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看清风向-《重生八零:在小渔村发家手札》

  她一把拉住苏晓玥的手腕,力道不小,眼神直直地盯着她。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能拒绝这么好的机会?卫成霖可是做外贸的大老板,他主动提携你,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啊!你怎么就这么轻易地推掉了?”

  苏晓玥没有挣脱她的手,也没有立刻回答。

  她只是默默地从怀里掏出那本厚重的秘籍,小心翼翼地翻开其中一页,轻轻递到齐娟娟眼前。

  泛黄的纸页上,一行刚浮现出来的红字格外刺眼。

  “若涉足大型贸易,三年内必遭官非,主破财,殃及家人。”

  齐娟娟盯着那行字,呼吸逐渐变重,眼神由疑惑转为震惊。

  她的脸色一点点变得苍白,嘴唇微微发抖,声音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这……这到底是什么?哪来的消息?怎么说得这么准,这么……吓人?”

  “算是我的‘第六感’吧。”

  苏晓玥苦笑着,将秘籍轻轻合上,重新藏进衣襟内侧。

  她不想多做解释,也无法解释这本神秘古书的来历。

  可齐娟娟看着她那双沉静的眼睛,忽然像是明白了什么,喉咙动了动,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没有再追问下去。

  那天夜里,万籁俱寂,窗外虫鸣细碎。

  苏晓玥独自坐在桌前,披着一件薄薄的外套,一页页翻看着秘籍新解锁的内容。

  她越是深入阅读,心头越是震撼。

  随着她内心所盘算的生意规模逐渐扩大。

  这本书提供的信息也越来越详尽、具体,仿佛能窥见未来十年的风云变幻。

  然而,每次阅读完新的章节,她的脑袋就像被一把沉重的铁锤狠狠砸过,一阵阵剧烈的刺痛从太阳穴蔓延至后脑。

  秘籍最新的一页上,赫然写着一行冰冷而明确的警示。

  “建议转型:1981年后,服装加工业将迅速爆发,沿海地区尤甚,可借机崛起,若迟疑,则错失良机。”

  她终于明白,卖磁带或许能让她赚到第一桶金,却不过是短暂的风口浪尖。

  想要真正在这时代站稳脚跟,就必须看清风向,抓住那转瞬即逝的时机。

  而这本书的提示,加上母亲齐娟娟那一手娴熟的缝纫手艺,还有那台刚刚托人从秦州带回来的兰花牌缝纫机。

  窗外,一轮圆月高悬,洁白如银。

  苏晓玥伸手轻轻擦过缝纫机冰凉的台面,金属的触感让她心头一震。

  就在那一刻,一个全新的念头悄然在她心底扎下了根。

  第二天一早。

  清晨的阳光穿过木窗的格子。

  光线正好落在那台兰花牌缝纫机的金属面上,反射出一道柔和而明亮的光晕。

  苏晓玥站在缝纫机旁,指尖缓缓划过它流畅的弧形机身。

  耳边,昨晚看到的那句话仍在反复回响。

  “1981年要严打音像制品,磁带生意恐将受限,涉者必受牵连。”

  “阿玥,傻站着干啥呢?”

  刘小英端着一碗稀饭轻轻推开门,脚步略显迟缓地走了进来。

  她一眼就看见女儿苏晓玥正呆呆地站在屋中央,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墙角那台老旧缝纫机,神情恍惚。

  “快吃饭!”

  刘小英把碗搁在桌边,声音温和。

  “你爸刚才还说,今天要带你去县城买布料,耽误了可就赶不上中午的班车了。”

  苏晓玥这才如梦初醒,睫毛微微一颤,转过头来。

  她接过那碗稀饭,指尖触到碗壁,感受到一阵微温。

  往日里,这碗稀饭总是清汤寡水,米粒稀疏,几乎能照见人影。

  可今天却有些不同,粥面上浮着几片嫩绿的青菜叶,还泛着一层淡淡的油光。

  她心头一热,知道这是母亲特意为她加了点油和菜。

  她低着头,小口小口地喝着,舌尖尝到久违的油润滋味,暖意顺着喉咙滑下,一直落到胃里。

  可她的目光却始终无法从床头那个旧书堆里移开。

  一本半翻开的破旧册子静静躺在那里,纸页发黄,边角卷起,封面上“服装加工”四个字用毛笔写着。

  更让她心跳加快的是下面那行蝇头小字:“深市将来会成为全球服装加工重镇。”

  她盯着那行字,呼吸不自觉地放轻。

  她忽然抬起头,声音不大,却很认真:“妈,我记得你箱底有几本旧杂志吧?以前好像见过一次……是不是讲衣服的?”

  刘小英正弯腰整理灶台,一听这话,手猛地一抖,端着的空碗差点从指间滑脱,哐当一声磕在桌沿上。

  她脸色微变,眼神里掠过一丝慌乱,随即强作镇定:“你……你翻我箱子了?”

  “没有。”

  苏晓玥摇头,语气平静。

  “上次找针线时,箱子没关严,我顺眼扫了一眼。就一眼。”

  她见母亲神色不对,便放缓了声音,轻声追问:“是讲衣服的吗?封面上是不是有个穿旗袍的女人?”

  刘小英愣住了。

  她站在原地,嘴唇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几秒钟的沉默后,她终于叹了口气,慢慢蹲下身,伸手探到床底,拖出一个沉甸甸的樟木箱子。

  箱子边角已有些磨损,铜扣生了锈,散发出淡淡的樟脑味。

  她掏出一把小钥匙,颤巍巍地打开锁扣,从一堆旧衣物中翻出一本薄薄的杂志。

  纸张早已泛黄,封面褪色得厉害,可依稀还能辨出一位女子的剪影。

  她身着旗袍,侧身而立,裙摆微扬,姿态婉约,背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外滩的街景。

  “这是……”

  苏晓玥伸出手,指尖轻轻碰了碰那泛黄的纸页。

  “这是我年轻时攒下的。”

  刘小英低声说着,手指缓缓摩挲着杂志的封面,眼神逐渐失焦。

  她声音轻得几乎像自言自语:“那时候,这些东西只要被发现,就得当场烧掉。我藏了好几年,才保住这几本……”

  苏晓玥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翻开内页。

  一页、两页……

  她的心跳越来越快。

  里面全是六七十年代海市最流行的服装样式。

  翻领套装、收腰连衣裙、高开衩旗袍,还有各种精巧的剪裁示意图和布料搭配建议。

  “妈,”她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这些衣服……你会做吗?照着图,能做出来吗?”

  刘小英猛地伸手,一把合上杂志,动作几乎带着惊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