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洛勒住马,目光落在那板车上。
板车上的人,似乎都还有气息。
陈洛对身后跟着的屠狗、沈义吩咐:“派人去把板车上的人都抬下来,平放在阴凉处。”
“是!”
孙思景也跟着去帮忙。
拖着板车的军户正欲阻止,陈洛翻身下马,将接管发配营的手令递了过去。
“我叫陈洛,是刚上任的都伯。
都尉夏雍令我全权接管发配营,从此发配营所有事务由我做主。”
这几个军户看不懂手令内容,但认得出夏雍的都尉大印。
他们立刻向陈洛行礼。
陈洛让他们拿着手令,去叫发配营所有军户集合。
这几个军户走后,陈洛上前其中一个年轻人的情况。
这年轻人左肩被射了一箭,伤口已经严重溃烂化脓。
受伤口感染的影响,这年轻发起了高烧,高烧使得他陷入深度昏迷。
此刻这年轻气息微弱,确实离死只差一口气。
“老师,这疮疡深入肌理,邪毒内陷,恐已……”
孙思景检查后,面露难色,微微摇头。
以他过往的经验,这人已是药石无灵,神仙难救。
那老者闻言,连忙跪着爬过来。
“求大人再好好看看,老朽就这一个儿子,他若是去了……”
“你安静点儿,他还有得救。”
陈洛的话像是给老者点了穴,让老者瞬间安静下来。
陈洛打开让孙思景带着药箱,从药箱取出几个陶罐。
其中一个罐子里,正是他上午用土法蒸馏提纯的大蒜素溶液。
虽然这大蒜素溶液的纯度,远不如后世现代的医学工艺制品。
但在这个时代,已是够用了。
“你看好我是怎么处理伤口的。”
陈洛对孙思景说了一句,然后开始用上午刚蒸馏出的酒精,给器械消毒。
接着他用高度酒给年轻人清洗伤口,动作熟练地刮去腐肉。
昏迷的年轻人无意识地抽搐。
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那老者更是紧张得浑身发抖。
陈洛将那味道刺鼻的大蒜素,仔细地涂抹在年轻人伤口深处,并用干净的麻布浸透药液后覆盖包扎。
随后,他又取出另一罐煎好的退热消炎药汁,小心地撬开年轻人的牙关,一点点灌进去。
整个过程中,陈洛神情专注,动作沉稳。
孙思景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尤其是对那罐“大蒜汁”的效果,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好奇。
时间一点点过去,周围一片寂静,只有矿场远处的凿石声隐约传来。
约莫半个时辰后,奇迹发生了。
那年轻人原本急促而微弱的呼吸,竟然渐渐变得平稳悠长了一些。
烧得通红的脸颊,热度也似乎退下去少许。
“儿……我儿……”
老者颤抖着伸出手,摸了摸儿子的额头,感受到那明显下降的体温,眼泪再次奔涌而出,但这一次是狂喜的泪水!
他猛地转身,对着陈洛就要磕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救命之恩!小老儿李道元给您磕头了!”
陈洛伸手扶住他:“不必如此。他能否挺过去,还要看今晚。”
“李道元?”
一旁的孙思景却突然惊呼出声。
“您可是那位著有《北齐水经注》、《地理志异》的李道元李先生?”
李道元苦涩一笑,笑容中满是沧桑:“正是罪民。”
“不想如今这般狼狈模样,竟还有人记得老朽贱名。”
孙思景顿时肃然起敬:“李先生您的大作,学生拜读过不止一遍,您乃我北齐文学地理之泰斗,学生仰慕已久!”
“李先生,您为何会沦落至此?”
李道元长叹一声:“只因不满朝廷苛政,欲举家南迁避祸,奈何被小人告发,以致家破人亡。”
“老夫与幼子也被流放至此……若非这位大人相救,我李家便要绝后了……”
他说着,又感激涕零地看向陈洛。
陈洛对什么文学泰斗并不太感冒,但他注意到了孙思景所说。
李道元著有《北齐水经注》和《地理志异》?
莫非这位老先生还是个地理学家?
李道元似乎看出了陈洛的若有所思。
他挣扎着站起身,在陈洛身边压低声音道:“大人救命之恩,无以为报。
罪民曾经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记载。
这云州北区有一座山,名叫黑风谷。
那黑风谷往西三十里的黑山坳,地表有黑色易燃之石,掘地数尺便可见,撰写古籍之人称呼其为“石炭”。
那石炭火力远胜木柴,且耐烧无比。
罪民猜想,此物或对大人有用。”
煤矿!
陈洛心中猛地一震。
这确实是极其重要的资源!
无论是冶炼、锻造还是冬季取暖,都是战略级的物资!
黑风谷附近竟然有煤矿?
