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物理学院,“秦之队”专属的尖端材料实验室内。
当秦风那句“我好像……已经有那么一点点……不太成熟的小想法了”如同定海神针般落下,实验室里原本有些凝重和沮丧的气氛,瞬间被一股难以言喻的期待与振奋所取代。
“秦哥!你……你又有思路了?”李浩的眼睛“噌”的一下就亮了,仿佛看到了救星从天而降,“快说说!快说说!是什么好办法?是不是又能像上次一样,直接从理论上碾压,然后实验上一锤定音?”
陈静和张伟也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秦风,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与信任。在他们心中,秦风就如同无所不能的“科学之神”,似乎任何看似无解的难题,到了他手里,总能迎刃而解。
新加入的三位“大将”——林婉清、赵铁柱和钱理群,虽然与秦风相处时间不长,但通过之前听证会上的惊艳表现以及这几日短暂的接触,也早已对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团队领导者佩服得五体投地。此刻听到秦风似乎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他们也是精神一振,洗耳恭听。
秦风看着众人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庞,微微一笑,却并没有急于将自己脑海中由系统辅助推演出的、尚处于雏形阶段的“量子围栏磁通钉扎”理论和盘托出。毕竟,那个理论还涉及到一些超越当前时代认知的物理概念,直接说出来,恐怕会把这些“小伙伴”们给吓到。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循循善诱的语气说道:“思路嘛,确实有那么一点。不过,还很不成熟,需要我们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完善。我只是觉得,既然问题出在‘磁通钉扎’上,那么我们的突破口,自然也应该从这里入手。”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磁通钉扎”四个大字旁边,画了几个问号。
“传统的磁通钉扎,无非是通过在材料中引入各种缺陷,比如位错、晶界、第二相沉淀物、或者纳米尺度的孔洞等等,来充当钉扎中心,阻碍磁通线的运动。”秦风缓缓说道,“但是,对于我们这种有机-无机复合的‘墨子一号’超导体来说,其微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与传统的金属或氧化物超导体截然不同。简单地照搬那些经典方法,恐怕效果有限,甚至可能适得其反,破坏材料本身的超导相。”
林婉清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秦师兄说得对。有机大分子的柔性和不稳定性,以及有机-无机界面处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得我们很难像在金属中引入位错或者在陶瓷中掺杂纳米颗粒那样,去精确地控制钉扎中心的类型、尺寸和分布。”
赵铁柱也摸着下巴,瓮声瓮气地说道:“而且,就算我们能引入一些钉扎中心,如何保证这些钉扎中心在极强的磁场和极大的电流密度下,依然能够提供足够强大的钉扎力,不被磁通线‘撕裂’或者‘拖垮’,这也是个大问题。我以前搞超导磁体的时候,就经常遇到这种‘钉扎失效’导致磁体失超的情况,非常头疼。”
钱理群副教授则从理论层面补充道:“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我们对于‘墨子一号’这种全新超导机制下的涡旋态物理,理解还非常有限。磁通线的量子化行为、涡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材料微观结构的耦合机制,都可能与传统超导体存在显着差异。如果我们不能从理论上搞清楚这些基本问题,那么所谓的‘优化钉扎’,很可能就只是盲人摸象,碰运气而已。”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将强磁场下“失超”这个难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剖析得淋漓尽致。实验室内的气氛,也再次因为这些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而变得有些沉重。
秦风静静地听着大家的讨论,脸上始终带着那抹淡然的微笑。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团队成员们充分认识到问题的难度,从而激发出他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求知欲和挑战欲。
“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秦风适时地开口,将众人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看来,要降服‘强磁场失超’这只拦路虎,我们确实需要一些……嗯,‘颠覆性’的思路和‘黑科技’级别的手段了。”
他话音刚落,脑海中那熟悉的、只有他能听见的系统提示音,便恰到好处地响了起来!
【叮咚!检测到宿主及其领导的“秦之队”正面临重大科研挑战——“常温超导材料在强磁场下的失超问题”!】
【该问题已成为制约“墨子一号”超导体走向大规模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
【学神黑科技系统,致力于帮助宿主攻克一切科学难题,引领人类文明走向星辰大海!现根据当前情况,特为“秦之队”发布首个团队协作型挑战任务!】
秦风心中一动,来了!
