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席卷-《皇孙白手起家》

  王卓心中大骇,连忙对部下道:“紧闭城门,把他们赶出去。”

  周庭却面色狂喜,大喊援兵到了,催促士卒继续攻杀王卓所部。

  此时,越来越多的昭武军翻越城墙,城中情形愈加混乱,王卓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拦截。

  昭武军进城后,立刻向城门处逼近。

  在猛烈的攻势下,齐军难以抵挡,被轻松杀退。

  王卓见城门即将被打开,眼睛血红,仰天怒吼,“啊!...........。”

  他为齐国效忠了半辈子,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齐国灭亡的命运。

  绝望!愤怒!不甘!

  种种思绪涌上心头,王卓带上亲兵,不顾一切朝周庭冲去。

  周庭必须死!

  这是王卓心中唯一的执念。

  他宁肯失去一切,宁肯不要这条命,也要砍下周庭的脑袋。

  周庭见王卓朝他杀来,嘴角冷笑,心中不屑一顾,都这个时候了,王卓还能做到了什么。

  “杀了这条老狗,昭武军必有重赏。”周庭朝麾下道。

  王卓眼里只有周庭,疯了般朝他逼近。

  周庭派出的几波人马都被王卓杀退。

  其中一士卒趁王卓不备,长刀贯穿他的胸膛。

  顿时间,王卓身上血流如注。

  即使这样,王卓还在奋力往前冲,距离周庭越来越近。

  他很清楚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临死前,他要把周庭带下地狱。

  这一幕太骇人,周庭再也笑不出来。

  其身旁士卒也被王卓吓懵了,不敢向前。

  周庭无奈,只能向昭武军求救。

  宋俊本打算杀了王卓,被韩志远叫住。

  终于,王卓将周庭逼到了墙角。

  “齐国完了!彻底完了!你怎么如此顽固?”周庭眼神惊恐道。

  王卓带着无穷无尽的杀意,举起了手中长刀。

  然而,即将砍下时,王卓却直直的倒下了。

  他死了!

  周庭愣了下,旋即放声大笑,得意道:“老狗,你早该死了!都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想着为齐国效忠,真是愚不可及,活该你..........。”

  突然,周庭声音戛然而止,一支羽箭射穿了他的脖子。

  是谁射的箭,无人知晓!

  也没人会无聊的细查此事。

  南昌城门已被打开,城外昭武军蜂拥而入。

  周庭、王卓都死了,城内守军再无战意,听到“投降不杀”后,很快放下了兵器。

  就这样,昭武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南昌城。

  所损失士卒,只有寥寥百余人。

  ............

  在城内情况基本稳定后,沈宁、石艾等人进入了南昌城。

  “倒是个忠义之士,可惜了!”沈宁听说王卓一事,不免有些感慨。

  “但此人更适合在朝为官,不适合沙场冲锋;齐帝也是昏了头,竟把大军交付给他。”韩志远道。

  至于周庭,两人提都没提。

  之后派出大量斥候,昭武军随时准备东进。

  南昌城的失守,意味着金陵城已无任何屏障。

  ...............................................................................................................

  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恒卓率齐军战船,刚刚和昭武军水师发生一场战斗。

  战斗规模不大,魏显见恒卓防守严密,果断后撤。

  恒卓没有追击,他现在能勉强守住长江水道,已经算不错了。

  两人已经是老对手了,彼此知根知底,恒卓不觉得能将魏显消灭掉。

  尤其在当下,昭武军战船越来越多;战斗于齐军而言,也愈加艰难。

  南昌在鄱阳湖畔,昭武军攻克南昌的消息,很快被恒卓知道。

  他目前封锁了南昌沦陷的消息,否则一旦传开,必将影响士气。

  恒卓心情沉重,局势已经糟糕至极。

  哪怕他挡住了魏显,昭武军仍可以从陆路进攻金陵。

  甚至在南昌没失守前,杨智所部已经往金陵杀去。

  若金陵城沦陷,恒卓继续战斗下去,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恒卓神色忧虑,不知将来该何去何从。

  这时,齐军船队发现一条小船向这边驶来,上面仅有两人。

  来人拿出一封信,说是送给水师统领恒卓的。

  亲兵立即通报了此事。

  恒卓知道后,心中顿时泛起波涛。

  打开信后,和他想的差不多;李昭在信中对他夸赞一通,并表示日后会继续重用他。

  恒卓心动了!

  天下间,像柳知捷、王卓那样的人,终归是少数。

  况且在恒卓看来,自己为齐国做的已经够多了。

  当初,齐军夷陵惨败后;如果不是他在长江上拼命拦住魏显,昭武军早就可以沿江而下,直达金陵。

  他与魏显对峙这么久,除了陆地上败过一次,在长江上从未有过大的败绩。

  直到今天为止,齐军水师仍保留数百艘大小战船。

  恒卓觉得,也是时候为自己将来做打算了。

  “送信的人走了吗?”恒卓问道。

  “还没有。”亲兵道。

  “好生招待,我写好信后,让他们带回去。”

  “是。”

  恒卓在信中爽快的同意了归顺秦国,并且表示,随时可将所有战船献给昭武军。

  信件送走后,恒卓又召集麾下将领,询问他们对当前局势看法。

  众将领皆面色凝重,默然不语。

  显然,他们也不认为局势会逆转。

  当恒卓说出投靠秦国时,不少人眼睛一亮,出言附和。

  只有极少数人,强烈反对。

  恒卓顾念同袍之情,没有杀他们,只是收缴其兵器,将其驱逐上岸。

  次日清晨,恒卓和魏显于江面上相见。

  魏显略有些遗憾,他拥有更多的战船,更精良的军械,却始终没有歼灭齐军水师主力。

  见恒卓略有些不安,魏显好言安抚。

  因李昭对恒卓总体感观不错,日后大概率会继续重用他,特意吩咐魏显把他送去长沙。

  不久,魏显顺利接管了齐国水师,昭武军战船数量瞬间剧增。

  千里长江,再也无人敢拦!

  喜欢皇孙白手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