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县公安局特警大队的晨雾,总带着股潮湿的凉意。每天清晨五点半,天还没亮透,训练场上的探照灯就已经亮起,把跑道照得如同白昼。雷杰换上崭新的特警作训服时,布料摩擦着皮肤,带着刚拆封的棉布气息——和部队的作训服比,这套衣服的肩线更宽,腰腹处多了预留战术装备的褶皱,细节处透着地方执法单位的务实。
他站在队伍末尾,看着前面二十多个队员整理装具。五公里负重越野的装备标准是十五公斤:战术背心、头盔、水壶、模拟步枪,还有装着急救包和手铐的战术腰封。队员们动作熟练,却少了点部队里那种“一秒入魂”的紧绷感——有人低头系鞋带时慢了半拍,有人调整头盔时顺手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还有两个老队员趁着整理装备的间隙,低声聊了句昨晚的球赛。
“各就位!”负责带队的中队长孙啸吹了声哨子,声音尖锐却没什么穿透力。他扫了眼队伍,目光在雷杰身上停顿了两秒,嘴角勾出点不易察觉的弧度,“五公里越野,老规矩,最后三名加练一百个俯卧撑。”
哨声落下,队员们冲了出去。雷杰跟在中间梯队,保持着均匀的呼吸节奏。他的腰伤还没完全好,不能像以前那样猛冲,但多年的特战经验让他懂得如何用最省力的方式保持速度。跑过第三个弯道时,他注意到前面有个队员的战术背心肩带松了,晃得厉害,却没停下来调整——显然是怕耽误时间,可这种松散的装备在实战中很可能勾到障碍物,甚至影响动作。
跑到四公里时,队伍开始出现明显的体力分化。几个年轻队员冲在前面,呼吸已经乱了,脚步发飘;老队员们跟在中间,速度稳却没什么爆发力;最后面的三个队员明显在划水,手臂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雷杰慢慢加速,超过了几个老队员。路过孙啸身边时,孙啸正好在给前面的队员喊加油,瞥见雷杰,突然提高声音:“雷队,要不要加点速?让咱们看看特种部队的水平!”
周围几个队员都看了过来,眼神里有好奇,也有等着看笑话的意思。雷杰没接话,只是保持着原来的节奏,甚至故意放慢了一点——他不想刚入职就太出风头,更想多观察这支队伍的真实状态。
上午的法律条文学习在二楼会议室。投影仪上放着《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主讲的是法制科的老张,声音平淡得像催眠曲。雷杰坐在最后一排,翻着手里的条例手册,目光却时不时飘向队员们:有人低头刷手机,有人靠在椅背上打盹,还有人在偷偷传纸条。只有小陈坐得笔直,手里拿着笔,偶尔会抬头看一眼投影仪,又飞快地低下头记笔记。
休息时,小陈主动走过来,递了瓶矿泉水:“雷队,你以前在部队,也学这些吗?”他的手指有点紧张地攥着水瓶,眼睛亮晶晶的,“我听说特种部队里都是练实战的,这些条文是不是用不上啊?”
雷杰接过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有用。在部队要遵守战场纪律,在地方要遵守法律条文,都是底线。”他看了眼小陈手里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还有几处用红笔标注的问号,“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张,也可以问我。”
小陈眼睛更亮了,刚想再说点什么,旁边两个老队员走了过来。其中一个叫王强,脸上有道浅疤,是队里的老资格,他拍了拍小陈的肩膀,语气带着点调侃:“小陈,别总围着新领导转,人家是特种部队下来的,跟咱们不是一个路子。”另一个队员李刚跟着笑:“就是,说不定人家是来镀金的,过两年就调去机关了,咱们还是管好自己的训练吧。”
小陈脸涨得通红,想反驳却不知道说什么。雷杰没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条例手册,翻到刚才讲的章节,指着其中一条问王强:“如果在执勤时,嫌疑人持械反抗,但是周围有群众,该怎么使用警械?”
王强愣了一下,挠了挠头:“当然是先警告,不行再用警棍啊。”
“警告的话术有几种?如果嫌疑人情绪激动,警告无效,警棍该打哪个部位?打多少力度才不会造成过度伤害?”雷杰的问题一连串抛出来,每个问题都精准地戳在细节上。王强脸白了,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刚才上课他一直在刷手机,根本没听。
李刚想帮腔:“哪有那么多讲究,能控制住嫌疑人就行。”
“不行。”雷杰的语气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法律条文里写的‘必要限度’,不是靠感觉,是靠细节。打错部位可能造成重伤,力度太大可能违法,这些都是实战里要考虑的。咱们是特警,不是街头混混,每一个动作都要符合法律,也要对自己、对群众负责。”
王强和李刚脸色很难看,却没敢再反驳。小陈站在旁边,看着雷杰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
下午的战术训练是小组对抗——模拟街区反恐,四个人一组,要在五分钟内突破“****”的封锁,解救人质。雷杰被分到和小陈、王强、李刚一组。王强是组长,他拿着战术板,画了个简单的路线:“我和李刚从正面突破,小陈负责警戒,雷队你……就在后面看着吧,毕竟刚过来,不熟悉咱们的战术。”
显然,王强还在记上午的仇,故意不让雷杰参与核心行动。雷杰没反对,点了点头:“行,你们先上,我观察。”
对抗开始后,王强和李刚举着模拟步枪,猫着腰往“****”的据点冲。刚到门口,就被里面的“****”用模拟弹击中——他们根本没观察门口的陷阱,也没注意掩护彼此的侧翼。小陈在后面警戒,看到队友“中弹”,慌得差点把枪掉在地上,根本没注意到侧面还有个“****”在摸过来。
第一局输得很惨。王强把战术板摔在地上,骂骂咧咧:“妈的,这模拟弹太灵敏了!”李刚也跟着抱怨:“小陈你怎么搞的,警戒都不会!”
小陈眼圈红了,想解释却不敢。雷杰走过去,捡起战术板,蹲下来画了条新的路线:“正面是开阔地,容易被伏击。应该分两路,一路从侧面的窗户突入,吸引注意力,另一路从后门绕过去,直击人质所在的房间。警戒的人要站在高处,覆盖整个战场的视野,而不是蹲在角落里。”
他一边画,一边解释:“你们刚才冲的时候,两个人靠得太近,没有形成交叉火力,一旦前面的人被击中,后面的人也会暴露。还有,进门的时候要先观察门轴的方向,判断里面的人可能的位置,这些都是基础的战术细节。”
王强看着战术板上的路线,又看了看雷杰,眼神里有惊讶,也有不服气:“你这是部队的战术,地方上不一样,没那么多讲究。”
“战术的核心是一样的——用最小的代价达成目标。”雷杰站起身,拍了拍战术板上的灰,“不管是部队还是地方,只要是实战,细节就能决定生死。”
第二局,王强不情愿地按照雷杰的路线来。这一次,他们顺利突破了封锁,还“击毙”了两个“****”,成功解救人质。结束后,王强看着雷杰,脸色复杂,想说什么却没说出口。李刚也没再抱怨,只是默默地收拾着装备。
这种沉闷的、带着点试探和隔阂的日子,持续了三天。雷杰依旧沉默地观察,默默地完成训练,不主动争什么,却在每一个细节里展现着专业——五公里越野时,他会悄悄提醒体力不支的队员调整呼吸;法律学习时,他会把重点条文整理成笔记,放在桌上供大家参考;战术训练时,他会指出队员们的动作漏洞,却从不抢功。
直到周四下午,一阵尖锐刺耳的警报声,打破了这份沉闷。
当时队员们刚结束小组对抗,正在训练场边的休息区补水。小陈拧开矿泉水瓶,刚喝了一口,就听到值班室方向传来“呜——呜——”的警报声——不是平时训练用的哨音,是紧急出警的红色警铃,声音尖锐得让人头皮发麻。
“怎么回事?”王强放下水瓶,皱着眉头看向值班室。李刚也站了起来,脸上的轻松瞬间消失。雷杰的身体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绷紧,他放下手里的毛巾,目光迅速扫向值班室的方向,手指无意识地摸向腰间——那里现在还没有配枪,但多年的特战本能让他习惯性地寻找武器。
“集合!”刘猛的声音如同炸雷般响起。他从办公楼里冲出来,手里拿着战术头盔,脸色铁青,“紧急出警!解放路农商银行,持刀劫持人质!所有人立即去装备库领装备!动作快!”