他知道,每当系统发布这种“挑战任务”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他距离解锁新的“黑科技”或者获得强大的“外挂”,又近了一步!
【团队协作型挑战任务发布——】
一行金光闪闪的大字,在秦风的意识屏幕上骤然亮起,充满了史诗般的庄严与肃穆!
【任务名称:超导之盾——征服强磁场!】
【任务背景:伟大的“墨子一号”常温超导体,虽然在常温常压下展现出睥睨众生的超凡性能,但在面对狂暴的强磁场“巨兽”时,其脆弱的“磁通钉扎防线”却显得不堪一击,导致其在诸多关键应用领域“望洋兴叹”。作为“墨子一号”的创造者与守护者,“秦之队”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这柄“倚天神剑”锻造一副足以抵御一切强磁侵袭的“昆仑玄甲”!】
【任务目标:】
核心目标:在限定时间三个月内,秦风需带领“秦之队”成员,通过理论创新与实验攻关,显着提升“墨子一号”改进型常温超导材料在10特斯拉(Tesla)级别外加磁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Jc),使其相比现有水平至少提升100倍!并且,材料在该磁场强度下的超导稳定性(如抵抗磁通蠕动和磁通跳跃的能力)也需得到革命性的改善,确保其能够在该条件下长时间稳定工作。
验证目标:在达成核心目标的基础上,团队需利用性能提升后的新型超导材料,成功研制出一个小型的、能够初步验证该项技术突破的演示装置。例如:一个能够在10特斯拉背景磁场下稳定产生至少1特斯拉额外磁场的小型强场超导线圈原型,或一个能够在强磁场中稳定悬浮并承载一定负荷的小型磁悬浮演示平台等。该装置需能直观展示材料在强磁场下的优异性能。
【任务时限:90个自然日(自任务接受之时起计算)】
【任务难度:A 级(团队协作,挑战极限)】
【任务奖励:】
基础奖励:完成核心目标及验证目标后,宿主秦风将获得学神积分 * 5,000,000点。
团队激励:“秦之队”每位核心成员(李浩、张伟、陈静、林婉清、赵铁柱、钱理群)将根据其在任务中的贡献度,获得系统发放的“科研潜能激发液(初级)”或“学科知识灌顶(特定领域)”等随机奖励,助力其个人能力提升。
科技树解锁:成功完成此项团队挑战任务后,系统将为宿主解锁全新的科技树分支——【极端条件物理学(初级)】!该科技树将包含与强磁场物理、极低温物理、超高压物理、超快过程物理等相关的海量前沿知识、核心技术图纸及未来科技概念。
额外惊喜:若团队能超额完成任务(例如,临界电流密度提升超过200倍,或演示装置性能远超预期),还将有几率触发隐藏的“卓越成就奖励”,获得更为稀有的特殊技能或黑科技组件!
【任务失败惩罚:无直接惩罚。但若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系统将对“秦之队”的整体科研效率和团队凝聚力进行一次“负面评估”,并可能在后续任务中适当提升难度系数。友情提示: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挑战,也从不接受失败!】
【是否接受此团队挑战任务? Y/N】
秦风看着系统面板上那详细的任务描述和丰厚的奖励,尤其是那个金光闪闪的【极端条件物理学(初级)】科技树,眼中瞬间爆发出炽热的光芒!
极端条件物理!这可是现代物理学最前沿、也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强磁场、极低温、超高压……这些极端条件下,物质往往会展现出许多在常规条件下无法想象的新奇物性与奇异现象,是催生重大科学发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金矿”!
如果能够解锁这个科技树,那对于他后续的研究,无论是继续深化室温超导的应用,还是向更广阔的未知领域探索,都将提供难以估量的巨大帮助!
而且,这次的任务,竟然还是“团队协作型”的!不仅他自己有丰厚的积分奖励,连团队成员都能获得系统发放的“福利”!这简直是……买一送六,血赚不亏啊!
