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天幕再临-《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半年。

  整整半年,天幕就像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幻梦,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半年里,各个时空却以前所未有的疯狂速度,被那只看不见的手,狠狠推向了未知的轨道。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的脾气一天比一天暴躁。

  他面前的奏章堆积如山,全是关于建造宝船下西洋、整顿卫所、开海通商的繁杂事务。

  “他娘的!”

  老朱一脚踹翻了面前的火盆,炭火滚了一地。

  “不来了?!”

  “放咱鸽子?!”

  “裤子都脱了,就给咱看这个?!”

  旁边的太子朱标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实人的模样,心里却清楚,他爹这是憋坏了。

  看了那波澜壮阔的未来,见识了那热血沸腾的战争,再回头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政务,简直就是一种酷刑。

  不只是大明。

  大唐,李世民已经数十次集结朝臣,反复推演天幕中的“世界以及华夏战局”。

  大汉,刘彻的案头摆着一份巨大的沙盘,上面插满了密密麻麻的旗帜,那是他根据天幕记忆,亲手绘制的华夏抗战版图。

  而最恐怖的,莫过于大秦。

  嬴政已经彻底消化了“汉初天团”,韩信与蒙恬日夜论兵,萧何直接被任命为丞相,李斯是他的副手,其他人亦有去处。

  就连那位沛县亭长刘邦,也被嬴政丢去做了少府,整日与金钱器物为伴,很是清闲。

  所有帝王都在等。

  等一个结果。

  等一个答案。

  就在所有人都快要将那份焦躁与期待按进心底时。

  没有任何预兆。

  嗡——

  那片他们仰望了无数次,已经快要失望的苍穹,骤然亮起!

  天幕,回来了!

  “来了!”

  奉天殿里,朱元璋几乎是从龙椅上弹了起来,双目赤红,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快!快给咱看看,后面怎么样了!那帮倭寇死绝了没有!”

  所有时空,所有帝王,在这一刻,全都屏住了呼吸,将目光死死锁在天幕之上。

  一行熟悉的旁白字幕,缓缓浮现。

  “如果说1943年,是扭转乾坤的转折。”

  “那么1944年,便是浸透着血与火,在绝望与希望之间,走向最终胜利的决战之路!”

  【公元,1944年。】

  决战之路!

  这四个字,让所有帝王的心脏都跟着狠狠一抽!

  画面没有停留在他们熟悉的华北平原,也没有出现在江南水乡。

  镜头猛然拉高,越过山川,越过国境,狠狠砸向了一片他们从未见过的,充满了致命危险的陌生土地!

  那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原始丛林。

  墨绿色的树冠遮天蔽日,湿热的空气仿佛能拧出水来。

  毒虫遍地,瘴气弥漫。

  这里是,缅甸北部!

  下一秒,当镜头推进,一支军队出现在画面中时,所有帝王的视线都被牢牢钉住!

  那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他们穿着整齐的卡其布军装,头戴着锃亮的美式M1钢盔,脚踩着坚固的牛皮军靴。

  手中的武器,不再是老旧的“汉阳造”和“中正式”。

  而是崭新的汤姆逊冲锋枪!

  是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是能够喷吐出死亡火舌的勃朗宁重机枪!

  这支军队的番号,烙印在天幕之上。

  【中国驻印军!】

  紧接着,一行注释,解答了所有帝王的疑惑。

  【该部由入缅作战失利后,退入印度的原远征军部队组成,接受了米利坚的全套训练与武装。】

  “米利坚?”

  魏王宫中,曹操捻着胡须,那双狭长的眼睛里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又是出钱,又是出枪,还帮忙练兵,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倒是不错,可是……”

  话音未落,天幕中的战斗,骤然打响!

  【大洛-太白加突破战!】

  镜头锁定了一处日军重兵把守的城镇。

  这里,盘踞着日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第18师团。

  他们以“丛林战之王”自居,凶悍无比。

  “开火!”

  伴随着一声令下。

  铺天盖地的炮弹呼啸着撕裂天空,瞬间将日军的阵地笼罩!

  轰!轰!轰!

  爆炸掀起的泥土与火焰,冲天而起!

  那些曾经让中国军队吃尽苦头的日军碉堡,在重炮的轰击下,如同纸糊的一样被撕成碎片!

  “冲啊!”

  炮火延伸,冲锋号响。

  驻印军的士兵们端着半自动步枪,以标准的战斗队形,如潮水般涌了上去。

  哒哒哒!

  汤姆逊冲锋枪喷吐着火舌,将据点里负隅顽抗的日军打得抬不起头。

  加兰德步枪精准的点射,不断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整个战斗过程,干净,利落,高效!

  看得一群古代帝王目瞪口呆。

  战斗很快进入了残酷的巷战。

  一名日军军官嘶吼着,带着残存的士兵,发起了最后的万岁冲锋。

  他们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表情狰狞,企图用他们最引以为傲的白刃战,挽回败局。

  “杀给给!”

  然而,迎接他们的,是中国士兵同样雪亮的刺刀!

  镜头,给到了一个特写。

  一名驻印军士兵,面对着冲来的三个鬼子,毫无惧色。

  他身形一矮,躲过正面刺来的第一刀。

  手中步枪顺势一格,架开侧面捅来的第二刀。

  紧接着,一个凶狠的跨步上前!

  “杀!”

  一声暴喝,力贯枪身!

  噗嗤!

  那锋利的刺刀,没有丝毫阻碍,狠狠捅穿了第三名日军的胸膛!

  鲜血,顺着刀尖的血槽喷涌而出!

  那士兵没有片刻停留,猛地抽出刺刀,一个干净利落的转身横扫,枪托狠狠砸在第一个鬼子的脸上,骨裂声清晰可闻!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凶悍!

  霸道!

  充满了力与美的结合!

  “好!”

  贞观殿内,李世民再也按捺不住,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站了起来!

  “好兵!”

  “这才是真正的百战锐士!”

  他的眼中,满是对这种精锐士卒的渴望与欣赏。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勇敢,而是融入了肌肉记忆的,最顶级的杀人技巧!

  奉天殿里,年轻的朱棣更是看得热血沸腾,脖子上青筋暴起。

  “一个打三个!这才是咱华夏的好儿郎!”

  天幕前,所有帝王都被这一幕彻底点燃。

  如果说,敌后战场的坚韧与智慧,让他们看到了这片土地上人民不屈的灵魂。

  那么此刻,这支在缅北丛林中用刺刀为国家开路的铁血雄师,则让他们看到了华夏军人最锋利,最悍勇的锋芒!

  画面中,新平洋的镇子上升起了一面青天白日旗。

  驻印军的首战,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宣告了他们的到来。

  帝王们胸中的豪气被彻底激发。

  他们以为,这就是1944年的主旋律。

  他们以为,这就是全面反攻的开始。

  他们以为,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

  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

  当镜头从缅北战场移开时,天幕的色调,正在悄然间,变得无比压抑与沉重。

  旁白的声音,也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悲凉。

  “缅北的胜利,是扬眉吐气的一笔。”

  “但所有人都必须知道,打通缅甸公路,是为了让物资能够运进国内。”

  “因为此时的国内正面战场,正在经历一场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