赶回岛上。
“夫人,忘了说,圣上还给粮仓赐名了,叫云仓。”
若娘点了点头,带着人走远了。
云仓。
是要云家帮忙灌满粮仓的意思吗?
不然,它凭甚叫云仓?
张景彦知道此事,却从不曾跟她提起,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披着星光坐在船上,月亮照着波光粼粼的湖面,耳边是船身破开水波的流淌声,若娘看着扶着篓子边沿站着的新儿,陷入了沉思。
老四和老五互看了一眼,都不敢打扰她。
两人围着小女娃坐,用身子护着她。
有鱼跳出湖面,转身又落入湖中,若娘看向一圈一圈往外扩的水面,突然说道:“哎,明日我们可以到湖里捞鱼虾,晒干了也能吃。”
老四:……
老五:……
他们还以为娘是在思索里正背着他们跟她说的话,谁知道想的是吃食……
“奶,鱼。”新儿是第一个响应若娘的人,虽然她根本听不懂她奶说的是甚。
“娘,明日我和四哥来。”
“您前几日说蚕纸快到了,是不是要先把家里的蚕室收拾出来。”
“要的,不过第一年养,娘心里也没底,试试吧。”她倒不是看上了蚕丝,而是书籍中记载蚕屎可以肥田,且效果比其他的好。
喜欢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
面上依旧温和:“听说你有了身子,便想着给你送点东西,都是些不值当的,你们看看能不能用上。”
“娘,您能来看我们就很好了,家里甚都有,缺了去买也方便,反而是您在岛上,多有不便,您缺了甚,让人捎个信,我给您送过去。”
老二笑着想过来抱走女儿:“新儿,爹来抱,你现在大了,奶抱不住你。”
“不!要奶,不要爹!”新儿死死抱着若娘的脖子不撒手,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那娘,您留下用晚食吧,我让…”
“不用了,老二,我来就是看看你们,等会还要去看看你大姐和三弟他们,就不在你这吃了。”
“不过,我想问问这个王氏你们从哪里找的?”
“平日里,你们出门都是把新儿一个小娃子放在家里的吗?”
王氏是张安青找来的:“娘,王氏是…是我买来的。”
“哦~那这个…你们知道吗?”她转过新儿的小身子,将她通红的半边屁股对着两人。
老二一惊,面上就带了怒色,张安青站在那双手拧着手帕,脸上惊疑不定。
若娘心里便有了数。
“老二,新儿我带回岛上住一段日子。”
“娘,新儿还小…”
“你还知道她还小?”若娘猛地提了声音,语气里满是严厉和失望,“老二,你知道自己现在都在做些甚么吗?”
“你让她一个路都还走不利索的孩子,待在一个来历不明还心狠的人手里,是谁教你这样当爹的?”
“早知如此,孩子还不如跟着周小莲。”
老二一听这话,眼泪一下掉了下来,他跪在若娘身前:“娘,对不起,是我没照顾好新儿。”
她气的狠了,伸脚踢了他一下:“起来,去把新儿的衣物收拾了。”
“娘,新儿…”
“闭嘴。”
若娘还是带走了小女娃,临走前,她看了老五一眼,老五跟她点了点头。
几人才往大丫家走。
“娘,我听说您来了,怎么现在才过来?”大丫和二虎在门口等了许久,才看到几人的身影。
“去你二弟家耽误了。”若娘让老五把剩下的东西分了,跟两人说了会话,临要走时她轻声问大丫:“家里粮食都存够了么?”
“娘,您放心,存了,上次石里正过来讲了之后,二虎把家里的地窖重新清理了,还买了不少陶缸,我和三弟也商量了要打口井,这两日就有人来。”
若娘看她心里有数,点了点头,偷偷给她塞了张五百两的银票。
“娘,您干嘛?我们有银子!”大丫不要,分家时每家都得了百亩地,还分了银子,她不缺钱花。
“少废话,拿着。再多囤点粮,让二虎找里正,去弄点能防身的武器,知道了吗?”若娘拉着她的手,细细叮嘱了一番。
“我知道了娘,您也要当心。”大丫红着眼收了银票,娘一个人在岛上住,她心里也担心。
“行了,我走了啊。”
“娘,新儿怎么跟着您,您要带她回岛吗?”大丫看向坐在背篓里东张西望的小女娃,她刚刚不出声,她都没注意到。
“嗯,我带回去养上一段时日。”没有过多说甚,若娘带着人走了。
等去完老三家,太阳都要落山了。
走在田间路上,两边的稻田明显缺了水份,蔫巴着脑子,叶子泛黄,稻秆细瘦,今年很难有好的收成了。
“娘,那边是甚?”老五指向后山,那边何时建了个大屋子?
若娘自然也不知道,走近,正遇上回来的石英。
“石里正。”老五先打了个招呼。
“哎,老五,夫人您来了。”石英正大步往家走,心里惦记着还没完全建好的屋子。
听到声音,高兴地看向来人。
“里正,那边不是…”永业细作挖的通道,张景彦不是说要填了么?怎么还在那里建屋?
“夫人,我跟您说,将军觉得不封比封了好,柳家的细作,傅将军不是放回去了么,将军想着干脆将计就计!”
若娘皱着眉:“风险太大了。”万一有事,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悦家村的百姓。
“
石英看了看四周,压低嗓音:“夫人放心,我们都安排好了,现在建的粮仓就是用来养人的,我们调了一万人在这里驻守,从这里过去,就是永业,到时候来个出其不意…”
若娘眯了眯眼,不得不说,可能确实是个好法子。
“对了夫人,圣上说了,悦家村善于种地产粮,经过两年的开荒,地大物博,这个粮仓建成,将作为洛州府的备用粮仓。”
“所以它建的大!”
若娘看向从远处一眼就能看到的大粮仓,更觉得它像个大靶子,无端吸引贪婪的目光。
她皱了皱眉,跟石英打了招呼,想尽早赶回岛上。
“夫人,忘了说,圣上还给粮仓赐名了,叫云仓。”
若娘点了点头,带着人走远了。
云仓。
是要云家帮忙灌满粮仓的意思吗?
不然,它凭甚叫云仓?
张景彦知道此事,却从不曾跟她提起,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披着星光坐在船上,月亮照着波光粼粼的湖面,耳边是船身破开水波的流淌声,若娘看着扶着篓子边沿站着的新儿,陷入了沉思。
老四和老五互看了一眼,都不敢打扰她。
两人围着小女娃坐,用身子护着她。
有鱼跳出湖面,转身又落入湖中,若娘看向一圈一圈往外扩的水面,突然说道:“哎,明日我们可以到湖里捞鱼虾,晒干了也能吃。”
老四:……
老五:……
他们还以为娘是在思索里正背着他们跟她说的话,谁知道想的是吃食……
“奶,鱼。”新儿是第一个响应若娘的人,虽然她根本听不懂她奶说的是甚。
“娘,明日我和四哥来。”
“您前几日说蚕纸快到了,是不是要先把家里的蚕室收拾出来。”
“要的,不过第一年养,娘心里也没底,试试吧。”她倒不是看上了蚕丝,而是书籍中记载蚕屎可以肥田,且效果比其他的好。
喜欢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