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看着面前的哑巴,他没有了对其失手杀人的同情,而是满满的探究。
如果真是辛驰野放的火,那教养院的院长和教养主任也很有可能是被他毒杀的。
放火只不过是想要掩盖毒杀的真相。
当年,他才是个12岁的孩子。
看着面如寒霜的霍达,程墨无辜地牵起唇角,还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
霍达直接甩出了纵火案的照片,一片被烧成灰烬的建筑,四具被燃烧蜷曲成焦炭的尸体。
他将照片推到程墨面前,见到对方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
他摆手制止了跟进来的翻译,厉声询问:“辛驰野,当年你为什么要火烧教养院?”
一直在暗中窥视的陆执,看到这里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
霍达在试探程墨!
如果程墨真的是辛驰野,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程墨一直都在装聋作哑。
辛驰野是个身体健全的人,他能听到能说话。
所以霍达有意拿出照片引诱他回忆教养院的事,同时唤他名字,想要趁着他慌乱的时候令其露出破绽。
审讯室中,气氛凝滞如化不开的浓墨。
霍达直勾勾的盯着对方,除了在看到照片时脊背僵直外,程墨没有任何的异常。
几分钟后,程墨的视线从那片废墟身上移开抬起了头。
他试图否认:“这是什么?”
“别演了,这是你小时候生活的孤儿院。”霍达仿佛洞穿了一切。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时候,程墨将一切都当成试探。
下一秒,一份指纹比对的铁证被摆了出来,根本不容程墨继续狡辩下去。
“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指纹不会说谎。”
“你12岁的时候,按例在孤儿院被采集了指纹。”
“你就是辛驰野!”
程墨望了望那两个完全适配的指纹,放下了手沉默不语。
霍达继续说道:“你为什么要纵火……”
“我没有。”清越的男声从程墨口中发出。
他的眼神坚定,一如往常的清澈。
果然,这家伙就是辛驰野!
见到这一幕,饶是陆执早有准备,也被吓了一跳。
阿墨就这样装哑巴装了十几年?
他是怎么憋住不讲话的?
程墨继续辩解:“我没有放火烧孤儿院。”
“2010年7月17日晚上,你为什么没在教养楼休息?”
“那天你去了哪儿?”霍达问道。
回忆着15年前的夏夜,程墨的视线放空拉远,仿佛眼前又出现了教养院里的画面。
那些……他不想去回忆的画面。
程墨回答:“那天是7月17日吗?我记不太清了。”
“我在某天晚上出去了。”
“离开了孤儿院。”
“出去了?怎么出去的?”霍达没好气的拆穿他:“保安可说了,那天晚上连一只苍蝇都没飞出去过。”
程墨冷笑一声:“警官,保安的话你们也信?”
“他如果说睡的很沉,那不是失职么?”
“而且我走的压根就不是正门。”
闻言,霍达挑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教养院的周围是一圈铁网围栏,的确是封闭式的。”
“但随着夏季雨水充足,那些围栏附近都长满了野草,很高很茂密,是很好的遮挡物。”
“我在那片野草里面,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狗洞。”
“我就是沿着狗洞爬出去的。”
“而后又用旁边挖出的泥土回填了狗洞。”
霍达没吭声,这个回答还算过得去。
他双手环臂继续追问:“你不好好的在孤儿院待着,大晚上的跑出去干嘛?”
程墨的眼帘低垂,遮挡住了眼底闪过的复杂情绪。
“没什么,就是不想在孤儿院待着了。”
“不想?”
“对。”
“你一个12岁的孩子,在孤儿院有吃有喝有穿的,出去能过的比孤儿院还好?”
听到这个问题,程墨不由自主的轻嗤出声。
“你也说了,我那时候还是个孩子,没想过这么长远。”
“我只是不想在孤儿院待着了,仅此而已。”
霍达可不敢小看这个“孩子”,他继续问道:“你离开的时候是几点?”