队员们瞬间弹起,刚才还松散的队伍,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小陈跑得太急,差点绊倒,雷杰伸手扶了他一把,低声说:“别慌,先检查装备。”
装备库在训练场旁边的平房里,推开铁门,一股金属和皮革的气味扑面而来。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防弹背心、战术头盔、通讯耳麦,还有一排排的***手枪和备用弹匣。雷杰走到自己的装备柜前,动作熟练地穿上防弹背心——先扣好内侧的魔术贴,再拉紧肩带和腰封,确保背心贴合身体,既不会影响动作,又能起到保护作用。他拿起战术头盔,调整好里面的衬垫,确保通讯耳麦能清晰地传来声音。
领枪时,装备管理员递给他一把***手枪和两个备用弹匣:“雷队,需要长枪吗?有95式自动步枪和***。”
雷杰摇了摇头:“不用。银行空间小,近距离作战,手枪更灵活,不容易误伤群众。”他接过手枪,熟练地检查了弹匣——子弹填满,没有卡壳的可能。然后拉动套筒,上膛,再轻轻扣动扳机,感受扳机的力度。最后,他把枪插进战术腰封的枪套里,确保拔枪时顺畅无阻。
小陈站在旁边,看着雷杰一系列动作,眼睛都看直了——雷杰的动作不快,却每一个细节都精准到位,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他自己穿防弹背心时,差点把肩带扣错,还是雷杰帮他调整好的。
“别紧张,记住训练时的动作。”雷杰拍了拍小陈的肩膀,“到了现场,听指挥,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小陈用力点头,握紧了手里的模拟训练枪——现在还没到实战阶段,队员们带的都是训练用枪,只有到达现场后,根据情况才会换实弹。
三辆特警巡逻车停在装备库门口,车顶的警灯已经亮起,红色和蓝色的灯光交替闪烁,映在队员们的脸上,显得格外严肃。刘猛坐在头车的副驾驶,手里拿着车载电台,正在和指挥中心联系。雷杰和小陈、王强、李刚坐在第二辆车上,车内一片寂静,只有引擎的轰鸣声和电台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的指令。
“……指挥中心,特警大队一队已出发,预计十分钟到达现场。”刘猛的声音透过电台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请提供最新的现场情况。”
“……收到,一队。现场初步勘查:嫌疑人男性,约四十岁,本地口音,身穿蓝色工装,头发凌乱。手持一把长约二十厘米的水果刀,劫持一名银行女职员,目前在银行大厅的柜台后面。”指挥中心的调度员语速很快,“人质女性,二十多岁,身穿银行制服,颈部已有轻微划伤,出血不多,但情绪极度恐慌,一直在哭。”
“辖区派出所已经到达现场,设置了警戒线,疏散了部分群众,但还有很多围观的人,不好控制。谈判专家正在赶过去,预计五分钟后到达。”调度员补充道,“嫌疑人拒绝和派出所民警交流,反复说要一辆车,让他离开凌源,否则就伤害人质。”
刘猛握着电台的手紧了紧,指节都有些发白。他通过后视镜看了眼后面的队员,沉声道:“所有人注意!到达现场后,一组负责外围警戒,由孙啸带队,疏散所有围观群众,确保警戒线内没有无关人员!二组负责占领制高点,找附近的高楼或者大树,观察银行内部的情况,随时汇报嫌疑人的动向!三组跟我前出,在银行门口建立临时指挥部,等待谈判专家,准备谈判和强攻准备!”
指令清晰,符合特警出警的规范。雷杰坐在车里,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道——解放路是凌源县的主干道,下午四点多,正是下班高峰期,路上车流量很大。巡逻车拉着警笛,一路闯红灯,前面的车辆纷纷避让,却还是有些拥堵。
“怎么这么堵!”李刚忍不住抱怨,“再慢一点,人质就危险了!”
王强也皱着眉头:“早知道就走小巷了,主干道太堵。”
雷杰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的街道。他注意到路边有个小巷,虽然窄,但可以通往银行后面。他敲了敲前面的驾驶座:“师傅,前面左拐,走小巷,能更快到达银行后门。”
司机愣了一下,看向副驾驶的刘猛。刘猛犹豫了一下——走小巷有风险,万一遇到障碍,反而会耽误时间。但他看了眼手表,距离预计到达时间还有三分钟,主干道确实堵得厉害。“听雷队的,左拐走小巷。”
司机立刻打方向盘,车子拐进小巷。小巷很窄,只能容一辆车通过,两边是居民楼的围墙,墙上有一些涂鸦。雷杰打开车窗,注意听着周围的声音——没有异常,只有居民家里传来的电视声和孩子的哭闹声。
“前面有个垃圾桶,注意避让。”雷杰提醒司机。司机及时打方向盘,避开了垃圾桶。就这样,巡逻车沿着小巷,比预计时间提前两分钟到达了银行后门。
其他两辆巡逻车也陆续到达,孙啸带着一组队员立刻开始疏散群众。银行后门是一个小铁门,锁着,旁边有个窗户,窗帘拉着,看不到里面的情况。二组的队员已经找到了附近一栋三层楼的楼顶,架起了望远镜,开始观察。
雷杰跟着刘猛走到银行正门,这里已经围满了人。派出所的民警拉起了警戒线,用身体挡住围观的群众,但还是有很多人举着手机,隔着警戒线往里拍,议论声此起彼伏。
“里面怎么样了?”刘猛抓住一个派出所民警,急声问。
民警满头大汗,脸上带着焦虑:“里面的嫌疑人情绪很激动,刚才还把桌子掀了,说再不给车,就划破人质的喉咙!我们想靠近,他就用刀对着人质,没办法靠近!”
