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易知玉轻声应着,唇角含着一抹浅笑。
两人并肩走下楼梯,沈云舟始终体贴地虚扶着她的手臂,步伐稳健而缓慢,处处透着珍视。
行至京楼大门外,马车早已准备妥当,安静地等候在夜色中。
沈云舟先一步上前,亲自撩起车帘,小心翼翼地扶着易知玉登上马车,待她坐稳后,自己才利落地弯腰进入,紧挨着她坐下。
“启程吧。”
他对着车外吩咐道。
车夫低声应和,随着一声清脆的鞭响,马车平稳地驶动,碾过青石板路,融入沉沉的夜色,朝着沈府的方向辘辘行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将前世今生的心结都坦诚相告的二人,终于消融了彼此间的隔阂。
沈云舟心中那些辗转反侧的纠结与苦闷,自那夜易知玉主动来京楼寻他,并将重生之事和盘托出后,便如春日积雪般悄然消融。
他果真如自己承诺的那般,开始认真地“重新追求”易知玉。
今日邀她至西郊赏桃李芳菲,明日便伴她去湖畔看烟波画船。
从前的相处虽也和睦,却总隔着一层相敬如宾的薄纱;
而今,两人之间却仿佛注入了崭新的生机,多了几分未婚男女间才有的试探、悸动与真心。
他会细心记得她爱吃的点心,在她看风景时,目光却长久地落在她身上;
她也会在他侃侃而谈时,含笑倾听,眼底闪着细碎的光。
这日清晨,沈云舟因公务早早离府。
易知玉用过早膳,正坐在院中的藤椅里,享受着暖阳拂面的惬意。
思绪不由飘回那夜回程的马车上,沈云舟握着她的手,将他同样身为重生之人的秘密坦然相告。
当时易知玉的震惊无以复加,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前世今生疑团的豁然开朗。
为何这一世他归家的时间提早了这么多?
为何他待她的方式与前世截然不同?
她曾将此归结于自己重生引发的变数,却未曾想过,命运的轨迹早已因他们二人的共同归来而彻底改变。
念及此,易知玉心中涌起一股深沉的感动。
原来沈云舟重生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日夜兼程地赶回来,只为陪伴她生产,亲眼见证女儿的降生,弥补上一世错过她最需要陪伴时刻的遗憾。
不仅如此,归来后的他,不再像前世那般因揣测她的心意而踌躇不前。
他变得主动而坚定,耐心地解开一个个误会,理清一桩桩事情,不愿再重蹈覆辙,让所有事都陷在不明不白之中。
每一次当她面临困境,他总是毫不犹豫地站在她身前,为她遮风挡雨。
他将家中产业悉数交予她掌管,更以赫赫军功为她换来诰命之荣……
他自重生以来,一直在用他的方式,默默为她铺平道路,守护着她和这个家。
暖阳融融,易知玉轻轻闭上眼,唇边泛起一抹安然的笑意。
她愈发觉得,自己那夜鼓足勇气去京楼寻他、将最深藏的秘密坦诚相告的决定,是何其正确。
沈云舟,确实值得她鼓起勇气,冒险赌上这一回。
而她,赌赢了。
正当易知玉沐浴在暖阳下,回味着与沈云舟之间悄然滋长的温情时,一道利落的身影自院外飞身而入,轻巧地落在她面前,正是影十。
易知玉见她前来,从容地放下手中的青瓷茶盏,抬眸问道:
"情况如何了?"
影十抱拳行礼,声音清晰沉稳:
"回夫人,咱们的人已经寻到了那颜子依的下落。她一直都待在京城,从未离开过。因着夫人交代过找到她不要打草惊蛇,我们的人便没有动作,只是在暗处盯着。"
听到影十说寻到了颜子依的踪迹,又得知她还留在京城,易知玉挑了挑眉,心中却丝毫不感到意外。
以她对颜子依的了解,这个心比天高的女子怎会甘心就此离开?