“9点多吧。”
“9点半的时候养育楼就会关门落锁了,你是怎么出去的?”
霍达在试探程墨,看他的证词是否与管理员有出入。
“那天晚上临到睡觉的时候,管理员告诉我要去院长办公室一趟。”
“除了你,还有别的孩子要去找院长吗?”
程墨没有立刻回答,霍达没有给他太多时间,又催促了一次。
程墨望着眼前四具烧焦的尸体,说道:“我不知道。”
“我是自己出去的,出门我就钻狗洞跑了。”
“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人。”
当年的笔录中,管理员只是交代夜间接到院长通知,让辛驰野两人去院长办公室一趟。
至于两人是一起去的,还是分开去的,这种细节并未详说。
当年警方以为死者就是两位失踪的孤儿,见到证据能对上号,也就没有细问。
现在时隔15年,想要将当年的事情查得一清二楚,霍达感觉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起码程墨的回答跟管理员相符,他们的确接到了院长的指示才离开教养楼的。
霍达问道:“孤儿院发生严重火灾你知道吗?”
“知道。”
“什么时候知道的。”
“刚刚啊,你不是给我看照片了。”
“……”
“你从孤儿院离开的时候,没注意到里面起火了?”
“我头都没回,他就算是爆炸我都不知道,更别说起火了。”
看着程墨一问三不知的态度,霍达感觉自己因熬夜上火冒出来的口腔溃疡更疼了。
得了,没有证据,纯靠猜测想要拿捏住程墨是不可能的。
就算他是辛驰野又怎么样?
现场没有任何纵火犯或者杀人犯留下的线索。
反观程墨,十几年如一日的装聋作哑,可见其心智过人,且极有耐心。
这种心理素质,靠诈是诈不出来的。
不过霍达可不死心,是人就有软肋,程墨肯定也有。
他又拿出一张六七岁小女孩的一寸照片,缓缓推到了程墨面前。
画面中,瓜子脸的小女孩瞪着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扎着双马尾十分可爱。
如果真是辛驰野放的火,那教养院的院长和教养主任也很有可能是被他毒杀的。
放火只不过是想要掩盖毒杀的真相。
当年,他才是个12岁的孩子。
看着面如寒霜的霍达,程墨无辜地牵起唇角,还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
霍达直接甩出了纵火案的照片,一片被烧成灰烬的建筑,四具被燃烧蜷曲成焦炭的尸体。
他将照片推到程墨面前,见到对方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
他摆手制止了跟进来的翻译,厉声询问:“辛驰野,当年你为什么要火烧教养院?”
一直在暗中窥视的陆执,看到这里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
霍达在试探程墨!
如果程墨真的是辛驰野,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程墨一直都在装聋作哑。
辛驰野是个身体健全的人,他能听到能说话。
所以霍达有意拿出照片引诱他回忆教养院的事,同时唤他名字,想要趁着他慌乱的时候令其露出破绽。
审讯室中,气氛凝滞如化不开的浓墨。
霍达直勾勾的盯着对方,除了在看到照片时脊背僵直外,程墨没有任何的异常。
几分钟后,程墨的视线从那片废墟身上移开抬起了头。
他试图否认:“这是什么?”
“别演了,这是你小时候生活的孤儿院。”霍达仿佛洞穿了一切。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时候,程墨将一切都当成试探。
下一秒,一份指纹比对的铁证被摆了出来,根本不容程墨继续狡辩下去。
“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指纹不会说谎。”
“你12岁的时候,按例在孤儿院被采集了指纹。”
“你就是辛驰野!”
程墨望了望那两个完全适配的指纹,放下了手沉默不语。
霍达继续说道:“你为什么要纵火……”
“我没有。”清越的男声从程墨口中发出。
他的眼神坚定,一如往常的清澈。
果然,这家伙就是辛驰野!
见到这一幕,饶是陆执早有准备,也被吓了一跳。
阿墨就这样装哑巴装了十几年?
