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众人反应,赵叹继续说:“上山之后,跟山上的兄弟们一样,领月钱,吃粮饷,接受我们统一的操练和调遣。”
“如此一来,石碣村就成了我们梁山连通外界的第一道岗哨,更是我们海军陆战队的兵源地。村子因为梁山的保护而富庶,梁山因为村子的支持而强大。这才是真正的一个整体!”
阮氏三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的激动。
他们本来以为这辈子就是打家劫舍,快活一天算一天也就完了。
可现在,赵叹给他们铺出了另一条路,能让村里的乡亲们有船用,有钱赚,不再受人欺负,活得像个人样。
他们瞬间感觉,自己再是人人喊打的水匪,而是保卫家园的战士。
想到这,阮氏三雄都想给赵叹磕一个,阮小七“嗷——!”一嗓子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我这就回村,把这好消息告诉大伙儿!他们要是听了,非得乐疯了不可!”
阮小二也反应了过来,他眼眶都红了:“赵小哥大恩!我们兄弟替石碣村三百多口乡亲,谢过赵小哥!”
阮小七更是猴急,已经转身要往厅外跑了:“哥哥们,还等啥,走啊!我已经等不及要看那帮老少爷们乐疯了的样子了!”
“站住!回来!”
林冲一声断喝,拦住了他们。
阮氏三雄齐刷刷地回过头,不解地看向林冲:“寨主,你这是……?”
林冲没有立刻回答,他在厅中走了两步,脸上带着几分凝重。他先是对着阮氏三雄摆了摆手:“不必喊我寨主,你们还称我林教头即可,寨主之职是对外的,对内咱们还是兄弟相称。”
说完他又转向赵叹:“三弟,你的计策虽好,可我总觉得,有几处地方,似乎……不大妥当。”
林冲毕竟做过八十万禁军教头,也曾在官场沉浮,想的问题远比阮氏三雄要深远。
赵叹做了个请的手势:“大哥但说无妨。”
林冲沉吟片刻,开口道:“第一桩,便是借贷。借钱给乡亲们修船买网,这是仁义之举,可农夫渔民靠天吃饭,总有光景不好的时候。若是有人借了钱,实在还不上,那该如何是好?”
“难道,我们梁山也要学那放印子钱的泼皮,上门去逼债不成?这事要是传出去,梁山的名声可是要毁于一旦!”
阮氏三雄仔细一想,村里确实有那么几个好吃懒做的,万一他们果真借钱不还,这事就难办了。
不等赵叹回答,林冲又接着说出了第二个疑虑:“其二,便是三丁抽一。三弟啊,落草为寇,终究不是什么光彩的营生。咱们这些人,都是被逼无奈,才上了梁山。”
“可石碣村的乡亲们,有家有业,未必人人都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活。若是他们不愿,我们难道还要强逼他们入伙不成?怕只怕,人在曹营心在汉,日后反而会生出大乱子!”
林冲这两问,句句在理,直指赵叹计划中最核心的问题。
赵叹听完,脸上却不见半点为难,反而哈哈一笑:“大哥所虑,确实在理。不过,这些问题,小弟也早就想过了。”
“我先说第一个问题,还不上钱怎么办?好办得很!咱们梁山如今百废待兴,处处都要用人。修寨墙,打铁器,造船只,以后开了学堂,还要盖房子,哪一样离得开人手?”
“他没钱还,可以出力嘛!会木工的,来修房子造船。会打铁的,来铁匠铺帮忙。什么都不会的,有力气总有吧?上山来当个伙夫,帮着挑水砍柴,都行!”
“咱们按市价给他算工钱,一文钱都不会少他的。用工钱抵了债,剩下的还能拿回家养活老婆孩子。这叫以工代赈,咱们不亏,乡亲们也不亏,岂不是两全其美?”
众人听了,都觉得此法可行。
可赵叹接下来的话,就让林冲背上冒起一层鸡皮疙瘩。
只听赵叹嘿嘿一笑:“退一万步说,就算人跑了,或是病了、没了,也没关系嘛。不是还有家人在村里吗?老子还不上,儿子还。这辈人还不清,下辈人接着还。父债子偿,子债父偿,天经地义。总之,咱们这笔钱,是断断亏不了的。”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却透着一股子薄凉之意,这一招,就将石碣村彻底绑死在梁山之上。
林冲思索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赵叹的法子,虽然看似冷漠,但却合情合理,甚至还留有余地,给人出路。确实是当下的万全之策了。
赵叹接着说道:“至于大哥说的第二点,强扭的瓜不甜,这个我认同。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落草,确实不好办。所以这事,还得仰仗阮家三位哥哥出面,去村里给乡亲们好好做做工作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他话还没说完,一直憋着没说话的阮小二突然“嗨”了一声,打断了他。
“林教头,赵小哥,你们把这事想得太难了!你们是不晓得我们石碣村的乡亲们,过的都是些什么日子!”
