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百年棋局(上)-《藏剑谷》

  无边的寂静,如同实质般笼罩着整个石室。

  那惊天动地的雷火,投射于空中的金色卷轴虽已消散,但其带来的极致震撼,却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使得众人久久无法回神,唯有粗重的呼吸声在死寂中显得格外清晰。

  最终,还是江沉舟率先打破了这沉默。

  他脸上的狂热稍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疯狂般的满足与慨叹,他长笑一声,笑声中却带着无比的复杂情绪:“哈哈哈哈哈!好一个‘惊蛰变’!好一个‘逆乾坤’!知天七式,果然不负其名!窥天机,逆天命……古人诚不我欺!”

  方秋鸿闻言,眉头紧锁。

  听江沉舟的语气,仿佛他已将那玄奥无比的绝学尽数掌握。

  可方才那悬浮空中的图谱文字,虽然清晰,却无比晦涩深奥。

  方秋鸿自认剑道天赋不低,凝神看去,竟也觉得如同观看天书,不得其门而入。

  他立刻明白,这《知天七式》必然层层递进,若无前五式打下坚实基础,这最后两式无异于空中楼阁,根本无从理解。

  而普天之下,此刻能看懂这传说中最后两式的,怕是也只有身负前五式的江沉舟一人了。

  这让他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复杂的感觉。

  范如松此时也缓缓回过神来,苍老的脸上满是复杂与感慨,他长长叹息一声:“雷火炼殿,天书显现……当真是夺天地造化之功,想不到我武当金顶之中,竟真的隐藏着如此惊世的秘密,老夫在此修行一生,自认熟知山中一草一木,最终却还不如江堂主……看得透彻。”

  江沉舟听到范如松的话,这才将激动的心神稍稍收敛。

  他整了整衣衫,竟露出前所未有的郑重之色,对着范如松和李缓的方向,虔诚地拱手一揖,语气也少见地诚恳:“江某今日能得窥无上剑道之境,全赖范掌门与李掌门宽宏大量,成全此愿,更要谢过方师弟,虽与江某有旧怨,却仍不计前嫌,助我完成此夙愿,此情此恩,江沉舟铭记于心,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报答!”

  方秋鸿却只是平静地摇摇头,语气疏离:“江堂主不必客气,我门承诺之事已然完成,你与我藏剑谷之间,旧债已清,两不相欠。”

  他面色看似平静,心中却忧虑更深。

  江沉舟此人亦正亦邪,心性难测,偏又武功奇高,如今得了这般天大的机缘,如虎添翼,未来是福是祸,实在难以预料。

  此时,李缓已小心翼翼地将那恢复原状,却似乎内部多了一丝流转金芒的传国玉玺重新用厚布包好,放入怀中。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江沉舟,问出道:“江堂主,此事神乎其神,关乎前朝重器与武林绝密,不知你究竟是从何处得知,这传国玉玺需在武当金顶,借天雷之力,方能显现其中奥秘?”

  江沉舟似乎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

  他眼中闪过一丝追忆的光芒,缓缓踱步,声音也变得低沉:“此事说来话长,并非江某凭空臆测,而是源于一段跨越数百年的道缘纠葛,其中曲折,若非亲身经历,只怕也难以相信。”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见所有人都凝神倾听,才继续说道:“武林之中,素有传闻,这《知天七式》源于北宋初年的陈抟老祖,方师弟想必也曾听过?”

  方秋鸿点点头,沉声道:“确有耳闻。”

  一年前,方秋鸿在华山曾听闻过这段传说,据传,知天七式乃是陈抟老祖于华山悟道后所留的一套绝世剑法。

  只是他却不知为何又与数百年后的武当开山祖师张三丰真人,以及这传国玉玺扯上了关系?

