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我的书房准你随便进出,不用再偷偷摸摸。”
贾蓉知事早已暴露,不由得讪讪。
“是,母亲。”
“无其他事,你且去吧。”
贾蓉愁着脸退下。
尤清之心下稍宽,有个亲王的亲家,此时不用还等到什么时候。
果不其然,次日,贾蓉让柳湘莲带孩子。
自己快马加鞭回了京城,直奔忠顺王府。
忠顺王爷正在府中听戏,听得贾蓉上门,立刻叫人过来。
“你小子?又是来给永安送书的?”
忠顺斜倚在榻上,心情颇佳。
“回王爷,晚辈此次是特来求见您的。”
“找我?”忠顺王爷挥手屏退戏班,直起身来。
贾蓉从怀里取出一本精心写就的折子。
双手奉上:“恳请王爷,将此奏疏转呈给圣上御览。”
忠顺王爷接过来翻看了一下,随手搁在案上。
“这等民间琐事,你官都还没当上呢,操心这个做什么?”
贾蓉敛眉垂眸,恭身答道:“圣上曾明令,家中所生女子违法缠足,其父有官者交吏、兵二部议处;兵民之家则交付刑部责四十板,流徙。
然近来缠足之风渐长,与圣上当年懿旨相悖,有损皇家威严。”
“哼!”忠顺王爷嗤笑一声,“你也不用拿这话来搪塞我。
京中官员之家,女儿行缠足之事者不在少数,我把这折子交上去,岂不是成了众矢之的?”
贾蓉微微抬起眼笑道:“王爷难道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忠顺王爷深深看他一眼,骤然放声大笑。
太上皇子嗣众多,忠顺能混成当今圣上最信任的弟弟。
就是因为圣上指哪他打哪,不怕得罪人,也不贪权揽事。
贾府如今也想走这条路,贾蓉岂会不明白他的心思。
大笑过后,忠顺王爷玩味地看着贾蓉。
“要我真刀真枪干还行,朝里那些文官的嘴皮子,我可应付不来?”
贾蓉想了想道:“王爷,您只需牢记两句话。
一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缠足之举,此乃对父母所赐之躯极大毁伤,何谈孝道?”
忠顺王爷打断他:“若是他们说这是父母应允的呢?”
贾蓉冷笑:“父母如何应允?难道是不知事的幼女主动要求缠足的吗?
这样的父母,无非就是以残害骨肉为乐。到时王爷只管指着鼻子骂他不当人就是了。”
忠顺王爷想象了一下那场景,心中有些蠢蠢欲动。
“那第二句话呢?”
“天下男女人数约各半,女子亦能下田耕种、坊间劳作、操持家务。
缠足使女子成为残弱之躯,于国于民,有百害而无一利,实为损国之利益之举!”
忠顺王爷默念几遍,又问:“要是他们追问我解决之策,又当如何?”
贾蓉扬起嘴角,“王爷,那些文官那么厉害,难道想不出一个解决的法子?”
忠顺王爷指着他虚点两下,失笑摇头。
“这折子我先和皇兄通个气,探探圣上的意思再说。”
他配合皇帝唱双簧,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要是皇帝重视此事,他再去朝堂唱戏。
贾蓉闻言松了一口气,拱手谢过。
“你去找永安说说话吧。”忠顺王爷摆摆手道。
也不知这小子给永安灌了什么迷魂汤,一天三回地问他有没有来信。
贾蓉面露羞色,被丫鬟领着去了永安的院子。
亭中,永安挥退左右。
着急地说:“你送来的书我尚未看完呢?怎么好端端地叫我还回去?”
贾蓉含笑解释:“不瞒公主,那些书都是我从家母书房中偷偷拿出来的。
前两日她忽说要晒书,顺便整理一下书卷,我才……”
“那……那我也没看完啊,你快想个法子。”
“公主别急,家母不过是逗我的罢了。
我只需替她做件事,往后她的书房随我进出。”
“当真?”
贾蓉微笑颔首。
永安问道:“你母亲叫你做何事,我可有帮得上忙的地方?”
贾蓉便把缠足一事告诉了她。
永安追问缠足是何模样?
