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泼皮无赖”孙大人-《不嫁权相嫁小贩》

  巡察使却半天没说一个字,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一时间让跪在地上的学政不知所措,不知自己哪里又得罪了这尊大佛。

  明氏的所作所为让他崩溃,他刚才的说那番话完全是凭着一时义气,根本没过脑子。现在看巡察使这反应,才知道怕。

  不知自己是哪句话说的不对,于是仔细将刚才说过的话一字一句的过了两遍。

  实在是没发现究竟有何不妥,于是心中更加惶恐,

  半晌,巡察使只冷哼了一声,缓缓开口,

  “好,好个‘管家不严’!试题是从你府上泄露的,你身为学政,却纵容夫人以公谋私!”

  巡察使冷冷一笑,

  “明明是你的失职,却用一个‘管家不严’来搪塞本官,学政大人!你当本官是三岁小儿不成?”

  被巡察使这么一点,围观的人群顿时回过味来了,这不妥妥的避重就轻么,真是老狐狸啊。

  围观的人群当中就有读书人,还有些人今年家中就有亲眷参加科考。可笑的是他们就是受害者,刚才被学政大人三言两语说动,反倒同情起始作俑者来了。

  学政被巡察使质问,吓得脸色煞白,

  “下官不敢,大人说的是,科考试题泄露,的确是下官的失职。不过还请大人明鉴,明氏买卖试卷牟利,下官实在是不知情啊!”

  “啪!”

  巡察使惊堂木一拍,

  “好个不知情!好个学政大人!”

  接着,巡察使语气带了些讥讽,

  “孙大人的意思是,你们虽未夫妻,但科举舞弊一事,确都是孙夫人一人所为,孙大人毫不知情?”

  学政心里苦啊,不,现在他心里像是打翻了酱料坛。酸、涩、苦、辣、咸,他自己都不知道哪个占比更多一些。

  别说巡察使不相信,听着就跟天方夜谭似的,说出来谁能信呢?可这么离谱的事情,就是这么水灵灵的发生在他身上。

  学政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硬着头皮说道,

  “大人!这听上去很荒唐,可是下官,下官实在是不知情啊!”

  这话听着有那么点泼皮无赖的意思,让人意外的是,巡察使并没有因为他的回答而大发雷霆。

  因为巡察使确实没有找到证据证明学政与此事有关,查来查去,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学政的夫人明氏。

  学政孙大人和夫人明氏素来不睦,其实巡察使早就查到了。

  可是正因为如此,才更令人起疑。夫妻不睦,说出来名声不好,可是却方便行事,更能迷惑政敌。

  他俩究竟关系如何,除了夫妻俩自己知道,别人看到的,不过是他们夫妻俩想让人看到的而已。

  怪就怪在学政实在是太干净了,倘若他也参与了此事,总会留下点蛛丝马迹。

  在没有实际证据的前提下,巡察使也只能利用今天众人围观的机会,开始他故意,疾言令色,给学政制造心理压力,来观察他的反应。

  如果此案真的与学政有关,他总会露出马脚的。

  不过看学政的反应,巡察使从中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也没完全放下对学政的疑心。

  于是开口问道,

  “孙大人的意思是,虽然你和孙夫人感情不和,她却可以在你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随意翻看此次科考试题。不仅如此,她还时间誊抄一份?”

  巡察使的语气很是平和,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重锤,字字都敲击在学政的心脏上。

  学政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疑惑啊!

  他知道科考试题非同小可,整个学政府,能摸到试卷的只有他一人。就连伺候的丫鬟、婆子、小厮,也都是他精心挑选过的。

  难道…难道这些人里头,也有明氏安插进去的人?那么他这学政府不是成了筛子么,他的学政府,什么时候变成姓明的做主了?

  那么…

  想到这一层,学政不由自主打了个冷颤。接着便是压不住的怒气,然后又是一股无力感。最终,只是一脸苦涩,垂头丧气的拱手行礼,

  “下官无能,竟让明氏在下官眼皮子底下窃取试题,是下官的失职!”

  这话说的,在别人听来,颇有点耍无赖的意思:是,我承认,我就是个窝囊废,让媳妇给偷家了,咋的吧?

  巡察使厉声喝斥,

  “你身为学政,应该知道这次科考的分量,怎会如此疏忽?!”

  不是巡察使非得揪着学政不放,他只是不太能相信,大雍朝最高规格的考试,怎么有人敢如此儿戏?

  不错,在大雍朝,考秀才,远比乡试、殿试要严格的多,也是大雍朝最重要的考试,没有之一。

  因为从乡试开始,就可以行卷,考秀才,反而是最能体现实力的。对于读书人来说,也是最为公平公正的一次考试。

  这也是为何奇葩的行卷卷制度能一直延续下去的原因。

  按照大雍律,有举人功名的,便有低阶官员的候补资格。就算这个举人功名是行卷来的,起码也有了秀才的实力,不至于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话又说回来了,考秀才,也只是相对公平而已。

  世家大族的公子们能得名师授业,家族中的藏书和底蕴,更不是平头百姓能比的。在条件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倘若连个秀才功名都考不出来,不管多牛逼的出身,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所以大雍朝从上到下,都对这个最初级的考试极为重视,存放试卷的房间,都会派兵轮流值守,外人休想窥得一个字。

  但是在这位学政孙大人这儿,严肃的科考跟闹着玩儿似的,这让巡察使怎么能轻易相信?

  学政也知道他自己的说辞何其可笑,身为朝廷命官,他更清楚参与科举舞弊是何下场,整个孙家都得跟着完蛋。

  明氏自作自受,他得将孙家择出来,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自掲家丑,

  “大人有所不知,我那夫人明氏,是,是京中大名鼎鼎的明氏旁支。我孙家属实是高攀,是以,是以,明氏在我孙府,一向是,是为所欲为的。不怕大人笑话,我身边的亲信,有多少是明氏的人,我,我也不知…”

  一向巧舌如簧的学政,如今说话磕磕巴巴的。

  其实不仅仅学政心急,一旁的宋锦,可是比他还要心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