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话 功高震主-《全家读心后炮灰崽崽成团宠》

  第26话功高震主

  新帝登基,万象更新,年号“景和”预示着对太平盛世的期许。永宁侯府因定策之功,荣宠至极,楚怀山被加封为“

  靖公”,世袭罔替,楚珩也授了实缺,入兵部历练。府邸门楣光耀,车马盈门,往日里与周家交好、或是在夺嫡中站错队的官员,如今都绞尽脑汁地想与楚家攀上关系。

  楚怀山却并未被这泼天的富贵冲昏头脑。他深知“功高震主”乃臣子大忌,尤其新帝年少,虽看似温和,但帝王心术,深不可测。他愈发谨言慎行,在朝堂上多以沉稳持重示人,对皇帝的封赏再三谦辞,最终只接受了国公的爵位,却将许多实权职务推荐给了其他有功或清正的大臣。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越是谦退,某些人便越觉得他故作姿态,甚至有人暗中散播流言,说楚怀山“恃功而骄,目无君上”,府中规制逾越,有“不臣之心”。这些风言风语,难免会传到年轻皇帝的耳中。

  这一日,景和帝在御书房召见楚怀山,商议完西北军务后,看似随意地提起:“听闻爱卿府上的园景乃京城一绝,尤其秋日菊花开得极好。朕近日批阅奏章颇感烦闷,倒想去散散心,不知爱卿可方便?”

  楚怀山心中猛地一凛!皇帝突然提出要驾临臣子府邸,这绝非简单的散心!是试探?是示恩?还是想亲眼看看,这“靖公府”是否真如传言般奢靡逾制?

  他面上不动声色,恭敬答道:“陛下驾临,乃臣阖府上下的无上荣光。只是臣府中园景粗陋,恐污圣目。且府中尚有幼女,年方稚龄,不懂规矩,唯恐惊扰圣驾……”

  “哎,”景和帝笑着打断他,“朕早就听闻爱卿有位‘福星’千金,聪慧可爱,正想见见。爱卿不必推辞了,三日后,朕便微服过府一叙,不必兴师动众。”

  话已至此,楚怀山无法再拒,只得躬身领命:“臣,遵旨。定当洒扫庭除,恭迎圣驾。”

  出得宫来,楚怀山眉头深锁。皇帝此行,绝非好事。府中虽无逾制之处,但难免有小人借题发挥。尤其是晞儿,她“福星”之名太盛,若在皇帝面前言行有差,或被有心人曲解,后果不堪设想。

  回到府中,他立刻召来楚珩和管家,严令三日内府中上下务必谨慎,所有用度摆设皆需依制而行,不得有半分出格。又特意嘱咐赵嬷嬷,好生教导小云晞一些简单的礼仪,届时只需乖乖行礼,莫要多言。

  整个国公府顿时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中。

  三日后,景和帝果然只带着少数贴身侍卫和太监,微服驾临靖公府。楚怀山率全家于大门外跪迎。

  皇帝今日穿着一身宝蓝色常服,显得十分随和,亲手扶起楚怀山:“爱卿不必多礼,今日朕是客,你是主。”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府门内的景象。

  楚怀山引着皇帝入府,一路穿廊过院,前往花园。景和帝看似随意观赏,实则目光锐利,将府中陈设、下人规矩一一看在眼里。见处处合乎规制,并无奢靡之气,心中稍安。

  行至花园,果然见各色菊花盛开,绚烂夺目。景和帝赞了几句,在亭中坐下。楚怀山命人奉上香茗点心,皆是寻常之物,并无特别。

  “听闻爱卿的千金甚是灵秀,何不带来让朕一见?”景和帝品了口茶,笑道。

  楚怀山心道来了,示意赵嬷嬷将小云晞抱来。

  楚云晞今日被打扮得格外乖巧,穿着一身水红色的小襦裙,像年画上的福娃娃。她被赵嬷嬷抱着,按着事先教好的,像模像样地给皇帝行了个不太标准的礼,奶声奶气道:“云晞参见陛下。”

