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人心变了-《皇孙白手起家》

  第一天渡河失败后,王卓连夜赶到了南昌城;态度异常强硬,要求周庭必须出兵协助渡河。

  他快要急疯了,一刻都等不下去了。

  长沙是军事重镇,柳知捷更是齐国首屈一指的名将。

  一旦有失,后果不堪想象。

  周庭见王卓浑身杀气腾腾,立刻表示会尽全力掩护王卓渡河。

  杨智上次损失不小,派人找到杨叶秋,让他带兵和自己汇合。

  杨叶秋军中木筏不多,让不会游泳的士兵坐上木筏,水性不错的直接游过去。

  深夜子时,杨叶秋避开齐军,从下游一处成功渡河。

  父子二人见面后,杨智兴奋的猛拍杨叶秋肩膀,赞道:“干的不错,为父甚是欣慰。”

  他年过半百,最关心的还是杨家的未来;所幸嫡长子杨叶秋,平时虽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但关键时候没有让他失望。

  “儿子惭愧,这次损失了不少人。”

  “还剩多少兵力?”

  “我数了下,不到一万两千人。”杨叶秋沉声道。

  杨智稍作思索,“无妨,再坚持一日;我派去长沙的人,已经走了四天。我估摸着,那边也该派人来了。”

  次日,拂晓时分,齐军第二次发起渡河。

  王卓为分散昭武军兵力,渡河地点多达三十处;每一处背后,都有近百名弓弩手掩护。

  杨智提前砍伐了大量树木,用来搭建掩体;昭武军则躲在后面,利用弓弩、抛石车攻击齐军。

  由于南昌齐军的支援,杨智明显感觉到齐军攻势比昨日猛烈。

  杨叶秋已经率军渡河,也没法从背后牵制齐军。

  战至中午,昭武军死伤已超千人。

  杨智派数十人不停朝对面喊话,大概意思是柳知捷已经死了,长沙城也被攻破,齐军再打下去,将死路一条。

  此举起到了一些效果,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齐军攻势。

  王卓恼火,派出督战队;若发现有人懈怠,立刻杀之!

  不过杨智刚才那番话,不仅是说给齐军听,也是说给己方将士听的。

  和他想的一样,昭武军士气一振,与渡过河的齐军激烈厮杀起来。

  王卓使用各种手段,疯了般催促士卒攻击对岸。

  面前的这条长河,他今天无论如何也要过去。

  情况危急时,杨叶秋也被砍了一刀,所幸未伤及要害。

  天色渐暗,王卓丝毫没有收兵的打算,并逼迫周庭再次从南昌调集兵马。

  人的体力终归是有限,长时间战斗下,双方将士皆疲惫不堪,无力再战。

  王卓依然没有收兵,对部下道:“今日,我等要么身死于此地,要么渡过此河;有敢言退兵者,皆杀之!”

  感受到王卓态度之坚决,齐军众将领咬了咬牙,继续拼杀。

  到了深夜,渡过河的齐军已有近万人,昭武军渐渐不支。

  杨智审时度势,以少部兵马掩护,其他人有序后撤。

  王卓本想追击,因为黑夜视野较差,担心中了昭武军的埋伏,故选择收兵。

  ...........

  杨智一口气后撤二十里,确定齐军没有追过来,这才停了下来。

  “你伤势如何?”杨智对杨叶秋道。

  “父亲放心,乃是皮外伤。”杨叶秋微笑道。

  “那就好。”

  派人去统计了下,发现昭武军一日损失近四千人。

  杨智倒吸了一口气,他离开岭南时,带了足足三万人,几次战斗后,如今损失过半。

  “告诉众人,再努力坚持下;等过段时间,必有大军来援。战后,大王也绝不会亏待将士们。”杨智对几名偏将道。

  虽暂时没有拦住王卓,军中士气并未低落。

  杨智环顾周围,见无险可守,继续率军后撤。

  直到撤至山间一处斜坡时,杨智见此处高耸且陡峭,率全军在山上驻扎,同时派斥候监视齐军动向。

  “父亲,齐军若绕过此处怎么办?”杨叶秋道。

  杨智笑了笑,“到时再说吧,反正总归是有办法。”

  杨叶秋见杨智神态轻松,好奇道:“父亲看上去一点都不着急。”

  “王卓虽非蠢人,但也谈不上什么良将,乃一平庸之人。”杨智轻蔑道。

  在他的字典里,平庸代表着无能;既然是无能之人,又有何所惧?

  .........................................................................................................

  王卓率全军渡河后,仅休息两个时辰,继续向长沙前进。

  他被杨智拦在南昌周边四天,或许因为心中太过急躁,嘴唇边起了几个水泡,略有些难受。

  王卓压根顾不得这些,他连吃饭都在路上。

  若发现有人步履迟缓,王卓毫不犹豫将其严惩。

  就这样,全军加速行进了两日。

  期间,有将领表示士卒过于疲惫,建议稍微休息下。

  王卓想都没想,果断拒绝。

  他做梦都想着早点抵达长沙。

  经过昭武军驻地附近时,王卓直接选择绕过,他实在不愿和杨智纠缠。

  杨智继续使用攻心战术,派一百多名壮汉,从远处朝齐军大喊:“柳知捷已亡,长沙齐军全军覆没,尔等赶着去送死吗?”

  王卓虽不相信,但部分将领却信了,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杨智则率全部昭武军,紧紧跟在齐军后面,期间偶尔会猛扑上去;一旦王卓调大军围剿他,杨智总能及时撤离。

  “你可知,为何为父明明兵力不多,却敢和齐军保持这么近的距离。”杨智笑道。

  杨叶秋稍作思索,“齐军士气不高,无心追击父亲。”

  “正是如此。”

  这世上从不乏有心人,当柳知捷战败消息传来,不少人意识到齐国已处于亡国的边缘。

  自己真的要为齐国殉葬吗?

  绝大部分人,心中给出的答案是“否”。

  路上,齐军一偏将对王卓道:“目前长沙情况不明,末将以为,应当先派人去探查一番,然后再从长计议。”

  话音刚落,数名齐军将领纷纷发声,皆持相同意见。

  “长沙乃我大齐重镇,岂能驻足不前。”有人反驳道。

  两方人马,吵得不可开交。

  王卓肺都要气炸了,猛然抽出利刃,呵斥道:“再敢言退兵或止步者,杀无赦!”

  众人心中一惊,这才停止争吵,继续行军。

  王卓本以为杨智会继续从背后骚扰,但不知怎么回事,昭武军停了下来,并改变了行军方向。

  不久,就连齐军斥候都找不到杨智所部的踪迹。

  王卓正纳闷时,西面匆匆跑来一名斥候,其神色甚是慌张。

  “发生什么事了。”

  “在下发现西面出现一支昭武军,其旗帜上写着‘韦’字。人数约两、三万人,其中有数千骑兵。”

  喜欢皇孙白手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