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国共合作:北伐的洪流与血色的清党-《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天幕之上,那艘南湖上的红船,渐渐隐入历史的烟波。

  画面流转,定格在了广州。

  两个政党的旗帜,并列出现。

  一面是青天白日,另一面,是刚刚诞生的镰刀铁锤。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不同时空的帝王都感到了某种荒谬感。

  “联合?”

  唐高宗李治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两种不同的理念,如何能走到一处?”

  女帝武则天的眼神变得深邃。

  “这样的联合,无异于卧榻之上,睡了两头饿虎。只看谁,先对枕边人露出獠牙了。”

  天幕的画面,印证了她的判断。

  合作,是权宜之计。

  真正的根基,在于实力。

  画面切换到广州黄埔岛,一所崭新的军官学校,拔地而起。

  校门口,一副对联被天幕特写放大,每一个字都如刀砍斧凿,杀气腾腾。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好!”

  永乐朱棣发出一声暴喝。

  他凝视着那副对联,眼中满是赏识。

  “后世之人,当有此风骨!”

  “为将者,心中若只存财帛官爵,如何开疆拓土,平定乱世!”

  大唐太极殿中,李世民亦是连连点头,目光灼灼。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说得好!这才是我想看到了!”

  这副对联,瞬间赢得了所有尚武帝王的尊重。

  紧接着,几个身影出现在校门口。

  【总理:孙中山】

  【校长:蒋中正】

  【党代表:廖仲恺】

  【政治部主任:周总理】

  一个个名字,在天幕上浮现。

  帝王们注意到这个青年代表,并且他身居要职。

  同时也注意到,这支被注入了全新思想的军队,展现出了令人胆寒的战斗力。

  【黄埔学生军,东征!】

  画面中,年轻的士兵们穿着统一的灰色军装,高喊着陌生的口号,向盘踞广东的军阀陈炯明,发起了决死猛攻。

  他们的攻势,与之前军阀混战时懒散混乱的场面,判若云泥。

  进攻,如臂使指,令行禁止。

  冲锋,舍生忘死,向死而生。

  “这……这是精兵!”

  汉武帝刘彻的目光,死死盯住屏幕。

  “他们的眼睛里,有光!”

  很快,陈炯明的叛军土崩瓦解。

  整个广东革命根据地,宣告统一。

  革命的火焰,不再是飘摇的星火,而是真正开始熊熊燃烧。

  就在这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时刻,一抹巨大的阴影,笼罩了神州。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于北京病逝。】

  天幕之下,举国哀悼。

  画面中,孙中山先生弥留之际的遗嘱,缓缓展开。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一个真正的理想之人。”

  李世民看着那份遗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可惜,他终究没能亲眼看到,他所追求的那个世界。”

  “一个强人倒下,必然会有另一个强人站起来。”

  一直沉默的老年司马懿,幽幽地开口。

  “只是不知道,站起来的这个,是否还会遵循他的遗志。”

  答案,很快揭晓。

  【1926年,国民革命军十万大军,誓师北伐!】

  广州的校场之上,旌旗蔽日。

  一个身着戎装,身形挺拔的身影,站在高台之上。

  正是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中正。

  他接过了孙中山的大旗,成为了北伐军的总司令。

  【目标:打倒盘踞北方的三大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战争的洪流,向着北方,席卷而去。

  接下来的画面,让所有帝王都感到了脊背发凉的震撼。

  北伐军,势如破竹!

  【攻克长沙!】

  【饮马长江,光复武汉!】

  【席卷江西,占领南昌!】

  天幕之上,代表北洋军阀的色块被飞速抹去,染上了革命的赤红。

  推进的速度,快得令人心惊。

  军队在前方浴血冲杀,民众在后方倾力支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看着沿途百姓箪食壶浆,如同迎接王师的场景,喃喃自语。

  “这才是真正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汉武帝刘彻的脸上,写满了惊异。

  “这支新军,当真可怕!”

  “可怕的不是新军。”

  曹操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可怕的是,当军队有了信仰,它所能爆发出的力量,足以摧毁一切!”

  然而,就在这高歌猛进的革命洪流之下,一股阴冷的暗流,正在疯狂滋长。

  天幕的镜头,给到了北伐军总司令蒋中正一个特写。

  他看着那些被我党组织的,声势浩大的工农运动,眼中没有欣慰,反而充满了日益增长的恐惧与嫉恨。

  “他怕了。”

  司马懿的声音,如同鬼魅般响起。

  “他怕这股他无法掌控的力量,会连他自己也一并吞噬。”

  “他要动手了。”

  预言,变成了现实。

  【1927年4月12日,上海。】

  天幕的色调,骤然变得阴沉血腥。

  蒋介石,这位北伐军的最高统帅,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的支持下,悍然向自己的盟友,举起了屠刀。

  深夜,上海街头。

  无数青帮的流氓打手,手持利刃,与全副武装的军队一起,冲向了工人的纠察队,冲向了我党的机关要地。

  枪声,惨叫声,响彻了整个不夜城。

  曾经在同一条战壕里冲锋的战友,转眼间,变成了屠夫与羔羊。

  “背叛!”

  李世民猛地一拍龙椅,胸膛剧烈起伏,双目赤红。

  “两军阵前,自断臂膀!自毁长城!这是何等的愚蠢!何等的歹毒!”

  朱元璋的双拳,在龙袍下死死攥紧,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咱…咱最恨的,就是这种背后捅刀子的叛徒!”

  画面中,血流成河。

  一个又一个年轻的,鲜活的生命,倒在了血泊之中。

  天幕打出了他们的名字。

  【赵世炎】

  【陈延年】

  ……

  一个个名字,就是一座座沉默的丰碑。

  画面里,被捕的陈延年,浑身浴血,却昂首挺立。

  面对敌人的劝降,他啐出一口血沫,发出决绝的呐喊。

  “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

  这呐喊,让所有帝王,都为之动容。

  他们或许不理解这些人的信仰,但他们能看懂这种视死如归的骨气。

  屠杀,并未停止。

  【继上海“四一二”之后,武汉的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宁汉合流,公开清党。】

  屠刀,从上海,挥向了全国。

  曾经轰轰烈烈,席卷半个中国的大革命,在自己人的背叛与屠杀中,染满了鲜血,沉入了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