雷杰顺着民警的目光看向银行——银行是玻璃门,大门紧闭,里面的灯还亮着。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大厅里一片狼藉,几张桌子被掀翻,文件散落一地。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正用胳膊死死箍着一个年轻女人的脖子,女人穿着银行的白色制服,头发凌乱,脸色惨白,身体不住地颤抖,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男人手里的水果刀,明晃晃的,紧紧贴在女人的颈部,刀刃上已经沾了一点血痕,格外刺眼。
“嫌疑人叫什么名字?有什么背景?”刘猛拉着派出所所长,走到警戒线后面的一个警车旁边,压低声音问。
所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警察,脸上刻着风霜,他掏出笔记本,快速翻着:“叫李老四,今年四十二岁,凌源县本地人,以前是机械厂的工人,三年前厂子倒闭了,就一直没工作。后来染上了赌博,欠了一屁股债,老婆去年跟他离婚了,孩子也跟着老婆走了。”
“今天下午三点多,他来银行取钱,想把最后剩下的几百块取出来,结果银行柜员说他的卡被冻结了——应该是欠了外债,被法院冻结的。他就急了,跟柜员吵了起来,然后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刀,劫持了旁边的女职员,也就是现在的人质。”所长叹了口气,“这小子以前没犯过事,就是个老实人,这次估计是被逼急了,才走了极端。”
雷杰站在旁边,听着所长的介绍,目光一直盯着银行里的李老四。他注意到李老四的肩膀在微微颤抖,手里的刀虽然贴在人质脖子上,但刀刃的角度有些不稳定——这说明他的情绪虽然激动,但内心很紧张,体力也在快速消耗。人质的情况更差,她的眼睛已经开始翻白,呼吸越来越微弱,显然是因为恐惧和缺氧,快要撑不住了。
“谈判专家来了!”一个队员喊道。雷杰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扩音器,身后跟着两个助手。他是市局派来的谈判专家,姓赵,经验丰富,专门处理劫持人质这类突发事件。
赵专家走到刘猛身边,简单了解了情况后,拿起扩音器,走到警戒线前,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里面的朋友,你好,我是谈判专家老赵。我知道你现在很着急,也知道你有难处。你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跟我说,我们会尽量满足你。但是请你冷静一点,不要伤害人质,她是无辜的。”
银行里的李老四听到声音,抬起头,眼神凶狠地看向门外:“别跟我来这套!我要一辆车!能开的车!让我离开凌源!否则我就杀了她!”他的声音嘶哑,带着哭腔,显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车可以给你,但是你需要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要安排车辆,还要确保你离开的路线安全。”赵专家耐心地说,“你先把刀拿开一点,不要伤害人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帮你解决问题。”
“我不信你们!你们都是骗子!”李老四嘶吼着,手里的刀又往人质脖子上压了压,血痕更深了,“我给你们十分钟!十分钟内看不到车,我就划开她的喉咙!”
赵专家还想再说什么,银行里的李老四突然抓起桌上的一个玻璃杯,狠狠砸在地上,玻璃碎片溅得到处都是。人质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身体软得更厉害了,几乎要晕过去。
“刘队!不行了!人质快撑不住了!”二组的队员通过通讯耳麦汇报,“我观察到人质的脉搏很弱,呼吸也很急促,再这样下去,就算不被刀伤,也会窒息!”
“狙击手呢?有没有机会?”刘猛对着耳麦喊。
“没有!”狙击手的声音传来,带着无奈,“嫌疑人一直把人质挡在前面,刀刃贴着人质的脖子,我根本没有射击角度。而且他的情绪很不稳定,一直在动,就算有角度,也没有把握一击毙命,万一打偏了,就会伤到人质!”
刘猛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他掏出纸巾擦了擦,却怎么也擦不完。强攻?银行的玻璃门虽然容易突破,但一旦破门,嫌疑人听到声音,很可能会立刻伤害人质。银行内部的结构不明,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出口,也不知道有没有隐藏的危险。等待?人质的情况越来越差,根本等不了十分钟。
“怎么办?刘队?”孙啸跑过来,脸上带着焦急,“再不想办法,人质就没救了!”
刘猛咬着牙,看着银行里的情况,手指紧紧攥成拳头,却迟迟下不了决心。他当特警大队长五年了,处理过几次劫持事件,但从来没有一次像现在这么棘手——嫌疑人情绪崩溃,人质命悬一线,狙击手没有机会,强攻风险太大。
就在这时,雷杰往前迈了一步,靠近银行的玻璃门。他没有靠得太近,而是站在一个垃圾桶后面,利用垃圾桶挡住自己的身体,只露出眼睛,观察着银行内部的情况。他的目光如同高速摄像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李老四的站立姿势——左腿在前,右腿在后,重心不稳,说明他的体力已经快到极限;他的手臂肌肉——因为长时间用力箍着人质,肌肉已经开始僵硬,手指在微微颤抖;人质的状态——头靠在李老四的肩膀上,眼睛半睁半闭,已经快要失去意识;银行的结构——大厅里有四个柜台,中间有几张桌子,后门在柜台后面,距离李老四大约五米远;地面上的玻璃碎片——散落在李老四的脚边,一旦他移动,很可能会滑倒。
雷杰的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每一个细节,寻找着可能的战机。他知道,现在最关键的是让李老四分心,哪怕只有一秒钟,只要他的注意力离开人质,或者刀刃偏离人质的脖子,就有机会。
就在这时,赵专家又开始喊话:“朋友,我们已经在安排车辆了,你再等等,马上就好。你看,人质已经快不行了,你先把她放了,我们保证你的安全,好不好?”
李老四听到“车辆”两个字,眼神动了一下,似乎有些犹豫。但他看到人质快要晕过去,又变得激动起来:“别骗我!车呢?车怎么还没来!我再数三个数!三!二!”
雷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李老四已经失去了耐心,随时可能伤害人质。他注意到,李老四在数数的时候,眼睛看向了门外的赵专家,注意力稍微分散了一点,而且他箍着人质的手臂,因为用力时间太长,有了零点几秒的微微松动。
就是现在!
雷杰猛地退回垃圾桶后面,对着刘猛急促却冷静地说:“刘队!有机会!他刚才看赵专家的时候,注意力分散了,手臂也松了一下!我从侧门突入,用枪声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转头!只要他转头,刀刃就会偏离人质的脖子,到时候狙击手就能开枪!”
刘猛愣了一下,然后猛地转头看向雷杰,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恼怒:“雷杰!你疯了?!没有我的命令,谁让你擅自行动!”他的声音很大,几乎是吼出来的,“现在谈判还在进行,万一你搞砸了,人质出了事,谁负责?!”
“等你的命令,人质就死了!”雷杰的声音也提高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我负责!如果出了事,所有责任我来承担!”他的眼神如同出鞘的利剑,锐利而坚定,让刘猛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就在两人对峙的这几秒钟里,银行里突然传来人质一声微弱的**,然后她的头彻底垂了下去,身体软软地靠在李老四身上,显然已经晕了过去。
李老四一惊,下意识地低头去看人质,嘴里还喊着:“喂!你别死!你死了我怎么办!”
就是这一瞬间!
雷杰没有再等刘猛的命令,他如同离弦之箭般窜了出去。他没有走向侧门,而是利用银行门口的一个广告牌作为掩护,以惊人的低姿侧滑步,快速靠近了银行的玻璃门。这种侧滑步是他在部队里练了上千次的动作,速度快,姿势低,不容易被发现。
就在李老四低头看人质的同时,赵专家身边的一个助手不小心碰掉了手里的对讲机,对讲机摔在地上,发出了一声类似枪声的“砰”的声响。
李老四被这声“枪响”惊得猛地抬头,向右看去——他以为枪声是从右边传来的。
就在他转头的刹那,雷杰的身影如同鬼魅般从玻璃门旁边的缝隙里闪了进去!他的动作快得让人看不清,没有呐喊,没有警告,只有精准到极致的动作——左手如同闪电般伸出,精准地扣住了李老四持刀的手腕,然后猛地向外一掰!
“啊!”李老四发出一声惨叫,手腕被掰得生疼,手里的水果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雷杰没有停手,他顺势切入李老四的身体右侧,右臂肘部狠狠撞击在李老四的侧颈上——这是人体的薄弱部位,撞击力度足够大,能让人瞬间失去意识。
“咔嚓!”一声轻微的脆响传来,不知道是李老四的颈骨被撞得错位,还是肌肉被撞得撕裂。李老四的身体瞬间软了下去,像一摊烂泥一样倒在地上,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
而雷杰的左臂早已环住了瘫软的人质,他顺势一个侧滚翻,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缓冲,带着人质落在两米开外的空地上,避开了地上的玻璃碎片,也避开了倒在地上的李老四。
整个动作从雷杰突入银行,到制服李老四,再到保护好人质,总共不到两秒钟!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干净利落到极致!
