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抢购-《重生八零:在小渔村发家手札》

  你们看,深市发展银行刚推出了一个新政策,叫‘特区建设贷’。专为个体户和小工厂设计,最多能贷五万,年息合理,还能分期还款。”

  她跳下缝纫机台,几步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在“需购布料总价”那一栏用力画了个圈,又写下一串数字。

  “我们只要贷三万,就能一次性买足半年的的确良用量。这笔钱压在原料上,等于锁住了未来半年的成本。等订单回款,我们不但能还上,还能多赚一笔。”

  人群一时陷入沉默,有人低头沉思,有人交头接耳。

  就在这时,角落里突然传来一声刺耳的冷笑。

  吴慧娟斜靠在墙边,嗑着瓜子,碎壳子“啪”地一声吐在水泥地上。

  “有些人啊,刚挣俩辛苦钱,尾巴就翘上天了。也不照照镜子,谁给你的胆子去银行借钱?万一还不上,可别到时候把咱们这些老实干活的人都拖下水,跟着你吃糠咽菜!”

  “你不想干,门在那边,自己走人!”

  齐娟娟猛地站起身,“啪”地一声,把手里那把沉甸甸的裁布刀拍在木桌上。

  她眼一瞪,声音洪亮。

  “我们信晓玥!她什么时候坑过大家?什么时候算错过?”

  吴顺强一直沉默地站在人群最后面,这时才缓缓走出。

  他没说话,只是默默走到苏晓玥身后,站定,像一座山。

  随后,他伸出粗壮的右臂,撑在堆放整齐的账本上。

  “我有个队友,在深市发展银行上班。他刚调过去。如果需要,我可以找他,帮忙担保。”

  那场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

  窗外的风刮得铁皮屋顶哗啦作响,煤油灯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大家从怀疑、犹豫到争论,再到最终的沉默与点头。

  最后,苏晓玥在借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手心全是汗。

  她以厂房的产权和所有生产设备做抵押,成功贷下了三万元。

  散会时,已是凌晨。

  工人们陆陆续续走出厂房,脚步疲惫却带着一丝希望。

  齐娟娟走在最后,悄悄拽住苏晓玥的袖子,声音压得极低,眼里满是担忧。

  “晓玥……这一把,赌得是不是太大了?”

  “不是赌。”

  苏晓玥语气坚定。

  她抬起纤细的手指,准确地指向小本子上的一行小字。

  她说:“国家很快要放开化纤原料进口了,这波涨价撑不了多久。”

  她没说出口的是,那行字正一点点变淡。

  第二天一早。

  苏晓玥和齐娟娟匆匆赶到了县供销社。

  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群密密麻麻,像是赶集一般热闹。

  穿的确良衬衫的大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压低声音议论纷纷。

  看来,涨价的消息早就像风一样传开了。

  谁也没想到,这原本普通的布料竟成了人人抢购的香饽饽。

  “同志,我们要三百匹靛蓝色的确良。”

  苏晓玥走到柜台前,语气干脆。

  她从布包里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贷款支票。

  售货员是个中年女人,戴着老花镜,正低头登记。

  她听见声音抬起头来,目光落在支票上,又猛地抬眼看向苏晓玥,眼睛瞪得老大。

  “三百匹?那可不是小数目……”

  她嘴唇微张,似乎还想说什么,声音却戛然而止。

  话没说完,一个穿中山装的男人突然从人群外猛地挤了进来。

  他身后跟着两名身穿工装的工人,正推着一辆吱呀作响的平板车。

  男人二话不说,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张介绍信,“啪”地一声拍在柜台上。

  纸上盖着鲜红的公章,赫然写着:“成屿服装厂”。

  苏晓玥只扫了一眼,心头猛然一沉。

  那正是卫成霖最近悄悄收购的那家厂!

  齐娟娟顿时气得脸色发红,攥紧拳头就要上前理论。

  “你们凭什么插队?我们先来的!”

  她声音高亢,引来周围不少人侧目。

  苏晓玥却迅速伸手,一把拉住她的手腕。

  她低声说:“走,换下一家。”

  她目光冷静地扫过那男人得意的脸,转身便拉着齐娟娟离开了供销社的大门。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她们接连跑了三家供销社,情况一个比一个糟。

  第一家说货还没到,第二天才能进。

  第二家倒是进了货,可刚开仓就被一个自称“集体采购”的人全提走了,连样品都没留下。

  第三家更离谱,仓库门一打开,货就已经被拉走一半,地上只留下几根散落的布头。

  每一家都说不清楚买家是谁。

  可眼神闪烁,话里有话,显然有人早就打点好了关系。

  下午,天空忽然阴沉下来,乌云压顶,转瞬间暴雨倾盆而下。

  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石板上,溅起一片片水花。

  苏晓玥和齐娟娟站在最后一家供销社的屋檐下,浑身早已湿透,头发贴在脸颊上。

  她们眼睁睁看着几名工人冒雨忙碌,将最后一批靛蓝色的确良整匹整匹地搬上一辆卡车。

  卡车缓缓发动,车身上漆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卫氏贸易”。

  “是卫成霖!”

  齐娟娟死死盯着那辆远去的车,咬牙切齿。

  “他就是冲着我们来的!早就盯着这笔生意,想把我们卡死在半路上!”

  苏晓玥没说话。

  她抬起手,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水珠顺着指尖滑落。

  她翻开到“市场应对”那一章,目光急切地搜寻着。

  替代面料为海港进口……醋酸纤维……

  字迹已经被雨水泡得有些模糊,边缘晕开。

  她猛地合上本子,转头看向齐娟娟。

  “娟娟姐,马上给郑芳打电话!”

  就说我要订十套生日宴穿的礼服,全用海港最新的料子!要快,越快越好!”

  华侨饭店的旋转门缓缓一转。

  一阵浓郁的香水味随之飘了进来。

  郑芳踩着高跟鞋走了进来,一身嫩黄色的连衣裙衬得她肤色如雪。

  她走到苏晓玥面前,微微歪头,唇角勾起一抹笑意。

  “苏小姐,这么着急找我,啥事啊?”

  声音轻快,带着几分调侃,眼神却透着好奇。

  “有点事想请您帮个忙。”

  苏晓玥语气平和。

  她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取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

  “这些海港来的布料,三天内能弄到吗?时间很紧,但我相信您有办法。”

  郑芳接过那张纸,随意地展开看了一眼,眼底闪过一丝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