那么多精心谋划都付诸东流,不仅一无所有,还受尽折磨,她岂能咽下这口气。
更何况,颜子依定然还惦记着她自以为安插在沈府的那颗"棋子",那个她以为的亲生女儿。
抱着这般妄想,她怎么可能轻易远走?
定是还指望着这颗埋下的种子能开花结果,让她有朝一日能够东山再起。
"她倒是沉得住气,能够躲这么久。"
易知玉语气平静,转而看向影十,
"嗯,你们做的不错,这么短的时日便能寻到她,做得很好。"
影十抱拳续禀:
"若是她一直躲着不出来,我们估摸还需要些时日才能寻到她。张氏那边暗中抓她的人在搜捕一段时间后便停了手。那颜子依许是发现追捕的风声已经过去,便大着胆子露了面。她这些日子都乔装打扮成乞丐模样,躲在城西的破庙里。前几日她出来变卖逃走时从三小姐身上抢夺的首饰,我们一直有人守在各处的当铺和首饰铺,她刚一现身变卖,便立刻被我们的人发现了踪迹。"
她顿了顿,继续禀报:
"只是,她变卖到银钱后,依然没有逃离京城远走,而是又乔装成普通农妇,往城南方向去了。这些时日,她每日都在城南的各条街巷间徘徊窥探,我们的人一时间还不明确她的意图,便一直在暗处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听到影十提及颜子依去了城南,易知玉轻轻蹙起秀眉,指尖无意识地在石桌上规律地敲击着。
只一瞬间,她心中便已有了清晰的推断——颜子依的目的,昭然若揭。
以她的性格,此刻定然满心想着要报复所有曾让她受辱之人。
无论是自己、沈月柔、张氏,还是那位高高在上的伯爵府嫡母,恐怕都成了她恨之入骨的目标。
然而沈府与伯爵府的主宅岂是能随意窥视的?
若是在那些高门大院附近徘徊太久,只怕立刻就会被护卫察觉。
因此,想要报复尚在府中的沈月柔,或是戒备森严的自己,对她而言都难如登天。
至于那位出入皆有护卫随行的伯爵府嫡母,更是无从下手。
易知玉轻声应着,唇角含着一抹浅笑。
两人并肩走下楼梯,沈云舟始终体贴地虚扶着她的手臂,步伐稳健而缓慢,处处透着珍视。
行至京楼大门外,马车早已准备妥当,安静地等候在夜色中。
沈云舟先一步上前,亲自撩起车帘,小心翼翼地扶着易知玉登上马车,待她坐稳后,自己才利落地弯腰进入,紧挨着她坐下。
“启程吧。”
他对着车外吩咐道。
车夫低声应和,随着一声清脆的鞭响,马车平稳地驶动,碾过青石板路,融入沉沉的夜色,朝着沈府的方向辘辘行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将前世今生的心结都坦诚相告的二人,终于消融了彼此间的隔阂。
沈云舟心中那些辗转反侧的纠结与苦闷,自那夜易知玉主动来京楼寻他,并将重生之事和盘托出后,便如春日积雪般悄然消融。
他果真如自己承诺的那般,开始认真地“重新追求”易知玉。
今日邀她至西郊赏桃李芳菲,明日便伴她去湖畔看烟波画船。
从前的相处虽也和睦,却总隔着一层相敬如宾的薄纱;
而今,两人之间却仿佛注入了崭新的生机,多了几分未婚男女间才有的试探、悸动与真心。
他会细心记得她爱吃的点心,在她看风景时,目光却长久地落在她身上;
她也会在他侃侃而谈时,含笑倾听,眼底闪着细碎的光。
这日清晨,沈云舟因公务早早离府。
易知玉用过早膳,正坐在院中的藤椅里,享受着暖阳拂面的惬意。
思绪不由飘回那夜回程的马车上,沈云舟握着她的手,将他同样身为重生之人的秘密坦然相告。
当时易知玉的震惊无以复加,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前世今生疑团的豁然开朗。
为何这一世他归家的时间提早了这么多?
为何他待她的方式与前世截然不同?