现场一片死寂。
无论是警戒线外的围观群众,还是警戒线内的警察和特警队员,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看着银行里的雷杰,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几秒钟后,刘猛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对着耳麦嘶吼:“上!快上!控制嫌疑人!救人质!”
孙啸和几个队员如梦初醒,立刻冲了进去,用手铐把李老四死死地铐住。李老四还在**,却已经没有力气反抗了。医护人员也推着担架跑了过来,从雷杰怀里接过人质,快速检查她的情况——颈部的划伤不深,没有伤到动脉,只是因为惊吓和缺氧晕了过去,没有生命危险。
“没事了,没事了,你安全了。”医护人员一边给人质包扎伤口,一边轻声安慰。人质慢慢睁开眼睛,看到周围的警察,眼泪又流了下来,却不再是恐惧,而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警戒线外,沉默了几秒后,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
“好样的!”
“太厉害了!一瞬间就解决了!”
“这才是特警啊!”
围观群众纷纷鼓掌,有的人甚至拿出手机,对着银行里的雷杰拍照。派出所的民警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雷杰缓缓站起身,拍了拍作训服上的灰尘——刚才侧滚翻时沾了点灰尘和玻璃碎片,但他毫不在意。他的呼吸依旧平稳,甚至没有一丝急促,仿佛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两分钟,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弯腰捡起地上的水果刀,刀柄上还沾着李老四的汗渍,他用纸巾擦了擦,然后递给走过来的孙啸:“收好,作为证据。”
孙啸接过刀,看着雷杰的眼神里充满了敬佩——刚才他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雷杰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极致,没有一丝多余,这种身手,他只在电影里见过。
小陈也跑了进来,脸上满是激动:“雷队!你太厉害了!刚才我都看傻了!”他的声音都在发抖,显然还没从刚才的紧张中缓过来。
雷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笑:“没事了,人质安全了就好。”
队员们围了过来,看向雷杰的眼神彻底变了。之前的怀疑、轻视、隔阂,此刻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震惊和由衷的敬佩。王强走到雷杰面前,挠了挠头,脸上带着愧疚:“雷队,之前是我不对,不该怀疑你。你刚才的动作,太厉害了。”
李刚也跟着点头:“是啊,雷队,以后训练的时候,你多教教我们吧。”
雷杰点了点头:“都是队友,互相学习。刚才的动作,也是靠大家的配合,要是没有狙击手的观察,没有赵专家的配合,也不会这么顺利。”他没有居功自傲,而是把功劳分给了大家。
就在这时,刘猛走了进来。他的脸色很难看,刚才雷杰擅自行动,让他觉得很没面子,而且雷杰的成功,更显得他这个大队长犹豫不决。他走到雷杰面前,眼神复杂地看着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硬邦邦地说:“行动成功,人质安全,很好。但是雷杰同志,我必须提醒你,下次行动,必须提前向我报告,服从指挥!没有命令,不许擅自行动!”
他的语气里带着不容掩饰的愠怒,还有一丝被抢了风头的尴尬。周围的队员都安静下来,看着雷杰,不知道他会怎么回应。
雷杰看着刘猛,平静地说:“是,刘队。这次情况特殊,人质生命垂危,我也是情急之下才这么做的。下不为例。”他没有争辩,也没有反驳,只是平静地接受了批评——他知道,现在不是争对错的时候,团队团结最重要。
刘猛看着雷杰平静的样子,心里的火气消了一点,却还是没什么好脸色:“好了,现场交给派出所处理,我们回队里。”说完,他转身走了出去。
现场清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李老四被抬上警车,送往看守所。人质被医护人员送上救护车,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派出所的民警开始疏散围观群众,收集现场的证据。
就在这时,几个记者挤了进来,手里拿着话筒和摄像机,拦住了准备离开的刘猛:“刘队长,您好,我是凌源电视台的记者。刚才解救人质的那个特警是谁啊?他太厉害了,能不能让他接受一下采访?”
另一个记者也跟着问:“是啊,刘队长,刚才的情况太惊险了,那个特警是怎么做到在两秒钟内制服嫌疑人的?他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刘猛脸上挤出一点笑容,对着摄像机说:“这次解救人质行动,是我们特警大队全体队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体现了我们凌源特警的战斗力。至于具体的队员,因为工作性质,不方便透露姓名。我们会继续努力,保护好凌源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他一边说,一边往后退,显然不想让记者追问。记者们还想再问,却被孙啸和几个队员拦住了。
而雷杰,早已悄然退到了队伍的后面。他没有去看那些记者,也没有接受队员们的称赞,只是默默地检查着自己的装备——战术头盔上沾了点灰尘,他用纸巾擦干净;防弹背心上的魔术贴有点松,他重新拉紧;手枪还在枪套里,他摸了摸枪套,确保没有问题。
小陈走到他身边,小声说:“雷队,刚才记者想采访你,你怎么不上去啊?”
雷杰笑了笑:“我们是特警,不是明星。解救人质是我们的职责,不需要宣传。”他看了眼正在接受采访的刘猛,眼神深邃,“而且,这次行动虽然成功了,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总结。比如现场的指挥协调,比如队员的应急反应,这些都需要改进。”
小陈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看着雷杰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崇拜。
回到特警大队后,刘猛召开了一个简短的总结会。会上,他表扬了全体队员的表现,却只字未提雷杰的功劳,只是在最后说:“这次行动,也暴露出我们队里的一些问题,比如指挥不够果断,队员的应急反应不够快。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确保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能处理得更好。”
雷杰坐在下面,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记着笔记。他知道,刘猛虽然没有明说,但心里对他还是有意见的。这次行动,他虽然救了人质,却也得罪了大队长,以后在队里的工作,可能会更难开展。
散会后,队员们都围过来,想让雷杰讲讲刚才的动作技巧。雷杰没有推辞,带着大家到训练场上,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刚才我用的侧滑步,关键是要压低重心,利用腰部的力量带动身体移动,这样速度快,也不容易被发现。扣手腕的时候,要扣住对方的腕关节,往反方向掰,这样能最快地让对方失去握力。撞击侧颈的时候,要用肘部的硬度,而不是用蛮力,这样既能让对方失去意识,又不会造成致命伤害。”
队员们听得很认真,有的还拿出手机录视频,有的则跟着雷杰的动作模仿。孙啸也走了过来,看着雷杰演示,脸上露出了认可的表情。
夕阳西下,训练场上的探照灯又亮了起来。雷杰看着队员们认真训练的样子,心里有了一丝欣慰——这支队伍虽然有问题,但队员们的本质不坏,只要好好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术水平和实战能力,一定能成为一支优秀的特警队伍。
但他也知道,这次初试身手,虽然让他在队员们心中树立了威信,却也可能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经。刘猛对他的态度,队里可能存在的暗流,还有凌源县隐藏的黑恶势力,这些都是他未来要面对的挑战。
他抬头看向夕阳,余晖洒在训练场上,给每个人的身上都镀上了一层金色。雷杰握紧了拳头——他在凌源县公安局的第一仗,打赢了。但另一场看不见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不会退缩,因为他穿着这身警服,肩上扛着的,是保护人民的责任。
下集内容提示:书记到任
凌源县迎来新任县委书记林雪(女性),她的到来引发各方关注。本地黑恶势力头目赵天霸与其核心手下在某个私人场所议论这位新书记,言语间充满轻蔑(认为其年轻、女性、无基层经验),并狂妄地计划给她一个“下马威”,试图试探其底线,甚至妄想将其拉拢或控制。与此同时,雷杰成功处置劫持人质事件的事迹也开始在县里小范围传开,可能通过某种渠道传入新书记耳中。两条故事线开始初步交汇。
他站在队伍末尾,看着前面二十多个队员整理装具。五公里负重越野的装备标准是十五公斤:战术背心、头盔、水壶、模拟步枪,还有装着急救包和手铐的战术腰封。队员们动作熟练,却少了点部队里那种“一秒入魂”的紧绷感——有人低头系鞋带时慢了半拍,有人调整头盔时顺手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还有两个老队员趁着整理装备的间隙,低声聊了句昨晚的球赛。
“各就位!”负责带队的中队长孙啸吹了声哨子,声音尖锐却没什么穿透力。他扫了眼队伍,目光在雷杰身上停顿了两秒,嘴角勾出点不易察觉的弧度,“五公里越野,老规矩,最后三名加练一百个俯卧撑。”
哨声落下,队员们冲了出去。雷杰跟在中间梯队,保持着均匀的呼吸节奏。他的腰伤还没完全好,不能像以前那样猛冲,但多年的特战经验让他懂得如何用最省力的方式保持速度。跑过第三个弯道时,他注意到前面有个队员的战术背心肩带松了,晃得厉害,却没停下来调整——显然是怕耽误时间,可这种松散的装备在实战中很可能勾到障碍物,甚至影响动作。
跑到四公里时,队伍开始出现明显的体力分化。几个年轻队员冲在前面,呼吸已经乱了,脚步发飘;老队员们跟在中间,速度稳却没什么爆发力;最后面的三个队员明显在划水,手臂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雷杰慢慢加速,超过了几个老队员。路过孙啸身边时,孙啸正好在给前面的队员喊加油,瞥见雷杰,突然提高声音:“雷队,要不要加点速?让咱们看看特种部队的水平!”