“接受!必须接受!”秦风毫不犹豫地在心中默念。
【叮!宿主已成功接受团队协作型挑战任务——【超导之盾:征服强磁场】!任务倒计时开始:89天23小时59分59秒……】
随着任务的接受,秦风感觉自己的大脑仿佛瞬间被注入了一股清凉的能量,原本对于如何解决“磁通钉扎”问题还只是一些模糊的想法,此刻却像是被点亮了一盏明灯,许多关键的节点和可能的突破方向,都变得清晰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依旧在热烈讨论着如何“优化传统钉扎中心”的团队成员们,脸上露出了一个自信而又带着几分神秘的笑容。
“各位,”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关于如何提升‘墨子一号’在强磁场下的性能,我刚才……又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个更‘大胆’、更‘颠覆’的思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哦?秦哥(师兄/教授),您有什么高见?”众人齐刷刷地看向他,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秦风微微一笑,走到白板前,擦掉了之前写的那些关于“传统缺陷钉扎”的关键词,然后龙飞凤舞地写下了几个全新的、充满了科幻色彩的词语:
“量子限域效应(QuantuConfinent Effect)!” “人工能带工程(Artificial Band Engineering)!” “自旋轨道耦合(Spin-Orbit Coupling)调控!” “拓扑缺陷钉扎(Topological Defect Pinning)!”
这些名词一出,实验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就连理论功底深厚的钱理群副教授,在看到“拓扑缺陷钉扎”这个词时,也是瞳孔猛地一缩,脸上露出了震惊与思索交织的复杂表情。
“秦……秦师兄,您……您这是要……”林婉清有些结巴地问道,她感觉秦风提出的这些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她所熟悉的有机化学和材料学的范畴,更像是凝聚态物理最前沿的理论探索。
秦风点了点头,眼神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没错!既然传统的‘打补丁’式的钉扎方法效果不佳,那我们为什么不另辟蹊径,从更深层次的量子物理原理入手,去设计一种全新的、内禀的、甚至可能是……自适应的磁通钉扎机制呢?”
“我的初步设想是,”秦风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重磅炸弹,在众人的脑海中掀起滔天巨浪,“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墨子一号’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原子尺度的精密调控,例如,在有机分子链的排布和无机晶格的堆叠方式上,引入特定周期的‘量子势阱’或‘人工超晶格’结构,利用量子限域效应,来改变材料局域的电子能带结构,从而在磁通线核心周围形成一种‘能量壁垒’,将其牢牢地‘囚禁’起来?”
“更进一步,我们是否可以借鉴近年来在拓扑材料领域取得的突破,通过调控材料内部的自旋轨道耦合强度,或者引入特定类型的‘拓扑缺陷’(例如斯格明子、磁单极子等),利用这些拓扑缺陷对磁通线产生的非平凡相互作用,来实现一种更为稳定、更为高效的‘拓扑钉扎’?”
“甚至,我们是否可以设计一种‘智能’的超导材料,它能够根据外界磁场的变化,自动调整其内部的钉扎中心分布和钉扎强度,从而实现对磁通线的‘动态自适应钉扎’?”
秦风的这一连串“异想天开”的设想,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是目瞪口呆,心神俱震!
这些想法,太……太大胆了!太……太前沿了!
甚至可以说,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现有的知识框架和技术手段所能触及的范围!
“秦……秦哥,您……您说的这些,听起来……好像比直接手搓原子弹还难啊……”李浩咽了口唾沫,感觉自己的脑容量已经严重不足了。
赵铁柱也是一脸懵逼,挠着头道:“量子势阱?人工超晶格?拓扑缺陷?这些玩意儿……能用我们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做出来吗?我怎么感觉……像是科幻小说里的东西?”
就连钱理群副教授,这位理论物理的“老兵”,此刻也是眉头紧锁,沉吟道:“秦教授,您的这些想法,确实……极具颠覆性和启发性。从理论上讲,利用量子效应和拓扑特性来实现磁通钉扎,其潜力确实远非传统方法可比。但是……其理论计算的复杂度和实验实现的难度,恐怕也是……指数级的增长啊!这……这几乎是在挑战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的极限了!”
