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镇国公的非人手段,道衍也是野道士-《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朱元璋有了这个感觉之后,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正坐于大厅上位的朱棣身上。

  与此同时,朱棣也开了口。

  朱棣在听到‘白帽子’三个之后,先是眼前一亮,然后就面露不大明显的贪婪之色。

  可紧接着,他又赶紧收敛了这一抹,不大明显的贪婪之色。

  “胡闹!”

  朱棣的表情异常严肃,语气也尽是责备之色。

  可不论是他的表情,还是他的语气,又或者是他的眼神之中,都没有半点杀意。

  按理说,面对这么一个蛊惑自己造反的秃驴,但凡是个忠臣,都该杀之而后快。

  就算是因为念及旧情,不忍下杀手,也该严厉的警告。

  可朱棣却是既没有动杀心,又没有警告的意思。

  朱元璋看着已经人到中年的朱棣,脸色瞬间就不怎么好看了。

  “这家伙!”

  “说这么一句‘胡闹’,怎么那么像是场面话?”

  “难道,这家伙还真有什么想法?”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趴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的林昊,表情却是异常的平静。

  就好像,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似的。

  当然,他的眼里也有一抹,不易察觉的失落之色。

  如果朱元璋现在把注意力放在林昊的身上,他就会察觉到这一抹,不易察觉的失落之色。

  而且,他还可以准确的予以形容。

  没错,

  他眼里的这一抹失落之色,就是因为‘想要改变,却没能改变’的心理写照。

  朱元璋之所以可以准确的予以形容,还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对他并不陌生。

  不仅不陌生,反而还相当的熟悉。

  甚至这样的感触对他来说,真就是比女人来红还要来得勤!

  只可惜,现在的朱元璋,眼里只有已经让他起疑的朱老四,并没有带他来看这一幕的林昊!

  朱元璋的眼里,朱棣话音一落,只是很是严肃的瞪了黑衣僧人一眼,就赶紧跑出门去。

  他很是警惕的左右环顾之后,又赶紧回来关上房门。

  朱棣回到大厅之后,就一脸严肃的对黑衣僧人说道:“道衍,你这话以后不许再说了。”

  “从你跟我来到封地之后,你隔三差五就说一次。”

  “要是被王妃听到,她又要叫着砍了你!”

  朱元璋的眼里,这名被朱棣称之为‘道衍’的黑衣僧人,只是淡然一笑道:“殿下很想太祖高皇帝,就连惧内也是。”

  “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然如此,殿下就该听王妃的话,早早的砍了贫僧这个祸害啊!”

  “可你却并没有!”

  道衍话音一落,不等朱棣给出反应,朱元璋就有了近乎于冰冷的反应。

  朱元璋并不在乎道衍说他惧内这事,毕竟早在洪武六年之前,他这方面的贤名,就已经传得尽人皆知了。

  他起初还不承认,甚至还会气得直跺脚。

  可时间一久,他就懒得搭理了!

  现在的朱元璋,虽然觉得这黑衣僧人,是一个该杀的妖僧,可他也认同这个妖僧说的话!

  所以朱元璋那原本瞄准道衍,还富有杀意的目光,转而瞄准朱棣之时,直接就变得冰冷而凌厉,还尽是猜忌之色。

  “是啊!”

  “你早该听你家王妃的话,杀了这个天天蛊惑你造反的妖僧。”

  “可你为什么不仅不杀,还留为幕僚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觉得这个所谓的‘燕王妃’,还算是个好儿媳。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朱棣又再次开了口。

  “你......”

  “你当真以为,本王不敢杀你吗?”

  道衍听后,手里的念珠,依旧匀速拨弄。

  他的脸上,也是一点担忧害怕的表情都没有。

  他依旧淡笑道:“殿下要杀贫僧,易如反掌,殿下不是不敢杀贫僧,而是不忍杀贫僧。”

  “应该说,殿下是依旧没有放弃那顶,差点就到手的白帽子。”

  道衍话音一落,依旧是不等朱棣给出反应,朱元璋直接就眼前一亮。

  “差点就到手的白帽子?”

  “什么是‘差点就到手的白帽子’?”

