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缓认不得颜颂,他虽与颜仲昌交好,却从未见过这位颜家遗孤。
然而,地上那具了无生气的年轻躯体,其面容分明与颜仲昌有着七八分相似。
他听见了,那人叫颜颂,是颜家最后的血脉。
现在,这个人死了。
就死在他李缓眼前,死在了那个信誓旦旦承诺“用玉玺保他一命”的白无疆面前。
李缓的身体难以抑制地微微颤抖,每一次呼吸都变得粗重而艰难,紧握在手中的遮月剑,仿佛也感应到主人的悲怆,剑身竟隐隐发出低沉的嗡鸣,似在呜咽。
御花园里鼎沸的嘈杂声浪,在这一刻骤然沉寂下去,众人表情各异,嘴巴无声地开合着。
李缓却一个字也听不见。
周遭的一切仿佛被抽离了声响,只剩下颜颂冰冷的尸体和皇帝那张模糊不清的脸。
就在这时,身后又一阵喧嚣爆发,刀兵碰撞之声将他猛地拽回现实——是白无疆的亲信与白永忠的人马交上手了。
一股彻骨的寒意瞬间冻结了李缓的心房,他脚下不自觉地后退,想要隐入身后渐深的黑暗之中。
怀中那方冰冷的玉石,棱角分明地硌着他的胸口,每一次吸气,清晨凛冽的水汽都仿佛带着冰碴,直刺肺腑。
然而,他刚退开不远,一道凌厉至极的劲风便撕破隐约的嘈杂,直袭他后心。
李缓心头警兆陡生。
千钧一发之际,他猛地拧身,脚下连点数次,身形如风中败叶般急旋,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这致命一击。
偷袭者并未追击,只是稳稳立于李缓前方数步之遥。
“阿弥陀佛。”
一声苍老而平和的佛号宣出。
李缓定睛看去,正是方才侍立白无疆身旁的那位老僧——当今武林泰山北斗,少林寺方丈空悲大师。
方才那无声无息却又凌厉无匹的一击,已让李缓明白,眼前这须发皆白的老僧绝非善类,至少对他,绝无善意。
“敢问大师法号?寻小子何事?”
李缓五指死死扣住剑柄,沙哑的喉咙里挤出几个字,眼神警惕如刀。
空悲手中佛珠拨动得急促了几分,沟壑纵横的脸上,目光却精准地落在李缓胸口位置。
“阿弥陀佛,老衲少林空悲。此番前来,正是为李施主怀中之物。”
李缓的脸色瞬间阴沉如铁,片刻后,他缓缓摇头,声音冰冷而坚决:“不成的,他指皇帝未能兑现承诺,保下该保之人,这东西,我不能给。”
“阿弥陀佛,”
空悲再宣佛号,语调悲悯。
“世间人事,生死荣枯,自有其因果定数。李施主何必执着于此,徒增心魔?”
“定数?”
李缓像是被刺激到了一般,声音陡然拔高,激愤之色溢于言表。
“颜太师一生忠君体国,忧国忧民,落得满门尽灭、血脉断绝的下场,这就是你口中的定数?还是说堂堂九五之尊,金口玉言,言而无信,也是定数!”
他手中断剑猛地指向空悲,悲愤化作凌厉的质问。
“言而无信,亦是出家人之大戒!空悲大师身为少林主持,敢问小子所言,可有道理?”
空悲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些,叹息一声:“阿弥陀佛,李施主手中之物,若执意带走,恐将引来滔天祸乱,致使生灵涂炭,苍生罹难。”
顿了顿,空悲又道:“老衲若坐视不理,方才是佛门中人最大的罪过与忌讳。”
“哈哈哈哈哈!”
李缓发出一阵悲怆至极的狂笑,神态已有几分癫狂。
“方才情形我都看在眼里!那周放,根本就不是太子的人,对不对!”
空悲微微一怔,旋即无奈地叹了口气:“李施主慧眼,所言不差。”
李缓手中断剑寒光更盛,直指空悲,脸上笑容尽敛,只剩下彻骨的悲凉与决绝:“皇上若真想要这块石头,大可明言!何必假惺惺与我做那交易,许下那无法兑现的诺言?”
他盯着空悲,一字一顿道,“大师,皇上,也自有他的苦衷么?”
空悲的目光扫过李缓手中那柄寒意森森的遮月断剑,似乎陷入了某种沉思。
“阿弥陀佛,有些事情,李施主还是莫要知晓的好,老衲也实不愿与李施主动手,还请施主莫要相逼。”
空悲那声佛号余音未散,李缓心中的悲愤已化作决绝的寒意。
他虽并未与空悲动过手,可也深知空悲武功深不可测,自己恐非敌手,但怀中那方冰冷的玉石,承载着颜家最后的冤屈和他被辜负的信任,却不容有失。
“得罪了!”