实验室内的气氛,再次因为秦风这些“石破天惊”的设想而变得有些……诡异。
如果说之前他们面对的是一只凶猛的“拦路虎”,那么现在,秦风给他们指出的,仿佛是一条通往“屠龙宝藏”的道路,但这条道路上,却布满了九九八十一难,妖魔鬼怪横行,一不小心就可能粉身碎骨。
秦风看着众人脸上那既兴奋又忐忑的表情,心中暗笑。
他知道,系统发布的这个【超导之盾:征服强磁场】任务,其难度绝对不低。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科研思路,别说三个月,就是三年,也未必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而他刚才抛出的那些“大胆设想”,其实正是系统在他接受任务后,通过【知识熔炉】和【理论极限推演】功能,为他初步勾勒出的几个最具潜力的技术路线图!
虽然具体的实现细节还需要他和团队成员们去摸索、去攻关,但大方向,已经有了!
“各位,”秦风的脸上,再次露出了那标志性的、充满自信的笑容,“我知道,我刚才说的这些,听起来可能有些……天方夜谭。但是,科学的魅力,不就在于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吗?”
“我们‘秦之队’,之所以能聚集到一起,不就是为了去挑战那些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难题吗?”
“三个月!”秦风伸出三根手指,语气斩钉截铁,“我给大家,也给我自己,定下一个期限——三个月之内,我们必须在提升‘墨子一号’强磁场性能方面,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并且,我们要拿出一个能够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的演示装置!”
“这,不仅仅是我的一个‘小目标’,更是我们‘秦之队’成立后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军令状!”
“在这三个月里,我希望大家能够放下所有的疑虑和包袱,拿出你们百分之二百的智慧、热情和汗水,与我一同,向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发起最猛烈的冲击!”
“我们或许会遇到无数的困难,经历无数的失败,但只要我们信念不倒,目标不变,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现在,告诉我,你们……有信心吗?!”
秦风的声音,如同战鼓般,在每一个队员的心中擂响!
李浩第一个跳了起来,满脸涨得通红,扯着嗓子吼道:“有!必须有!跟着秦哥干,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就是个强磁场吗?盘它!”
陈静也紧紧攥着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秦师兄,我相信你!我们一定能行!”
张伟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理论上的挑战虽然巨大,但也意味着巨大的机遇!我愿意为此付出一切努力!”
林婉清深吸一口气,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领域的向往:“从原子尺度调控材料结构,实现量子钉扎……这太令人兴奋了!秦师兄,算我一个!”
赵铁柱憨厚地笑了笑,拍着胸脯道:“秦教授,您就说吧,需要什么设备,需要怎么改造,我老赵保证给您弄得妥妥帖帖!就算是用牙咬,也得把那些‘量子玩意儿’给它实现喽!”
钱理群副教授也仿佛被秦风的激情所点燃,他扶了扶有些下滑的眼镜,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属于年轻人的光芒:“秦教授,您放心!理论推演和数值模拟方面,交给我!我这把老骨头,也想跟着您,再疯狂一把!看看能不能在退休前,也亲手触摸一下……那凝聚态物理的‘圣杯’!”
看着团队成员们一个个斗志昂扬、摩拳擦掌的模样,秦风欣慰地笑了。
他知道,他这支刚刚诞生的“秦之队”,虽然年轻,虽然稚嫩,但他们的心中,都燃烧着一团永不熄灭的、对科学真理的渴望之火!
而这团火,在【学神黑科技系统】的暗中加持下,必将……燎原整个世界!
【超导之盾:征服强磁场】!
这个听起来就充满了挑战与史诗感的团队任务,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
一场不眠不休的攻坚战,即将在“秦之队”的实验室里,激烈上演!
而秦风,这位手握“系统外挂”的年轻“舰长”,已经稳稳地舵盘,准备带领他的“科学梦之队”,向着那片充满了未知与凶险,但也同样充满了无尽宝藏的……强磁场深海,全速前进!
他甚至已经开始期待,当三个月后,他们拿出那个足以震惊世界的“小型强场超导线圈”时,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们,又会是怎样一副……目瞪口呆、三观尽碎的精彩表情了。
“呵呵,Y教授,希望您老人家……心脏还够强健。”秦风在心中默默地为远在大洋彼岸的“老对手”,送上了一份“温馨”的祝福。
打脸之路,永无止境啊!
