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参谋长西村利温面色也极为难看。
从他们开始侵略华北以来,所有部队几乎都是一路高歌猛进,未尝一败,部队虽然连连战斗,但是整体损失都不大,而且士气高涨。
偏偏就他们第五师团搞特殊,平型关打了一场败仗,导致上千名皇军阵亡也就算了,毕竟是辎重部队,战斗力相对来说稍差一些。
可这次被消灭的却是十一联队,正儿八经的作战部队,而且还额外加强了一个重炮大队,光是火炮的配置都抵得上一个旅团了。
结果驿马岭一战,连援兵都没有等到,就被八路军警卫旅三下五除二地杀了个精光。
两场败仗都是第五师团打的,这让号称“钢军”的他们脸往哪儿放?
在发泄完愤怒之后,板垣征四郎转头看向西村利温道:
“对了,这支袭击我们的八路军资料查到了吗?”
西村利温将一份资料地过去道:
“内容不多,之前我们的情报部门,基本都是将重点放在了对国军部队的调查之中。
对于这支八路军的前身红军,却没有进行很好地调查。
毕竟那个时候我们大本营的蠢猪们,一致认定这支红军部队不会在国军的围剿之下存活下来,谁能想到,短短几年时间、、、、、”
他这么说着,心想不止是大本营的那些参谋们想不到,就连他也不会想到。
看着资料上的内容,板垣征四郎半晌才抬头说道:
“林平安,这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将领,我看到了资料上他的履历,和指挥过的战斗,这人我们必须要警惕起来。
不、、、、、”
他声音变得更加严厉,“不!我们要警惕的绝对不只是一个林平安,整支八路军都需要警惕,他们每个人都拥有着坚定的战斗意志和军事素养。”
西村利温则在此刻说道:
“相比之下,还是国军更加值得我们重视一些。
这次我们的11联队,虽然遭遇到敌军伏击,损失比较惨重。
但是这些八路军的人员规模整体比较小,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他们的总人数应该不会超过十万人才对。
相比之下,不管是中央军还是东北军,甚至是桂军这些部队,人数都超过了他们,并且拥有着更好的武器装备,甚至很多势力还拥有独立的军工制造体系,这些都让他们成为比八路军更需要迫切解决的力量。”
西村利温所说也不错,毕竟从纸面上来看,八路军现在的力量恐怕连和晋绥军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是和兵强马壮的中央军去比了。
“不,我能看出来,他们未来会成为主要的威胁,只是现在还处在刚刚发展的阶段而已,总有一天他们会成长为一支令人恐惧的力量。”
板垣征四郎这么说着,转头对西村利温道:
“给寺内长官发电报,请求从华北派遣军中抽调部队增援,同时命令21旅团还有第九旅团,想办法吸引出林平安警卫旅的主力部队,寻求决战时机。”
这两个旅团,已经是第五师团主力了,现在的板垣征四郎显然知道,消灭林平安独立旅的最佳时机,就是现在,而不是将来的任何一个时间段。
因为他很清楚,这支力量将会快速发展,并且速度会越来越快。
可惜,他的计划注定落空,因为林平安的部队,根本不会在这里久留,而是打完就跑,根本不给日军围剿他的机会。
眼下的平型关,日军已经实现突破,而在雁门关一带,更是进入到尾声。
察哈尔派遣军团,还有关东军部队,已经开始南下向忻口一带靠近。
为了阻挡日军进逼太原,第二战区抽调大量兵力,陆续抵达忻口沿线。
这些部队包括东北军,西北军,陕军,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甚至还有部分川军部队,总计二十万人左右。
当然,说是二十万人,不过林平安按照国军吃空饷的惯例和传统,估计能有十六七万人就算不错了。
无论如何,中日双方都在调集重兵,忻口战役已经到了随时可能爆发的边缘。
日军虽然抽调部队,在这片区域搜索林平安的部队,却是一无所获。
此刻的林平安,已经带领部队,进入到忻口一线。
接下来的忻口战役,林平安知道对于是否可以守住太原很重要。
当然,林平安并不会以为,自己这两万多人,就能左右整个战场局势,甚至是阻挡太原丢失。
可林平安又深知,若是在一些关键时刻出动,打击敌人薄弱点,说不定会对战局有所改变。
至少可以多杀一些鬼子,或是拖延一下日军的前进速度。
眼下整个华北,都在以极快的速度沦陷着,甚至日军部队已经兵出山东。
山东的韩复渠,竟是没有带兵抵抗的意思,前线部队几乎是一触即溃,他为了保存实力,也带主力南下,几乎没有在山东给日军制造任何阻碍。
日军几乎没有花费太多力气,便将整个山东侵占。
此时同样在华北地区的山西,就成为整个华北战场的焦点所在。
寺内寿一正在抽调兵力,想办法将忻口拿下,然后进逼太原。
在他看来,只要可以将太原拿下,便相当于控制了整个山西。
山西是重要的产煤地,对于日本人来说,这煤炭就是工业的黑色黄金,有了足够的煤炭,他们的发电厂,化工厂,机械厂,轮船等等,才能运转起来,然后生产出来源源不断的武器,继续扩大侵略的成果。
林平安带领部队,在山区隐蔽之后,就开始派遣侦察部队,对日军的情况进行侦查。
眼下日军也在忻口北侧集结兵力,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军,还有日军第五师团,都在不断集结。
甚至于第五师团的预备师团日军105师团,也被编入战斗序列之中。
相比于中国军队在忻口一线集结的近二十万兵力,日军也在忻口北侧集结了超过十万人的精锐部队。
进入十月中旬,战斗已经是一触即发,双方开始频繁地试探,日军更是每天使用战斗机和轰炸机,对国军阵地展开轰击。
从他们开始侵略华北以来,所有部队几乎都是一路高歌猛进,未尝一败,部队虽然连连战斗,但是整体损失都不大,而且士气高涨。
偏偏就他们第五师团搞特殊,平型关打了一场败仗,导致上千名皇军阵亡也就算了,毕竟是辎重部队,战斗力相对来说稍差一些。
可这次被消灭的却是十一联队,正儿八经的作战部队,而且还额外加强了一个重炮大队,光是火炮的配置都抵得上一个旅团了。
结果驿马岭一战,连援兵都没有等到,就被八路军警卫旅三下五除二地杀了个精光。
两场败仗都是第五师团打的,这让号称“钢军”的他们脸往哪儿放?