“李先生此言,价值千金。”
陈洛郑重地点点头,“此恩陈某记下了。”
接下来的一整个下午,陈洛就在这肮脏混乱的发配营空地上,临时搭起了一个简陋的义诊台。
孙思景紧随其后,充当助手,眼中充满了学习和敬畏。
营中罪囚闻讯,起初不敢置信,随后在几个胆大之人尝试后,立刻蜂拥而至。
他们多是各种伤病缠身,伤口感染、发热、痢疾、劳损……状况凄惨。
陈洛毫无厌烦之色,逐一诊断。
他用简易的蒸馏酒消毒,用大蒜素处理感染伤口。
开出草药方子让孙思景去调配。
甚至他还亲自动手为一些骨折者进行正骨复位。
他的动作永远那么稳定高效,对待每一位病患都一视同仁。
孙思景在一旁忙得满头大汗,但他心中的震撼却无以复加。
他从未见过如此高超又如此快捷有效的医术。
他更没见过一位军官,会如此对待这些贱如草芥的罪囚。
“老师……您真乃神医再世!菩萨心肠!”
休息间隙,孙思景由衷地感叹,语气充满了折服。
陈洛只是淡淡摇头:“医者本分而已。”
短短一个下午,陈洛竟诊治了上百名罪囚!
虽然无法立刻治愈所有人,但至少缓解了他们的痛苦,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整个发配营的气氛,都似乎因他的到来而悄然改变了一丝。
次日清晨,陈洛做出了决定。
他不能将这些人继续留在这个人间地狱等死。
他要将所有罪囚全部带回靖边屯。
那里有开垦不完的土地,需要大量的人手。
而这些罪囚,好生对待,便是最好的劳力,也是未来兵源的潜力。
然而,就在他召集所有罪囚,准备宣布迁移命令时,一群不速之客闯入了发配营。
为首的是一个穿着锦缎长衫、摇着折扇、面色倨傲的年轻男子。
男子身后跟着十几名彪悍的家丁,还有几个点头哈腰、一看就是人牙子模样的人。
“哟?今天这破地方还挺热闹?”
那年轻男子用扇子掩着鼻子,嫌弃地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和那些面黄肌瘦的罪囚。
他目光最后落在明显是主事者的陈洛身上,态度轻蔑,“你们谁是管事的?
本校尉范牧武的侄子范玉同!
奉我大伯之命,来挑五十个还能干活的奴工,赶紧把人给我准备好!”
板车上的人,似乎都还有气息。
陈洛对身后跟着的屠狗、沈义吩咐:“派人去把板车上的人都抬下来,平放在阴凉处。”
“是!”
孙思景也跟着去帮忙。
拖着板车的军户正欲阻止,陈洛翻身下马,将接管发配营的手令递了过去。
“我叫陈洛,是刚上任的都伯。
都尉夏雍令我全权接管发配营,从此发配营所有事务由我做主。”
这几个军户看不懂手令内容,但认得出夏雍的都尉大印。
他们立刻向陈洛行礼。
陈洛让他们拿着手令,去叫发配营所有军户集合。
这几个军户走后,陈洛上前其中一个年轻人的情况。
这年轻人左肩被射了一箭,伤口已经严重溃烂化脓。
受伤口感染的影响,这年轻发起了高烧,高烧使得他陷入深度昏迷。
此刻这年轻气息微弱,确实离死只差一口气。
“老师,这疮疡深入肌理,邪毒内陷,恐已……”
孙思景检查后,面露难色,微微摇头。
以他过往的经验,这人已是药石无灵,神仙难救。
那老者闻言,连忙跪着爬过来。
“求大人再好好看看,老朽就这一个儿子,他若是去了……”
“你安静点儿,他还有得救。”
陈洛的话像是给老者点了穴,让老者瞬间安静下来。
陈洛打开让孙思景带着药箱,从药箱取出几个陶罐。
其中一个罐子里,正是他上午用土法蒸馏提纯的大蒜素溶液。
虽然这大蒜素溶液的纯度,远不如后世现代的医学工艺制品。
但在这个时代,已是够用了。
“你看好我是怎么处理伤口的。”
陈洛对孙思景说了一句,然后开始用上午刚蒸馏出的酒精,给器械消毒。
接着他用高度酒给年轻人清洗伤口,动作熟练地刮去腐肉。
昏迷的年轻人无意识地抽搐。
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那老者更是紧张得浑身发抖。
陈洛将那味道刺鼻的大蒜素,仔细地涂抹在年轻人伤口深处,并用干净的麻布浸透药液后覆盖包扎。
随后,他又取出另一罐煎好的退热消炎药汁,小心地撬开年轻人的牙关,一点点灌进去。
整个过程中,陈洛神情专注,动作沉稳。
孙思景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尤其是对那罐“大蒜汁”的效果,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好奇。
时间一点点过去,周围一片寂静,只有矿场远处的凿石声隐约传来。
约莫半个时辰后,奇迹发生了。
那年轻人原本急促而微弱的呼吸,竟然渐渐变得平稳悠长了一些。
烧得通红的脸颊,热度也似乎退下去少许。
“儿……我儿……”
老者颤抖着伸出手,摸了摸儿子的额头,感受到那明显下降的体温,眼泪再次奔涌而出,但这一次是狂喜的泪水!