喜欢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当秦风那句“我好像……已经有那么一点点……不太成熟的小想法了”如同定海神针般落下,实验室里原本有些凝重和沮丧的气氛,瞬间被一股难以言喻的期待与振奋所取代。
“秦哥!你……你又有思路了?”李浩的眼睛“噌”的一下就亮了,仿佛看到了救星从天而降,“快说说!快说说!是什么好办法?是不是又能像上次一样,直接从理论上碾压,然后实验上一锤定音?”
陈静和张伟也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秦风,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与信任。在他们心中,秦风就如同无所不能的“科学之神”,似乎任何看似无解的难题,到了他手里,总能迎刃而解。
新加入的三位“大将”——林婉清、赵铁柱和钱理群,虽然与秦风相处时间不长,但通过之前听证会上的惊艳表现以及这几日短暂的接触,也早已对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团队领导者佩服得五体投地。此刻听到秦风似乎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他们也是精神一振,洗耳恭听。
秦风看着众人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庞,微微一笑,却并没有急于将自己脑海中由系统辅助推演出的、尚处于雏形阶段的“量子围栏磁通钉扎”理论和盘托出。毕竟,那个理论还涉及到一些超越当前时代认知的物理概念,直接说出来,恐怕会把这些“小伙伴”们给吓到。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循循善诱的语气说道:“思路嘛,确实有那么一点。不过,还很不成熟,需要我们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完善。我只是觉得,既然问题出在‘磁通钉扎’上,那么我们的突破口,自然也应该从这里入手。”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磁通钉扎”四个大字旁边,画了几个问号。
“传统的磁通钉扎,无非是通过在材料中引入各种缺陷,比如位错、晶界、第二相沉淀物、或者纳米尺度的孔洞等等,来充当钉扎中心,阻碍磁通线的运动。”秦风缓缓说道,“但是,对于我们这种有机-无机复合的‘墨子一号’超导体来说,其微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与传统的金属或氧化物超导体截然不同。简单地照搬那些经典方法,恐怕效果有限,甚至可能适得其反,破坏材料本身的超导相。”
林婉清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秦师兄说得对。有机大分子的柔性和不稳定性,以及有机-无机界面处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得我们很难像在金属中引入位错或者在陶瓷中掺杂纳米颗粒那样,去精确地控制钉扎中心的类型、尺寸和分布。”
赵铁柱也摸着下巴,瓮声瓮气地说道:“而且,就算我们能引入一些钉扎中心,如何保证这些钉扎中心在极强的磁场和极大的电流密度下,依然能够提供足够强大的钉扎力,不被磁通线‘撕裂’或者‘拖垮’,这也是个大问题。我以前搞超导磁体的时候,就经常遇到这种‘钉扎失效’导致磁体失超的情况,非常头疼。”
钱理群副教授则从理论层面补充道:“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我们对于‘墨子一号’这种全新超导机制下的涡旋态物理,理解还非常有限。磁通线的量子化行为、涡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材料微观结构的耦合机制,都可能与传统超导体存在显着差异。如果我们不能从理论上搞清楚这些基本问题,那么所谓的‘优化钉扎’,很可能就只是盲人摸象,碰运气而已。”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将强磁场下“失超”这个难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剖析得淋漓尽致。实验室内的气氛,也再次因为这些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而变得有些沉重。
秦风静静地听着大家的讨论,脸上始终带着那抹淡然的微笑。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团队成员们充分认识到问题的难度,从而激发出他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求知欲和挑战欲。
“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秦风适时地开口,将众人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看来,要降服‘强磁场失超’这只拦路虎,我们确实需要一些……嗯,‘颠覆性’的思路和‘黑科技’级别的手段了。”
他话音刚落,脑海中那熟悉的、只有他能听见的系统提示音,便恰到好处地响了起来!
【叮咚!检测到宿主及其领导的“秦之队”正面临重大科研挑战——“常温超导材料在强磁场下的失超问题”!】
【该问题已成为制约“墨子一号”超导体走向大规模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
【学神黑科技系统,致力于帮助宿主攻克一切科学难题,引领人类文明走向星辰大海!现根据当前情况,特为“秦之队”发布首个团队协作型挑战任务!】
秦风心中一动,来了!