贾蓉微微皱眉,“着实残忍,公主还是不听为好。”
“但说无妨。”永安声音清冷,不容推拒。
贾蓉叹了口气,“所谓三寸金莲,就是在女子幼时脚未长成之前,除大脚趾外,将其余四趾向脚底折断、压扁,紧紧贴在脚掌之下。
然后用布一层一层的缠起来,迫使脚不再生长,终年保持三寸大小。”
永安想象了一下,顿觉胸口翻涌。
“你们男人喜欢这个?”
“我不是男……”贾蓉打了一下嘴巴,“我不是那种男人。”
他持壶给永安倒了杯热茶,轻轻推至她面前。
“我已递了折子给王爷,恳请他呈到御前去,只盼着此事早日解决才好。”
永安攥紧手帕,“你教我父王的那些不够,等回头我再叮嘱他几句。”
“那自然再好不过。”
永安瞥他一眼,“你近来些,我与你说几句话。”
贾蓉耳根发红,依言俯身凑近。
“……”
“你记住了吗?”
贾蓉深深看着她,郑重地点了点头。
贾蓉离开后,永安把忠顺王爷请来“培训”。
忠顺王爷现在酒也不喝了,戏也不看了,天天在家背词。
另一头的庄子里,贾蓉去给尤清之复命。
又向惜春道:“公主还托姑姑一件事。”
惜春抬眼看来,“何事?”
贾蓉轻声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惜春愣了愣,良久方点头。
“这事我应下了。”
尤清之欣慰地看着姑侄俩。
贾家的下一辈,已能试着执舵前行了。
为了给惜春腾地方,尤清之带着迎春、探春、宝钗几人去庄子里的荷花塘赏花。
庄子里不比府里精致,种荷花也不是拿来赏的,而是为了莲藕。
尤清之寻了处草坪,叫人铺上布毡,脱了绣鞋席地而坐。
迎春几个尚有些拘谨,不知该如何行动。
尤清之笑道:“既到庄子里,又没有长辈在,就不用拘泥那些繁文缛节,都随意些吧。”
探春闻言最先笑起来,“大嫂嫂都说了,乐一日又何妨?”
说罢脱了绣鞋,直接踩在草地上。
宝钗嘴角微弯,拉着迎春去池塘边拨弄清凉的池水。
贾蓉知事早已暴露,不由得讪讪。
“是,母亲。”
“无其他事,你且去吧。”
贾蓉愁着脸退下。
尤清之心下稍宽,有个亲王的亲家,此时不用还等到什么时候。
果不其然,次日,贾蓉让柳湘莲带孩子。
自己快马加鞭回了京城,直奔忠顺王府。
忠顺王爷正在府中听戏,听得贾蓉上门,立刻叫人过来。
“你小子?又是来给永安送书的?”
忠顺斜倚在榻上,心情颇佳。
“回王爷,晚辈此次是特来求见您的。”
“找我?”忠顺王爷挥手屏退戏班,直起身来。
贾蓉从怀里取出一本精心写就的折子。
双手奉上:“恳请王爷,将此奏疏转呈给圣上御览。”
忠顺王爷接过来翻看了一下,随手搁在案上。
“这等民间琐事,你官都还没当上呢,操心这个做什么?”
贾蓉敛眉垂眸,恭身答道:“圣上曾明令,家中所生女子违法缠足,其父有官者交吏、兵二部议处;兵民之家则交付刑部责四十板,流徙。
然近来缠足之风渐长,与圣上当年懿旨相悖,有损皇家威严。”
“哼!”忠顺王爷嗤笑一声,“你也不用拿这话来搪塞我。
京中官员之家,女儿行缠足之事者不在少数,我把这折子交上去,岂不是成了众矢之的?”
贾蓉微微抬起眼笑道:“王爷难道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忠顺王爷深深看他一眼,骤然放声大笑。
太上皇子嗣众多,忠顺能混成当今圣上最信任的弟弟。
就是因为圣上指哪他打哪,不怕得罪人,也不贪权揽事。
贾府如今也想走这条路,贾蓉岂会不明白他的心思。
大笑过后,忠顺王爷玩味地看着贾蓉。
“要我真刀真枪干还行,朝里那些文官的嘴皮子,我可应付不来?”
贾蓉想了想道:“王爷,您只需牢记两句话。
一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缠足之举,此乃对父母所赐之躯极大毁伤,何谈孝道?”
