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次成功的扮演之后,我与那只狸花猫之间似乎建立了一种奇妙的默契。
我开始更频繁地将元神附于其身,以它的视角,沉浸式地体验着这段都市浮生。
我以为,这种观察者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一个女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它的命运,也给我上了一堂无比沉重的人生课。
女孩正是上次给我火腿肠的那个。
她叫小雅,一个刚上初中的学生。
她似乎对我这只特立独行的狸花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放学都会来寻找我,带着食物和温柔的呼唤。
在人类的视角中,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善良举动。
但在猫的本能里,这是一种持续的、带有目的性的接近。
我能清晰地感知到,狸花猫内心的警惕从未消失,它始终与小雅保持着最后的距离。
而我的内心,则对此进行着冷静的分析:“这是一种试探性的契约建立过程。一方以持续的善意示好,试图打破另一方的防御壁垒。契约一旦达成,双方的关系将从‘萍水相逢’转变为‘拥有与被拥有’。”
终于,在一个下着小雨的周末,小雅撑着伞,找到了蜷缩在屋檐下躲雨的我。
她将一个铺着柔软毛巾的纸箱放在我面前,用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说:“小花,跟我回家吧,外面太冷了。”
雨水打湿了狸花猫的皮毛,带来了刺骨的寒意。
它犹豫着,望着纸箱里那片干燥温暖的方寸之地,又看了看女孩眼中那明亮的、充满期盼的黄色光晕。
最终,生存的本能和对温暖的渴望,战胜了与生俱来的警惕。
它迈开步子,跳进了纸箱。
在它做出决定的那一刻,我清晰地感觉到,一条无形的、淡粉色的能量线,连接在了它与女孩之间。
契约,成立了。
被带回家的过程,对一只习惯了自由的流浪猫而言,无异于一场温和的绑架。
电梯的密闭空间让它不安,人类居所里混杂着消毒水、香薰和各种陌生化学品的气味,让它的嗅觉系统几近崩溃。
小雅的家很温馨,她给了我一个柔软的猫窝,一碗丰盛的猫粮,还有干净的水。
她会温柔地抚摸我的毛发,用轻柔的声音和我说话。
起初的几天,是狸花猫生命中从未体验过的“天堂”。
不再需要为食物发愁,不再需要为躲避风雨而奔波,不再需要警惕任何潜在的危险。
我通过它的感官,体验着这份安逸。
内心深处,我的人类意识却在低语:“任何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份安逸的代价,是自由。这是一场不等价的交换,一方付出的是微不足道的资源,而另一方付出的,却是整个世界。”
很快,矛盾就出现了。
狸花猫的野性并未完全褪去。
它会在夜里追逐想象中的猎物,不小心打碎了桌上的一个装饰品;
它不习惯使用猫砂盆,在昂贵的地毯一角留下了自己的标记;
当小雅的父母想要亲近它时,它会因为不熟悉对方的气味而发出警惕的嘶吼声。
每一次“犯错”,都会让小雅父母脸上那本就淡薄的善意减少一分。
他们开始抱怨,言语中充满了“麻烦”、“肮脏”、“养不熟”之类的词汇。
这些负面的情绪能量,如同细小的针,不断刺痛着狸花猫敏感的神经。
小雅则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她身上的期盼光芒,逐渐被无奈的灰色所取代。
我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内心犹如明镜:“契约正在出现裂痕。人类所谓的‘爱’,很多时候是建立在‘符合预期’的基础之上的。一旦对象超出了他们的控制和想象,这份‘爱’便会迅速贬值,甚至转化为厌弃。”
转折点发生在一周后。
小雅的母亲对猫毛过敏,身上起了红疹。
这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天晚上,我“听”到了小雅父母在房间里的争吵。
“明天必须把它送走!我的身体最重要!”母亲的声音尖锐而决绝。
“可是小雅会伤心的……”父亲在做着无力的辩解。
“伤心一阵子总比我天天难受强!一只野猫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能感觉到,狸花猫在自己的窝里不安地动了动。
它或许听不懂人类的语言,但它能清晰地“闻”到空气中那股决绝、冷漠的“味道”,以及那条连接着它与小雅的粉色能量线,正在剧烈地波动,变得越来越黯淡。
第二天,小雅哭红了眼睛。
她抱着狸花猫,一遍又一遍地说着“对不起”。
她的身上散发着浓烈的、咸涩的悲伤味道,但在这悲伤之下,我还“闻”到了一丝解脱。
因为她再也无需承受来自父母的压力了。
最终,是她的父亲执行了“遗弃”的程序。
他将狸花猫放进一个纸箱,开车带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离家有十几公里的城市公园,然后将纸箱放在一棵大树下,头也不回地开车离去。
