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众筹未央宫(虚拟)-《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

  话说在汉朝初年,刘邦带着一帮兄弟打下了天下,成了皇帝。可当了皇帝就得有个像样的宫殿,于是,修建未央宫这事儿就提上了日程。

  这天,刘邦揣着未央宫的设计图,蹲在渭水河滩的歪脖子树下。

  这图纸也不怎么干净,边角还沾着狗油,那是昨晚和樊哙抢鸡腿时蹭上的。

  刘邦喊来萧何,一边甩着发酸的胳膊,一边问:

  “萧何啊,你说这地基要挖十八丈深,得征多少民夫?”

  河风呼呼地吹,把萧何手里的竹简吹得哗哗响。

  萧何推了推用狗骨头磨的眼镜,一本正经地说:

  “按秦阿房宫的旧例,至少得三十万人,干上三年。”

  刘邦听了,皱起了眉头。这时,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声,几个放牛娃正用树枝在沙地上画房子。

  刘邦脑袋里突然灵光一闪,抄起块尖石头,在树干上刻下“众筹”两个字,对萧何说:

  “咱让天下人合伙盖宫殿,咋样?”

  萧何听了,眼睛一亮,觉得这主意挺新鲜。

  曹寡妇在沛县可是个精明人,听说要众筹盖宫殿,立马在自己的馄饨摊挂起新招牌:

  “捐砖瓦送狗肉券,包馄饨换宫砖刻名”。

  吕雉也没闲着,带着一帮女眷连夜缝制“爱心锦囊”,每个上面都绣着“共建未央”的字样。

  樊哙那大嗓门一喊:

  “老少爷们看这儿!捐十块砖刻您大名,捐百块砖给画像!”

  大伙一听,都来了兴致。木匠老赵手里攥着三枚铜钱,哆哆嗦嗦地问:

  “俺...俺捐半块砖成不?”

  沛县的乡亲们那叫一个积极。

  王屠夫扛着祖传剁骨刀就来了:

  “这刀能抵三百块砖!”

  李铁匠更绝,直接把铁砧熔了,铸成地基钉。

  萧何坐在一旁,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没一会儿就乐呵地说:

  “已筹够东南角地基啦!”

  刘邦这人挺时髦,居然蹲在刚挖的地基坑里开起了直播。他对着镜头喊:

  “老铁们瞧见没?这坑将来要埋金砖!”

  说着,镜头一转,对准了旁边啃野草的瘦马,

  “现在打赏送‘御马同款草料’!”

  这直播效果可不得了,弹幕瞬间刷屏。

  “邯郸张大姐认购地砖十块!”

  “临淄盐商包圆西北角!”

  还有那些楚地旧贵族,偷偷用金饼换“赦免碑”,把刻着“曾资助反贼项羽”的砖头,悄悄埋进了茅厕地基。

  鲁元公主趴在吕雉膝头,看着母亲往锦缎上绣“未央”二字。小丫头不懂事,就问:

  “娘,为啥我的新衣要打补丁?”

  吕雉停下手中的针线,温柔地说:

  “省下的绸缎能换三百块砖,给你爹垫龙椅呢。”

  到了深夜,吕雉翻出压箱底的嫁衣,小心翼翼地把上面的金线拆下来,绕成“吕”字,嵌进大殿门槛。

  巡逻的萧何撞见这一幕,啥也没说,默默把自家祖传玉佩塞进砖缝。

  后来,这块砖成了“忠臣墙”的第一块砖。

  韩信巡营的时候,发现了一件怪事,士兵们个个提着裤子走路。

  小兵柱子红着脸报告:

  “将军,大伙把牛皮腰带捐去熬地基胶漆了。”

  伙夫老赵也不甘落后,把铁锅熔成铜钉。

  开饭时,他举着陶片喊:“邦哥说了,饿肚子盖的宫殿更结实!”

  可没想到,当晚大伙集体窜稀,茅厕排队的场面,还被楚军细作画成漫画,传回了彭城。

  打地基的时候,挖出一块带字的龟甲,张良捧着放大镜一看,惊呼:

  “上写‘刘三到此一游’!”

  刘邦听了,乐得直拍腿:

  “这龟甲得供在大殿!”

  可问题也来了,各地捐的建材尺寸不合,邯郸的砖比关中宽三指。

  就在萧何愁眉苦脸的时候,曹寡妇端来野菜粥,笑着说:

  “用俺的馄饨汤当粘合剂!”

  嘿,还真别说,混着麦壳的土浆,把乱石黏得牢牢的。

  项羽得知刘邦在众筹盖宫殿,心里不乐意了,派细作来捣乱,在砖坯里掺稻草。

  吕雉将计就计,发动大妈团连夜编草席,还对外宣称:

  “这是新型保暖砖!”

  后来,草席成了未央宫地暖的原型,冬天光脚踩地都不冷。

  范增也没闲着,派人散播谣言:

  “未央宫要压断龙脉!”

  刘邦得知后,反手在直播间抽奖:

  “转发谣言送‘压不垮’护身符!”

  结果抽中的楚军奸细被老乡举报,捆成粽子送来当苦力。

  主殿落成那天,萧何带着刘邦去看“众筹墙”。

  墙上密密麻麻刻着:

  “沛县曹寡妇捐馄饨汤三百桶”

  “邯郸赵童生捐《诗经》一卷”

  “楚地降卒李二狗捐裤腰带两条”。

  刘邦摸着“韩母捐千层底二十双”的字样,眼眶红了。

  他突然抢过刻刀,加了一行:

  “丰西泽王婆捐鸡蛋两枚——邦娃子饿时垫肚子。”

  项羽派人送来青铜鼎,内壁刻着“暴政必亡”。

  张良灵机一动,倒转鼎身说:

  “这不当个景观喷泉?”

  结果鼎里冒出山泉水,成了群臣打卡胜地。

  还有那些修长城的老役夫,有个老役夫背着八十斤麻石,走了三百里路送来。

  麻石上刻着:“刘亭长当年少算俺三天徭役”,这块麻石后来嵌在未央宫台阶正中。

  庆功宴摆在刚铺好的金砖地上,吕雉端来陶罐,说:

  “这是用旧宫瓦熬的汤。”

  刘邦嚼着瓦片馅饺子,嘟囔道:

  “咋有股馊味?”

  萧何笑着展开竹简,解释道:

  “旧瓦磨粉掺进吃食,让咱永远记得百姓的滋味。”

  突然,“咔嗒”一声,刘邦咬到硬物,原来是瓦当碎片,上面刻着“众志成城”。

  刘邦夜巡未央宫,听见两个守夜老卒闲聊。一个说:

  “这柱子是俺用闺女嫁妆换的...”

  另一个说:“我捐的那筐土就埋在龙椅下...”

  刘邦听了,心里暖暖的。他解下玉佩,塞进墙缝。

  月光洒在“众筹墙”的裂痕处,那裂纹看着像笑脸,又像当年沛县烧烤摊的榆木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