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备轿,入宫面圣!-《女扮男装的我在官场杀疯了》

  管家见状,忙道:“老爷明鉴。当时便有一位叫客达的寒门举子挺身而出,厉声驳斥,言此策有‘吏治之弊’、‘粥质之害’、‘民心之失’三大谬误,直将那丰举人驳得哑口无言,冷汗涔涔。”

  “客达?”

  李仁德搜寻了一下记忆,并无印象,但能说出这三点,可见是个洞悉世事、关心民生的有心人。

  “他说的在理。后来呢?他可有答出答案来?”

  “这倒是没有,那位名叫客达的举人公子倒是个妙人,坦坦荡荡直言自己也不知。”

  李仁德愣了下,嗯了一声,“年轻人有此心性,难得,确实是个妙人。”

  “众人答不出,后来江公子便说了那法子,我未读什么书,却也觉得妙极了!”

  “江公子之策分为——“分灶减压”、“稀汤吊命”、“以劳换食”三策。”

  李仁德听的认真,老管家见了,也不敢擅自遗漏其中细节,便细细将其间与众人的辩论说与李仁德听。

  李仁德听得极为专注,手指偶尔轻叩桌面,眼中光芒闪烁。

  听到“分灶”之策,他微微颔首,很是认同。

  听到“稀汤”,他初时皱眉,待听到江停的解释又不禁缓缓点头。

  直到最后听到最后的“以劳换食”,他更是屏息凝神。

  听到江停先引用《孟子》、《尚书》、《管子》之语驳斥“苛待”之说。

  又是强调“活人、立人、安人”等辩论时,他更忍不住低低叹了一声:

  “好一个‘授其渔也’!好一个劳有所得!此子……确有见地!”

  听管家的复述,李仁德的眼睛越来越亮,他的脑海中忍不住浮现出一场荡气回肠的场景。

  一个少年孤身一人站与世人中央,面对“千夫所指”“四面楚歌”的必死之局,从容不迫层层剖析,一步步走出一条路。

  无论是见识、辩才、文学功底,还是那份立足于“民”的本心,都远超同龄人,甚至远超许多朝堂官员。

  然而,管家接下来的话,让李仁德刚刚舒缓的眉头再次紧锁,脸色也沉了下来。

  “老爷,这还不算完呢……后来更是惊心动魄。”

  管家语气变得凝重与气愤。

  “那群滞留京师的鞑靼使臣,不知怎地也在画舫上,见我等学子辩论,竟出言不逊,大肆讥讽……”

  他将鞑靼人如何嘲笑码头力夫、如何指桑骂槐羞辱大周文人只会空谈、巴特尔等人如何挑衅的过程细说了一遍。

  李仁德面色沉静,但眼神已彻底冰冷,手中茶杯被轻轻放下。

  外使如此猖狂,公然羞辱国朝士子,其心可诛!

  “后来呢?”

  李仁德的声音听不出波澜,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力。

  “后来,又是那位江停江公子!”

  管家语气带着敬佩。

  “她轻笑一声,言道‘原来尔等所求之物如此浅薄’,随即挺身而出,与那鞑靼头领言语交锋……最后更是立下赌约,双方各凭手段,看谁能在一炷香内,将码头那镇水的石狮子挪得更远!”

  李仁德皱着眉,轻轻叹息,“敢言人所不敢言,敢行人所不敢行,当真是我大周的好儿郎!”

  “但此番比试实在是太吃亏了……”

  老管家微微一笑,“老爷你先别急,后面可精彩着呢!”

  李仁德看了他一会,惊诧道:“我们赢了?”

  老管家却是没有直接答,故意吊着话,“老爷莫急,听我细细说与你听!”

  接着,管家将江停如何巧用滚木,以四两拨千斤之势,胜过四名鞑靼壮汉费力拖拉的过程,说得活灵活现。

  “力气终有穷尽,天地之理却无穷……”李仁德低声重复着这句话,眼中骤然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说得有理,力气总有用完的时候,但世间的道理没有穷尽的时候。”

  蓦然地,他的脑袋轰鸣一声,莫名浮现出那份观点犀利、切中时弊的策论文章!

  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锐气,与管家口中巧解难题、智辩灾策、临危不乱、智挫外敌的年轻身影,轰然重合,变得无比清晰、无比真切!

  此子之才,绝非寻常!其能安邦,其能定国,其能御辱!

  他压下心中的升起的思绪,又有其他的思绪升起,

  昨日揽月坊之事,像一记警钟被敲响。

  边境不宁,外虏如此公然挑衅,气焰嚣张至此!

  他知陛下为太子选稳当之臣的深意固然重要。

  然则,太子将来要驾驭的何止是朝中之臣,更是这虎狼环伺的天下!

  若无此等能临机决断、为国纾难、有勇有谋的干城之器在手,仅凭温良恭俭,如何能震慑内外,保江山无虞?

  思忖再三,李仁德霍然起身,神情认真而严肃。

  “备轿!”他沉声对外吩咐道,“即刻入宫!”

  他必须面圣。

  有些想法,必须立陈圣听。

  喜欢女扮男装的我在官场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