当纸箱被放下,车门关上,引擎发动的声音远去时,我通过猫的眼睛,看到了那辆车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那一刻,我清晰地感觉到,那条本已黯淡的粉色能量线,“啪”的一声,彻底断了。
一种巨大的、冰冷的、被整个世界抛弃的恐慌感,瞬间淹没了狸花猫的意识,也狠狠地冲击着我的元神。
“契约被单方面撕毁。没有解释,没有补偿,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告别。对于强大的一方,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弱小的一方,这意味着整个世界的崩塌。”我的内心独白,第一次带上了冰冷的寒意。
狸花猫从纸箱里钻出来,茫然地看着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这里没有熟悉的气味,没有可以标记的领地,只有其他流浪动物投来的、不怀好意的目光。
它曾经短暂拥有的“家”,那个温暖的猫窝,那碗永远不会空的食物,都化为了泡影。
它又变回了一无所有的流浪者,而且还是在一个敌对的领地上。
那一瞬间,我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绝望。
那不是一种情绪,而是一种状态——与过去所有赖以生存的“信息”完全断联的状态。
这种感觉,与《太一经》最后一页警告的“归虚”,竟有几分相似。
我强行压下元神的震荡,开始主动引导狸花猫的本能。
我调动起它基因深处关于生存的记忆,寻找水源,分辨可以藏身的角落,评估周围潜在的威胁。
这不是扮演,这是真正的战斗。
我必须帮助它在这个残酷的新环境中活下去。
深夜,我带着一身的疲惫与心悸,将元神抽离回自己的肉身。
我瘫坐在蒲团上,浑身冷汗。
窗外,城市的霓虹依旧璀璨,但此刻在我眼中,却多了一层说不出的冷漠。
这次“扮演”,没有让我获得任何愉悦,却让我的神魂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淬炼。
我不再仅仅是共情,而是亲历了背叛与抛弃。
我对“契约”、“信任”与“人性”的理解,不再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烙印在灵魂深处的冰冷刻痕。
这堂课很残酷,但却让我明白了,要想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中走下去,仅仅拥有力量和智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颗在见证了所有冰冷与残酷之后,依然能保持温热与坚韧的心。
我开始更频繁地将元神附于其身,以它的视角,沉浸式地体验着这段都市浮生。
我以为,这种观察者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一个女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它的命运,也给我上了一堂无比沉重的人生课。
女孩正是上次给我火腿肠的那个。
她叫小雅,一个刚上初中的学生。
她似乎对我这只特立独行的狸花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放学都会来寻找我,带着食物和温柔的呼唤。
在人类的视角中,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善良举动。
但在猫的本能里,这是一种持续的、带有目的性的接近。
我能清晰地感知到,狸花猫内心的警惕从未消失,它始终与小雅保持着最后的距离。
而我的内心,则对此进行着冷静的分析:“这是一种试探性的契约建立过程。一方以持续的善意示好,试图打破另一方的防御壁垒。契约一旦达成,双方的关系将从‘萍水相逢’转变为‘拥有与被拥有’。”
终于,在一个下着小雨的周末,小雅撑着伞,找到了蜷缩在屋檐下躲雨的我。
她将一个铺着柔软毛巾的纸箱放在我面前,用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说:“小花,跟我回家吧,外面太冷了。”
雨水打湿了狸花猫的皮毛,带来了刺骨的寒意。
它犹豫着,望着纸箱里那片干燥温暖的方寸之地,又看了看女孩眼中那明亮的、充满期盼的黄色光晕。
最终,生存的本能和对温暖的渴望,战胜了与生俱来的警惕。
它迈开步子,跳进了纸箱。
在它做出决定的那一刻,我清晰地感觉到,一条无形的、淡粉色的能量线,连接在了它与女孩之间。
契约,成立了。
被带回家的过程,对一只习惯了自由的流浪猫而言,无异于一场温和的绑架。
电梯的密闭空间让它不安,人类居所里混杂着消毒水、香薰和各种陌生化学品的气味,让它的嗅觉系统几近崩溃。
小雅的家很温馨,她给了我一个柔软的猫窝,一碗丰盛的猫粮,还有干净的水。
她会温柔地抚摸我的毛发,用轻柔的声音和我说话。
起初的几天,是狸花猫生命中从未体验过的“天堂”。
不再需要为食物发愁,不再需要为躲避风雨而奔波,不再需要警惕任何潜在的危险。
我通过它的感官,体验着这份安逸。
内心深处,我的人类意识却在低语:“任何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份安逸的代价,是自由。这是一场不等价的交换,一方付出的是微不足道的资源,而另一方付出的,却是整个世界。”