在发泄完愤怒之后,板垣征四郎转头看向西村利温道:
“对了,这支袭击我们的八路军资料查到了吗?”
西村利温将一份资料地过去道:
“内容不多,之前我们的情报部门,基本都是将重点放在了对国军部队的调查之中。
对于这支八路军的前身红军,却没有进行很好地调查。
毕竟那个时候我们大本营的蠢猪们,一致认定这支红军部队不会在国军的围剿之下存活下来,谁能想到,短短几年时间、、、、、”
他这么说着,心想不止是大本营的那些参谋们想不到,就连他也不会想到。
看着资料上的内容,板垣征四郎半晌才抬头说道:
“林平安,这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将领,我看到了资料上他的履历,和指挥过的战斗,这人我们必须要警惕起来。
不、、、、、”
他声音变得更加严厉,“不!我们要警惕的绝对不只是一个林平安,整支八路军都需要警惕,他们每个人都拥有着坚定的战斗意志和军事素养。”
西村利温则在此刻说道:
“相比之下,还是国军更加值得我们重视一些。
这次我们的11联队,虽然遭遇到敌军伏击,损失比较惨重。
但是这些八路军的人员规模整体比较小,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他们的总人数应该不会超过十万人才对。
相比之下,不管是中央军还是东北军,甚至是桂军这些部队,人数都超过了他们,并且拥有着更好的武器装备,甚至很多势力还拥有独立的军工制造体系,这些都让他们成为比八路军更需要迫切解决的力量。”
西村利温所说也不错,毕竟从纸面上来看,八路军现在的力量恐怕连和晋绥军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是和兵强马壮的中央军去比了。
“不,我能看出来,他们未来会成为主要的威胁,只是现在还处在刚刚发展的阶段而已,总有一天他们会成长为一支令人恐惧的力量。”
板垣征四郎这么说着,转头对西村利温道:
“给寺内长官发电报,请求从华北派遣军中抽调部队增援,同时命令21旅团还有第九旅团,想办法吸引出林平安警卫旅的主力部队,寻求决战时机。”
这两个旅团,已经是第五师团主力了,现在的板垣征四郎显然知道,消灭林平安独立旅的最佳时机,就是现在,而不是将来的任何一个时间段。
因为他很清楚,这支力量将会快速发展,并且速度会越来越快。
可惜,他的计划注定落空,因为林平安的部队,根本不会在这里久留,而是打完就跑,根本不给日军围剿他的机会。
眼下的平型关,日军已经实现突破,而在雁门关一带,更是进入到尾声。
察哈尔派遣军团,还有关东军部队,已经开始南下向忻口一带靠近。
为了阻挡日军进逼太原,第二战区抽调大量兵力,陆续抵达忻口沿线。
这些部队包括东北军,西北军,陕军,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甚至还有部分川军部队,总计二十万人左右。
当然,说是二十万人,不过林平安按照国军吃空饷的惯例和传统,估计能有十六七万人就算不错了。
无论如何,中日双方都在调集重兵,忻口战役已经到了随时可能爆发的边缘。
日军虽然抽调部队,在这片区域搜索林平安的部队,却是一无所获。
此刻的林平安,已经带领部队,进入到忻口一线。
接下来的忻口战役,林平安知道对于是否可以守住太原很重要。
当然,林平安并不会以为,自己这两万多人,就能左右整个战场局势,甚至是阻挡太原丢失。
可林平安又深知,若是在一些关键时刻出动,打击敌人薄弱点,说不定会对战局有所改变。
至少可以多杀一些鬼子,或是拖延一下日军的前进速度。
眼下整个华北,都在以极快的速度沦陷着,甚至日军部队已经兵出山东。
山东的韩复渠,竟是没有带兵抵抗的意思,前线部队几乎是一触即溃,他为了保存实力,也带主力南下,几乎没有在山东给日军制造任何阻碍。
日军几乎没有花费太多力气,便将整个山东侵占。
此时同样在华北地区的山西,就成为整个华北战场的焦点所在。
寺内寿一正在抽调兵力,想办法将忻口拿下,然后进逼太原。
在他看来,只要可以将太原拿下,便相当于控制了整个山西。
山西是重要的产煤地,对于日本人来说,这煤炭就是工业的黑色黄金,有了足够的煤炭,他们的发电厂,化工厂,机械厂,轮船等等,才能运转起来,然后生产出来源源不断的武器,继续扩大侵略的成果。
林平安带领部队,在山区隐蔽之后,就开始派遣侦察部队,对日军的情况进行侦查。
眼下日军也在忻口北侧集结兵力,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军,还有日军第五师团,都在不断集结。
甚至于第五师团的预备师团日军105师团,也被编入战斗序列之中。
相比于中国军队在忻口一线集结的近二十万兵力,日军也在忻口北侧集结了超过十万人的精锐部队。
进入十月中旬,战斗已经是一触即发,双方开始频繁地试探,日军更是每天使用战斗机和轰炸机,对国军阵地展开轰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