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被活埋的探花郎16-《快穿:硬核宿主玩转三千世界》

  苏莹莹高兴了,她可是有公主做嫂嫂的人,以后再出去就不怕被那些大小姐看不起了。

  “嫂子,我以后可不可以经常去公主府找你玩儿啊?”

  须宁:这就有些得寸进尺了。

  “你也到了要说亲的年纪,女红学的怎么样了?规矩都过关了吗?管家理事可学会了,账目看得明白……”

  这些吴月卿一直有教女儿,可惜,苏莹莹一直不怎么学得进去。

  “停停停停停!大哥,我真是服了你了,太能说教了!

  女红我才不要学,我是去做正妻的,又不是做绣娘的,至于规矩礼仪,我可是公主的小姑子,他们敢挑我的礼吗?

  还有管家,到时让娘把白嬷嬷给我就好了,我才不要学那些。”

  吴月卿眉头皱的死紧,只是看丈夫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她只能憋着,等公主走后再好好教训这丫头。

  溪禾就默默听着,什么话也不接,怪不得驸马在家里会说小妹要有什么不合适的言词让她多担待,这姑娘要是再不长进,怕是要废了。

  苏家的午饭准备的很丰盛。

  用过午饭须宁就找个借口告辞,并嘱咐了好几遍让吴月卿好好保养身体。

  他们前脚离开,吴月卿就冷着脸喊女儿跟她回房。

  苏莹莹嘴巴又嘟了起来,“爹,娘又要说我了。”

  “苏鸿”温和笑道:“那也是为了你好,快去吧,听你娘的话。”

  苏莹莹跺了一脚,最后还是无奈的跟着娘离开。

  二人走后,“苏鸿”脸上的笑顿时消失不见。

  今日饭桌上“小儿子”的反应让他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就比如夹菜。

  他这辈子虽然“只有”吴月卿一个女人,但从来没有给她夹过菜。

  子豪也随了他,不,子豪更甚!

  他是绝不会给女人夹菜的,哪怕那个人贵为公主。

  可是今天那小子做了,还不是一次,可以说是把公主照顾的十分妥帖。

  相反,老大十分爱干这样的事儿,他会给家人盛汤,还会给他娘和妹妹夹菜……

  依老二的性子,他可能会模仿老大的说话方式甚至是动作习惯,但不可能性子也转变成老大。

  可是,老大不可能知道他的身世有异,更不可能知道他和老二的打算,所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还是他想错了?

  想到某种可能,“苏鸿”的脸色一变再变,子豪可是他唯一的儿子,他,绝不,绝不能出任何意外!

  不行,他得找个机会试试,老大到底是老大,还是他的子豪。

  到了这会儿,须宁压根不怕“苏鸿”发现他的异常,因为苏鸿没有任何机会了。

  最后一次份的毒药,早已经被“苏鸿”喝下肚,快了,很快了。

  晚上,小夫妻早早上了床。

  面对主动蹭过来的人儿,须宁可是来者不拒。

  等溪禾公主哭着哼唧的时候,须宁感觉自己,强的可怕!

  ……

  次日一早,须宁早早起床,轻手轻脚的出了内室,再让丫环伺候洗漱,他今日就要上朝了。

  早膳已有丫环摆好,他匆匆吃了两个包子,一个烧饼,一碗热粥,再多是不敢吃了,早朝有时是没完没了的,万一在金銮殿憋不住就麻烦了。

  用完早膳,须宁嘱咐红杏,“不要打扰公主,让她多睡一会儿,饭食都备着,醒了就让她吃上一些,千万别饿伤了胃,我中午回来陪她用午膳。”

  红杏笑呵呵的应了:“是驸马爷,奴婢省得了。”

  须宁再次正了正官服,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了,才抬步离开。

  ……

  苏家的苏大人原本也该是这套流程的,昨晚“苏鸿”直接在书房睡下了。

  这很正常,岁数大了,“苏鸿”经常会一个人睡在书房里。

  他是五品官,早上也要参加早朝,只是,都已经到时辰了,书房里还是没有动静。

  下人怕误了早朝不得已只得进去喊人,可进去后他们就慌了,因为老爷怎么喊也不醒。

  “老爷,老爷,快,快去请大夫,派人去后院禀报夫人。”

  随着这一声惊呼,苏府乱了!

  ……

  金銮殿上。

  今日的大臣们一早便开始唇枪舌剑,不过户部尚书和左督御史没来上朝,因为昨日这二人便被皇上一道圣旨派出去公干了。

  嗯,圣旨还是以密旨的方式下发的。

  他们此去江南是秘密行事。

  为的就是不打草惊蛇。

  另外,昨天皇上还发了一道圣旨,同样也是密旨,发给边关的敏大将军的。

  须宁的猜测不无道理,事以密成,所以皇上发的密旨,圣旨中也是让敏大将军秘密行动,为的就是不打草惊蛇。

  而今早大臣们之所以吵,是因为皇上提出了要全国性的测量一次农田亩数。

  为的就是一次把隐田和隐户全部查个一清二楚。

  那些大臣之所以吵的凶,全是不赞同皇上所搞的“普查”的。

  因为这活动真要搞起来,损失最大的就是这些大人们啊。

  官员本身就会搞小团体,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联合起来打压对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今日几乎所有人都联合了起来,想让皇上收回成命,不要瞎搞。

  “皇上,全国范围的丈量田亩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劳民伤财,简直没有半分好处,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而且大家一起反对皇上,所谓的普查根本没人去做,政令无法实施,皇上也只能干着急。

  见皇上还不松口,已经有大臣跳出来用辞官来威胁皇上了。

  但没想到,今日的明帝竟会如此果决,闻言立刻让人摘了几个大臣的官帽,扒掉官服轰出殿外。

  金銮殿上就是一肃,没人再敢胡乱开口了。

  太子是个聪明的,朝自己的岳家打了个眼色。

  太子妃的父亲冯太傅站了出来,“启禀皇上,老臣愿往,只是老臣年迈怕是做不来带人去田间地头丈量地亩的事,所以老臣推荐一人可负责此事。”

  “太傅请讲。”

  “御史台四品御史佥事方长明,此人性格梗直,宁折不弯,做事一板一眼,可担此任。”

  皇上脑子里还真有这个人,无他,因为方长明是十五年前的三元及弟的状元郎。

  他本有宰辅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