周围几个队员都看了过来,眼神里有好奇,也有等着看笑话的意思。雷杰没接话,只是保持着原来的节奏,甚至故意放慢了一点——他不想刚入职就太出风头,更想多观察这支队伍的真实状态。
上午的法律条文学习在二楼会议室。投影仪上放着《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主讲的是法制科的老张,声音平淡得像催眠曲。雷杰坐在最后一排,翻着手里的条例手册,目光却时不时飘向队员们:有人低头刷手机,有人靠在椅背上打盹,还有人在偷偷传纸条。只有小陈坐得笔直,手里拿着笔,偶尔会抬头看一眼投影仪,又飞快地低下头记笔记。
休息时,小陈主动走过来,递了瓶矿泉水:“雷队,你以前在部队,也学这些吗?”他的手指有点紧张地攥着水瓶,眼睛亮晶晶的,“我听说特种部队里都是练实战的,这些条文是不是用不上啊?”
雷杰接过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有用。在部队要遵守战场纪律,在地方要遵守法律条文,都是底线。”他看了眼小陈手里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还有几处用红笔标注的问号,“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张,也可以问我。”
小陈眼睛更亮了,刚想再说点什么,旁边两个老队员走了过来。其中一个叫王强,脸上有道浅疤,是队里的老资格,他拍了拍小陈的肩膀,语气带着点调侃:“小陈,别总围着新领导转,人家是特种部队下来的,跟咱们不是一个路子。”另一个队员李刚跟着笑:“就是,说不定人家是来镀金的,过两年就调去机关了,咱们还是管好自己的训练吧。”
小陈脸涨得通红,想反驳却不知道说什么。雷杰没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条例手册,翻到刚才讲的章节,指着其中一条问王强:“如果在执勤时,嫌疑人持械反抗,但是周围有群众,该怎么使用警械?”
王强愣了一下,挠了挠头:“当然是先警告,不行再用警棍啊。”
“警告的话术有几种?如果嫌疑人情绪激动,警告无效,警棍该打哪个部位?打多少力度才不会造成过度伤害?”雷杰的问题一连串抛出来,每个问题都精准地戳在细节上。王强脸白了,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刚才上课他一直在刷手机,根本没听。
李刚想帮腔:“哪有那么多讲究,能控制住嫌疑人就行。”
“不行。”雷杰的语气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法律条文里写的‘必要限度’,不是靠感觉,是靠细节。打错部位可能造成重伤,力度太大可能违法,这些都是实战里要考虑的。咱们是特警,不是街头混混,每一个动作都要符合法律,也要对自己、对群众负责。”
王强和李刚脸色很难看,却没敢再反驳。小陈站在旁边,看着雷杰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
下午的战术训练是小组对抗——模拟街区反恐,四个人一组,要在五分钟内突破“****”的封锁,解救人质。雷杰被分到和小陈、王强、李刚一组。王强是组长,他拿着战术板,画了个简单的路线:“我和李刚从正面突破,小陈负责警戒,雷队你……就在后面看着吧,毕竟刚过来,不熟悉咱们的战术。”
显然,王强还在记上午的仇,故意不让雷杰参与核心行动。雷杰没反对,点了点头:“行,你们先上,我观察。”
对抗开始后,王强和李刚举着模拟步枪,猫着腰往“****”的据点冲。刚到门口,就被里面的“****”用模拟弹击中——他们根本没观察门口的陷阱,也没注意掩护彼此的侧翼。小陈在后面警戒,看到队友“中弹”,慌得差点把枪掉在地上,根本没注意到侧面还有个“****”在摸过来。
第一局输得很惨。王强把战术板摔在地上,骂骂咧咧:“妈的,这模拟弹太灵敏了!”李刚也跟着抱怨:“小陈你怎么搞的,警戒都不会!”
小陈眼圈红了,想解释却不敢。雷杰走过去,捡起战术板,蹲下来画了条新的路线:“正面是开阔地,容易被伏击。应该分两路,一路从侧面的窗户突入,吸引注意力,另一路从后门绕过去,直击人质所在的房间。警戒的人要站在高处,覆盖整个战场的视野,而不是蹲在角落里。”
他一边画,一边解释:“你们刚才冲的时候,两个人靠得太近,没有形成交叉火力,一旦前面的人被击中,后面的人也会暴露。还有,进门的时候要先观察门轴的方向,判断里面的人可能的位置,这些都是基础的战术细节。”
王强看着战术板上的路线,又看了看雷杰,眼神里有惊讶,也有不服气:“你这是部队的战术,地方上不一样,没那么多讲究。”
“战术的核心是一样的——用最小的代价达成目标。”雷杰站起身,拍了拍战术板上的灰,“不管是部队还是地方,只要是实战,细节就能决定生死。”
第二局,王强不情愿地按照雷杰的路线来。这一次,他们顺利突破了封锁,还“击毙”了两个“****”,成功解救人质。结束后,王强看着雷杰,脸色复杂,想说什么却没说出口。李刚也没再抱怨,只是默默地收拾着装备。
这种沉闷的、带着点试探和隔阂的日子,持续了三天。雷杰依旧沉默地观察,默默地完成训练,不主动争什么,却在每一个细节里展现着专业——五公里越野时,他会悄悄提醒体力不支的队员调整呼吸;法律学习时,他会把重点条文整理成笔记,放在桌上供大家参考;战术训练时,他会指出队员们的动作漏洞,却从不抢功。
直到周四下午,一阵尖锐刺耳的警报声,打破了这份沉闷。
当时队员们刚结束小组对抗,正在训练场边的休息区补水。小陈拧开矿泉水瓶,刚喝了一口,就听到值班室方向传来“呜——呜——”的警报声——不是平时训练用的哨音,是紧急出警的红色警铃,声音尖锐得让人头皮发麻。
“怎么回事?”王强放下水瓶,皱着眉头看向值班室。李刚也站了起来,脸上的轻松瞬间消失。雷杰的身体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绷紧,他放下手里的毛巾,目光迅速扫向值班室的方向,手指无意识地摸向腰间——那里现在还没有配枪,但多年的特战本能让他习惯性地寻找武器。
“集合!”刘猛的声音如同炸雷般响起。他从办公楼里冲出来,手里拿着战术头盔,脸色铁青,“紧急出警!解放路农商银行,持刀劫持人质!所有人立即去装备库领装备!动作快!”
