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让人无知无觉,当突然意识到自己长了白发,身体机能不如以前时,才发现当年的翩翩少年郎,已在步入暮年的路上。
沈舟看着身旁这人,也是才发现皇上脸上的皱纹比以前多了。
操劳得多,连白发也比同等年龄的人要多得多。
他顿了顿,不再以一位臣子的口吻开口,而是以一位朋友的语气笑着说。
“皇上啊,您啥时候能好好地歇一歇呢?”
“歇一歇啊......”
赵骜眼睛微微眯了眯,似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他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从来没有人跟他说过,他可以停下来好好地去歇一歇。
赵骜目光在沈舟不似当年年轻的面容上扫过。
他也意识到了,眼前这位,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状元郎了。
赵骜眼眸微微闪动,他敛下眼,似是缓缓叹了一口气。
“爱卿辛苦点,再陪陪朕吧,等朕歇下来了,你再歇下来,如何?”
“好。”
沈舟眉眼含笑,是真的很高兴,“那皇上到时候,可不能说话不算数了。”
赵骜眼里浮现出一丝暖意,“不会。”
沈舟不是贪图权力之人。
他也懂得盛极必衰的道理。
有时候,太过醉心钱权,反而会物极必反,造成不好的后果。
他只想好好地过接下来的日子。
后辈有后辈自己的路要走,他能帮忙看着,不让他们走错歪路,但他不会一直帮忙看着。
人要是想走歪,迟早会走歪。
各人有各人的命运,不管如何,沈舟都尊重。
就算是平安的命运,也是一样的。
以后平安会达到什么样的地位,达成什么样的成就,那都是平安的事了。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沈舟心态也是越发的平和。
跟皇上在书房里静静地坐了会后,沈舟起身将皇上送上车。
古朴的马车在月色下缓缓离去。
沈舟站在门前,静静地看了好一会,在仆人的询问声中,才转身回去处理宴席上的事。
沈舟四十五岁那年,已经平静多年的朝廷再度起了波澜。
一直没立太子的皇上突然在这天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公布了旨意,要立二皇子为太子。
沈舟听到这消息时,也是愣了下。
紧随而来的,是一丝复杂和怪异。
难怪前些天皇上召他过去,问他关于几位皇子的印象。
沈舟作为他们的夫子,也算是清楚几人的性子。
大皇子被贤妃惯得厉害,就算他后面有意矫正,但性子也是定下来了。
平时看着没什么,也是一副谦谦君子,温文尔雅的模样,但一旦遇到事,便有些本能依赖了。
作为皇子可以,但作为帝王,这样的性子,迟早会出事。
大皇子可以当个富贵逍遥王爷,但不能成太大的事。
二皇子为人冷静,因着母族那边这些年在慢慢衰落,平时锋芒暗藏,看着存在感并不高。
但沈舟一直在注意着这小子。
这人平时做的课业,定然是藏了一手的。
整个人看着平平庸庸,没有惹人注意的点,实际上上课时,最认真的,就是他。
一副认真严肃的样子,很难不让人注意到。
其余几个皇子,性子也算不错。
三皇子温和谦逊,四皇子肆意洒脱不拘小节。
皇上子嗣并不多。
由于对后宫一视同仁,明面上,这几位皇子关系不错。
但暗地里如何,沈舟就不得而知了。
他其实没有特地去夸过二皇子。
但皇上既然选择了二皇子,不管如何,沈舟都遵从皇上的旨意。
现今皇上定下了太子,沈舟觉得离自己退休养老的日子不远了。
二皇子也只是比平安小一点,二十四岁的年纪,身姿如松,面容坚毅,与皇上有七分相似。
在封为太子之后,沈舟成了他的专属老师。
沈舟想着自己的退休养老日子,教得很是尽心尽力。
皇上也时常将太子带在身边,教他治国之道。
其余三位皇子都被封为了王爷。
是富贵之身,但没有多少实权。
皇上该安排的,都安排了。
三人这辈子都不用担心没钱用。
皇上六十岁那年,突然跟沈舟说要出去看看大乾的大好河山。
说他待在京城这么久了,还没有出去仔细看过大乾的样子。
沈舟听完,心里一阵酸涩。
皇上辛苦操劳数十年,竟是连自己手底下的江山都没有去看过一眼。
沈舟当时就同意了。
回去后,就跟苏婉清说了一声。
苏婉清也是同意的,但也同样担心。
毕竟沈舟年纪也不小了。
沈舟拍了拍苏婉清还是那样细腻滑润的手,笑道:“现在不去,以后可就真的走不动了。”
出发的日子,正是大地回春的季节。
皇上将朝中的所有事情,都交给了太子监管,又让朝中的几位大臣帮忙看着,以防太子第一次监管出了什么差错。
一行人在天未亮时,就出了京城,往东南边而去。
皇上想要去看看那几个港口,然后顺着一路南下。
等回来时,再走另外一条路线。
所有事情,都有人安排好了。
沈舟只不过是拎个行李就跟着来了。
这么说也不对。
他还带上了自家的媳妇,还有一个不请自来的跟屁虫。
喜欢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
沈舟看着身旁这人,也是才发现皇上脸上的皱纹比以前多了。
操劳得多,连白发也比同等年龄的人要多得多。
他顿了顿,不再以一位臣子的口吻开口,而是以一位朋友的语气笑着说。
“皇上啊,您啥时候能好好地歇一歇呢?”