她曾将此归结于自己重生引发的变数,却未曾想过,命运的轨迹早已因他们二人的共同归来而彻底改变。
念及此,易知玉心中涌起一股深沉的感动。
原来沈云舟重生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日夜兼程地赶回来,只为陪伴她生产,亲眼见证女儿的降生,弥补上一世错过她最需要陪伴时刻的遗憾。
不仅如此,归来后的他,不再像前世那般因揣测她的心意而踌躇不前。
他变得主动而坚定,耐心地解开一个个误会,理清一桩桩事情,不愿再重蹈覆辙,让所有事都陷在不明不白之中。
每一次当她面临困境,他总是毫不犹豫地站在她身前,为她遮风挡雨。
他将家中产业悉数交予她掌管,更以赫赫军功为她换来诰命之荣……
他自重生以来,一直在用他的方式,默默为她铺平道路,守护着她和这个家。
暖阳融融,易知玉轻轻闭上眼,唇边泛起一抹安然的笑意。
她愈发觉得,自己那夜鼓足勇气去京楼寻他、将最深藏的秘密坦诚相告的决定,是何其正确。
沈云舟,确实值得她鼓起勇气,冒险赌上这一回。
而她,赌赢了。
正当易知玉沐浴在暖阳下,回味着与沈云舟之间悄然滋长的温情时,一道利落的身影自院外飞身而入,轻巧地落在她面前,正是影十。
易知玉见她前来,从容地放下手中的青瓷茶盏,抬眸问道:
"情况如何了?"
影十抱拳行礼,声音清晰沉稳:
"回夫人,咱们的人已经寻到了那颜子依的下落。她一直都待在京城,从未离开过。因着夫人交代过找到她不要打草惊蛇,我们的人便没有动作,只是在暗处盯着。"
听到影十说寻到了颜子依的踪迹,又得知她还留在京城,易知玉挑了挑眉,心中却丝毫不感到意外。
以她对颜子依的了解,这个心比天高的女子怎会甘心就此离开?
那么多精心谋划都付诸东流,不仅一无所有,还受尽折磨,她岂能咽下这口气。
更何况,颜子依定然还惦记着她自以为安插在沈府的那颗"棋子",那个她以为的亲生女儿。
抱着这般妄想,她怎么可能轻易远走?
定是还指望着这颗埋下的种子能开花结果,让她有朝一日能够东山再起。
"她倒是沉得住气,能够躲这么久。"
易知玉语气平静,转而看向影十,
"嗯,你们做的不错,这么短的时日便能寻到她,做得很好。"
影十抱拳续禀:
"若是她一直躲着不出来,我们估摸还需要些时日才能寻到她。张氏那边暗中抓她的人在搜捕一段时间后便停了手。那颜子依许是发现追捕的风声已经过去,便大着胆子露了面。她这些日子都乔装打扮成乞丐模样,躲在城西的破庙里。前几日她出来变卖逃走时从三小姐身上抢夺的首饰,我们一直有人守在各处的当铺和首饰铺,她刚一现身变卖,便立刻被我们的人发现了踪迹。"
她顿了顿,继续禀报:
"只是,她变卖到银钱后,依然没有逃离京城远走,而是又乔装成普通农妇,往城南方向去了。这些时日,她每日都在城南的各条街巷间徘徊窥探,我们的人一时间还不明确她的意图,便一直在暗处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听到影十提及颜子依去了城南,易知玉轻轻蹙起秀眉,指尖无意识地在石桌上规律地敲击着。
只一瞬间,她心中便已有了清晰的推断——颜子依的目的,昭然若揭。
以她的性格,此刻定然满心想着要报复所有曾让她受辱之人。
无论是自己、沈月柔、张氏,还是那位高高在上的伯爵府嫡母,恐怕都成了她恨之入骨的目标。
然而沈府与伯爵府的主宅岂是能随意窥视的?
若是在那些高门大院附近徘徊太久,只怕立刻就会被护卫察觉。
因此,想要报复尚在府中的沈月柔,或是戒备森严的自己,对她而言都难如登天。
至于那位出入皆有护卫随行的伯爵府嫡母,更是无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