队员们瞬间弹起,刚才还松散的队伍,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小陈跑得太急,差点绊倒,雷杰伸手扶了他一把,低声说:“别慌,先检查装备。”
装备库在训练场旁边的平房里,推开铁门,一股金属和皮革的气味扑面而来。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防弹背心、战术头盔、通讯耳麦,还有一排排的***手枪和备用弹匣。雷杰走到自己的装备柜前,动作熟练地穿上防弹背心——先扣好内侧的魔术贴,再拉紧肩带和腰封,确保背心贴合身体,既不会影响动作,又能起到保护作用。他拿起战术头盔,调整好里面的衬垫,确保通讯耳麦能清晰地传来声音。
领枪时,装备管理员递给他一把***手枪和两个备用弹匣:“雷队,需要长枪吗?有95式自动步枪和***。”
雷杰摇了摇头:“不用。银行空间小,近距离作战,手枪更灵活,不容易误伤群众。”他接过手枪,熟练地检查了弹匣——子弹填满,没有卡壳的可能。然后拉动套筒,上膛,再轻轻扣动扳机,感受扳机的力度。最后,他把枪插进战术腰封的枪套里,确保拔枪时顺畅无阻。
小陈站在旁边,看着雷杰一系列动作,眼睛都看直了——雷杰的动作不快,却每一个细节都精准到位,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他自己穿防弹背心时,差点把肩带扣错,还是雷杰帮他调整好的。
“别紧张,记住训练时的动作。”雷杰拍了拍小陈的肩膀,“到了现场,听指挥,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小陈用力点头,握紧了手里的模拟训练枪——现在还没到实战阶段,队员们带的都是训练用枪,只有到达现场后,根据情况才会换实弹。
三辆特警巡逻车停在装备库门口,车顶的警灯已经亮起,红色和蓝色的灯光交替闪烁,映在队员们的脸上,显得格外严肃。刘猛坐在头车的副驾驶,手里拿着车载电台,正在和指挥中心联系。雷杰和小陈、王强、李刚坐在第二辆车上,车内一片寂静,只有引擎的轰鸣声和电台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的指令。
“……指挥中心,特警大队一队已出发,预计十分钟到达现场。”刘猛的声音透过电台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请提供最新的现场情况。”
“……收到,一队。现场初步勘查:嫌疑人男性,约四十岁,本地口音,身穿蓝色工装,头发凌乱。手持一把长约二十厘米的水果刀,劫持一名银行女职员,目前在银行大厅的柜台后面。”指挥中心的调度员语速很快,“人质女性,二十多岁,身穿银行制服,颈部已有轻微划伤,出血不多,但情绪极度恐慌,一直在哭。”
“辖区派出所已经到达现场,设置了警戒线,疏散了部分群众,但还有很多围观的人,不好控制。谈判专家正在赶过去,预计五分钟后到达。”调度员补充道,“嫌疑人拒绝和派出所民警交流,反复说要一辆车,让他离开凌源,否则就伤害人质。”
刘猛握着电台的手紧了紧,指节都有些发白。他通过后视镜看了眼后面的队员,沉声道:“所有人注意!到达现场后,一组负责外围警戒,由孙啸带队,疏散所有围观群众,确保警戒线内没有无关人员!二组负责占领制高点,找附近的高楼或者大树,观察银行内部的情况,随时汇报嫌疑人的动向!三组跟我前出,在银行门口建立临时指挥部,等待谈判专家,准备谈判和强攻准备!”
指令清晰,符合特警出警的规范。雷杰坐在车里,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道——解放路是凌源县的主干道,下午四点多,正是下班高峰期,路上车流量很大。巡逻车拉着警笛,一路闯红灯,前面的车辆纷纷避让,却还是有些拥堵。
“怎么这么堵!”李刚忍不住抱怨,“再慢一点,人质就危险了!”
王强也皱着眉头:“早知道就走小巷了,主干道太堵。”
雷杰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的街道。他注意到路边有个小巷,虽然窄,但可以通往银行后面。他敲了敲前面的驾驶座:“师傅,前面左拐,走小巷,能更快到达银行后门。”
司机愣了一下,看向副驾驶的刘猛。刘猛犹豫了一下——走小巷有风险,万一遇到障碍,反而会耽误时间。但他看了眼手表,距离预计到达时间还有三分钟,主干道确实堵得厉害。“听雷队的,左拐走小巷。”
司机立刻打方向盘,车子拐进小巷。小巷很窄,只能容一辆车通过,两边是居民楼的围墙,墙上有一些涂鸦。雷杰打开车窗,注意听着周围的声音——没有异常,只有居民家里传来的电视声和孩子的哭闹声。
“前面有个垃圾桶,注意避让。”雷杰提醒司机。司机及时打方向盘,避开了垃圾桶。就这样,巡逻车沿着小巷,比预计时间提前两分钟到达了银行后门。
其他两辆巡逻车也陆续到达,孙啸带着一组队员立刻开始疏散群众。银行后门是一个小铁门,锁着,旁边有个窗户,窗帘拉着,看不到里面的情况。二组的队员已经找到了附近一栋三层楼的楼顶,架起了望远镜,开始观察。
雷杰跟着刘猛走到银行正门,这里已经围满了人。派出所的民警拉起了警戒线,用身体挡住围观的群众,但还是有很多人举着手机,隔着警戒线往里拍,议论声此起彼伏。
“里面怎么样了?”刘猛抓住一个派出所民警,急声问。
民警满头大汗,脸上带着焦虑:“里面的嫌疑人情绪很激动,刚才还把桌子掀了,说再不给车,就划破人质的喉咙!我们想靠近,他就用刀对着人质,没办法靠近!”