阮小五也接上话茬:“自从王伦那鸟人占了梁山,我们石碣村就没一天好日子过。他不让我们进梁山泊打鱼,我们只能去官府告状,指望官老爷给我们做主。”
“那帮狗官,每次都说派兵来剿匪,可那官兵来了,连梁山周围都不敢靠近,就知道在我们村里作威作福!吃我们的,拿我们的不算完,谁敢反抗,甚至还杀良冒功!那帮狗官,比梁山上的土匪还不是东西!”
阮小二攥着拳头说:“我们这石碣村,夹在梁山和官府中间,两头受气,早就活不下去了!乡亲们恨透了那帮狗官,只是没人领头,没有靠山,不敢反抗罢了。”
“现在好了,现在梁山是哥哥们当家作主,不但给村里撑腰,还给乡亲们贷款,以后还要办学堂让娃儿们读书,这是天大的好事!别说他娘的三丁抽一,只要赵小哥你把这些话传出去,我敢说村里有一半的老少爷们,挤破头都想上山入伙!”
赵叹听完,心中最后一块石头也落了地,他没想到石碣村的处境竟是如此艰难,竟已到了民怨沸腾的地步。
他长舒一口气,站起身来:“好!既是民心所向,那事情就好办了。时不我待,咱们这就分头行动。”
他向林冲一抱拳:“大哥,山寨初定,人心不稳。这操练兵马,整肃军纪的重任,就全权交给你了。请务必让这五百多号人,有个士兵的样子!”
林冲见赵叹如此郑重,立刻起身领命:“三弟放心,此事包我身上!”
赵叹又向阮小七一抱拳:“七哥,你性子最是急躁,正好干快活。立刻带上五十个兄弟,把山寨里所有能动的船都拉出来,该修的修,该补的补。一切用度从库房支取!”
阮小七兴奋地一抱拳:“得令!”
赵叹再向阮小二一抱拳:“阮家二哥,你为人稳重,石碣村收编的大事,就全权交给你了!回去把我们的政策,一五一十地跟乡亲们讲清楚。愿意入伙的,登记造册。愿意贷款的,也一一记下。记住,这是第一步,一定要走稳了,不能出半点差错!”
阮小二也郑重抱拳回礼:“赵小哥放心,若出纰漏,阮小二提头来见!”
最后,赵叹看向了武松和阮小五:“二哥,小五哥,你们两收拾一下,随我下山。”
“如此一来,石碣村就成了我们梁山连通外界的第一道岗哨,更是我们海军陆战队的兵源地。村子因为梁山的保护而富庶,梁山因为村子的支持而强大。这才是真正的一个整体!”
阮氏三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的激动。
他们本来以为这辈子就是打家劫舍,快活一天算一天也就完了。
可现在,赵叹给他们铺出了另一条路,能让村里的乡亲们有船用,有钱赚,不再受人欺负,活得像个人样。
他们瞬间感觉,自己再是人人喊打的水匪,而是保卫家园的战士。
想到这,阮氏三雄都想给赵叹磕一个,阮小七“嗷——!”一嗓子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我这就回村,把这好消息告诉大伙儿!他们要是听了,非得乐疯了不可!”
阮小二也反应了过来,他眼眶都红了:“赵小哥大恩!我们兄弟替石碣村三百多口乡亲,谢过赵小哥!”
阮小七更是猴急,已经转身要往厅外跑了:“哥哥们,还等啥,走啊!我已经等不及要看那帮老少爷们乐疯了的样子了!”
“站住!回来!”
林冲一声断喝,拦住了他们。
阮氏三雄齐刷刷地回过头,不解地看向林冲:“寨主,你这是……?”
林冲没有立刻回答,他在厅中走了两步,脸上带着几分凝重。他先是对着阮氏三雄摆了摆手:“不必喊我寨主,你们还称我林教头即可,寨主之职是对外的,对内咱们还是兄弟相称。”
说完他又转向赵叹:“三弟,你的计策虽好,可我总觉得,有几处地方,似乎……不大妥当。”
林冲毕竟做过八十万禁军教头,也曾在官场沉浮,想的问题远比阮氏三雄要深远。
赵叹做了个请的手势:“大哥但说无妨。”
林冲沉吟片刻,开口道:“第一桩,便是借贷。借钱给乡亲们修船买网,这是仁义之举,可农夫渔民靠天吃饭,总有光景不好的时候。若是有人借了钱,实在还不上,那该如何是好?”
“难道,我们梁山也要学那放印子钱的泼皮,上门去逼债不成?这事要是传出去,梁山的名声可是要毁于一旦!”