他是怎么憋住不讲话的?
程墨继续辩解:“我没有放火烧孤儿院。”
“2010年7月17日晚上,你为什么没在教养楼休息?”
“那天你去了哪儿?”霍达问道。
回忆着15年前的夏夜,程墨的视线放空拉远,仿佛眼前又出现了教养院里的画面。
那些……他不想去回忆的画面。
程墨回答:“那天是7月17日吗?我记不太清了。”
“我在某天晚上出去了。”
“离开了孤儿院。”
“出去了?怎么出去的?”霍达没好气的拆穿他:“保安可说了,那天晚上连一只苍蝇都没飞出去过。”
程墨冷笑一声:“警官,保安的话你们也信?”
“他如果说睡的很沉,那不是失职么?”
“而且我走的压根就不是正门。”
闻言,霍达挑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教养院的周围是一圈铁网围栏,的确是封闭式的。”
“但随着夏季雨水充足,那些围栏附近都长满了野草,很高很茂密,是很好的遮挡物。”
“我在那片野草里面,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狗洞。”
“我就是沿着狗洞爬出去的。”
“而后又用旁边挖出的泥土回填了狗洞。”
霍达没吭声,这个回答还算过得去。
他双手环臂继续追问:“你不好好的在孤儿院待着,大晚上的跑出去干嘛?”
程墨的眼帘低垂,遮挡住了眼底闪过的复杂情绪。
“没什么,就是不想在孤儿院待着了。”
“不想?”
“对。”
“你一个12岁的孩子,在孤儿院有吃有喝有穿的,出去能过的比孤儿院还好?”
听到这个问题,程墨不由自主的轻嗤出声。
“你也说了,我那时候还是个孩子,没想过这么长远。”
“我只是不想在孤儿院待着了,仅此而已。”
霍达可不敢小看这个“孩子”,他继续问道:“你离开的时候是几点?”
“9点多吧。”
“9点半的时候养育楼就会关门落锁了,你是怎么出去的?”
霍达在试探程墨,看他的证词是否与管理员有出入。
“那天晚上临到睡觉的时候,管理员告诉我要去院长办公室一趟。”
“除了你,还有别的孩子要去找院长吗?”
程墨没有立刻回答,霍达没有给他太多时间,又催促了一次。
程墨望着眼前四具烧焦的尸体,说道:“我不知道。”
“我是自己出去的,出门我就钻狗洞跑了。”
“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人。”
当年的笔录中,管理员只是交代夜间接到院长通知,让辛驰野两人去院长办公室一趟。
至于两人是一起去的,还是分开去的,这种细节并未详说。
当年警方以为死者就是两位失踪的孤儿,见到证据能对上号,也就没有细问。
现在时隔15年,想要将当年的事情查得一清二楚,霍达感觉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起码程墨的回答跟管理员相符,他们的确接到了院长的指示才离开教养楼的。
霍达问道:“孤儿院发生严重火灾你知道吗?”
“知道。”
“什么时候知道的。”
“刚刚啊,你不是给我看照片了。”
“……”
“你从孤儿院离开的时候,没注意到里面起火了?”
“我头都没回,他就算是爆炸我都不知道,更别说起火了。”
看着程墨一问三不知的态度,霍达感觉自己因熬夜上火冒出来的口腔溃疡更疼了。
得了,没有证据,纯靠猜测想要拿捏住程墨是不可能的。
就算他是辛驰野又怎么样?
现场没有任何纵火犯或者杀人犯留下的线索。
反观程墨,十几年如一日的装聋作哑,可见其心智过人,且极有耐心。
这种心理素质,靠诈是诈不出来的。
不过霍达可不死心,是人就有软肋,程墨肯定也有。
他又拿出一张六七岁小女孩的一寸照片,缓缓推到了程墨面前。
画面中,瓜子脸的小女孩瞪着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扎着双马尾十分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