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血色营救!中国土地上的生死情谊!-《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天幕下,所有时空的观众,都为那架在黑暗中坠落的轰炸机,揪紧了心。

  狂风是耳边唯一的奏鸣,机身在重力的无情撕扯下,向着下方那片深不见底、墨汁般的黑暗大地坠去。

  “跳!快跳!”

  机舱内,红灯疯狂闪烁,刺耳的警报是最后的催命符。

  飞行员们没有片刻犹豫,推开舱门,纵身跃入冰冷而陌生的夜空。

  降落伞在空中绽开,是黑夜里突兀的白色花朵。

  下方等待他们的,不是柔软的草地,而是充满未知的命运。

  镜头跟随一名叫泰德·劳森的机长,他在试图迫降时,飞机失控撞向大海。

  剧烈的冲击让他面骨碎裂,牙齿脱落,左腿严重变形,瞬间被黑暗吞噬。

  当地的渔民在风浪中发现了他,冒着被日军巡逻艇发现的风险,驾着一叶扁舟冲破海上封锁线,将他送往临海的恩泽医院。

  第一缕晨光艰难地撕开云层,洒在浙江的土地上。

  一幕幕相似的场景,在各处的山野与水田间上演。

  有的飞行员被挂在光秃秃的树杈上,动弹不得。

  有的飞行员摔断了腿,半截身子陷在冰冷的泥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

  还有的飞行员毫发无伤,却迷失在陌生的山林里,语言不通,饥肠辘辘,像个无头苍蝇。

  很快,他们被发现了。

  发现他们的人,是这片土地最普通的主人——中国的农民。

  一个正在田里插秧的老农,直起酸痛得快要断掉的腰,看见了不远处水田里那个挣扎的“高鼻子、蓝眼睛”的怪人。

  老农的第一反应,是深入骨髓的警惕。

  他死死握紧了手里的锄头。

  在这片土地上,穿各种奇怪服饰的,大多不是好人。

  那个美国飞行员也发现了他,立刻高举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武器。

  他忍着剧痛,从泥水里站起来,先指了指天空,用手笨拙地比划出飞机的样子。

  然后,他指向东方,做了一个投弹和爆炸的手势。

  最后,他指着自己军服上的臂章,又指了指远方山坳里冒着黑烟的飞机残骸。

  老农浑浊的眼睛里,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

  他丢下锄头,蹒跚着,却用尽全力地跑了过去。

  他看不懂那臂章上的洋文,但他认得那颗闪亮的星星。

  他也听不懂飞行员嘴里焦急的鸟语,但他看懂了那比划的意思。

  这是来帮我们打东洋鬼子的!

  是盟友!

  这个念头,如同燎原的星火,瞬间点燃了老农心中最朴素、也最滚烫的情感。

  他不再有任何犹豫,上前扶住受伤的飞行员,用尽全身的力气,将这个高大的男人半拖半背地带离现场,藏进了自家那个又黑又潮湿的地窖里。

  老农的婆娘,从墙角旮旯里,翻出了家里仅剩的、准备过年才能吃的几个地瓜,笨拙地烤熟了,递到这个陌生的盟友手中。

  飞行员看着手里滚烫的地瓜,又看了看眼前这对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中国老夫妇,这个在鬼门关前都未曾眨眼的硬汉,眼眶瞬间就红了。

  相似的故事,在浙江、江西、安徽的土地上,不断上演。

  一场没有任何人组织的,全民参与的,不计代价的生死大营救,就此拉开序幕。

  一个村妇,在深夜,冒着被日军巡逻队发现的危险,将一篮子鸡蛋和草药,悄悄放在了藏匿飞行员的柴房门口。

  一个教书先生,用他蹩脚的英文,成为了飞行员和村民之间沟通的桥梁。

  很快,消息传到了当地的武装力量耳中。

  无论是身穿灰色军装的新四军游击队,还是戴着青天白日帽徽的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在这一刻,放下了所有的分歧与隔阂。

  “找到他们!保护他们!”

  “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安全送出去!”

