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薪火传承-《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

  朱元璋环视殿中群臣,见众人皆已心悦诚服,不由得龙颜大悦。

  他大手一挥,声若洪钟:"既然太子已有决断,那便依太子之意!新皇年号——亢极!"

  "陛下圣明!太子殿下圣明!"群臣齐声高呼,声震殿宇。

  这声浪在奉天殿内回荡,惊得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转向礼部尚书李原名:"李爱卿,三日后新皇登基大典,可都准备妥当了?"

  李原名连忙出列,手持象牙笏板恭敬回禀:

  "回陛下,一切已按祖制准备妥当。太庙祭品已备齐,登基御座正在赶制,教坊司新谱的《万岁乐》也已排练纯熟..."

  "慢着,"朱元璋突然打断,"标儿的衮服可试过了?"

  "回陛下,"李原名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太子殿下的衮服昨日已试过三次,绣娘们正在做最后的调整..."

  "三次?"朱元璋眉头一皱,"再去试!这等大事岂能马虎?"

  朱标见状,温声插话:"父皇,儿臣的衮服很合身,不必..."

  "你懂什么!"朱元璋瞪了儿子一眼,"当年咱登基时,那衮服试了足足七次!"说着转向李原名,"去,再试三次!"

  "臣遵旨!"李原名连忙跪拜。

  朱元璋又看向钦天监监正:"日子可算准了?"

  钦天监监正战战兢兢出列:"回陛下,三日后辰时三刻乃百年难遇的吉时,紫微星当空,主..."

  "行了行了,"朱元璋摆摆手,"咱不听这些虚的。记住,那日若是有半点差错..."老皇帝眯起眼睛,吓得钦天监监正连连叩首。

  这时,工部尚书秦逵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登基当日是否要鸣放礼炮以示庆贺?"

  "放!当然要放!"朱元璋一拍龙椅扶手,"不过..."他忽然压低声音,"离太庙远些放,别惊了列祖列宗。"

  众臣闻言,都不禁莞尔。

  朱标也忍俊不禁,轻声道:"父皇说笑了。"

  朱元璋却突然正色道:

  "标儿,登基前三日你要斋戒沐浴,就住在乾清宫偏殿,咱亲自看着你。"

  说着又瞪了一眼李原名,"还有,大典当日不许给太子吃那些油腻的祭品,准备些清淡的粥品就好。"

  李原名连连称是,暗中抹了把汗。这位老尚书心里明白,陛下这是把太子当眼珠子般疼着。

  "对了,"朱元璋忽然想起什么,"标儿登基后,咱要搬去慈庆宫住。蒋瓛,这几日就把咱的东西收拾收拾。"

  朱标闻言,连忙上前:"父皇,您..."

  "怎么?"朱元璋一瞪眼,"你还想让咱继续住乾清宫?咱老了,该享享清福了!"说着,眼中还闪过复杂的情绪。

  有不舍,有释然,但更多的还是憧憬与兴奋。

  殿中群臣见状,都不禁动容。秘书部秘书长练子宁上前劝道:"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何言老矣..."

  "少拍马屁!"朱元璋笑骂一声,随即正色道:"都听好了,三日后大典,谁要是出了差错..."老皇帝冷哼一声,吓得众臣又是一阵哆嗦。

  朱标看着父亲为自己事无巨细地操持,心中既感动又酸楚。他正要开口,却见朱元璋已经起身:

  "行了,都散了吧!标儿留下,咱还有话跟你说。"

  群臣连忙跪拜告退。

  待众人退出殿外,朱元璋忽然长叹一声,拍了拍身旁的龙椅:"标儿啊,这位置,终于要交给你了..."

  "来,过来坐!"

  朱标微微一怔,随即摇头:"父皇,这不合规矩..."

  "让你坐就坐!"朱元璋不由分说地拉过朱标,将他按在龙椅上,"今日咱父子说说体己话。"

  朱标端坐在龙椅上,手指不自觉地抚过扶手上精致的龙纹雕刻。

  这位置他看了三十余年,如今真正坐上来,却觉得格外陌生。

  "当皇帝啊,第一要紧的是..."朱元璋俯下身,在朱标耳边低语,"别信那些文臣的漂亮话。"老皇帝冷笑一声,"他们今日能把你捧上天,明日就能把你踩进泥里。"

  朱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却见朱元璋突然从袖中掏出一本泛黄的册子:"这是咱这些年来记的《御臣录》,里头写着满朝文武的底细。谁贪财,谁好色,谁结党...都记着呢。"

  翻开册子,朱标看到密密麻麻的小字,有些地方还沾着暗红色的痕迹。他心头一震,抬头看向父亲。

  "第二,"朱元璋继续道,"军权必须牢牢握在手里。"他指了指册子最后一页,"这上头是九边将领的家眷名单,都安置在京城...这事做得隐蔽,连雄英都不知道。"

  殿外传来更鼓声,已是申时。夕阳透过窗棂,在龙椅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朱元璋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朱标连忙起身搀扶,却被老皇帝一把按住。

  "第三..."朱元璋喘匀了气,目光如炬地盯着儿子,"对雄英那孩子...要放手。"见朱标面露疑惑,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那小子比你狠,比咱活络...将来必成大器。"

  朱标闻言,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龙袍。朱元璋看在眼里,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别舍不得。这江山啊,终究要交到最有能耐的人手里。"

  说着,老皇帝从怀中取出一方玉玺,郑重地放在朱标手中:"这是咱自己刻的暗玺,与国玺不同...关键时刻,它能调动锦衣卫暗部。"

  "回头改成你自己年号就妥了。"

  朱标低头看着玉玺上"洪大武功"四个篆字,忽然觉得掌心沉甸甸的。

  殿外暮鼓声声,仿佛在为新旧交替计时。朱元璋背着手走到窗前,望着渐沉的夕阳,轻声道:"最后一句话你记着——做皇帝最难的,不是杀人,是忍住不杀人。"

  朱标听后愣了一下,这句话从杀孽深重的老朱口中说出,总觉得有点违和。

  不过他沉思一番后,便了解了老朱的苦心。

  喜欢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