  “难道,在此之前,老四还和允炆争过皇位?”

  “难不成,允炆如此恨他,就是因为他和自己争过皇位?”

  朱元璋刚想到这里,就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这并不能成为朱允炆如此恨他的理由。

  太子朱标没了之后,虽然说嫡孙是皇位继承人,但其他的嫡子,也是皇位继承人。

  不论是‘子亡孙继’,还是‘兄终弟及’,都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事情。

  如果只是明面上的竞争,他该不至于这么恨朱棣才对。

  再者说了,他朱允炆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即便是有所芥蒂,也不至于喊出‘要朱棣去死’的口号!

  “难道,除了竞争皇位,老四还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情?”

  “......”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朱棣又看着道衍,用似有威胁的语气说道:“道衍,你别总是一副,看透本王的样子。”

  “从古至今,自以为看透主公的僚属,都没有好下场!”

  “当年兴宗皇帝驾崩,本王是和当朝陛下竞争过皇位。”

  “可太祖高皇帝还是决定让当朝陛下继位,本王虽然有所不甘,但那都是以前的事了。”

  “现在,本王只想驻守北平,为大明看好这北方大门!”

  “所以,以后不要再说什么白帽子了!”

  话音一落,朱棣直接就转过了身去,一副没有言明的‘送客之姿’。

  可道衍非但不走,还一脸的追忆之色。

  紧接着,他就回忆道:“贫僧出生医学世家,十四岁剃发为僧。”

  “出家之后,贫僧先后游学密教和天台,最后才改学禅门,得名‘道衍’。”

  “贫僧虽是佛门中人,却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得其阴阳、占卜之术。”

  “所以,贫僧也和镇国公一样,是一个野道士!”

  “贫僧游学期间,相士袁珙曾说,‘怎有如此特异的僧人,眼如三角,体如病虎,必定天性嗜杀,是和刘秉忠一样的货色!”

  “贫僧听后,不但没有发怒,反而还心中大喜......”

  随着道衍自我介绍的深入,朱元璋对他‘妖僧’的评价,就更加的深刻。

  可与此同时,他也更加认可这个‘妖僧’的能力。

  甚至,还有那么点和林昊作比较的意思。

  “和刘秉忠一路货色?”

  霎时间,刘秉忠的相关史料,也出现在了朱元璋的脑子里。

  在朱元璋看来,刘秉忠也是一个妖僧!

  可刘秉忠这里的‘妖僧’,却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

  原因无他,只因为他虽然有当‘妖僧’的才能,可他却把这一身的才能,全都奉献给了敌寇!

  “你现在说自己和刘秉忠一路货色,是什么意思?”

  “你还在蛊惑老四造反?”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在恨了道衍一眼之后,把目光锁定在了朱棣身上。

  在他看来,这道衍想不想成为新的‘刘秉忠’,并不重要。

  最为重要的,还是他家老四有没有,让这道衍成为新的‘刘秉忠’的心思!

  也就在朱元璋用考察的目光,看向朱棣之时,朱棣直接就指着道衍的鼻子说道:“你这话也不止说了一遍!”

  “本王告诉你,这王府之内, 并不太平。”

  “或许倒夜香的人,都有可能是锦衣卫。”

  “慎言!”

  道衍听后,当即一笑道:“慎言?”

  “好的,贫僧以后,一定慎言!”

  “殿下早些休息,贫僧告辞!”

  话音一落,道衍就赶紧离开了朱棣的会客主厅。

  朱元璋看过朱棣的态度之后,真就是怎么看怎么不满意。

  “慎言就完了?”

  “他说他和刘秉忠是一路货色,这都明摆着蛊惑你造反了,你还一句慎言就完事?”

  “小东西,难道你的贼心不死?”

  也就在朱元璋咬着后槽牙吐槽之时,朱棣就在道衍走后,看向了应天皇宫的方向。

  他的眼神很是复杂,有那么点不甘的意思,也有那么点担忧的意思!

  可那一抹不大明显的贪婪之色,却再也没有出现在他的眼里。

  也正因如此,他眼里那一抹不甘的神色,就更加的明显了。

  朱元璋从朱棣的眼里,接受到‘不甘’二字之后,也是目光变得凌厉了起来。

  “你到底是不甘,还是真有想法呢?”