忠顺王爷打断他:“若是他们说这是父母应允的呢?”
贾蓉冷笑:“父母如何应允?难道是不知事的幼女主动要求缠足的吗?
这样的父母,无非就是以残害骨肉为乐。到时王爷只管指着鼻子骂他不当人就是了。”
忠顺王爷想象了一下那场景,心中有些蠢蠢欲动。
“那第二句话呢?”
“天下男女人数约各半,女子亦能下田耕种、坊间劳作、操持家务。
缠足使女子成为残弱之躯,于国于民,有百害而无一利,实为损国之利益之举!”
忠顺王爷默念几遍,又问:“要是他们追问我解决之策,又当如何?”
贾蓉扬起嘴角,“王爷,那些文官那么厉害,难道想不出一个解决的法子?”
忠顺王爷指着他虚点两下,失笑摇头。
“这折子我先和皇兄通个气,探探圣上的意思再说。”
他配合皇帝唱双簧,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要是皇帝重视此事,他再去朝堂唱戏。
贾蓉闻言松了一口气,拱手谢过。
“你去找永安说说话吧。”忠顺王爷摆摆手道。
也不知这小子给永安灌了什么迷魂汤,一天三回地问他有没有来信。
贾蓉面露羞色,被丫鬟领着去了永安的院子。
亭中,永安挥退左右。
着急地说:“你送来的书我尚未看完呢?怎么好端端地叫我还回去?”
贾蓉含笑解释:“不瞒公主,那些书都是我从家母书房中偷偷拿出来的。
前两日她忽说要晒书,顺便整理一下书卷,我才……”
“那……那我也没看完啊,你快想个法子。”
“公主别急,家母不过是逗我的罢了。
我只需替她做件事,往后她的书房随我进出。”
“当真?”
贾蓉微笑颔首。
永安问道:“你母亲叫你做何事,我可有帮得上忙的地方?”
贾蓉便把缠足一事告诉了她。
永安追问缠足是何模样?
贾蓉微微皱眉,“着实残忍,公主还是不听为好。”
“但说无妨。”永安声音清冷,不容推拒。
贾蓉叹了口气,“所谓三寸金莲,就是在女子幼时脚未长成之前,除大脚趾外,将其余四趾向脚底折断、压扁,紧紧贴在脚掌之下。
然后用布一层一层的缠起来,迫使脚不再生长,终年保持三寸大小。”
永安想象了一下,顿觉胸口翻涌。
“你们男人喜欢这个?”
“我不是男……”贾蓉打了一下嘴巴,“我不是那种男人。”
他持壶给永安倒了杯热茶,轻轻推至她面前。
“我已递了折子给王爷,恳请他呈到御前去,只盼着此事早日解决才好。”
永安攥紧手帕,“你教我父王的那些不够,等回头我再叮嘱他几句。”
“那自然再好不过。”
永安瞥他一眼,“你近来些,我与你说几句话。”
贾蓉耳根发红,依言俯身凑近。
“……”
“你记住了吗?”
贾蓉深深看着她,郑重地点了点头。
贾蓉离开后,永安把忠顺王爷请来“培训”。
忠顺王爷现在酒也不喝了,戏也不看了,天天在家背词。
另一头的庄子里,贾蓉去给尤清之复命。
又向惜春道:“公主还托姑姑一件事。”
惜春抬眼看来,“何事?”
贾蓉轻声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惜春愣了愣,良久方点头。
“这事我应下了。”
尤清之欣慰地看着姑侄俩。
贾家的下一辈,已能试着执舵前行了。
为了给惜春腾地方,尤清之带着迎春、探春、宝钗几人去庄子里的荷花塘赏花。
庄子里不比府里精致,种荷花也不是拿来赏的,而是为了莲藕。
尤清之寻了处草坪,叫人铺上布毡,脱了绣鞋席地而坐。
迎春几个尚有些拘谨,不知该如何行动。
尤清之笑道:“既到庄子里,又没有长辈在,就不用拘泥那些繁文缛节,都随意些吧。”
探春闻言最先笑起来,“大嫂嫂都说了,乐一日又何妨?”
说罢脱了绣鞋,直接踩在草地上。
宝钗嘴角微弯,拉着迎春去池塘边拨弄清凉的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