雷杰顺着民警的目光看向银行——银行是玻璃门,大门紧闭,里面的灯还亮着。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大厅里一片狼藉,几张桌子被掀翻,文件散落一地。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正用胳膊死死箍着一个年轻女人的脖子,女人穿着银行的白色制服,头发凌乱,脸色惨白,身体不住地颤抖,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男人手里的水果刀,明晃晃的,紧紧贴在女人的颈部,刀刃上已经沾了一点血痕,格外刺眼。
“嫌疑人叫什么名字?有什么背景?”刘猛拉着派出所所长,走到警戒线后面的一个警车旁边,压低声音问。
所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警察,脸上刻着风霜,他掏出笔记本,快速翻着:“叫李老四,今年四十二岁,凌源县本地人,以前是机械厂的工人,三年前厂子倒闭了,就一直没工作。后来染上了赌博,欠了一屁股债,老婆去年跟他离婚了,孩子也跟着老婆走了。”
“今天下午三点多,他来银行取钱,想把最后剩下的几百块取出来,结果银行柜员说他的卡被冻结了——应该是欠了外债,被法院冻结的。他就急了,跟柜员吵了起来,然后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刀,劫持了旁边的女职员,也就是现在的人质。”所长叹了口气,“这小子以前没犯过事,就是个老实人,这次估计是被逼急了,才走了极端。”
雷杰站在旁边,听着所长的介绍,目光一直盯着银行里的李老四。他注意到李老四的肩膀在微微颤抖,手里的刀虽然贴在人质脖子上,但刀刃的角度有些不稳定——这说明他的情绪虽然激动,但内心很紧张,体力也在快速消耗。人质的情况更差,她的眼睛已经开始翻白,呼吸越来越微弱,显然是因为恐惧和缺氧,快要撑不住了。
“谈判专家来了!”一个队员喊道。雷杰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扩音器,身后跟着两个助手。他是市局派来的谈判专家,姓赵,经验丰富,专门处理劫持人质这类突发事件。
赵专家走到刘猛身边,简单了解了情况后,拿起扩音器,走到警戒线前,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里面的朋友,你好,我是谈判专家老赵。我知道你现在很着急,也知道你有难处。你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跟我说,我们会尽量满足你。但是请你冷静一点,不要伤害人质,她是无辜的。”
银行里的李老四听到声音,抬起头,眼神凶狠地看向门外:“别跟我来这套!我要一辆车!能开的车!让我离开凌源!否则我就杀了她!”他的声音嘶哑,带着哭腔,显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车可以给你,但是你需要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要安排车辆,还要确保你离开的路线安全。”赵专家耐心地说,“你先把刀拿开一点,不要伤害人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帮你解决问题。”
“我不信你们!你们都是骗子!”李老四嘶吼着,手里的刀又往人质脖子上压了压,血痕更深了,“我给你们十分钟!十分钟内看不到车,我就划开她的喉咙!”
赵专家还想再说什么,银行里的李老四突然抓起桌上的一个玻璃杯,狠狠砸在地上,玻璃碎片溅得到处都是。人质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身体软得更厉害了,几乎要晕过去。
“刘队!不行了!人质快撑不住了!”二组的队员通过通讯耳麦汇报,“我观察到人质的脉搏很弱,呼吸也很急促,再这样下去,就算不被刀伤,也会窒息!”
“狙击手呢?有没有机会?”刘猛对着耳麦喊。
“没有!”狙击手的声音传来,带着无奈,“嫌疑人一直把人质挡在前面,刀刃贴着人质的脖子,我根本没有射击角度。而且他的情绪很不稳定,一直在动,就算有角度,也没有把握一击毙命,万一打偏了,就会伤到人质!”
刘猛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他掏出纸巾擦了擦,却怎么也擦不完。强攻?银行的玻璃门虽然容易突破,但一旦破门,嫌疑人听到声音,很可能会立刻伤害人质。银行内部的结构不明,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出口,也不知道有没有隐藏的危险。等待?人质的情况越来越差,根本等不了十分钟。
“怎么办?刘队?”孙啸跑过来,脸上带着焦急,“再不想办法,人质就没救了!”
刘猛咬着牙,看着银行里的情况,手指紧紧攥成拳头,却迟迟下不了决心。他当特警大队长五年了,处理过几次劫持事件,但从来没有一次像现在这么棘手——嫌疑人情绪崩溃,人质命悬一线,狙击手没有机会,强攻风险太大。
就在这时,雷杰往前迈了一步,靠近银行的玻璃门。他没有靠得太近,而是站在一个垃圾桶后面,利用垃圾桶挡住自己的身体,只露出眼睛,观察着银行内部的情况。他的目光如同高速摄像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李老四的站立姿势——左腿在前,右腿在后,重心不稳,说明他的体力已经快到极限;他的手臂肌肉——因为长时间用力箍着人质,肌肉已经开始僵硬,手指在微微颤抖;人质的状态——头靠在李老四的肩膀上,眼睛半睁半闭,已经快要失去意识;银行的结构——大厅里有四个柜台,中间有几张桌子,后门在柜台后面,距离李老四大约五米远;地面上的玻璃碎片——散落在李老四的脚边,一旦他移动,很可能会滑倒。
雷杰的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每一个细节,寻找着可能的战机。他知道,现在最关键的是让李老四分心,哪怕只有一秒钟,只要他的注意力离开人质,或者刀刃偏离人质的脖子,就有机会。
就在这时,赵专家又开始喊话:“朋友,我们已经在安排车辆了,你再等等,马上就好。你看,人质已经快不行了,你先把她放了,我们保证你的安全,好不好?”
李老四听到“车辆”两个字,眼神动了一下,似乎有些犹豫。但他看到人质快要晕过去,又变得激动起来:“别骗我!车呢?车怎么还没来!我再数三个数!三!二!”
雷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李老四已经失去了耐心,随时可能伤害人质。他注意到,李老四在数数的时候,眼睛看向了门外的赵专家,注意力稍微分散了一点,而且他箍着人质的手臂,因为用力时间太长,有了零点几秒的微微松动。
就是现在!
雷杰猛地退回垃圾桶后面,对着刘猛急促却冷静地说:“刘队!有机会!他刚才看赵专家的时候,注意力分散了,手臂也松了一下!我从侧门突入,用枪声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转头!只要他转头,刀刃就会偏离人质的脖子,到时候狙击手就能开枪!”
刘猛愣了一下,然后猛地转头看向雷杰,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恼怒:“雷杰!你疯了?!没有我的命令,谁让你擅自行动!”他的声音很大,几乎是吼出来的,“现在谈判还在进行,万一你搞砸了,人质出了事,谁负责?!”
“等你的命令,人质就死了!”雷杰的声音也提高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我负责!如果出了事,所有责任我来承担!”他的眼神如同出鞘的利剑,锐利而坚定,让刘猛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就在两人对峙的这几秒钟里,银行里突然传来人质一声微弱的**,然后她的头彻底垂了下去,身体软软地靠在李老四身上,显然已经晕了过去。
李老四一惊,下意识地低头去看人质,嘴里还喊着:“喂!你别死!你死了我怎么办!”
就是这一瞬间!
雷杰没有再等刘猛的命令,他如同离弦之箭般窜了出去。他没有走向侧门,而是利用银行门口的一个广告牌作为掩护,以惊人的低姿侧滑步,快速靠近了银行的玻璃门。这种侧滑步是他在部队里练了上千次的动作,速度快,姿势低,不容易被发现。
就在李老四低头看人质的同时,赵专家身边的一个助手不小心碰掉了手里的对讲机,对讲机摔在地上,发出了一声类似枪声的“砰”的声响。
李老四被这声“枪响”惊得猛地抬头,向右看去——他以为枪声是从右边传来的。
就在他转头的刹那,雷杰的身影如同鬼魅般从玻璃门旁边的缝隙里闪了进去!他的动作快得让人看不清,没有呐喊,没有警告,只有精准到极致的动作——左手如同闪电般伸出,精准地扣住了李老四持刀的手腕,然后猛地向外一掰!
“啊!”李老四发出一声惨叫,手腕被掰得生疼,手里的水果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雷杰没有停手,他顺势切入李老四的身体右侧,右臂肘部狠狠撞击在李老四的侧颈上——这是人体的薄弱部位,撞击力度足够大,能让人瞬间失去意识。
“咔嚓!”一声轻微的脆响传来,不知道是李老四的颈骨被撞得错位,还是肌肉被撞得撕裂。李老四的身体瞬间软了下去,像一摊烂泥一样倒在地上,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
而雷杰的左臂早已环住了瘫软的人质,他顺势一个侧滚翻,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缓冲,带着人质落在两米开外的空地上,避开了地上的玻璃碎片,也避开了倒在地上的李老四。
整个动作从雷杰突入银行,到制服李老四,再到保护好人质,总共不到两秒钟!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干净利落到极致!
