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先生的表演,会不会过于浮夸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朱由检躲在幕后,忍不住想笑。

  先生的表演,会不会有些过于浮夸了?

  韩旷等人看到这一幕,嗤笑不已,证据实打实的就摆着,不是你叶铭三两句话,就能够将自己给摘出去的。

  还苦心孤诣千辛万苦?不就是想表明你没有作案的动机?

  “后经宣大总督魏云中魏大人调查,发现参与此事的人物极多,原山西巡抚耿如杞、山西总兵张鸿功、榆林副总兵尤世功、山西巨商靳良玉等等,都参与其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重要人物,这位人物,想来镇北侯是极为熟悉。”

  “阎应元。”

  所有人的目光,几乎第一时间落在那个躺在椅子上,喝着雨前龙井的叶铭身上。

  叶铭放下茶杯,看向韩旷,问道:“你怎么确定,阎应元参与其中了。”

  韩旷自信满满,指了指叶铭身前的卷宗,“这次调查的卷宗,侯爷那也抄录了一份,自然可以看一看,当时耿如杞和张鸿功,都有和阎应元的手书交流,是不是阎应元的字迹,其他人不知道,难道侯爷作为阎应元的先生,也不知道?”

  “还是侯爷又要推说是耿如杞和张鸿功,在攀咬阎应元。”

  叶铭不置可否,看着韩旷道:“韩公,继续。”

  韩旷继续说道:“镇北侯的弟子阎应元,从镇北侯刚刚封伯开始,就已经跟在叶铭身边,据耿如杞和张鸿功交代,此人是这次走私的幕后推手。”

  “与耿如杞和张鸿功之间的交流手书,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任何人都不能辩驳。”

  先把阎应元的犯罪行为钉死,再顺藤摸瓜,将这水往叶铭身上引。

  叶铭说道:“抓到阎应元了吗?”

  韩旷摇了摇头,“此人极为狡猾,似乎一早就嗅到了不妙的气息,一下就消失不见了,并未抓到。”

  “但是逃不逃,其实影响不大,反正证据已经摆在这了,通缉此人即可。”

  叶铭说道:“嗯,知道了,然后呢?”

  一旁有人气笑了,“侯爷!大侯爷!他是您的亲传弟子啊,从您刚刚封伯开始,他就跟着您了,显然您对他啊是极为信任的,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做出了这样的事,侯爷就一句知道了,然后呢?”

  “敢问侯爷,您难道就不觉得奇怪,一位并无官身的年轻人,如何成为幕后推手的?他的背后,是不是还有其他人?”

  叶铭点了点头,说道:“是有一些奇怪的,然后呢?”

  在场的气氛都为之一窒,不是……这镇北侯当真就是一个如此混不吝的人吗?

  “侯爷!不必装聋作哑了,如果不是你暗中授意,阎应元怎么会出现在山西,怎么会参与到这一次的走私案之中?一位堂堂的山西巡抚,执掌一省事务,一位执掌山西兵事的山西总兵,怎么可能会听从他的指挥?”

  “他们会畏惧阎应元吗?他们只是畏惧你镇北侯罢了!”

  “侯爷!如今调查的卷宗,都已经在此处,所有的卷宗都指向一个结果,那就是这一次的走私案件,涉众极多,而真正的幕后推手,就是你!”

  证据不会骗人,事实上,这些朝堂的黄紫公卿们找到的证据,确实是对的,确实没有骗人。

  没有伪造,全都是真实。

  因为这些事情,确实是叶铭让阎应元做的,只要做了,那就是代表真实。

  其实叶铭承不承认,并不重要。

  那些秋后处斩的死囚,在临死之前,也还不是一直都说他们是冤枉的?

  叶铭笑了笑,“呵呵,还以为朝中都是一些酒囊饭袋,没想到还是有些厉害人物的。”

  “行吧,我摊牌了,陕西这一次的走私案件,我确实参与其中,所以让阎应元去山西,处理好一切事务。”

  叶铭刚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整个刑部大堂霎时变得极为安静。

  所有的大臣,表现不一,各有各的众生相。

  韩旷、温体仁等人,自然不必多说,脸上都各有各的惊喜神色,怎么都藏不住。

  要不是此地人多,他们肯定又要开始弹冠相庆了,但是此时此刻,他们还要摆出一副扼腕痛惜的样子。

  除此之外,像王在晋、蒋德璟这样的核心大臣,自然知道事情并不会如此简单,而且陛下在不久之前给他们吃了定心丸,侯爷也做了足够多的布置,他们不会认为以侯爷的才智,之间事情会出现什么纰漏。

  所以,不急。

  但还是有人很急,那些中层官员,并不知道事情真相的旁听者,他们此时此刻,理所当然的认为镇北侯这位大明的定海神针,中流砥柱,确实做了这样一件事。

  资敌!养寇自重!

  实则与造反无异!

  他们看向镇北侯的眼神,充满了失望,甚至充满了恨意。

  原先他们是最拥护叶铭的,毕竟每一位青壮派,都喜欢一个强大的、可以让对手感到极致痛苦的首领。

  后世管这一类人,叫鹰派。

  在大堂之外,看着这一切的普通老百姓,当然这些极好的位置,其实都是要花钱的,说是老百姓可能不太合适。

  簪缨世家、富商豪阀。

  但他们确实是白身,他们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代表百姓的观点和看法。

  老百姓的思维更简单,他们不会想那么多的东西,他们只会觉得镇北侯,此刻已经背叛了他们,已经是他们的敌人了!

  韩旷笑了笑,这是计划的一环,他们早就决定好了,在叶铭承认此事是他所为的时候,立刻让人进行一系列的舆论轰炸。

  比如有‘百姓’跳出来,大骂叶铭,你这么做对得起陛下吗?对得起朝廷吗?你对得起我们吗!

  然后最后补一句,入你娘!去死!

  然后就是一些生活武器,金汁、臭鸡蛋、发酵了许久的发酵物,就往叶铭身上招呼!

  恶心不死他!

  圣人有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十年得想多少主意?

  “叶铭!你说你好好的镇北侯不当,为什么要从贼啊?建奴给了你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