他知道,每当系统发布这种“挑战任务”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他距离解锁新的“黑科技”或者获得强大的“外挂”,又近了一步!
【团队协作型挑战任务发布——】
一行金光闪闪的大字,在秦风的意识屏幕上骤然亮起,充满了史诗般的庄严与肃穆!
【任务名称:超导之盾——征服强磁场!】
【任务背景:伟大的“墨子一号”常温超导体,虽然在常温常压下展现出睥睨众生的超凡性能,但在面对狂暴的强磁场“巨兽”时,其脆弱的“磁通钉扎防线”却显得不堪一击,导致其在诸多关键应用领域“望洋兴叹”。作为“墨子一号”的创造者与守护者,“秦之队”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这柄“倚天神剑”锻造一副足以抵御一切强磁侵袭的“昆仑玄甲”!】
【任务目标:】
核心目标:在限定时间三个月内,秦风需带领“秦之队”成员,通过理论创新与实验攻关,显着提升“墨子一号”改进型常温超导材料在10特斯拉(Tesla)级别外加磁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Jc),使其相比现有水平至少提升100倍!并且,材料在该磁场强度下的超导稳定性(如抵抗磁通蠕动和磁通跳跃的能力)也需得到革命性的改善,确保其能够在该条件下长时间稳定工作。
验证目标:在达成核心目标的基础上,团队需利用性能提升后的新型超导材料,成功研制出一个小型的、能够初步验证该项技术突破的演示装置。例如:一个能够在10特斯拉背景磁场下稳定产生至少1特斯拉额外磁场的小型强场超导线圈原型,或一个能够在强磁场中稳定悬浮并承载一定负荷的小型磁悬浮演示平台等。该装置需能直观展示材料在强磁场下的优异性能。
【任务时限:90个自然日(自任务接受之时起计算)】
【任务难度:A 级(团队协作,挑战极限)】
【任务奖励:】
基础奖励:完成核心目标及验证目标后,宿主秦风将获得学神积分 * 5,000,000点。
团队激励:“秦之队”每位核心成员(李浩、张伟、陈静、林婉清、赵铁柱、钱理群)将根据其在任务中的贡献度,获得系统发放的“科研潜能激发液(初级)”或“学科知识灌顶(特定领域)”等随机奖励,助力其个人能力提升。
科技树解锁:成功完成此项团队挑战任务后,系统将为宿主解锁全新的科技树分支——【极端条件物理学(初级)】!该科技树将包含与强磁场物理、极低温物理、超高压物理、超快过程物理等相关的海量前沿知识、核心技术图纸及未来科技概念。
额外惊喜:若团队能超额完成任务(例如,临界电流密度提升超过200倍,或演示装置性能远超预期),还将有几率触发隐藏的“卓越成就奖励”,获得更为稀有的特殊技能或黑科技组件!
【任务失败惩罚:无直接惩罚。但若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系统将对“秦之队”的整体科研效率和团队凝聚力进行一次“负面评估”,并可能在后续任务中适当提升难度系数。友情提示: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挑战,也从不接受失败!】
【是否接受此团队挑战任务? Y/N】
秦风看着系统面板上那详细的任务描述和丰厚的奖励,尤其是那个金光闪闪的【极端条件物理学(初级)】科技树,眼中瞬间爆发出炽热的光芒!
极端条件物理!这可是现代物理学最前沿、也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强磁场、极低温、超高压……这些极端条件下,物质往往会展现出许多在常规条件下无法想象的新奇物性与奇异现象,是催生重大科学发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金矿”!
如果能够解锁这个科技树,那对于他后续的研究,无论是继续深化室温超导的应用,还是向更广阔的未知领域探索,都将提供难以估量的巨大帮助!
而且,这次的任务,竟然还是“团队协作型”的!不仅他自己有丰厚的积分奖励,连团队成员都能获得系统发放的“福利”!这简直是……买一送六,血赚不亏啊!
