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日报》的报道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比预想的还要大一些。
不仅轧钢厂内部议论纷纷,工业局下属的其他厂子,甚至是一些区属、市属的其他单位,也都有人看到了这篇报道。
张霖一时间在这个范围内成了个小名人。
但这股风还没完全过去,一个更实质性的关注落在了他的头上。
年假前一天厂办又来了紧急电话,这次不是记者,而是工业局办公室直接打来的:“张霖同志吗?请你上午十点整,到工业局李局长办公室来一趟,李局长要见你。”
局长亲自召见!
这规格可比记者采访高多了。
张霖不敢怠慢,跟林副处长交代了一下工作,开上自己的车就赶往工业局。
工业局的办公楼显得比厂里更加肃穆。
经过通报,他被秘书引进了李局长的办公室。
李局长的办公室比杨书记的还要大一些,书柜里摆满了书籍文件,墙上挂着巨大的北京市工业布局图。
李局长正伏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批阅文件,听到动静抬起头,脸上露出笑容:“哦,张霖同志来了,坐。”
秘书沏了杯茶便退了出去。
李局长放下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打量了一下张霖:“小伙子精神头不错。最近可是成了咱们系统的名人了啊,《四九城日报》我都看了,写得不错,很扎实。”
“局长您过奖了,我只是汇报了实际情况,主要是厂里工作有基础,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张霖保持着谦虚。
“嗯,不骄不躁,很好。”李局长点点头,话锋一转,神情变得严肃了些:“今天叫你来,不是表扬你的。是想跟你深入地聊一聊。
你对当前咱们国家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总路线,是怎么理解的?特别是结合你抓安全生产的实践,谈谈‘多快好省’这几个字,你是怎么看的?它们之间有没有矛盾?该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提得很大,也很尖锐,直指当前工业建设的核心矛盾。
张霖心里一凛,知道这是领导在考较他的真实水平和思想深度。
他沉思了片刻,没有立刻回答,仔细斟酌着用词。
“局长,我个人浅见,‘多快好省’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开来看。”他缓缓开口,“‘多’和‘快’是目标和速度,‘好’和‘省‘是基础和质量。没有‘好’和‘省’为基础的‘多’和‘快’,可能是虚假的繁荣,甚至是浪费和破坏。
就像我们搞生产,片面追求产量和速度,不顾质量,不顾安全,不顾成本,出来的产品是次品废品,或者中途出了事故,死了人,毁了设备,那非但不是‘多’和‘快’,反而是‘少’和‘慢’,是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他结合自己的调研所见继续说:“我下去走了这几个厂,看到有些厂为了赶任务,设备超负荷运转,该检修的不检修,该保养的没时间保养;工人疲劳作业,操作规程能省就省;安全隐患明明看到了,却抱着侥幸心理拖着不整改。
这样短期内可能产量上去了,但长期看,隐患巨大,迟早要出大问题。一旦出事,代价惨重。所以我觉得,‘好’字里面,就应该包含安全、包含质量。没有安全,谈不上真正的好,也更谈不上持久的快和省。”
李局长听得很专注,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没有打断他。
张霖越说思路越清晰:“我觉得,要贯彻好总路线,必须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能干多快就干多快,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基本的安全和质量底线。
不能搞浮夸,不能搞蛮干。比如一台机器,它的设计能力就在那儿,硬要超负荷百分之好几十去跑,那不是‘力争上游’,那是破坏设备。
同样,工人干活也得讲究劳逸结合,人一疲劳就注意力不集中,身体状态也不好,疲劳操作同样容易出事故。这不是‘保守’,这是科学。”
“那你觉得,在当前‘大干快上’的形势下,狠抓安全,会不会被有些人认为是‘泼冷水’、‘拖后腿’?”
李局长突然问道,目光锐利。
张霖坦然回答:“可能会。但我觉得,真正的‘泼冷水’是等出了大事以后。那时候泼的不是冷水,是大家的血和泪。
事前严格把关,看似‘慢’,实则‘快’;事后补救,才是真正的‘慢’和‘浪费’。作为具体负责的干部,不能因为怕被说‘保守’就不坚持原则。
而且,抓安全也不是一味地卡和压,很多事故隐患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改善管理、加强培训来解决,这些本身也是促进生产的方式。
比如我们厂改进劳保用具,既保障了安全,其实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有墙上的挂钟发出滴答声。
李局长沉吟了许久,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张霖心里有点打鼓,不知道自己这番话是否过于直率,会不会让领导觉得不合时宜。
终于,李局长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分量:“张霖同志,你的这些思考,很深入,也很实在。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很好,很难得。”
他没有直接评价张霖观点的对错,但语气里的赞赏是明显的。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背对着张霖说:“现在的形势,确实很热烈,大家建设国家的热情很高涨。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你的实践和思考,很有价值。”
他转回身,看着张霖:“这样吧,你回去以后,不要有负担,把你刚才说的这些,还有你下去调研看到的情况,你的分析建议,系统地整理一下,写一份书面报告给我。不要空话套话,就写实实在在的问题和你的想法。怎么样,有没有困难?”
张霖立刻站起身:“没有困难!局长,我一定尽快认真完成!”