李缓低喝一声,身形如离弦之箭,率先发动。
手中遮月划破黎明前的湿冷空气,发出一声尖锐短促的破空声,直刺空悲中宫。
这一剑,去势极快,剑尖微颤,竟隐隐分出三道虚实难辨的残影,笼罩空悲胸前“膻中”、“神藏”、“灵墟”三大要穴。
正是八门剑法之“开剑”——开门见山,一往无前,讲究的就是一个气势如虹,抢占先机。
空悲低垂的眼帘倏然抬起,精光一闪即逝。
面对这凌厉迅捷的一剑,他不闪不避,只是口中宣了声佛号:“阿弥陀佛!”
宽大的僧袖如云卷般拂出,袖风鼓荡,带着一股浑厚柔和却又沛然莫御的内劲,无声无息地迎向那三点寒星。
“嗤嗤嗤!”
三声轻响,李缓感觉剑尖如同刺入了层层叠叠的棉絮,又似撞上了一堵无形的气墙,凌厉的剑势竟被那看似轻飘飘的袖风尽数化去,剑身更是被一股柔韧的力道带得一偏,几乎脱手。
少林绝技——袈裟伏魔功!
虽未露锋芒,其内蕴的禅定之力已让李缓心头一凛。
一击不中,李缓剑招立变。
他手腕一沉,断剑遮月顺势斜撩,剑光由刚猛转为绵密,剑势如春蚕吐丝,层层叠叠,将自身护得风雨不透,正是“休剑”——以守代攻,养精蓄锐,剑圈笼罩周身三尺,泼水难进。
同时脚下步法疾走,绕着空悲游走,寻找对方气机流转的间隙。
空悲神色不变,右手依旧缓缓拨动佛珠,左手或指或掌,于方寸之间随意点出。
他的动作看似缓慢笨拙,实则快如闪电,精准无比。
每一次出手,都恰好点在李缓剑势转换的节点,或是那绵密剑网中稍纵即逝的薄弱之处。
用的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拈花指”与“无相劫指”,指力凝练,不着痕迹,每每在间不容发之际,将李缓的剑招引偏、封死,使其“休剑”的守势运转得滞涩艰难。
空悲显然意在夺物而非伤人,指力含而不发,点到即止,只是让李缓倍感压力,寸步难行。
喜欢藏剑谷
然而,地上那具了无生气的年轻躯体,其面容分明与颜仲昌有着七八分相似。
他听见了,那人叫颜颂,是颜家最后的血脉。
现在,这个人死了。
就死在他李缓眼前,死在了那个信誓旦旦承诺“用玉玺保他一命”的白无疆面前。
李缓的身体难以抑制地微微颤抖,每一次呼吸都变得粗重而艰难,紧握在手中的遮月剑,仿佛也感应到主人的悲怆,剑身竟隐隐发出低沉的嗡鸣,似在呜咽。
御花园里鼎沸的嘈杂声浪,在这一刻骤然沉寂下去,众人表情各异,嘴巴无声地开合着。
李缓却一个字也听不见。
周遭的一切仿佛被抽离了声响,只剩下颜颂冰冷的尸体和皇帝那张模糊不清的脸。
就在这时,身后又一阵喧嚣爆发,刀兵碰撞之声将他猛地拽回现实——是白无疆的亲信与白永忠的人马交上手了。
一股彻骨的寒意瞬间冻结了李缓的心房,他脚下不自觉地后退,想要隐入身后渐深的黑暗之中。
怀中那方冰冷的玉石,棱角分明地硌着他的胸口,每一次吸气,清晨凛冽的水汽都仿佛带着冰碴,直刺肺腑。
然而,他刚退开不远,一道凌厉至极的劲风便撕破隐约的嘈杂,直袭他后心。
李缓心头警兆陡生。
千钧一发之际,他猛地拧身,脚下连点数次,身形如风中败叶般急旋,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这致命一击。
偷袭者并未追击,只是稳稳立于李缓前方数步之遥。
“阿弥陀佛。”
一声苍老而平和的佛号宣出。
李缓定睛看去,正是方才侍立白无疆身旁的那位老僧——当今武林泰山北斗,少林寺方丈空悲大师。
方才那无声无息却又凌厉无匹的一击,已让李缓明白,眼前这须发皆白的老僧绝非善类,至少对他,绝无善意。
“敢问大师法号?寻小子何事?”