  江沉舟微微一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这其中渊源,且听我慢慢道来。陈抟老祖功参造化,早年曾隐居于华山一段时日,他天资纵横,于华山悟得天道,创出此不世绝学,然而,当其创至最后两式‘惊蛰变’与‘逆乾坤’时,深感其力已近乎逆天改命,牵动天地法则,非人力所能轻易驾驭。若心术不正者得之,必致乾坤颠覆,苍生劫难,即便仅仅是记录于寻常纸帛金石之上,其本身蕴含的逆天之意,亦会不断引来天道反噬,寻常载体根本无法承受,终将毁灭。”

  “因此,陈抟老祖面临一个千古难题:既不愿让毕生最高智慧湮灭,又需确保其绝对安全,不至遗祸人间。”

  江沉舟语气中竟也带上一丝对古人困境的感叹。

  这种传说太过玄奇,师离听得半信半疑,忍不住插嘴道:“一套剑法而已,还能引来天道反噬?说得未必也太邪乎了点吧?”

  她觉得这说法有些夸大其词。

  袁九月倒是没细想其中的天道逻辑,只是顺着故事本身,心直口快地问道:“这位老祖宗还真是……留下这么个烫手山芋,存也不是,毁也不是,岂不是愁也愁死了?”

  她这话虽简单,却恰恰道破了陈抟当年的艰难处境。

  江沉舟瞥了她一眼,竟难得地没有反驳,反而点了点头:“九月姑娘说得不错,正是如此两难。毁之,于心不忍,亦是武道巨憾,存之,则危如累卵,恐酿巨祸。因此,陈抟老祖需要一个万无一失的‘容器’。”

  他继续解释道,声音提高了几分:“此容器必须足够坚固,能历千年风霜而不毁,同时本身必须蕴含着极其庞大的气运和天命之力,足以中和那逆天之力,遮蔽天机,避免其气息外泄引来反噬,非大机缘、大能力者不可触及。”

  他缓缓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李缓怀中:“而遍观天下,古往今来,能满足所有这严苛条件的,唯有一物——那凝聚了千年王朝天命气运、象征江山正统、深藏禁中由历代王朝倾力守护的传国玉玺!唯有以其无上天命,方能镇住那无上逆天!陈抟老祖必是以通天神通,将最后两式的神髓图谱,以秘法封印于玉玺核心之中,此乃权衡之下,唯一可行之法,亦是必然之选!”

  李缓闻言,与方秋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

  李缓微微皱眉,沉吟道:“以一国之气运,封存逆天武学……这位陈抟老祖的魄力,智慧与手段,当真是……匪夷所思。”

  这已远超寻常武学的范畴,涉及到了气运与天道等玄之又玄的层面。

  “至于武当金顶……”

  江沉舟语气一转,带着对另一位绝顶人物由衷的推崇。

  “则要拜贵派祖师张三丰真人所赐。张真人武道通天,学究天人,或许是从道家秘传典籍,又或是以其通天修为感应天机,得知了陈抟老祖这一惊世布局。他深知玉玺关乎国本,非同小可,不可轻动,但其力量若能引导得当,于未来某日或应对天命劫数有奇效,同时,他自然也不愿道门一脉的至高智慧就此永远埋没。”

  “于是,张真人凭借其对风水,阵法和天地元力的至高理解,借天柱峰独特地脉与天象,将这武当金顶,巧夺天工地修建成了一个巨大的引雷解密之阵!”

  他指了指顶部的陨天石和周围的建筑结构,语气中充满叹服。

  “此处一砖一瓦,皆暗合玄机,蕴含至理,其根本目的,便是为了能在特定时机,能够引动天地间至阳至刚的雷霆之力,将其精准灌注于放置于剑台的玉玺之上,以此达成知天七式最后两式重见天日的目的。”

  “此等惊世骇俗之事,隐秘至极,你又并非道家真传,如何得知这般详细?”

  李缓抓住了关键点,皱眉追问。

  这一切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江沉舟的消息来源才是关键。

  喜欢藏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