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鬼疫-《忆姑娘她不渡人》

  在江底的时候,魃曾经魅惑过她,她始终不为所动,后来魃无计可施,百无聊赖之时,曾问过她:“要是再来一次,可还愿继续做摆渡人?”

  那时候,陶衫连一个眼神都没有给她,更别提回答她的问题了。

  可还愿意?

  她不做摆渡人,会是谁呢?

  她可能就是叶逍真真正正的闺女,陪着爹爹颐养天年,养老送终;也可能是哪户人家的小姐,嫁得良人,相守一生;亦或是江湖剑客,潇洒自在,快意恩仇。

  但不论哪种,都弥补不了另外一种遗憾。

  有些时候,路不是选的,而是自己走出来的。

  她没有因为“摆渡人”这个身份,错过了这段父女亲情;也没有因为叶逍闺女这个名字,而辜负了摆渡人的职责。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却可以触摸。

  所以没有什么再来一次,也没有什么后不后悔,她经历过的,看见的,所有所有,就是最美好的。

  她随着执渊,走过黄泉路,喝下孟婆汤,去奔赴属于她的,另外一个故事。

  ***

  叶逍摇着桨,把忆柯和执渊送回了小楼,他自己却不再上岸了:“现在啊,秋水镇已经安全了,不过我那吵了一辈子的邻居,许老三,还没人给他下葬,我想着,死者为大,他的后事,我给办了。”

  执渊:“魂魄强行抽离,肉身算不得死亡。”

  叶逍愣了愣。

  忆柯垂下眼眸:“至今没有消息,谛听已经去西郊查勘了。”

  念念见自家主人回来,蹦蹦跳跳地来到江边:“爷爷,我做了栗子酥,快来尝尝!”

  叶逍只得把船拴在岸边,随着他们,再次回到了小楼。

  就在这时,门外来了一阵风,谛听的速度从来没有那么快过,他急匆匆的赶进来,怀里抱着一个老人,赫然便是童纠!

  执渊猛的站起身。

  轩辕和江影一脸苍白,跟在谛听后面,在小楼外犹豫了会儿,主要是江影犹豫,连带着轩辕也不知道要不要进去。

  直到他们看见念念,轩辕才强拽着江影,和念念打了个招呼,来到正厅,对忆柯执渊等人行礼。

  汶钏本来是在药房配药的,听见消息就背着药箱,快步赶过来了。

  从面上看,童纠唇色发紫,像是中毒,全身上下没有什么致命的伤口,汶钏四处摸索了一遍,外伤虽多,却并不致命。

  倒是这内伤……

  汶钏皱起眉,拉出手腕替童纠把了脉,她神色凝重,从药箱中取出本医书,熟稔的翻开,停留在某一页。

  那页最上面用朱砂批注了两个大字,名为“鬼疫”。

  长达一寸的钢针夹在汶钏手中,分别在上关、下关、泉涌三处穴位上,各自扎了一下,墨黑色的血从皮下漫出来,汶钏神色非但没有好转,还更加肃穆了。

  那些瓶瓶罐罐装满了整个药箱,汶钏取出来,吩咐谛听,用水化开,让童纠吞下去。

  好在童纠迷迷糊糊,没有完全丧失意识,喂什么就吃什么,呛咳了几下,终归把药咽下去了。

  随后就完全陷入了昏迷。

  谛听正要出去和自家主人禀报情况,就被汶钏拉住了,她不由分说把双指搭在谛听脉上,探了探。

  谛听作为神兽,脉象自然和凡人不一样,汶钏医理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要是让她探出什么来,可不好交代。

  毕竟在汶钏眼里,忆柯一直是沐家四处寻药的姑娘,谛听和念念只是她随身带着的仆从,沐家摆渡人声名响亮得很,跟着忆柯,遇上些鬼怪之事不奇怪,但要是知道谛听不是人,就很值得深思了。

  谛听不着痕迹的抽回手,问:“汶钏姑娘,怎么了?”

  汶钏心思不在那上面,给谛听把脉是怕他被传染,现在看谛听没有事情,也不再纠结,她转头看了眼昏过去的童纠,道:“出去说。”

  轩辕和江影也在正厅中,吞吞吐吐的,半晌说不出所以然。

  轩辕是单纯的懵,他自己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而江影,则是放不下戒备。

  这是军中多年带来的习惯,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的习惯,一时半会改不掉,于是他站在一旁,完全沉默,听着轩辕吞吞吐吐。

  汶钏从内室走出来,径直看向忆柯:“是‘鬼疫’。”

  忆柯放下茶杯,微微坐直了些。

  谛听行礼汇报:“主子叫我去接应童老爷子一行人,我顺着湘江逆流而上,在西郊听见了响动。”

  “阴气,魂魄,还有打斗的声音。”

  谛听取了笔墨,三两笔画了一幅图:“这是在现场,发现的阵法脉络,我不敢断言,还请主子看看。”

  忆柯接过纸张,只扫了一眼,便说:“这是两个阵法的叠加,只凭图纸看不出来,要去西郊走一趟。”

  汶钏上前一步:“不可!”

  “你知道,什么是‘鬼疫’么?”

  忆柯淡淡瞥了她一眼,未作回答。

  “我不清楚它为什么又出现了,它在医书上的记载寥寥无几,约莫七百年前发生过一次,差点酿成大灾。”

  “鬼疫传染性极强,染上的人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我不知道这位爷爷用了什么法子,把鬼疫封在了自己的体内,这才没有传给在座的所有人。”

  “方才谛听说了,事情是发生在西郊的,说不定那里就是鬼疫的源头,你要是……”

  汶钏别开脸,红了眼睛,声音有些哽咽:“忆柯,对于你来说,活着就那么难吗?”

  眼看着气氛不对,念念无奈的翻了个大白眼,她要上去拉汶钏,却发现自己拉不动,只好用眼神求助谛听,最后在两人的努力下,安抚好了汶钏,把她支去熬药了。

  关于鬼疫,忆柯当然知道,甚至了解得比汶钏要深的多,毕竟这东西的源头,和须弥有关。

  她和执渊说过,小鬼的阴气,煞气,怨气混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缠绕,形成了新的事物,那就是须弥。

  鬼疫是如何产生的?

  魃以魅惑,强行抽离魂魄,吸食怨气而生,被她抽离的魂魄,很大概率不会回到原主的身体里去,但又需要一个归宿,那归宿只能是义庄,或是乱葬岗这类地方的,刚刚死去的,新鲜的尸体。

  而这些地方,怨煞气,阴气是最多的,也最容易生成须弥。

  须弥没有神志,不是三界生灵中的任何一种,它由“气”聚集而生,所以须弥本身也是“气”。

  可以利用,也需要消解的“气”。

  要是被抽离出来的魂魄沾染上了须弥,藏在义庄中某个尸体的身上,算是乱了因果,强行把无形的“气”带入肉体,便形成了鬼疫。

  在这世上,几乎所有魂魄心中都有怨,只是这怨气或多或少,摆渡人落寞后,有很多小鬼飘荡世间,生成阴气,幸运些的被渡了,不幸的,被人利用了也不自知。

  这些种种,或内或外,都是鬼疫传播的条件,于是古早些的医书就会记载:鬼疫一出,大灾难逃,无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