“接受!必须接受!”秦风毫不犹豫地在心中默念。
【叮!宿主已成功接受团队协作型挑战任务——【超导之盾:征服强磁场】!任务倒计时开始:89天23小时59分59秒……】
随着任务的接受,秦风感觉自己的大脑仿佛瞬间被注入了一股清凉的能量,原本对于如何解决“磁通钉扎”问题还只是一些模糊的想法,此刻却像是被点亮了一盏明灯,许多关键的节点和可能的突破方向,都变得清晰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依旧在热烈讨论着如何“优化传统钉扎中心”的团队成员们,脸上露出了一个自信而又带着几分神秘的笑容。
“各位,”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关于如何提升‘墨子一号’在强磁场下的性能,我刚才……又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个更‘大胆’、更‘颠覆’的思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哦?秦哥(师兄/教授),您有什么高见?”众人齐刷刷地看向他,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秦风微微一笑,走到白板前,擦掉了之前写的那些关于“传统缺陷钉扎”的关键词,然后龙飞凤舞地写下了几个全新的、充满了科幻色彩的词语:
“量子限域效应(QuantuConfinent Effect)!” “人工能带工程(Artificial Band Engineering)!” “自旋轨道耦合(Spin-Orbit Coupling)调控!” “拓扑缺陷钉扎(Topological Defect Pinning)!”
这些名词一出,实验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就连理论功底深厚的钱理群副教授,在看到“拓扑缺陷钉扎”这个词时,也是瞳孔猛地一缩,脸上露出了震惊与思索交织的复杂表情。
“秦……秦师兄,您……您这是要……”林婉清有些结巴地问道,她感觉秦风提出的这些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她所熟悉的有机化学和材料学的范畴,更像是凝聚态物理最前沿的理论探索。
秦风点了点头,眼神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没错!既然传统的‘打补丁’式的钉扎方法效果不佳,那我们为什么不另辟蹊径,从更深层次的量子物理原理入手,去设计一种全新的、内禀的、甚至可能是……自适应的磁通钉扎机制呢?”
“我的初步设想是,”秦风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重磅炸弹,在众人的脑海中掀起滔天巨浪,“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墨子一号’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原子尺度的精密调控,例如,在有机分子链的排布和无机晶格的堆叠方式上,引入特定周期的‘量子势阱’或‘人工超晶格’结构,利用量子限域效应,来改变材料局域的电子能带结构,从而在磁通线核心周围形成一种‘能量壁垒’,将其牢牢地‘囚禁’起来?”
“更进一步,我们是否可以借鉴近年来在拓扑材料领域取得的突破,通过调控材料内部的自旋轨道耦合强度,或者引入特定类型的‘拓扑缺陷’(例如斯格明子、磁单极子等),利用这些拓扑缺陷对磁通线产生的非平凡相互作用,来实现一种更为稳定、更为高效的‘拓扑钉扎’?”
“甚至,我们是否可以设计一种‘智能’的超导材料,它能够根据外界磁场的变化,自动调整其内部的钉扎中心分布和钉扎强度,从而实现对磁通线的‘动态自适应钉扎’?”
秦风的这一连串“异想天开”的设想,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是目瞪口呆,心神俱震!
这些想法,太……太大胆了!太……太前沿了!
甚至可以说,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现有的知识框架和技术手段所能触及的范围!
“秦……秦哥,您……您说的这些,听起来……好像比直接手搓原子弹还难啊……”李浩咽了口唾沫,感觉自己的脑容量已经严重不足了。
赵铁柱也是一脸懵逼,挠着头道:“量子势阱?人工超晶格?拓扑缺陷?这些玩意儿……能用我们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做出来吗?我怎么感觉……像是科幻小说里的东西?”
就连钱理群副教授,这位理论物理的“老兵”,此刻也是眉头紧锁,沉吟道:“秦教授,您的这些想法,确实……极具颠覆性和启发性。从理论上讲,利用量子效应和拓扑特性来实现磁通钉扎,其潜力确实远非传统方法可比。但是……其理论计算的复杂度和实验实现的难度,恐怕也是……指数级的增长啊!这……这几乎是在挑战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的极限了!”
