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李达康的应对-《名义:我才是最后的赢家》

  京州市委家属院,夜色为这片静谧的住宅区增添了几分肃穆。李达康家的书房里,灯光透过厚重的窗帘缝隙,在窗外冰冷的地面上投下一道狭长的光带。

  屋内,气氛却远比窗外显得凝重。大陆集团的老总王大路,这位平日里在商场上挥洒自如、与李达康有着几十年深厚交情的汉子,此刻却显得有些坐立不安,眉头紧锁,往日里的从容被焦虑取代。

  “达康,这次…这次你一定得想想办法,救救欧阳!”王大路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急切,甚至有一丝恳求的意味。

  李达康坐在书桌后的椅子上,身姿依旧笔挺,但眉宇间也笼罩着一层阴霾。他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用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锐利地看着王大路:“大路,你先别急。把事情从头到尾,详详细细地跟我说清楚。欧阳,她到底是怎么回事?收了多少钱?怎么收的?给谁办事了?”

  他的问题直接而冷静,完全是处理公事的态度,听不出多少对前妻的个人关切,但这恰恰是李达康的风格——越是紧要关头,越需要绝对的理性和清晰的信息。

  王大路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叙述条理清晰:“达康,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完全清楚,但据我了解,以及银行圈里的一些风声,欧阳这次的事,恐怕是栽在了‘惯例’上。”

  “惯例?”李达康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对,就是那个…那个银行系统内部心照不宣的潜规则。”王大路斟酌着用词,“尤其是在房地产信贷这一块。审批贷款,尤其是大额贷款,从经办人员到审批领导,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好处’。这几乎成了行规,所有人都在拿,上至行长,下至信贷科员。如果谁不拿,反而会被视为异类,会被排挤,甚至根本在那个位置上待不下去。”

  他观察着李达康的脸色,继续解释道:“欧阳坐在副行长的位置上,主管信贷业务,很多项目,她批还是不批,一句话的事。下面的人收了‘咨询费’、‘手续费’,自然会孝敬上来一份。她…她大概也是身不由己。如果坚决不拿,就等于断了下面很多人的财路,得罪的是整个利益圈子,工作根本无法开展。所以…所以她只能随波逐流,也拿了一份。”

  李达康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神却愈发深邃。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照你这么说,这并非欧阳菁个人性质极其恶劣的主动索贿,而是系统性的…‘行业弊病’?”

  “可以这么说!”王大路连忙点头,“至少从动机上看,欧阳未必是贪图那点钱才…才犯错的。更多的是环境使然,是那种‘人人如此,我不如此便无法立足’的无奈。沙瑞金书记和田国富书记这次通报的,不也是要整治整个金融系统的这种违规放贷和利益输送问题吗?这说明问题具有普遍性,并非单独针对某个人。”

  李达康微微颔首。王大路的这番解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最初的某些疑虑。如果只是系统性问题下的随波逐流,而非欧阳菁个人极其恶劣的、有针对性的腐败,那么事情的性质和操作的空间,就有所不同了。他最担心的,是欧阳菁背着他,利用他的影响力进行了什么不可告人的权钱交易,那将把他自己也拖入深渊。

  “她收的那些钱呢?数额大不大?她自己花了没有?”李达康追问道,这是关键问题。

  王大路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有些复杂:“据我所知,欧阳其实…其实并不缺钱花。达康,你是了解我的,我王大路能有今天,离不开你和易学习当年在金山县的支持和后来的帮助。我是一直想报答你们的。”

  他顿了顿,有些感慨:“早些年,我想给你和易学习一些集团股份,你们两位都坚决不要,说那是犯错误。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所以后来,就只能逢年过节,或者你和欧阳生日的时候,以朋友的名义送些钱物,聊表心意。这些年来,这笔钱不算少,足够欧阳维持相当优渥的生活了。她完全没有必要,为了那点‘回扣’去冒险受贿。我猜…她可能根本就没动那些钱,甚至可能都说不清具体收了谁多少。”

  这番话,让李达康陷入了更深的沉默。他了解王大路,知道他说的是实情。他也了解欧阳菁,她固然有些虚荣和物质,但并非毫无底线、利令智昏之人。如果真如王大路所说,那欧阳菁这次落马,确实带着几分“倒霉”和“无奈”的色彩,成了系统性腐败问题的一个典型牺牲品。

  书房里安静下来,只剩下时钟的滴答声。王大路紧张地看着李达康,等待着他的决定。

  良久,李达康终于抬起头,目光恢复了平时的果决:“大路,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欧阳菁在这件事情上,有她的责任,这一点毋庸置疑。违反了党纪国法,就必须接受调查和处理。”

  王大路的心提了起来。

  但李达康话锋一转:“但是,如果情况真如你所说,问题的性质确有值得斟酌之处。她并非主犯,也并非情节最恶劣者。我会关注这个案子,会在合适的场合,以合适的方式,向有关方面说明情况的复杂性。尽量争取一个…相对公允的处理结果。”

  他没有大包大揽,言语谨慎,但态度明确,他不会袖手旁观,会从中斡旋。

  王大路闻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表情。他知道,以李达康的身份和性格,能做出这样的承诺,已经极其难得。有了李达康的关注和“说明”,欧阳菁的处境无疑会好很多。

  送走王大路之后,李达康独自回到书房,关上门。他脸上的平静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疲惫和凝重。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欧阳菁出事,于公于私,都让他感到棘手。于私,毕竟夫妻一场,即便感情不再,也有一份道义和责任。于公,欧阳菁是他的妻子,这个身份本身就极其敏感,无数双眼睛正盯着他,看他如何处理。沙瑞金和田国富在这个时候掀起金融反腐风暴,并将矛头指向京州城市银行,其深层目的,他心知肚明。

  “系统性问题…随波逐流…”李达康喃喃自语,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这或许能解释欧阳菁的行为,但又何尝不是为很多人开脱的借口?他自己能在这个泥潭中,独善其身多久?

  他拿起电话,又放下。现在还不是直接出面的时候。他需要等待,需要观察,需要在最合适的时机,用最恰当的方式介入。

  夜更深了。李达康书房的灯光久久未熄。一场围绕欧阳菁的风波,已然将这位以强硬和改革著称的市委书记,卷入了更深的漩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