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画蛇添足-《从县委书记问鼎权力巅峰》

  “是否考虑先搞试点?比如选取清凉寺作为单个‘项目化’试点,尝试由两局抽调骨干搭建一个临时性的‘清凉寺古建修缮与文旅发展协同管理办公室’?”

  “磨合好了管理模式,再推行两局合并也不迟。”

  他的目光恳切地投向江昭宁,“稳妥推进、减少震荡可能更利于长远?”

  会议室内温度仿佛下降了几度。

  常委们的神情各异:有人认同地点着头,有人若有所思地盯着笔记本,也有人目光直接投向江昭宁,等着他最终的决断。

  所有的争辩、所有沉甸甸的考量,以及那如芒在背的压力,在此刻,都无声地汇集到了那个伫立窗前的身影之上。

  江昭宁的声音像淬过冰水的刀锋,精准地切入了李娟的忧虑:“李部长担心外部声音,担心旅游导向伤害文保纯洁性,或者过度文保限制旅游开发,”他微微颔首,“这份审慎,可以理解。”

  话音未落,他的目光陡然锐利,扫过全场,“但这个问题,恰恰是即将成立的文旅局必须直面、也必须厘清的‘天职’!”

  “保护与发展,从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手心手背的一体两面!”

  “如何统筹?如何兼顾?如何找到那个最优的平衡点?”

  他的手指关节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一叩,发出笃定的轻响,“这是新局成立后的核心考题!”

  “我相信,职能归一、责权一体的文旅局,会比我们这些坐在上面指手画脚的人,更能找到符合清凉寺实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案!”

  李娟张了张嘴,想再补充什么。

  江昭宁的目光已如探照灯般转向了赵永春。

  他刚才提出的“省内少有先例,是否考虑先行试点”的疑问,此刻成了江昭宁破局的下一块磨刀石。

  “至于赵书记所说的‘少有先例’,”江昭宁嘴角牵起一丝近乎冷峭的弧度,那弧度里没有温度,只有洞悉一切的沉静,“这个说法,已经过时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我工作过的临峰县,去年此时,文化旅游两局合并的牌子就已经挂起来了!”

  “运行至今,效果斐然!”

  “文物保护没有削弱,旅游收入反而提升了百分之三十!”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众人心头。

  他环视会场,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不是我们标新立异,这是时代发展的大潮所向,是中央顶层设计早已明确的改革路径!”

  “是大势所趋!”

  “我们县现在做这件事,不是早了,甚至可以说,已经是跟跑者,而非领跑者!”

  他停顿片刻,让这认知的落差深深印入每个人的脑海,“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省里的全面推行方案,已经在路上!最迟年底,全省一盘棋!”

  他看向赵永春,目光坦荡而锐利:“赵书记,大势已定,潮流已成。”

  “再谈什么‘先行试点’,不是谨慎,是犹疑!是拖沓!”

  “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他的每一个词都斩钉截铁,“别的地方早已完成了从试验田到示范区的跨越!”

  “我们东山县,难道还要在别人趟平的路上,再战战兢兢地插一根‘试点’的牌子吗?”

  “时不我待!古寺危檐不等人,体制沉疴更拖不起!”

  江昭宁的目光最终落下,如同两座无形的山峰,重重压在脸色灰败的鄂建设和神情凝重、双唇紧抿的林方政身上。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只剩下空调低沉的嗡鸣和压抑的呼吸声。

  所有人都明白,书记的意志已如磐石,无可撼动。

  “过渡期安排,我明确一下!”江昭宁的声音陡然拔高,“从此刻起,到新文旅局挂牌运转前,没有文化局!没有旅游局!”

  “只有‘清凉寺修缮应急指挥部’!”

  他的手指如戟,直指鄂建设和林方政:“鄂建设!林方政!你们俩,就是指挥部的双指挥长!”

  “捆在一起!绑在一块!同进同退!”

  鄂建设仿佛被无形的鞭子抽打,身体猛地一颤,额头上刚被纸巾擦去的冷汗瞬间又密密匝匝地冒了出来,顺着太阳穴流下。

  他下意识地想去擦,手抬到一半又僵在半空,显得异常狼狈。

  林方政则猛地挺直了腰背。

  像一根被骤然拉紧的弓弦,下颌线条绷得死紧,搁在桌面的双手十指交扣,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色。

  眼神深处翻涌着惊愕,最终化为一片沉沉的、别无选择的凝重。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地、极其复杂地碰撞了一下,随即像被烫到般迅速错开。

  那堵横亘多年的部门之墙仍在。

  但此刻,一道冰冷沉重的铁索,已将他们两人的命运死死铐牢。

  “正常工作不能停!但所有工作,必须以清凉寺修缮为最优先、最核心!”

  江昭宁的指令清晰如刀,“修缮方案,你们共同研究、共同签字上报!预算,你们共同核算、共同把关!”

  “谁也别想躲在后面当甩手掌柜!”

  “财政局,”他看向刘国梁及财政局长舒立悦,“根据指挥部共同签字确认的方案和预算,特事特办,先期拨付应急加固专款!”

  “谁敢卡一分钱的脖子,我就摘谁的帽子!”

  “技术力量,”江昭宁的目光钉在鄂建设脸上,“文化局负责!鄂建设,你亲自对接!”

  “动用一切资源,立刻请省文物局的专家团队下来会诊!拿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抢修方案!”

  “技术上的事,你负主责!出了纰漏,唯你是问!”

  鄂建设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艰难地挤出两个字:“……明白。”

  “后勤保障,物资调配,人员组织,现场秩序维护,”江昭宁的目光转向林方政,“林方政,旅游局全权负责!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确保专家团队心无旁骛!”

  “确保施工队伍高效运转!保障不力,拖了后腿,我找你算账!”

  林方政深吸一口气,牙关紧咬,腮帮子微微鼓起,沉声道:“是!”

  江昭宁身体前倾,双手按在桌沿,巨大的压迫感让前排的几位常委几乎喘不过气。

  他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的探针,在鄂建设和林方政的脸上反复穿刺:“我再强调一次!”

  “在这个指挥部里,你们俩,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方案拿不出来,是你们俩的责任!钱用不好,是你们俩的责任!技术不过关,是你们俩的责任!”

  “后勤跟不上,还是你们俩的责任!”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下:“出了问题,我第一个找你们俩算总账!”

  “谁也跑不了!”

  “别跟我扯什么分工!”

  “在古寺庙修缮好之前,你们就是一个人!一个脑袋!两条腿,必须往一个方向使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