  命令从四面八方下达。

  无数的士兵、民兵、地下工作者,开始行动。

  他们像一把把梳子,梳理着每一片山林,寻找着那些散落的“天外来客”。

  他们穿越日军的封锁线,用自己的血肉,为这些美国飞行员,铺开了一条通往安全的道路。

  天幕前,所有时空的帝王们,都为之动容。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极其复杂的神情,有骄傲,有心疼。

  “后世子孙!有情有义,知恩图报!”

  他大声赞叹,但随即,声音又沉了下去,带着一丝颤抖。

  “可这帮倭寇……咱担心,他们会报复啊……”

  一语成谶。

  这场伟大的营救,彻底激怒了日本侵略者。

  本土被炸,是奇耻大辱。

  而轰炸本土的凶手,居然在其占领区内,被那些他们视作蝼蚁的中国百姓舍命相救!

  这更是让他们无法容忍的羞辱!

  疯狂的报复,随之而来。

  日本大本营下达了绝密的命令,调集重兵,发动了“浙赣战役”。

  他们的目标,不是为了占领城市。

  是为了报复!

  为了屠杀!

  天幕的画面,在这一刻,再度被染成了血红色。

  镜头下,一队日军冲进了一个村庄。

  他们挨家挨户地搜查,寻找任何与美国飞行员有关的蛛丝马迹。

  “说!那些美国人在哪里?”一个日本军官用生硬的中文,对着被捆绑的村长吼道。

  村长抬起头,一口带血的唾沫,狠狠吐在了军官的脸上。

  “畜生!”

  军官被彻底激怒,他拔出军刀,一刀,砍下了村长的头颅。

  “给我烧!给我杀!”

  “这个村子,一个人都不许留!”

  惨绝人寰的屠杀开始了。

  烈火吞噬了茅屋,浓烟遮蔽了天空。

  哭喊声、枪声、狞笑声,交织成一片地狱的景象。

  他们将所有帮助过飞行员的,或者被怀疑帮助过飞行员的村庄,全部夷为平地。

  烧光!杀光!抢光!

  “三光政策”在这片土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令人发指的是,日军在撤退时,在许多地区的水井、河流、食物中,投放了霍乱、伤寒、鼠疫等致命的细菌!

  一场针对平民的,惨无人道的细菌战,悄无声息地展开。

  无数侥幸在屠杀中活下来的人,却没有躲过瘟疫的魔爪,在痛苦和绝望中死去。

  镜头,给到了一个被救出的美国飞行员。

  他已被护送到了安全地带,身上的伤也得到了治疗。

  当他得知,那个曾经收留他、给他烤地瓜吃的村庄,已经变成一片焦土时,他疯了一样要回去看看。

  当他站在那片废墟前,看到的是遍地的尸骸,是烧焦的房梁……

  是那熟悉的地窖门口,倒下的老农夫妇的尸体……

  这个在东京上空都未曾畏惧的男人,在这一刻,彻底崩溃了。

  “啊——!!!”

  他双膝重重跪在地上,双手疯狂地插入焦黑的土地,发出了野兽般痛苦而绝望的嘶吼。

  他的泪水,混合着黑色的泥土,流淌在这片因他而被摧毁的土地上。

  天幕之上,旁白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悲愤,报出了一个让所有时空都为之窒息的数字。

  “浙赣战役,据不完全统计,超过二十五万中国军民,付出了生命。”

  二十五万!

  继南京的三十万之后,又一个冰冷而沉重的数字,如同一座巨山,狠狠地压在了所有时空的华夏子民的心头。

  最终,画面定格在重庆。

  幸存的杜立特飞行员们,在这里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他们的胸前,挂上了华夏政府授予的云麾勋章。

  然而,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无尽的悲伤、感激与沉重。

  一位飞行员在面对全世界的记者时,这样说道:

  “请记住,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张开了他们的怀抱。”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为我们铺就了生路。”

  “这份情谊,这份牺牲,我们将用一生去铭记,并告诉我们的后代,永远,永远不要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