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惊天一炸(中)-《抗战之兵出沂蒙》

  时间来到了,8月29日,根据保太镇传来的消息。

  进攻白云山基地的这路日军已经缓慢出击。

  这一路日军居然把他们的辎重大队都带上的。

  看样子是打算稳扎稳打,一路横推到白云山。

  然而,这一次,张龙却反其道而行之。

  张龙没有打算固守白云山,也没有打算紧急撤离,而且把赌注都放在进去沂蒙山区的第一险地,紧靠在一起好汉坡和舍身崖。

  张龙已经带着一千多司令部直属部队来到好汉坡和舍身崖对面的山坡上。

  这一次,张龙打算要狠狠来一次痛打落水狗。

  小鬼子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离开保太镇几里地就会遭到沂蒙纵队的伏击。

  张龙也是提前带着部队来到山上。

  看着山下的大路,副司令廖行楷有些疑惑。

  “司令,如此险要的地方,小鬼子不会没有防备啊!”

  “正因为此地异常险要,而且还是进山的第一官,小鬼子或许会大意也说不一定。”

  嘴里张龙说着小鬼子很有可能会忽视进山的第一处险地,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异常的谨慎。

  每个战士隐蔽掩体张龙都亲自检查了。

  炮兵甚至在战前都是属于零件状态。

  这一次张龙把手里除了太重的8门三八式野炮没有带出来,其它的火炮全部都带出来了。

  这个时候,所有的炮兵都在山后方的隐蔽地点隐蔽待机。

  等到战斗打响,他们才会以最快都速度把火炮弄到炮兵阵地上去。

  远远的,张龙就看到一支庞大的日军慢慢向好汉坡和舍身崖靠近。

  这个时候是最紧张的。

  小鬼子在队伍的的前面安排了一个营的伪军探路。

  在空中,有十几架日军的飞机在不停飞来飞去,尤其是对面的好汉坡和舍身崖更是被日军飞机侦察了无数次。

  当然,在张龙等人的上空,日军飞机也飞来飞去了多次。

  为了应对日军的空中侦察,沂蒙纵队在掩体上可是做了相当的工作。

  每个单兵掩体上面都覆盖了掩饰物,至少从空中是看不到任何异常的。

  看着两侧的悬崖和大山,此路日军的指挥官麦仓俊三郎的内心也是一阵地突突。

  沂蒙纵队要是在这里设伏,那自己的部队可就要损失惨重了。

  在队伍的最前面是一百多人的侦缉队,很安全地进入了山区。

  第二梯队两个营的皇协军也没有任何问题。

  在他们的头顶上,十几架飞机在不停地盘旋。

  如果有埋伏,也早就被发现了。

  麦仓俊三郎一阵自嘲,自己这是太敏感了。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一个步兵中队被率先放了过去。

  一切正常。

  随即围剿作战的主力,第210联队以三行纵队的队列快速通过,在第210联队的后面就是第32野炮兵联队和第32辎重联队的一部分。

  队伍的最后是一个工兵大队。

  麦仓俊三郎再度嘲笑自己的谨小慎微。

  沂蒙纵队真要是在这里伏击自己就好了。

  其实,对于围剿的日军而言,最担心的从来就不是被伏击,而且那些无处不在土八路根本就不和你正面接触。

  只要他们敢于正面接战,麦仓俊三郎就有把握直接将其歼灭之。

  当然了,这是因为麦仓俊三郎知道沂蒙纵队被分成好几块。

  他这一路的土八路也就一千多人,对麦仓俊三郎来说,只要敌人敢冒头,就能快速将其扑灭。

  这个时候,对好汉坡和舍身崖上伏击的工兵营士兵来说,是最为煎熬的。

  天空中的日军飞机不时从他们头上飞过。

  好在这些日军飞行员还没有奢侈到和他们的地面兄弟部队那样,时不时来一个火力侦察。

  要不然,在好汉坡和舍身崖上潜伏的士兵肯定会被火力侦察的子弹波及到。

  日军的主力部队慢慢进入了好汉坡山脚,即将进入舍身崖的下面。

  工兵营长杨天华极为紧张,他亲自操作电子起爆器。

  同时心里默默祈祷这个电子起爆器不要出什么故障。

  当日军第210联队进入舍身崖,而第32山野炮联队进入好汉坡山脚的时候,杨天华猛得压下电子起爆器的开关。

  突然,巨大的爆炸声从好汉坡和舍身崖上部传来。

  巨量的土石在重力的作用下猛得向下面已经被吓得呆若木鸡日军倾泄而去。

  眨眼间,山下的日军就被汹涌而来的山石给掩埋了。

  在队伍后面压阵的麦仓俊三郎直接被吓傻了。

  这山崩地裂般的景象肯定不是自然灾害。

  原来,这就是土八路的杀手锏吗?

  果然厉害!

  这一下埋了有四千多人吧!

  然而,麦仓俊三郎环视周围,居然没有发现其它伏击部队。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继续对后续的部队发起进攻,定然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

  毕竟,后面的部队不是炮兵就是辎重兵,战绩堪忧。

  不过,在看到天空盘旋的飞机,麦仓俊三郎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土八路再怎么伏击,也拿帝国航空部队没有什么办法的。

  然而,这个时候,在右边的山梁上,上百挺轻重机枪居然对低空飞行的飞机展开突袭,一时间帝国的十几架飞机纷纷中弹。

  “反击!”

  麦仓俊三郎大声叫嚣道。

  残存的日军炮兵快速地将他们处于行进状态的火炮转入作战形态。

  然而,山梁上伏击的沂蒙纵队显然要比他们的速度快上不少。

  上百门掷弹筒发射出来的榴弹如雨点般砸落在日军的头上。

  是的,这里其实是一个山谷,从另外一侧的山梁上使用掷弹筒很容易就能攻击到山沟里的日军。

  张龙这次也是很舍得的,一次性直接扔了上千颗榴弹到日军后部的队伍里。

  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将日军剩余的山野炮联队和辎重大队都给来了一次炮火覆盖。

  这种情况下,麦仓俊三郎哪里还敢命令部队进行反击。

  “转进,转进!”

  很有特色的日军撤退说法。

  没有被山顶上扔下来的榴弹炸死就已经很是幸运了。

  日军扔下物资,狼狈回逃。

  这个时候,迫击炮和山炮已经运动到山梁上了。

  喜欢抗战之兵出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