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两日来,紫禁城、咸阳宫、未央宫……所有时空都陷入了一种可怕的死寂。

  珍馐美味摆在面前,无人动箸。

  殿内空气沉重,连呼吸都是那么的凝重。

  南京城那三十万冤魂的哀嚎,淞沪战场那二十五万将士的悲壮,时刻在每一位帝王心头的烙印。

  他们茶饭不思,彻夜难眠,脑海中反复回荡着那片血色。

  国,将不国。

  这四个字,是他们一生最深的恐惧。

  就在这凝固的空气中,天幕,终于在血色褪尽后,重新亮起。

  所有帝王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身躯,目光死死地钉在天幕之上。

  他们要知道,后世的华夏,究竟要如何应对这亡国灭种的滔天之祸!

  然而,画面并未直接跳到战场。

  时光,在天幕上骤然倒流。

  【1936年12月12日,西安。】

  古老的城楼下,夜色正浓。

  突然,一阵清脆而密集的枪声,撕裂了寒冬的寂静!

  画面中,两个身影被凸显出来。

  一个,是身着戎装、神情错愕而愤怒的蒋中正。

  另一个,则是那位因“不抵抗”而背负骂名的少帅张学良。

  “兵谏?”

  魏王宫中,曹操的眼缝里闪过一道精光。

  天幕之上,张学良与另一位将领杨虎城联名通电全国,他们的要求,核心只有八个字。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这八个字,像一道惊雷,炸响在所有时空。

  画面切换,不再是高层将领的博弈,而是涌上街头的万千民众。

  学生、工人、商人、市民……

  他们举着横幅,高喊着口号,那发自肺腑的怒吼与呼声,汇成了一股无法阻挡的洪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民心……”

  汉高祖刘邦看着那人潮,喃喃自语。

  “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最终,在多方斡旋之下,兵谏和平解决。

  镜头一转,来到了那片熟悉的黄土高原,延安,宝塔山。

  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镜头前。

  天幕展示了国共两党放下矛盾,达成第二次合作的艰难历程。

  没有过多的言语。

  只有一个握手的镜头。

  这一个动作,却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随后,天幕之上,军旗变换。

  那面熟悉的,带着镰刀锤头的红旗被郑重收藏。

  取而代之的,是两面新的旗帜和番号。

  【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奉天殿内,朱元璋的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他看着天幕上,出现的两人。

  “标儿,”朱元璋忽然开口,“你说,要是当年陈友谅、张士诚肯跟咱联手,一起先把蒙元鞑子赶出去,这天下,又会是个什么局面?”

  朱标沉默了。

  他无法回答,因为历史没有如果。

  但他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在灭国之祸面前,所有的个人恩怨与利益,都必须让路。

  这,是民族大义。

  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在天幕上轰然展开。

  无数蓝色的箭头,代表着蒋中正领导下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在从北到南的漫长战线上,构筑起一道道防线。

  “以空间换时间,层层阻击,消耗敌军。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李世民点头,认可这种战略。

  但紧接着,所有人的瞳孔都是一缩。

  只见在那广袤的华北、华中,日军占领区的后方,突然刺入了无数细小却锋利的红色箭头!

  它们如同一把把手术刀,精准地避开日军的重兵集团,插入敌人的心脏地带。

  “正面战场拖住,敌后战场开花!”

  曹操猛地一拍大腿,脸上满是兴奋。

  “好一个双线并进!让倭寇首尾不能相顾,疲于奔命!妙!实在是妙!”

  画面聚焦于四川。

  一群士兵正在集结,他们脚穿草鞋,肩扛着被戏称为“老套筒”的落后步枪,军容参差不齐。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父亲,颤抖着手,为即将出征的儿子递上了一面手写的白布旗。

  旗帜正中,是一个斗大的“死”字。

  旁边一行小字,墨迹浸透了布料: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那年轻的士兵没有流泪。

  他只是郑重地接过“死字旗”,绑在背上,而后,随着队伍,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夔门。

  【川军出川,三百万壮士,六十万伤亡,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冠!】

  画面飞速切换,来到全面抗战。

  有“铁脚军”之称的“滇军”部队,翻山越岭,奔赴战场。

  以“狼兵”闻名的“桂军”子弟,在淞沪血战中打出了威名。

  彪悍的“湘军”,在家乡的土地上与日寇寸土必争。

  他们的装备或许落后,口音或许南腔北调,但他们的番号前,都有一个共同的前缀——中国!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庐山上的那句誓言,在这一刻,不再是一句口号。

  它化作了川军背上的“死字旗”。

  化作了千万将士奔赴国难的脚步。

  化为了整个民族的共同行动!

  天幕中,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

  一名日军将领看着地图上四面八方调动过来的中国军队情报,发出了轻蔑的嗤笑。

  “一群乌合之众,装备差得像中世纪的军队。凭他们,也想阻挡我们的铁蹄?”

  “正好,让他们聚集起来,也省得我们一个个去找了。一战,击溃他们!”

  狂妄的笑声在指挥部里回荡。

  这笑声,让所有帝王都攥紧了拳头,胸中的怒火再次被点燃。

  天幕的旁白,在此时冷冷响起:

  “然而,这些狂妄的侵略者很快就会明白,他们面对的,究竟是一支怎样的军队,一个怎样的民族。”

  “他们,也即将为自己的傲慢,在华北的崇山峻岭之中,付出第一次惨重的代价。”

  镜头,缓缓转向山西东北部。

  一座地势险要、山路崎岖的关隘,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天幕之上,三个古朴的大字,是用血色写就——

  【平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