现场一片死寂。
无论是警戒线外的围观群众,还是警戒线内的警察和特警队员,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看着银行里的雷杰,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几秒钟后,刘猛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对着耳麦嘶吼:“上!快上!控制嫌疑人!救人质!”
孙啸和几个队员如梦初醒,立刻冲了进去,用手铐把李老四死死地铐住。李老四还在**,却已经没有力气反抗了。医护人员也推着担架跑了过来,从雷杰怀里接过人质,快速检查她的情况——颈部的划伤不深,没有伤到动脉,只是因为惊吓和缺氧晕了过去,没有生命危险。
“没事了,没事了,你安全了。”医护人员一边给人质包扎伤口,一边轻声安慰。人质慢慢睁开眼睛,看到周围的警察,眼泪又流了下来,却不再是恐惧,而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警戒线外,沉默了几秒后,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
“好样的!”
“太厉害了!一瞬间就解决了!”
“这才是特警啊!”
围观群众纷纷鼓掌,有的人甚至拿出手机,对着银行里的雷杰拍照。派出所的民警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雷杰缓缓站起身,拍了拍作训服上的灰尘——刚才侧滚翻时沾了点灰尘和玻璃碎片,但他毫不在意。他的呼吸依旧平稳,甚至没有一丝急促,仿佛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两分钟,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弯腰捡起地上的水果刀,刀柄上还沾着李老四的汗渍,他用纸巾擦了擦,然后递给走过来的孙啸:“收好,作为证据。”
孙啸接过刀,看着雷杰的眼神里充满了敬佩——刚才他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雷杰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极致,没有一丝多余,这种身手,他只在电影里见过。
小陈也跑了进来,脸上满是激动:“雷队!你太厉害了!刚才我都看傻了!”他的声音都在发抖,显然还没从刚才的紧张中缓过来。
雷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笑:“没事了,人质安全了就好。”
队员们围了过来,看向雷杰的眼神彻底变了。之前的怀疑、轻视、隔阂,此刻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震惊和由衷的敬佩。王强走到雷杰面前,挠了挠头,脸上带着愧疚:“雷队,之前是我不对,不该怀疑你。你刚才的动作,太厉害了。”
李刚也跟着点头:“是啊,雷队,以后训练的时候,你多教教我们吧。”
雷杰点了点头:“都是队友,互相学习。刚才的动作,也是靠大家的配合,要是没有狙击手的观察,没有赵专家的配合,也不会这么顺利。”他没有居功自傲,而是把功劳分给了大家。
就在这时,刘猛走了进来。他的脸色很难看,刚才雷杰擅自行动,让他觉得很没面子,而且雷杰的成功,更显得他这个大队长犹豫不决。他走到雷杰面前,眼神复杂地看着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硬邦邦地说:“行动成功,人质安全,很好。但是雷杰同志,我必须提醒你,下次行动,必须提前向我报告,服从指挥!没有命令,不许擅自行动!”
他的语气里带着不容掩饰的愠怒,还有一丝被抢了风头的尴尬。周围的队员都安静下来,看着雷杰,不知道他会怎么回应。
雷杰看着刘猛,平静地说:“是,刘队。这次情况特殊,人质生命垂危,我也是情急之下才这么做的。下不为例。”他没有争辩,也没有反驳,只是平静地接受了批评——他知道,现在不是争对错的时候,团队团结最重要。
刘猛看着雷杰平静的样子,心里的火气消了一点,却还是没什么好脸色:“好了,现场交给派出所处理,我们回队里。”说完,他转身走了出去。
现场清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李老四被抬上警车,送往看守所。人质被医护人员送上救护车,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派出所的民警开始疏散围观群众,收集现场的证据。
就在这时,几个记者挤了进来,手里拿着话筒和摄像机,拦住了准备离开的刘猛:“刘队长,您好,我是凌源电视台的记者。刚才解救人质的那个特警是谁啊?他太厉害了,能不能让他接受一下采访?”
另一个记者也跟着问:“是啊,刘队长,刚才的情况太惊险了,那个特警是怎么做到在两秒钟内制服嫌疑人的?他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刘猛脸上挤出一点笑容,对着摄像机说:“这次解救人质行动,是我们特警大队全体队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体现了我们凌源特警的战斗力。至于具体的队员,因为工作性质,不方便透露姓名。我们会继续努力,保护好凌源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他一边说,一边往后退,显然不想让记者追问。记者们还想再问,却被孙啸和几个队员拦住了。
而雷杰,早已悄然退到了队伍的后面。他没有去看那些记者,也没有接受队员们的称赞,只是默默地检查着自己的装备——战术头盔上沾了点灰尘,他用纸巾擦干净;防弹背心上的魔术贴有点松,他重新拉紧;手枪还在枪套里,他摸了摸枪套,确保没有问题。
小陈走到他身边,小声说:“雷队,刚才记者想采访你,你怎么不上去啊?”
雷杰笑了笑:“我们是特警,不是明星。解救人质是我们的职责,不需要宣传。”他看了眼正在接受采访的刘猛,眼神深邃,“而且,这次行动虽然成功了,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总结。比如现场的指挥协调,比如队员的应急反应,这些都需要改进。”
小陈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看着雷杰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崇拜。
回到特警大队后,刘猛召开了一个简短的总结会。会上,他表扬了全体队员的表现,却只字未提雷杰的功劳,只是在最后说:“这次行动,也暴露出我们队里的一些问题,比如指挥不够果断,队员的应急反应不够快。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确保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能处理得更好。”
雷杰坐在下面,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记着笔记。他知道,刘猛虽然没有明说,但心里对他还是有意见的。这次行动,他虽然救了人质,却也得罪了大队长,以后在队里的工作,可能会更难开展。
散会后,队员们都围过来,想让雷杰讲讲刚才的动作技巧。雷杰没有推辞,带着大家到训练场上,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刚才我用的侧滑步,关键是要压低重心,利用腰部的力量带动身体移动,这样速度快,也不容易被发现。扣手腕的时候,要扣住对方的腕关节,往反方向掰,这样能最快地让对方失去握力。撞击侧颈的时候,要用肘部的硬度,而不是用蛮力,这样既能让对方失去意识,又不会造成致命伤害。”
队员们听得很认真,有的还拿出手机录视频,有的则跟着雷杰的动作模仿。孙啸也走了过来,看着雷杰演示,脸上露出了认可的表情。
夕阳西下,训练场上的探照灯又亮了起来。雷杰看着队员们认真训练的样子,心里有了一丝欣慰——这支队伍虽然有问题,但队员们的本质不坏,只要好好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术水平和实战能力,一定能成为一支优秀的特警队伍。
但他也知道,这次初试身手,虽然让他在队员们心中树立了威信,却也可能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经。刘猛对他的态度,队里可能存在的暗流,还有凌源县隐藏的黑恶势力,这些都是他未来要面对的挑战。
他抬头看向夕阳,余晖洒在训练场上,给每个人的身上都镀上了一层金色。雷杰握紧了拳头——他在凌源县公安局的第一仗,打赢了。但另一场看不见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不会退缩,因为他穿着这身警服,肩上扛着的,是保护人民的责任。
下集内容提示:书记到任
凌源县迎来新任县委书记林雪(女性),她的到来引发各方关注。本地黑恶势力头目赵天霸与其核心手下在某个私人场所议论这位新书记,言语间充满轻蔑(认为其年轻、女性、无基层经验),并狂妄地计划给她一个“下马威”,试图试探其底线,甚至妄想将其拉拢或控制。与此同时,雷杰成功处置劫持人质事件的事迹也开始在县里小范围传开,可能通过某种渠道传入新书记耳中。两条故事线开始初步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