实验室内的气氛,再次因为秦风这些“石破天惊”的设想而变得有些……诡异。
如果说之前他们面对的是一只凶猛的“拦路虎”,那么现在,秦风给他们指出的,仿佛是一条通往“屠龙宝藏”的道路,但这条道路上,却布满了九九八十一难,妖魔鬼怪横行,一不小心就可能粉身碎骨。
秦风看着众人脸上那既兴奋又忐忑的表情,心中暗笑。
他知道,系统发布的这个【超导之盾:征服强磁场】任务,其难度绝对不低。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科研思路,别说三个月,就是三年,也未必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而他刚才抛出的那些“大胆设想”,其实正是系统在他接受任务后,通过【知识熔炉】和【理论极限推演】功能,为他初步勾勒出的几个最具潜力的技术路线图!
虽然具体的实现细节还需要他和团队成员们去摸索、去攻关,但大方向,已经有了!
“各位,”秦风的脸上,再次露出了那标志性的、充满自信的笑容,“我知道,我刚才说的这些,听起来可能有些……天方夜谭。但是,科学的魅力,不就在于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吗?”
“我们‘秦之队’,之所以能聚集到一起,不就是为了去挑战那些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难题吗?”
“三个月!”秦风伸出三根手指,语气斩钉截铁,“我给大家,也给我自己,定下一个期限——三个月之内,我们必须在提升‘墨子一号’强磁场性能方面,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并且,我们要拿出一个能够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的演示装置!”
“这,不仅仅是我的一个‘小目标’,更是我们‘秦之队’成立后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军令状!”
“在这三个月里,我希望大家能够放下所有的疑虑和包袱,拿出你们百分之二百的智慧、热情和汗水,与我一同,向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发起最猛烈的冲击!”
“我们或许会遇到无数的困难,经历无数的失败,但只要我们信念不倒,目标不变,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现在,告诉我,你们……有信心吗?!”
秦风的声音,如同战鼓般,在每一个队员的心中擂响!
李浩第一个跳了起来,满脸涨得通红,扯着嗓子吼道:“有!必须有!跟着秦哥干,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就是个强磁场吗?盘它!”
陈静也紧紧攥着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秦师兄,我相信你!我们一定能行!”
张伟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理论上的挑战虽然巨大,但也意味着巨大的机遇!我愿意为此付出一切努力!”
林婉清深吸一口气,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领域的向往:“从原子尺度调控材料结构,实现量子钉扎……这太令人兴奋了!秦师兄,算我一个!”
赵铁柱憨厚地笑了笑,拍着胸脯道:“秦教授,您就说吧,需要什么设备,需要怎么改造,我老赵保证给您弄得妥妥帖帖!就算是用牙咬,也得把那些‘量子玩意儿’给它实现喽!”
钱理群副教授也仿佛被秦风的激情所点燃,他扶了扶有些下滑的眼镜,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属于年轻人的光芒:“秦教授,您放心!理论推演和数值模拟方面,交给我!我这把老骨头,也想跟着您,再疯狂一把!看看能不能在退休前,也亲手触摸一下……那凝聚态物理的‘圣杯’!”
看着团队成员们一个个斗志昂扬、摩拳擦掌的模样,秦风欣慰地笑了。
他知道,他这支刚刚诞生的“秦之队”,虽然年轻,虽然稚嫩,但他们的心中,都燃烧着一团永不熄灭的、对科学真理的渴望之火!
而这团火,在【学神黑科技系统】的暗中加持下,必将……燎原整个世界!
【超导之盾:征服强磁场】!
这个听起来就充满了挑战与史诗感的团队任务,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
一场不眠不休的攻坚战,即将在“秦之队”的实验室里,激烈上演!
而秦风,这位手握“系统外挂”的年轻“舰长”,已经稳稳地舵盘,准备带领他的“科学梦之队”,向着那片充满了未知与凶险,但也同样充满了无尽宝藏的……强磁场深海,全速前进!
他甚至已经开始期待,当三个月后,他们拿出那个足以震惊世界的“小型强场超导线圈”时,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们,又会是怎样一副……目瞪口呆、三观尽碎的精彩表情了。
“呵呵,Y教授,希望您老人家……心脏还够强健。”秦风在心中默默地为远在大洋彼岸的“老对手”,送上了一份“温馨”的祝福。
打脸之路,永无止境啊!
喜欢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