  景和帝见她玉雪可爱,礼数虽稚嫩却认真,心中生出几分喜爱,招手道:“不必多礼,到朕跟前来。”

  赵嬷嬷将云晞放下,轻轻推了她一下。小云晞犹豫了一下,迈着小短腿,摇摇晃晃地走到皇帝面前,仰着小脸,好奇地看着这位年轻的“黄袍子伯伯”。

  【这个皇帝伯伯好年轻呀,看起来没有之前的皇帝爷爷威严……他好像有点紧张?为什么来别人家做客还会紧张呢?哦!是不是怕爹爹势力太大,像戏文里说的那样功高震主呀?】

  楚云晞的心声,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中了楚怀山和一旁侍立的楚珩!

  父子二人心中巨震,背后瞬间沁出一层冷汗!晞儿竟一语道破了皇帝心中最深处的隐忧!而这心声……皇帝能否听见?!

  景和帝自然听不见心声,他只是觉得这小女孩眼神纯净,毫不怕生,饶有兴致地问道:“你叫云晞?名字很好听。平日在家都做些什么呀?”

  楚云晞歪着脑袋想了想,扳着手指头数:“吃饭,睡觉,玩,学走路……还有,看爹爹和大哥忙。”

  “哦?”景和帝笑问,“那你可知你爹爹平日都在忙些什么?”

  【爹爹可忙啦!要帮皇帝伯伯管好多好多兵,打坏人,还要看好多好多字,眼睛都看疼了。爹爹说,要把事情做好,不能让皇帝伯伯操心。可是好像还是有很多人让皇帝伯伯不高兴……】

  小云晞的心声带着孩童的视角,却精准地描绘出楚怀山忠君任事的形象,以及朝堂存在的纷争。

  楚怀山心中稍定,连忙接口道:“陛下恕罪,小女无知,胡言乱语。臣身为陛下臣子,自当尽心竭力,为陛下分忧。”

  景和帝看着楚云晞天真无邪的小脸,又看看楚怀山恭敬谨慎的神情,再联想到楚怀山近日来的谦退之举,心中那点猜忌不由得消散了几分。或许,真是自己多心了?楚怀山若真有异心,又怎会教出如此纯稚的女儿?且这女孩的话,虽稚嫩,却句句透着真诚。

  他伸手摸了摸楚云晞的头,笑道:“无妨,童言无忌。爱卿有此佳儿,是福气。朕也希望朝中众臣,都能如爱卿一般,恪尽职守,为君分忧。”

  这话,已是明显的安抚和肯定。

  一场潜在的危机,竟因楚云晞几句无心(实则有心声加持)的孩童之言,消弭于无形。

  皇帝在府中用了简单的午膳后,便起驾回宫了。临走前,还特意赏了楚云晞一对小巧玲珑的玉如意,寓意吉祥。

  送走圣驾,楚怀山长舒一口气,后背衣衫已被冷汗浸湿。他回到书房,久久不语。

  楚珩跟了进来,低声道:“父亲,今日好险。若非妹妹……”

  楚怀山抬手打断了他,目光深邃:“晞儿又一次点醒了我。功高震主,绝非虚言。如今虽暂时过关,但日后更需如履薄冰。珩儿,你要记住,我楚家今日之荣耀,皆系于皇恩。守臣子本分,忠君爱国,方是长久之道。”

  “儿子谨记。”楚珩郑重应下。

  楚怀山走到窗边,望向西厢房的方向。他的晞儿,不仅是家族的福星,更是他仕途上的明灯。有了她的提醒,他必能在这波谲云诡的新朝之中,为家族寻得一条最稳妥的安身立命之路。

  而经此一事,景和帝对楚怀山的信任似乎加深了不少,靖公府的地位愈发稳固。楚云晞这“福星”之名,在新帝心中,也留下了深刻而奇妙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