很快,矛盾就出现了。
狸花猫的野性并未完全褪去。
它会在夜里追逐想象中的猎物,不小心打碎了桌上的一个装饰品;
它不习惯使用猫砂盆,在昂贵的地毯一角留下了自己的标记;
当小雅的父母想要亲近它时,它会因为不熟悉对方的气味而发出警惕的嘶吼声。
每一次“犯错”,都会让小雅父母脸上那本就淡薄的善意减少一分。
他们开始抱怨,言语中充满了“麻烦”、“肮脏”、“养不熟”之类的词汇。
这些负面的情绪能量,如同细小的针,不断刺痛着狸花猫敏感的神经。
小雅则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她身上的期盼光芒,逐渐被无奈的灰色所取代。
我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内心犹如明镜:“契约正在出现裂痕。人类所谓的‘爱’,很多时候是建立在‘符合预期’的基础之上的。一旦对象超出了他们的控制和想象,这份‘爱’便会迅速贬值,甚至转化为厌弃。”
转折点发生在一周后。
小雅的母亲对猫毛过敏,身上起了红疹。
这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天晚上,我“听”到了小雅父母在房间里的争吵。
“明天必须把它送走!我的身体最重要!”母亲的声音尖锐而决绝。
“可是小雅会伤心的……”父亲在做着无力的辩解。
“伤心一阵子总比我天天难受强!一只野猫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能感觉到,狸花猫在自己的窝里不安地动了动。
它或许听不懂人类的语言,但它能清晰地“闻”到空气中那股决绝、冷漠的“味道”,以及那条连接着它与小雅的粉色能量线,正在剧烈地波动,变得越来越黯淡。
第二天,小雅哭红了眼睛。
她抱着狸花猫,一遍又一遍地说着“对不起”。
她的身上散发着浓烈的、咸涩的悲伤味道,但在这悲伤之下,我还“闻”到了一丝解脱。
因为她再也无需承受来自父母的压力了。
最终,是她的父亲执行了“遗弃”的程序。
他将狸花猫放进一个纸箱,开车带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离家有十几公里的城市公园,然后将纸箱放在一棵大树下,头也不回地开车离去。
当纸箱被放下,车门关上,引擎发动的声音远去时,我通过猫的眼睛,看到了那辆车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那一刻,我清晰地感觉到,那条本已黯淡的粉色能量线,“啪”的一声,彻底断了。
一种巨大的、冰冷的、被整个世界抛弃的恐慌感,瞬间淹没了狸花猫的意识,也狠狠地冲击着我的元神。
“契约被单方面撕毁。没有解释,没有补偿,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告别。对于强大的一方,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弱小的一方,这意味着整个世界的崩塌。”我的内心独白,第一次带上了冰冷的寒意。
狸花猫从纸箱里钻出来,茫然地看着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这里没有熟悉的气味,没有可以标记的领地,只有其他流浪动物投来的、不怀好意的目光。
它曾经短暂拥有的“家”,那个温暖的猫窝,那碗永远不会空的食物,都化为了泡影。
它又变回了一无所有的流浪者,而且还是在一个敌对的领地上。
那一瞬间,我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绝望。
那不是一种情绪,而是一种状态——与过去所有赖以生存的“信息”完全断联的状态。
这种感觉,与《太一经》最后一页警告的“归虚”,竟有几分相似。
我强行压下元神的震荡,开始主动引导狸花猫的本能。
我调动起它基因深处关于生存的记忆,寻找水源,分辨可以藏身的角落,评估周围潜在的威胁。
这不是扮演,这是真正的战斗。
我必须帮助它在这个残酷的新环境中活下去。
深夜,我带着一身的疲惫与心悸,将元神抽离回自己的肉身。
我瘫坐在蒲团上,浑身冷汗。
窗外,城市的霓虹依旧璀璨,但此刻在我眼中,却多了一层说不出的冷漠。
这次“扮演”,没有让我获得任何愉悦,却让我的神魂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淬炼。
我不再仅仅是共情,而是亲历了背叛与抛弃。
我对“契约”、“信任”与“人性”的理解,不再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烙印在灵魂深处的冰冷刻痕。
这堂课很残酷,但却让我明白了,要想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中走下去,仅仅拥有力量和智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颗在见证了所有冰冷与残酷之后,依然能保持温热与坚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