“好。”李局长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有压力,实事求是地写。这份报告,很重要。”
不仅轧钢厂内部议论纷纷,工业局下属的其他厂子,甚至是一些区属、市属的其他单位,也都有人看到了这篇报道。
张霖一时间在这个范围内成了个小名人。
但这股风还没完全过去,一个更实质性的关注落在了他的头上。
年假前一天厂办又来了紧急电话,这次不是记者,而是工业局办公室直接打来的:“张霖同志吗?请你上午十点整,到工业局李局长办公室来一趟,李局长要见你。”
局长亲自召见!
这规格可比记者采访高多了。
张霖不敢怠慢,跟林副处长交代了一下工作,开上自己的车就赶往工业局。
工业局的办公楼显得比厂里更加肃穆。
经过通报,他被秘书引进了李局长的办公室。
李局长的办公室比杨书记的还要大一些,书柜里摆满了书籍文件,墙上挂着巨大的北京市工业布局图。
李局长正伏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批阅文件,听到动静抬起头,脸上露出笑容:“哦,张霖同志来了,坐。”
秘书沏了杯茶便退了出去。
李局长放下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打量了一下张霖:“小伙子精神头不错。最近可是成了咱们系统的名人了啊,《四九城日报》我都看了,写得不错,很扎实。”
“局长您过奖了,我只是汇报了实际情况,主要是厂里工作有基础,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张霖保持着谦虚。
“嗯,不骄不躁,很好。”李局长点点头,话锋一转,神情变得严肃了些:“今天叫你来,不是表扬你的。是想跟你深入地聊一聊。
你对当前咱们国家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总路线,是怎么理解的?特别是结合你抓安全生产的实践,谈谈‘多快好省’这几个字,你是怎么看的?它们之间有没有矛盾?该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提得很大,也很尖锐,直指当前工业建设的核心矛盾。
张霖心里一凛,知道这是领导在考较他的真实水平和思想深度。
他沉思了片刻,没有立刻回答,仔细斟酌着用词。
“局长,我个人浅见,‘多快好省’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开来看。”他缓缓开口,“‘多’和‘快’是目标和速度,‘好’和‘省‘是基础和质量。没有‘好’和‘省’为基础的‘多’和‘快’,可能是虚假的繁荣,甚至是浪费和破坏。
就像我们搞生产,片面追求产量和速度,不顾质量,不顾安全,不顾成本,出来的产品是次品废品,或者中途出了事故,死了人,毁了设备,那非但不是‘多’和‘快’,反而是‘少’和‘慢’,是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他结合自己的调研所见继续说:“我下去走了这几个厂,看到有些厂为了赶任务,设备超负荷运转,该检修的不检修,该保养的没时间保养;工人疲劳作业,操作规程能省就省;安全隐患明明看到了,却抱着侥幸心理拖着不整改。
这样短期内可能产量上去了,但长期看,隐患巨大,迟早要出大问题。一旦出事,代价惨重。所以我觉得,‘好’字里面,就应该包含安全、包含质量。没有安全,谈不上真正的好,也更谈不上持久的快和省。”
李局长听得很专注,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没有打断他。
张霖越说思路越清晰:“我觉得,要贯彻好总路线,必须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能干多快就干多快,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基本的安全和质量底线。
不能搞浮夸,不能搞蛮干。比如一台机器,它的设计能力就在那儿,硬要超负荷百分之好几十去跑,那不是‘力争上游’,那是破坏设备。
同样,工人干活也得讲究劳逸结合,人一疲劳就注意力不集中,身体状态也不好,疲劳操作同样容易出事故。这不是‘保守’,这是科学。”
“那你觉得,在当前‘大干快上’的形势下,狠抓安全,会不会被有些人认为是‘泼冷水’、‘拖后腿’?”
李局长突然问道,目光锐利。
张霖坦然回答:“可能会。但我觉得,真正的‘泼冷水’是等出了大事以后。那时候泼的不是冷水,是大家的血和泪。
事前严格把关,看似‘慢’,实则‘快’;事后补救,才是真正的‘慢’和‘浪费’。作为具体负责的干部,不能因为怕被说‘保守’就不坚持原则。
而且,抓安全也不是一味地卡和压,很多事故隐患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改善管理、加强培训来解决,这些本身也是促进生产的方式。
比如我们厂改进劳保用具,既保障了安全,其实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有墙上的挂钟发出滴答声。
李局长沉吟了许久,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张霖心里有点打鼓,不知道自己这番话是否过于直率,会不会让领导觉得不合时宜。
终于,李局长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分量:“张霖同志,你的这些思考,很深入,也很实在。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很好,很难得。”
他没有直接评价张霖观点的对错,但语气里的赞赏是明显的。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背对着张霖说:“现在的形势,确实很热烈,大家建设国家的热情很高涨。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你的实践和思考,很有价值。”
他转回身,看着张霖:“这样吧,你回去以后,不要有负担,把你刚才说的这些,还有你下去调研看到的情况,你的分析建议,系统地整理一下,写一份书面报告给我。不要空话套话,就写实实在在的问题和你的想法。怎么样,有没有困难?”
张霖立刻站起身:“没有困难!局长,我一定尽快认真完成!”
“好。”李局长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有压力,实事求是地写。这份报告,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