他猛地转身,对着陈洛就要磕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救命之恩!小老儿李道元给您磕头了!”
陈洛伸手扶住他:“不必如此。他能否挺过去,还要看今晚。”
“李道元?”
一旁的孙思景却突然惊呼出声。
“您可是那位著有《北齐水经注》、《地理志异》的李道元李先生?”
李道元苦涩一笑,笑容中满是沧桑:“正是罪民。”
“不想如今这般狼狈模样,竟还有人记得老朽贱名。”
孙思景顿时肃然起敬:“李先生您的大作,学生拜读过不止一遍,您乃我北齐文学地理之泰斗,学生仰慕已久!”
“李先生,您为何会沦落至此?”
李道元长叹一声:“只因不满朝廷苛政,欲举家南迁避祸,奈何被小人告发,以致家破人亡。”
“老夫与幼子也被流放至此……若非这位大人相救,我李家便要绝后了……”
他说着,又感激涕零地看向陈洛。
陈洛对什么文学泰斗并不太感冒,但他注意到了孙思景所说。
李道元著有《北齐水经注》和《地理志异》?
莫非这位老先生还是个地理学家?
李道元似乎看出了陈洛的若有所思。
他挣扎着站起身,在陈洛身边压低声音道:“大人救命之恩,无以为报。
罪民曾经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记载。
这云州北区有一座山,名叫黑风谷。
那黑风谷往西三十里的黑山坳,地表有黑色易燃之石,掘地数尺便可见,撰写古籍之人称呼其为“石炭”。
那石炭火力远胜木柴,且耐烧无比。
罪民猜想,此物或对大人有用。”
煤矿!
陈洛心中猛地一震。
这确实是极其重要的资源!
无论是冶炼、锻造还是冬季取暖,都是战略级的物资!
黑风谷附近竟然有煤矿?
“李先生此言,价值千金。”
陈洛郑重地点点头,“此恩陈某记下了。”
接下来的一整个下午,陈洛就在这肮脏混乱的发配营空地上,临时搭起了一个简陋的义诊台。
孙思景紧随其后,充当助手,眼中充满了学习和敬畏。
营中罪囚闻讯,起初不敢置信,随后在几个胆大之人尝试后,立刻蜂拥而至。
他们多是各种伤病缠身,伤口感染、发热、痢疾、劳损……状况凄惨。
陈洛毫无厌烦之色,逐一诊断。
他用简易的蒸馏酒消毒,用大蒜素处理感染伤口。
开出草药方子让孙思景去调配。
甚至他还亲自动手为一些骨折者进行正骨复位。
他的动作永远那么稳定高效,对待每一位病患都一视同仁。
孙思景在一旁忙得满头大汗,但他心中的震撼却无以复加。
他从未见过如此高超又如此快捷有效的医术。
他更没见过一位军官,会如此对待这些贱如草芥的罪囚。
“老师……您真乃神医再世!菩萨心肠!”
休息间隙,孙思景由衷地感叹,语气充满了折服。
陈洛只是淡淡摇头:“医者本分而已。”
短短一个下午,陈洛竟诊治了上百名罪囚!
虽然无法立刻治愈所有人,但至少缓解了他们的痛苦,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整个发配营的气氛,都似乎因他的到来而悄然改变了一丝。
次日清晨,陈洛做出了决定。
他不能将这些人继续留在这个人间地狱等死。
他要将所有罪囚全部带回靖边屯。
那里有开垦不完的土地,需要大量的人手。
而这些罪囚,好生对待,便是最好的劳力,也是未来兵源的潜力。
然而,就在他召集所有罪囚,准备宣布迁移命令时,一群不速之客闯入了发配营。
为首的是一个穿着锦缎长衫、摇着折扇、面色倨傲的年轻男子。
男子身后跟着十几名彪悍的家丁,还有几个点头哈腰、一看就是人牙子模样的人。
“哟?今天这破地方还挺热闹?”
那年轻男子用扇子掩着鼻子,嫌弃地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和那些面黄肌瘦的罪囚。
他目光最后落在明显是主事者的陈洛身上,态度轻蔑,“你们谁是管事的?
本校尉范牧武的侄子范玉同!
奉我大伯之命,来挑五十个还能干活的奴工,赶紧把人给我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