李缓五指死死扣住剑柄,沙哑的喉咙里挤出几个字,眼神警惕如刀。
空悲手中佛珠拨动得急促了几分,沟壑纵横的脸上,目光却精准地落在李缓胸口位置。
“阿弥陀佛,老衲少林空悲。此番前来,正是为李施主怀中之物。”
李缓的脸色瞬间阴沉如铁,片刻后,他缓缓摇头,声音冰冷而坚决:“不成的,他指皇帝未能兑现承诺,保下该保之人,这东西,我不能给。”
“阿弥陀佛,”
空悲再宣佛号,语调悲悯。
“世间人事,生死荣枯,自有其因果定数。李施主何必执着于此,徒增心魔?”
“定数?”
李缓像是被刺激到了一般,声音陡然拔高,激愤之色溢于言表。
“颜太师一生忠君体国,忧国忧民,落得满门尽灭、血脉断绝的下场,这就是你口中的定数?还是说堂堂九五之尊,金口玉言,言而无信,也是定数!”
他手中断剑猛地指向空悲,悲愤化作凌厉的质问。
“言而无信,亦是出家人之大戒!空悲大师身为少林主持,敢问小子所言,可有道理?”
空悲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些,叹息一声:“阿弥陀佛,李施主手中之物,若执意带走,恐将引来滔天祸乱,致使生灵涂炭,苍生罹难。”
顿了顿,空悲又道:“老衲若坐视不理,方才是佛门中人最大的罪过与忌讳。”
“哈哈哈哈哈!”
李缓发出一阵悲怆至极的狂笑,神态已有几分癫狂。
“方才情形我都看在眼里!那周放,根本就不是太子的人,对不对!”
空悲微微一怔,旋即无奈地叹了口气:“李施主慧眼,所言不差。”
李缓手中断剑寒光更盛,直指空悲,脸上笑容尽敛,只剩下彻骨的悲凉与决绝:“皇上若真想要这块石头,大可明言!何必假惺惺与我做那交易,许下那无法兑现的诺言?”
他盯着空悲,一字一顿道,“大师,皇上,也自有他的苦衷么?”
空悲的目光扫过李缓手中那柄寒意森森的遮月断剑,似乎陷入了某种沉思。
“阿弥陀佛,有些事情,李施主还是莫要知晓的好,老衲也实不愿与李施主动手,还请施主莫要相逼。”
空悲那声佛号余音未散,李缓心中的悲愤已化作决绝的寒意。
他虽并未与空悲动过手,可也深知空悲武功深不可测,自己恐非敌手,但怀中那方冰冷的玉石,承载着颜家最后的冤屈和他被辜负的信任,却不容有失。
“得罪了!”
李缓低喝一声,身形如离弦之箭,率先发动。
手中遮月划破黎明前的湿冷空气,发出一声尖锐短促的破空声,直刺空悲中宫。
这一剑,去势极快,剑尖微颤,竟隐隐分出三道虚实难辨的残影,笼罩空悲胸前“膻中”、“神藏”、“灵墟”三大要穴。
正是八门剑法之“开剑”——开门见山,一往无前,讲究的就是一个气势如虹,抢占先机。
空悲低垂的眼帘倏然抬起,精光一闪即逝。
面对这凌厉迅捷的一剑,他不闪不避,只是口中宣了声佛号:“阿弥陀佛!”
宽大的僧袖如云卷般拂出,袖风鼓荡,带着一股浑厚柔和却又沛然莫御的内劲,无声无息地迎向那三点寒星。
“嗤嗤嗤!”
三声轻响,李缓感觉剑尖如同刺入了层层叠叠的棉絮,又似撞上了一堵无形的气墙,凌厉的剑势竟被那看似轻飘飘的袖风尽数化去,剑身更是被一股柔韧的力道带得一偏,几乎脱手。
少林绝技——袈裟伏魔功!
虽未露锋芒,其内蕴的禅定之力已让李缓心头一凛。
一击不中,李缓剑招立变。
他手腕一沉,断剑遮月顺势斜撩,剑光由刚猛转为绵密,剑势如春蚕吐丝,层层叠叠,将自身护得风雨不透,正是“休剑”——以守代攻,养精蓄锐,剑圈笼罩周身三尺,泼水难进。
同时脚下步法疾走,绕着空悲游走,寻找对方气机流转的间隙。
空悲神色不变,右手依旧缓缓拨动佛珠,左手或指或掌,于方寸之间随意点出。
他的动作看似缓慢笨拙,实则快如闪电,精准无比。
每一次出手,都恰好点在李缓剑势转换的节点,或是那绵密剑网中稍纵即逝的薄弱之处。
用的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拈花指”与“无相劫指”,指力凝练,不着痕迹,每每在间不容发之际,将李缓的剑招引偏、封死,使其“休剑”的守势运转得滞涩艰难。
空悲显然意在夺物而非伤人,指力含而不发,点到即止,只是让李缓倍感压力,寸步难行。
喜欢藏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