“歇一歇啊......”
赵骜眼睛微微眯了眯,似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他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从来没有人跟他说过,他可以停下来好好地去歇一歇。
赵骜目光在沈舟不似当年年轻的面容上扫过。
他也意识到了,眼前这位,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状元郎了。
赵骜眼眸微微闪动,他敛下眼,似是缓缓叹了一口气。
“爱卿辛苦点,再陪陪朕吧,等朕歇下来了,你再歇下来,如何?”
“好。”
沈舟眉眼含笑,是真的很高兴,“那皇上到时候,可不能说话不算数了。”
赵骜眼里浮现出一丝暖意,“不会。”
沈舟不是贪图权力之人。
他也懂得盛极必衰的道理。
有时候,太过醉心钱权,反而会物极必反,造成不好的后果。
他只想好好地过接下来的日子。
后辈有后辈自己的路要走,他能帮忙看着,不让他们走错歪路,但他不会一直帮忙看着。
人要是想走歪,迟早会走歪。
各人有各人的命运,不管如何,沈舟都尊重。
就算是平安的命运,也是一样的。
以后平安会达到什么样的地位,达成什么样的成就,那都是平安的事了。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沈舟心态也是越发的平和。
跟皇上在书房里静静地坐了会后,沈舟起身将皇上送上车。
古朴的马车在月色下缓缓离去。
沈舟站在门前,静静地看了好一会,在仆人的询问声中,才转身回去处理宴席上的事。
沈舟四十五岁那年,已经平静多年的朝廷再度起了波澜。
一直没立太子的皇上突然在这天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公布了旨意,要立二皇子为太子。
沈舟听到这消息时,也是愣了下。
紧随而来的,是一丝复杂和怪异。
难怪前些天皇上召他过去,问他关于几位皇子的印象。
沈舟作为他们的夫子,也算是清楚几人的性子。
大皇子被贤妃惯得厉害,就算他后面有意矫正,但性子也是定下来了。
平时看着没什么,也是一副谦谦君子,温文尔雅的模样,但一旦遇到事,便有些本能依赖了。
作为皇子可以,但作为帝王,这样的性子,迟早会出事。
大皇子可以当个富贵逍遥王爷,但不能成太大的事。
二皇子为人冷静,因着母族那边这些年在慢慢衰落,平时锋芒暗藏,看着存在感并不高。
但沈舟一直在注意着这小子。
这人平时做的课业,定然是藏了一手的。
整个人看着平平庸庸,没有惹人注意的点,实际上上课时,最认真的,就是他。
一副认真严肃的样子,很难不让人注意到。
其余几个皇子,性子也算不错。
三皇子温和谦逊,四皇子肆意洒脱不拘小节。
皇上子嗣并不多。
由于对后宫一视同仁,明面上,这几位皇子关系不错。
但暗地里如何,沈舟就不得而知了。
他其实没有特地去夸过二皇子。
但皇上既然选择了二皇子,不管如何,沈舟都遵从皇上的旨意。
现今皇上定下了太子,沈舟觉得离自己退休养老的日子不远了。
二皇子也只是比平安小一点,二十四岁的年纪,身姿如松,面容坚毅,与皇上有七分相似。
在封为太子之后,沈舟成了他的专属老师。
沈舟想着自己的退休养老日子,教得很是尽心尽力。
皇上也时常将太子带在身边,教他治国之道。
其余三位皇子都被封为了王爷。
是富贵之身,但没有多少实权。
皇上该安排的,都安排了。
三人这辈子都不用担心没钱用。
皇上六十岁那年,突然跟沈舟说要出去看看大乾的大好河山。
说他待在京城这么久了,还没有出去仔细看过大乾的样子。
沈舟听完,心里一阵酸涩。
皇上辛苦操劳数十年,竟是连自己手底下的江山都没有去看过一眼。
沈舟当时就同意了。
回去后,就跟苏婉清说了一声。
苏婉清也是同意的,但也同样担心。
毕竟沈舟年纪也不小了。
沈舟拍了拍苏婉清还是那样细腻滑润的手,笑道:“现在不去,以后可就真的走不动了。”
出发的日子,正是大地回春的季节。
皇上将朝中的所有事情,都交给了太子监管,又让朝中的几位大臣帮忙看着,以防太子第一次监管出了什么差错。
一行人在天未亮时,就出了京城,往东南边而去。
皇上想要去看看那几个港口,然后顺着一路南下。
等回来时,再走另外一条路线。
所有事情,都有人安排好了。
沈舟只不过是拎个行李就跟着来了。
这么说也不对。
他还带上了自家的媳妇,还有一个不请自来的跟屁虫。
喜欢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