  “不甘,很正常!”

  “可要是还有想法,那咱回去之后,你可就没日子过咯!”

  尽管朱棣感受不到朱元璋的威胁,可来自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却是实实在在的在威胁,建文二年的燕王朱棣!

  也就在朱元璋威胁完朱棣之时,他面前的瓦片,就开始缓缓地闭合。

  林昊刚复原这被他扒开的瓦片,他就再次利用那连接着细小绳索,好似小型弓弩的工具,在燕王府的房顶,凌空飞跃。

  朱元璋来不及多想,赶紧跟上林昊。

  终于,他们在燕王府以北,一处僻静的小院停了下来。

  林昊刚刚落地,就掏出类似于小心火铳的东西,瞄准纸窗内的光头人影。

  可也就在他刚刚面准那纸窗之内的光头,那光头就立即开了口。

  “好重的火药味!”

  “道兄就这么想杀贫僧吗?”

  道衍的声音不大,仅仅只够让林昊听个清楚。

  当然,来自于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也听得很是清楚。

  朱元璋听后,当即眼前一亮道:“果然是个得道的妖僧啊!”

  “这还是自张邋遢和林昊之后,咱又一次认为‘得道’的高人。”

  “不对,他自然比起张邋遢,差之千里!”

  “可在有些地方,还真不比林昊差呀!”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林昊就将小型火铳别回腰间,然后就大摇大摆的向道衍的卧房而去。

  卧房的门没关,就好像道衍早知会有客人深夜造访似的。

  林昊进门之后,就看见道衍已经准备好了香茶。

  当然,除了两人的香茶之外,还有黑白双子都准备好的围棋。

  “道兄在房顶当瓦上君子之时,一身黑衣行头,贫僧不挑你的理。”

  “可道兄到贫僧这里来,还不以真面目示人,就不对了!”

  “咱们手谈一局?”

  说着,道衍就在他的对面,也就是白子一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呵!”

  林昊并没有说话,只是冷声一笑之后,这关上门窗的房间里,突然就起了一股‘妖风’。

  这股突起的‘妖风’,让林昊的夜行衣鼓荡,也让屋内的烛花摇曳,更让道衍的长须和僧袍纷飞。

  甚至,棋罐里的黑白双子,都犹如地震袭来一般,微微震颤。

  面对如此‘写实’的威压,道衍是一点害怕的表情都没有。

  完全就是一副任其处置的表情。

  可来自于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就再也淡定不起来了。

  “这是,林昊的手段?”

  “这是,建文二年的林昊的手段?”

  “这是,他从张邋遢那里学来的手段?”

  朱元璋满眼的惊骇之色。

  他飞速思考形容这种手段的词汇!

  终于,他想到了道家书籍中,看到过的一个冷门词汇。

  “真气?”

  “真气外放?”

  “这个世上,竟然真的有真气外放?”

  朱元璋刚满眼惊骇的想到这里,他的脑子里又出现了张邋遢那比‘魂’还要魂的身法。

  下一瞬,他就没那么震惊了。

  现在的朱元璋,只想知道洪武六年的林昊,有没有这个手段。

  要是洪武六年的林昊,也有这个手段的话,事情就不好办了!

  也就在朱元璋看着林昊,并面露明显担忧之色的同时,道衍就再次开了口。

  “五,四,三,二......”

  还不等他数到‘一’,房里的‘妖风’,就突然消散了。

  与此同时,林昊也喘起了粗气。

  不说他犹如泄气的皮球,也像极了快要累瘫的耕牛。

  道衍看着他这样,只是淡然一笑道:“看来,道兄的修行,还不够啊!”

  “如果道兄跟着张仙人潜心修行,这么多年下来,绝不止这个道行。”

  “最起码,得让贫僧数到一,才会原形毕露!”

  “当然了,即便是道行不够,杀贫僧也足够了。”

  “只不过,道兄不想杀贫僧。”

  话音一落,他就看着林昊一笑道:“既然道兄不杀贫僧,就把头套摘了吧!”

  “戴着头套大喘气,你不憋得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