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宫权-《综穿:反向剥削,系统给我打工》

  “皇帝虽对弘时失望,但那到底也是他疼爱了十几年的长子,多少也还是有点感情的,弘时被暗算,皇帝不可能不查。”

  当然,更多的可能是出于皇帝本人的控制欲和多疑,他不能容许有人在暗中搅弄风雨。

  小林子扼腕,“可惜可惜啊!”

  自家福晋费了这么多功夫,竟然没捞到什么好处!

  奚峤觑他一眼:“得了,信郡王府和舒穆禄家不是摆设。”

  余重容跟这两府是姻亲,如今机会就摆在面前,他们不会吝啬于帮一把的。

  这三家是在皇帝跟前过了明路的,也是皇帝默许划拨给弘曦的势力,倒是不必担心一些别的。

  小林子还是忍不住可惜,他们穆郡王府何止这一丁点儿人呀。

  奚峤都懒得理他,只是吩咐道:“你亲自去挑二十个府丁保护阿林保一家,大夫伙夫也配上,再派人去各药铺采购药材和所需之物。”

  药材?

  小林子下意识的抬眸看了一眼自家福晋这间制药室,这房间里足足十二个大药柜,每个药柜十二层,每层十个抽屉。

  而这样的药室不仅仅这一间,厢房后面还有一间大库房改建而成的,那里面收罗的药材比府外的药铺还要全。

  如此丰富的药藏,又何必去外面买?

  “福晋是想宣扬咱们公主孝悌的名声?”

  也是,他们公主可还指望着阿林保这一家子来拖延婚事呢,要是不铺垫好了,日后未必能成事。

  “福晋,可要奴才挑几个人随行伺候?”

  将这一家子安排的越妥帖,对他们公主越有好处。

  奚峤颔首:“再从咱们府里挑几个绝对忠心可靠的跟着他们去岭南,这一家子的死活必须牢牢掌控在我手心里。”

  茉雅琦的婚事她是有大用的,可不能让皇帝 插手。

  “是,奴才稍后亲自去挑人。福晋,奴才还有一事要禀告,宫里传来消息,皇上给两江总督的密信里提到了弘时阿哥。”

  奚峤搓药丸子的动作一顿,皇帝竟然给弘时扒拉帮手!

  随即,她的眉眼里透出轻快的笑意:“既然皇帝已经有动作了,那咱们就再添一把火!”

  “让咱们的人给弘时透个信,那日误导他的王二公子,正在跟富察家议亲。”

  虽是旁支,可那也是富察家啊。

  虽然陷害弘时参与科举舞弊这事她稍稍引导了一下弘昼,但是后续她可是半点手脚都没动过呢。

  如今皇帝下场,可见也是对弘昼这个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儿子生了忌惮。

  前朝出了大事,后宫怕也是要生变了。

  果不其然,当日傍晚,宫中就传出消息,皇帝大封后宫。

  庄妃晋为庄贵妃,掌东六宫事务。

  齐妃晋为齐贵妃,掌西六宫事务。

  祺贵人瓜尔佳氏晋为祺嫔。

  惠贵人沈氏晋为惠嫔。

  淳贵人方佳氏晋为淳嫔。

  至此,一皇贵妃、两贵妃、四妃、六嫔皆满。

  四妃:昭妃、敬妃、恬妃、裕妃。

  六嫔:瑾嫔、欣嫔、韵嫔、棋嫔、惠嫔、淳嫔。

  皇帝又下旨赐昭妃、敬妃二人贵妃待遇,赐瑾嫔、韵嫔妃位待遇,并且钦点四人协助两位贵妃料理后宫事务。

  这一道道旨意从养心殿中传出,掀起了无数波澜。

  皇贵妃封宫守孝在前,皇后薨逝后宫无主在后,皇帝晋封一二贵妃执掌宫权本就在意料之中。

  庄妃晋封贵妃倒也罢了。

  她虽常年卧病,可四贝勒弘曦深受宠爱又是众多皇子公主里唯一一个熬过天花的健康阿哥,正所谓母凭子贵,一个贵妃位置,余佳氏倒也担得起。

  可是齐妃呢?

  年老色衰,三年不曾面君,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弘时先是虎口夺食纳了皇帝看中的甄氏,如今又牵涉科举舞弊被夺爵位幽禁府中。

  以皇帝那性子,齐妃被降位才合理吧?

  再看这协理六宫的人选。

  昭妃敬妃这两人,前者一向恩宠极多,后者多年前就接触宫务,不论是贵妃待遇还是宫权都是意料之中的。

  瑾嫔一向唯皇贵妃马首是瞻,她手里的这份宫权不是给她的,而是给皇贵妃的。

  但韵嫔凭什么?

  她与皇室的那些错乱关系本就不该居于高位,可皇帝非但没有忌讳,反而越过了恬妃裕妃两位膝下有子的妃位娘娘,将宫权送到了她手里。

  这如何能不叫旁人侧目?

  可是转头一琢磨,再结合朝堂上的近来发生的事这么仔细一品,众人立时便回过味儿来了!

  皇上这是给二阿哥撑腰造势呢!

  人人皆知这齐贵妃李氏乃二阿哥的生身之母,韵嫔又是二阿哥的侧福晋甄氏之母。

  皇上在二阿哥犯下大错、几乎被剥夺夺嫡资格的档口给予这二人高位和权柄,其意思不言而喻。

  嘶——

  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倒是不想,皇上对二阿哥竟这般疼爱!

  朝臣虽有些意外,却又并不觉得难以置信,不看别的,只玉碟记录二阿哥乃是纯元皇后所出这一条,便足矣。

  一时之间,不少打退堂鼓或者有意改换支持对象的朝臣及时刹车,坚定不移的站在弘时一方。

  对此皇帝自然满意。

  而和郡王弘昼与裕妃、以及他们一系的势力就很是难受了。

  这点难受在皇帝将两江总督之女赐给弘时做侧福晋的时候达到顶峰。

  而知晓了科举舞弊一案前因后果的弘时,终于对弘昼生出了厌恶恼恨,主动对弘昼出手。

  弘昼手里有富察氏这等庞然大物,弘时如今也握有江南势力,双方在朝堂上你来我往、势同水火。

  期间,不少家族和官员被台风扫尾,成了遭殃的池鱼。

  皇子斗法,有倒霉被波及祸害的,自然也有幸运得利的。

  奚峤手里的人脉借着这股东风,几乎都往上升了一级。

  就连恩荫出仕的余隹也得到提拔,一跃成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虽还是从五品,可这个职位的职能是修纂国史、为皇帝太子讲读经史、草拟典礼文书,是实打实的天子近臣。

  这样一个清贵至极的官职,自然也是需要任职者有过硬的文学功底。

  余隹虽是恩荫入仕,但他在尚书房里受了七年大儒教导,也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任此一职自然不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