阮氏三雄仔细一想,村里确实有那么几个好吃懒做的,万一他们果真借钱不还,这事就难办了。
不等赵叹回答,林冲又接着说出了第二个疑虑:“其二,便是三丁抽一。三弟啊,落草为寇,终究不是什么光彩的营生。咱们这些人,都是被逼无奈,才上了梁山。”
“可石碣村的乡亲们,有家有业,未必人人都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活。若是他们不愿,我们难道还要强逼他们入伙不成?怕只怕,人在曹营心在汉,日后反而会生出大乱子!”
林冲这两问,句句在理,直指赵叹计划中最核心的问题。
赵叹听完,脸上却不见半点为难,反而哈哈一笑:“大哥所虑,确实在理。不过,这些问题,小弟也早就想过了。”
“我先说第一个问题,还不上钱怎么办?好办得很!咱们梁山如今百废待兴,处处都要用人。修寨墙,打铁器,造船只,以后开了学堂,还要盖房子,哪一样离得开人手?”
“他没钱还,可以出力嘛!会木工的,来修房子造船。会打铁的,来铁匠铺帮忙。什么都不会的,有力气总有吧?上山来当个伙夫,帮着挑水砍柴,都行!”
“咱们按市价给他算工钱,一文钱都不会少他的。用工钱抵了债,剩下的还能拿回家养活老婆孩子。这叫以工代赈,咱们不亏,乡亲们也不亏,岂不是两全其美?”
众人听了,都觉得此法可行。
可赵叹接下来的话,就让林冲背上冒起一层鸡皮疙瘩。
只听赵叹嘿嘿一笑:“退一万步说,就算人跑了,或是病了、没了,也没关系嘛。不是还有家人在村里吗?老子还不上,儿子还。这辈人还不清,下辈人接着还。父债子偿,子债父偿,天经地义。总之,咱们这笔钱,是断断亏不了的。”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却透着一股子薄凉之意,这一招,就将石碣村彻底绑死在梁山之上。
林冲思索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赵叹的法子,虽然看似冷漠,但却合情合理,甚至还留有余地,给人出路。确实是当下的万全之策了。
赵叹接着说道:“至于大哥说的第二点,强扭的瓜不甜,这个我认同。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落草,确实不好办。所以这事,还得仰仗阮家三位哥哥出面,去村里给乡亲们好好做做工作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他话还没说完,一直憋着没说话的阮小二突然“嗨”了一声,打断了他。
“林教头,赵小哥,你们把这事想得太难了!你们是不晓得我们石碣村的乡亲们,过的都是些什么日子!”
阮小五也接上话茬:“自从王伦那鸟人占了梁山,我们石碣村就没一天好日子过。他不让我们进梁山泊打鱼,我们只能去官府告状,指望官老爷给我们做主。”
“那帮狗官,每次都说派兵来剿匪,可那官兵来了,连梁山周围都不敢靠近,就知道在我们村里作威作福!吃我们的,拿我们的不算完,谁敢反抗,甚至还杀良冒功!那帮狗官,比梁山上的土匪还不是东西!”
阮小二攥着拳头说:“我们这石碣村,夹在梁山和官府中间,两头受气,早就活不下去了!乡亲们恨透了那帮狗官,只是没人领头,没有靠山,不敢反抗罢了。”
“现在好了,现在梁山是哥哥们当家作主,不但给村里撑腰,还给乡亲们贷款,以后还要办学堂让娃儿们读书,这是天大的好事!别说他娘的三丁抽一,只要赵小哥你把这些话传出去,我敢说村里有一半的老少爷们,挤破头都想上山入伙!”
赵叹听完,心中最后一块石头也落了地,他没想到石碣村的处境竟是如此艰难,竟已到了民怨沸腾的地步。
他长舒一口气,站起身来:“好!既是民心所向,那事情就好办了。时不我待,咱们这就分头行动。”
他向林冲一抱拳:“大哥,山寨初定,人心不稳。这操练兵马,整肃军纪的重任,就全权交给你了。请务必让这五百多号人,有个士兵的样子!”
林冲见赵叹如此郑重,立刻起身领命:“三弟放心,此事包我身上!”
赵叹又向阮小七一抱拳:“七哥,你性子最是急躁,正好干快活。立刻带上五十个兄弟,把山寨里所有能动的船都拉出来,该修的修,该补的补。一切用度从库房支取!”
阮小七兴奋地一抱拳:“得令!”
赵叹再向阮小二一抱拳:“阮家二哥,你为人稳重,石碣村收编的大事,就全权交给你了!回去把我们的政策,一五一十地跟乡亲们讲清楚。愿意入伙的,登记造册。愿意贷款的,也一一记下。记住,这是第一步,一定要走稳了,不能出半点差错!”
阮小二也郑重抱拳回礼:“赵小哥放心,若出纰漏,阮小二提头来见!”
最后,赵叹看向了武松和阮小五:“二哥,小五哥,你们两收拾一下,随我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