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担忧-《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

  陶家是太平道麾下最大的受益者,但不是唯一,也有很多后来上车的豪强,也受益匪浅,渐渐演变成地方望族!

  只要遵循规矩,哪怕是豪强,张角也是一视同仁,不会刻意对待。

  乘上太平道战车的豪强,自然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还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原以为清算田地,释放仆从已经是最大的代价!

  没想到,还要对贵族阶级加大税收,那岂不是这从龙之功白弄了!

  抗议络绎不绝的出现在陶安易的桌子上,陶安易哪怕权势滔天,也压不住百官的抗议,只能将其送到张角桌上,让张角处置。

  张角没有给出答复,这让陶安易内心极度不安,平常张角都会有指示,唯独这次没有,很显然是风暴前的平静!

  见抗议没有成效,更有甚者,联名血书,说此乃亡国之政,颁布这道政令,太平道将不复存在!

  这次,张角终于怒了,将血书上的官员全部逮捕,统统入狱,永不录用!

  张角的雷霆之怒,没有人能承受得住,于是太平道的官员老实许多,没有人敢上书!

  至于陶家,陶安易则数次强调,不要质疑张角的决定,大贤良师所做的决定都是最为圣明的,这次风波,没有波及到陶家。

  这些豪强子弟经历这次事件之后,也明白过来,太平道是张角的一言堂,想要在太平道手下讨生活,不容易!

  经历过这次风波后,便开始对地方望族下手,周仓率领的第一师用武力压迫,效果甚微,白白的浪费人力物力。

  为此张角派出贾诩坐镇,为周仓出谋划策,总算是化解了种种阴谋,推动两郡崔氏的分家之旅,让其人口散播在冀州各处。

  其余地方望族也是通过一步步分化达成了想要的效果,可也让地方望族与太平道的矛盾进一步激发,没有人愿意为太平道出仕。

  至今地方望族还在冀州观望,没有加入太平道,或许这次瀚林军的事件,有他们的影子。

  地方望族是个持续的威胁,太平道内部也是个定时炸弹,分成不少派系。

  最强大的莫过于陶安易为首的新贵豪强派系,后加入的地主、豪强、寒门的人才都不约而同的投入到新贵豪强派系,大树底下好乘凉,为自己以及家人谋取利益。

  袁绍文官派系也是个群体,只不过人言轻微,不敢发表意见。

  新贵豪强派系还有细分,比如保陶派以及灭陶派,中立派,各种派系,利益均为不同。

  对于张角仁政不满的也是新贵豪强派系这帮家伙,在他们看来,更快的平定天下,他们能够捞取更多的好处,为了这些老百姓,停止扩张速度,不值得!

  而且一味的惯着老百姓,等下养出刁民怎么办?

  同时仁政的执行,让太平道的财政都雪上加霜,再这样下去,官员的工资都要发不起,更别说是打仗的军费,百般利益综合思考之下,让张角放弃仁政是最优解。

  什么国债券更是赶紧停止,这是在伤害太平道的统治,用战争的名义强征不就得了,还要让利给老百姓,还不强征,简直是透支太平道的财政!

  这个观点,陶安易也颇为赞同,对付那些不配合的豪强、望族、世家已经是焦头烂额,外面还有诸侯虎视眈眈,如此让利给老百姓,猴年马月才能打完天下?

  而且豪强、望族、世家控制大量人口、田地,释放奴仆,安顿都是这个大问题,但不释放奴仆,那太平道就无人可用!

  要知道,东汉末年的经济环境早就造成了庄园经济,人口都是被豪强、望族、世家以庄园的形式给垄断,那些普通老百姓反而很少。

  毕竟苛政猛如虎,再加上有游牧民族肆虐,躲在庄园里,反而是最好的生存办法。

  只是住在庄园里的人口,都被打上了私人标签。

  到了魏晋时代,基本隔着不远的地方就出现堡垒,至于外面无人居住,这便是战乱的后遗症。

  南方可能还好些,不是战乱的重灾区,可如此高的税,老百姓依旧活不起,只能替有钱人打工,勉强维持生计。

  毫不夸张的说,与其种田被收税,还不如打小工,来得实在。

  而有钱人就靠着各种避税的方式,和朝廷对着干,导致经济日益下行!

  可以说太平道的对手除去诸侯,就是这帮搞庄园经济的家伙,其余诸侯都是睁一只眼闭只眼,搞好交道,最后能从中得到些许赞助。

  但张角不同,对于这种庄园经济,自然是无条件打击,完全不利于太平道的发展,而且庄园经济的存在,让利也不会真正到老百姓的手中。

  陶安易早就看出太平道发展的困难,正因为此,陶安易才会苦苦相劝,希望张角不要意气用事,能够听取其他人的意见。

  听到张角的说辞,反而是陶安易神情激动道,“理想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甚至比一统天下,成为九五之尊还要重要吗?”

  陶安易真的不明白,张角拥有通天法术,惊世智慧,强大的军队,明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平定天下,为何要如此做?

  以张角的军事能力,陶安易想不到其他诸侯拿什么抗衡?

  毫不夸张的说,诸侯全部绑在一块,都不够张角打的!

  可张角一意孤行,实行着伟大的理想的话,是有失败的风险!

  众叛亲离,内部混乱,被政务搞得焦头烂额,都是有可能的。

  搞不好,太平道整个就四分五裂。

  秦朝就是步子迈太大,留下许多隐患,最终四分五裂。

  而张角的理想比秦始皇还要伟大,很难不让陶安易担忧。

  就算大贤良师张角一直圣明,能够压住所有人,可人总会老的,以后该如何?

  身为大贤良师麾下的第一大臣,自然是要多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