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解决问题-《胎穿古代逃荒,很苟!》

  第二日,村头大槐树下,几个妇人正坐着做针线。李氏和小刘氏“恰好”路过。

  “他婶子,忙着呢?”李氏强笑着打招呼,那笑容却勉强得很,眼底带着掩不住的愁绪。

  关系最好的周大力家媳妇立刻看出不对:“林家嫂子,你这是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小刘氏用帕子按了按并没什么泪水的眼角,未语先叹气:“唉,别提了……还不是那……”她欲言又止,像是难以启齿。

  这番作态更是勾起了众人的好奇心。几番“劝说”下,李氏才像是忍不住委屈,低声道:“昨儿傍晚,我家玉香从溪边回来,差点被人欺负了……”

  “谁那么缺德?”妇人们立刻围拢过来。

  “还能有谁……”小刘氏声音带上了哭腔,“就是那胡癞子!青天白日的就敢拦路……说那些不三不四的话。我们玉香吓得回来就发噩梦,我们林家是本分人家,从没招惹过谁,怎么就被这种赖皮缠上了。”

  她句句没提报复,只哭诉委屈,重点全在胡癞子的不堪和林家的无辜上。

  妇人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唾骂:“天杀的胡癞子!专干这没屁眼的事!”

  “林家姑娘可是好人家女儿,他也配惦记?”

  “真是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同情和舆论,一夜之间便偏向了林家。

  林四勇换上了一件半新的靛蓝文士长衫,整个人显得沉稳又体面。他没朝胡癞子家的破屋去,而是拐了个弯,敲开了里正家的大门。

  分宾主落座,寒暄几句后,里正摸着胡子笑问:“四勇今日来,可是有事?”自从林四勇跟里正越皱越近,他们之间的称呼也慢慢改变了。

  林四勇眉头微蹙,显出几分忧国忧民的凝重:“里正叔,确实有点事心里不踏实。最近在村里走动,总听闻些风言风语,说有些闲散子弟不太安分,行为颇失检点。”

  他顿了顿,见里正认真在听,继续道:“箬溪村向来民风淳朴,邻里和睦,这是您治下有方。可长此以往,恐生事端。万一闹出点不好看的事情,坏了我们村的名声,传到外村甚至乡里……知道的说是那等泼皮无赖自身不正,不知道的,怕是要以为我们箬溪村风气如此,于您脸上也不好看啊……”

  里正的笑容淡了下去。他听得懂弦外之音。胡癞子的行径他早有耳闻,只是懒得管。如今苦主家有个秀才功名的亲自上门,话说得漂亮又占理,还点出了关乎他颜面和政声的利害。林家眼看着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个面子不能不给。

  里正沉吟片刻,郑重道:“四勇所言极是。这等害群之马,确实不能姑息。”

  而王保长那边也很给力,在林四勇上门说了一下大概事情经过后,他立马说认识胡癞子的那个姑父,他会与那人说。

  王保长亲自走了一趟,与那胥吏喝茶闲谈,看似不经意地提起:“孙老弟,你那位媳妇的侄子在箬溪村,近日似乎与林家有点小误会。林家你是知道的,虽不是大富大贵,但家风正,儿子们争气,还有个秀才功名的亲戚,更与我家结了亲。林家素来敬重你,望你能稍加约束族亲,以免小隙酿成大误会,伤了彼此和气,大家面上都不好看。”

  那胥吏是个八面玲珑的人,闻言心里一掂量,为了胡癞子那么个滚刀肉,得罪日益兴旺且与保长联姻的林家,实在愚蠢。他立刻笑道:“多谢王兄提点,家門不幸,出了这等不知进退的东西,我定好生管教!”

  没过两日,里正便在村口人多的场合,当众沉着脸训斥了胡癞子:“整日游手好闲,招惹是非!再敢带坏村风,惊扰乡邻,看我不请村规收拾你!”周围村民指指点点,目光鄙夷。

  而胡癞子刚挨完骂,又被姑父派来的人叫去,结结实实挨了一顿臭骂,最后被警告:“再敢给老子惹事,不用别人动手,老子先打折你的狗腿!滚回去老实待着!”

  接连的敲打让胡癞子彻底怂了,吓得连着好几日都缩在家里不敢出门。即便后来偶尔露面,远远看见林家的人,尤其是看到福平、福安兄弟俩冷冷盯着他,或是看到林四勇淡漠扫过来的眼神,立刻如同老鼠见了猫,灰溜溜地低头绕道走。

  家中,玉香受了这场惊吓,果真病了一场,发热梦呓,李氏心疼女儿,日夜精心照料了好些时日,玉香才渐渐好转,但性子似乎更沉静怯懦了些。经此一事,林家上下,尤其是女眷们,出门越发谨慎小心,姐妹妯娌总是同进同出。

  表面上,这场风波似乎已然平息。但林家人心里都像明镜一样,胡癞子这等泼皮无赖,欺软怕硬记打不记吃,眼下是怕了,可癞狗改不了吃屎。一旦林家显出丝毫弱势,或者他自以为找到新的凭仗,难保不会故态复萌。

  这根刺,只是暂时被按了下去,并未拔除。林家关起的院门内,那份警惕,并未随着胡癞子的暂时退缩而减少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