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磨平的自信-《蒙冤入狱服刑,一日作案十八次》

  治安局的专案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孙明远掐灭了手中的烟蒂,这是他今天抽的第七支烟。

  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像一座小小的坟冢;

  埋葬着他曾经夸下的海口和承诺。

  桌子上摊着厚厚的调查报告,每一页都记录着失败。

  “我们会全力调查,给你一个交代。”

  “绝不会让‘那位’失望!”

  在关山路陈天啸的死亡现场,他所说的话;

  现在看起来像是个天大的笑话。

  他曾经信誓旦旦地向言午保证:

  有了资源投入就能迅速破案,将那些嚣张的杀手缉拿归案。

  可现实给了他狠狠一记耳光。

  武警机动支队待命了,情报部门介入了;

  交通、通信管理部门全力配合了,网安部门也提供了特殊技术支持。

  甚至击毙权限都已经下发。

  但他们就是找不到目标。

  吴薇和那些杀手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张据带领的网络安全专家组,调动了国家级资源;

  分析追踪了龙城所有的网络数据流,甚至对境外势力渗透可能性进行了排查;

  结果一无所获。

  那个发布吴薇“墓志铭”的黑客,就像从未存在过,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浩如烟海的信息流中也完全找不到杀手组织成员相互沟通的痕迹。

  那些杀手组织成员,他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呢?

  张据那副厚厚眼镜片后的自信,已经被连日的疲惫和挫折磨去了大半;

  只剩下强撑着的固执。

  王迹带着她的痕迹学团队,几乎是用显微镜把关山路十字路口现场又过了一遍又一遍。

  自制霰弹枪的钢珠,上面的神经毒素,渣土车的每一个零件……

  线索很多,但每一条追查下去,都诡异地断在了半路。

  那些专业的打扫案发现场的手法,让她这个专家都感到一阵心惊。

  她敏锐的眼神依旧,却多了几分困惑的阴影。

  孙明远亲自负责调查龙城所有可能的雇佣兵、退伍军人、格斗教练等群体;

  以及所有可能的武器来源渠道。

  他将能够制造枪械的人、驾驶技术厉害的人查了许多;

  列出的名单抓了一波又一波,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结果呢?

  没有找到当时袭击陈天啸的司机,也没有找到那个神秘的枪械制造者。

  因为他们查错了方向。

  他们的调查范围,始终围绕着那些游离在秩序边缘的小企业、小作坊、个人。

  他们下意识地认为,能制造这种粗糙有效武器的地方;

  必然是那些见不得光的地下窝点。

  他们从未想过,或者说不敢去想,那些他们追查的目标;

  ——比如能改造武器的熟练机械师齐班,比如驾驶技术出神入化的赵高;

  此刻正安然无恙地隐藏在一个他们绝不会、也不敢去轻易触碰的庞然大物的羽翼之下:

  陈氏集团的后勤部门。

  在李荫——这位新晋董事长陈锐亲自提拔、无比信任的采购部总监;

  在他的的巧妙安排和庇护下,齐班有了一个合规的机械工程师身份;

  负责维护集团庞大的运输车队;

  赵高则成了车队里一名技术精湛的司机。

  他们的才能被隐藏在繁冗的集团业务流水之下;

  虽然所有的采购记录、人员档案并非天衣无缝。

  可孙明远敢查吗?

  他敢详细的调查吗?

  这无疑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治安方倾尽全力在外围搜寻;

  而他们最想找到的人,就在他们盟友的核心堡垒里;

  享受着最高级别的“保护”。

  陈天商死亡的消息传到专案组时,会议室里的挫败感愈发沉重。

  孙明远拿着电话,手指捏得发白;

  听着那头言午平静无波却重若千钧的告知,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甚至可以想象到电话那头,言午先生那深邃眼眸中冰冷的失望。

  张据猛地摘掉眼镜,用力揉着眉心。

  王迹停下了在白板上书写的手,粉笔“啪”地一声断成两截。

  高峰依旧没什么表情。

  自信?

  他们刚重组专案组时的自信和锐气,早已被现实磨平。

  当初的豪言壮语,此刻听起来无比刺耳。

  这个杀手组织展现出的专业性、隐匿性和冷酷手段,远超他们的预料。

  他们面对的,仿佛不是一个简单的犯罪团伙;

  而是一个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的幽灵!

  在这片压抑的气氛中,冯曼的存在毫不起眼。

  她只是网络安全专家组中普通的一员;

  坐在角落的电脑前,手指飞快地敲击着键盘;

  追踪着一些看似有用实则早已被幽灵处理过的无效线索。

  她沉默、低调,偶尔推一下鼻梁上的眼镜,完全符合一个技术宅的形象。

  但她的存在,是林默窥探这堵密不透风的墙内唯一的眼睛和耳朵。

  ——————

  李木独自坐在专案组的办公桌前,面前摊开着厚厚一沓卷宗。

  他摘掉眼镜,用力按压着发胀的太阳穴。

  连续一天的高强度工作,让这位犯罪心理学专家的眼中布满血丝。

  “不对,这完全说不通......”

  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卷宗里记录着杀手组织迄今为止所有的案件细节。

  从最初的黄四海、王大山、刘飞;

  到后来的陈锋、陈天啸,再到刚刚发生的陈天商遇刺案;

  这些案件透着令人费解的违和感。

  李木重新戴上眼镜,目光再次扫过那些熟悉的案件记录。

  黄四海,一个披着金融理财外衣的诈骗犯;

  王大山,杀人祭山的黑矿主;

  刘飞,醉驾致人死亡的富二代。

  这些人的死,都带着明显的,“替天行道”的色彩;

  对于那个时候的杀手组织的动机,卷宗中也是如此推断。

  然后是陈锋,陈天啸,陈天商。

  陈家的核心成员接连遇刺,这显然是有针对性的复仇。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

  李木拿起红笔,在白板上画了两个圆圈。

  一个圆圈里写着“替天行道”,下面列着黄四海、王大山、刘飞等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