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两个人见面后,王老栓便打死也不让王福继续在靳安家中养伤了。
用他的话说:“靳公子已经帮了王家许多,再去叨扰就不像话了。”
靳安解释,自己并不介意,没想到王老栓人如其名,主打一个倔字,怎么说也不肯妥协,最终还是靳安让了步。
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一个有伤,一个老迈,一样的脚步踉跄。
靳安轻叹一口气,心中暗道:
“这个世道,能够保留一点骨气和血性,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回到王宅,一个人迎了出来,正是前去“搬兵”的金六两。
靳安见他回来的蛮快,带着希望问道:
“可见到了赵参将?”
“接到兵了吗?”
金六两此时已经没有了之前信心满满的样子,脸上挤出不自然的微笑道:
“靳爷,俺金六两无能,您吩咐的事情没有办成。”
靳安摇头道:“无妨,本来最多就是五五之数。”
“赵参将怎么说?”
金六两苦笑道:
“俺根本就没见到赵大人。”
“今天和靳爷分开后,俺先到了兵营求见赵参将。”
“可是俺那些弟兄们说,最近上面有命令,要求赵参将去他处换防个把月。”
“如今那军营中管事的,是个不相熟的偏将。”
靳安叹气道:
“唉,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神仙来了也没办法。”
听到这话,金六两笑道:
“不过,俺这次去,也不算百忙,总没有空手而归。”
靳安纳闷道:
“怎么说?”
“虽然赵参将不在,但俺交好的军需官在啊。”
“俺和他一说这件事,他说赵参将留过话,让他多多照应靳爷。”
“所以这次俺没借来兵,却借来了一批兵器……”
“嘿嘿,还是不用还的那种。”
靳安眼睛一亮:“兵器?”
“现在何处?”
金六两大嘴一咧:
“靳爷请放心,俺都藏在个稳妥之处了。”
“只需雇上一辆车马,就可以运回县城。”
靳安摇头道:“暂时还不用运回县城。”
“如今我们手中无兵,要兵器也是无用,让我先想想再说。”
……
吃过午饭,靳安正合金六两在院子里聊着天,忽然一个人急急忙忙的跑进来,由于步伐太急,险些半途跌倒。
“靳公子,靳公子……”
靳安一见,正是王老栓,急忙站起来道:
“找我有事吗?”
“靳公子,”王老栓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王福被人叫走了。”
“嗯?”
靳安纳闷道:
“被什么人叫走了?”
王老栓努力回忆着:
“老汉本想去给他买些伤药,让他在家中休息。”
“可是等到老汉回到家中,却发现王福已经离开了,问了邻居才知道,是两个身穿差役衣服的人,把王福叫走了。”
靳安双眉一皱:“县衙的人?”
“江县令刚刚接到状子,按理说没有这么快开堂审理吧?”
他露出微笑对王老栓道:
“不用着急,我跟你去县衙看看。”
说完,他带着王老栓和金六两,直奔县衙。
还没走到衙前,便见到一群人围在县衙门口,冲着里面指指点点。
三人挤进人群,向里面看去,只见堂上的差役正在行刑。
那大腿粗细的板子抡在半空,又狠狠落下,打在人身上发出骨肉碎裂的“啪啪”声。
而被按在下面受刑的,正是王福!
“住手!”
靳安排众而出,上前制止,却被两根水火棍拦住。
区区两根木头,哪里拦得住怒火上撞的靳安?
他和金六两一人伸出一只手,就把两名差役拨到了一旁。
靳安两步迈入大堂,发现王福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王福,王福!”
王老栓从后面抢进来,上前抱起王福大放悲声,那王福被他软软的抱在怀里,显然早已经断了气。
“靳安,你好大的胆子!”
堂上之人一拍惊堂木,高声道。
靳安抬头一看,原来是有过一面之缘的韩御史。
“韩大人,你不分青红皂白,私刑害人性命,胆子想必更大咯?”
“你!”
韩御史没想到,靳安居然敢顶撞他,一时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不过靳安显然没打算就此罢休,他追问道:
“韩大人,不知道这王府的家人王福,究竟犯了什么罪,要受此大刑?”
韩御史冷哼一声:
“他在大堂上信口雌黄,诬赖他人,理应受罚。”
“更何况,他不服本官的判罚,出言不逊,藐视公堂。”
“按照大秦律例,应该重责三十,赶出堂去。”
“只不过,还没打到三十大板,他就挨刑不过死了。”
靳安双眼微眯,眼中的杀机一闪而过,目光在行刑的差役身上一一扫过。
任何一个被他目光扫过的人,都感觉被野兽盯上,没来由的心里涌起一股寒意。
“本来,三十板子能打死人,我是不信的。”
“可今天看来,只要有了上官的示意,杀个人恐怕用不了五,六板子。”
靳安把目光又转回到御史身上:
“韩大人,不久之前,王福还是以原告的身份,状告他人。”
“草民不明白,为何如今反而受到了胜过被告的刑罚?”
韩御史一脸正气道:
“王福是原告还是被告,本官自有结论,难道全凭犯人一张嘴决定?”
“那王福诬告好人,如今已经遭到了应有的惩罚,此案已结!”
说着,他用力拍响惊堂木,接着便转身走了。
两排差役也纷纷退去,原本闹哄哄的大堂上重新变得安静,只剩下王老栓低低的啜泣声。
……
将王福草草下葬之后,天色已经擦黑,靳安和金六两把王老栓送回城北的家,三人一路无话,心中都翻腾着悲愤。
“王大叔……”靳安想要宽慰几句,却一时不是该说什么好。
没想到,王老栓反而主动开口道:
“靳公子,您身上可有三两银子?”
靳安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老人可能是手头不大宽裕。
他直接掏出十两,可是王老栓却固执的只要三两。
没办法,靳安只好将身上的散碎银子凑了凑,递给了他。
王老栓接过银子,微微一笑,将一叠纸递给了靳安。
靳安有些纳闷打开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房契”!
用他的话说:“靳公子已经帮了王家许多,再去叨扰就不像话了。”
靳安解释,自己并不介意,没想到王老栓人如其名,主打一个倔字,怎么说也不肯妥协,最终还是靳安让了步。
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一个有伤,一个老迈,一样的脚步踉跄。
靳安轻叹一口气,心中暗道:
“这个世道,能够保留一点骨气和血性,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回到王宅,一个人迎了出来,正是前去“搬兵”的金六两。
靳安见他回来的蛮快,带着希望问道:
“可见到了赵参将?”
“接到兵了吗?”
金六两此时已经没有了之前信心满满的样子,脸上挤出不自然的微笑道:
“靳爷,俺金六两无能,您吩咐的事情没有办成。”
靳安摇头道:“无妨,本来最多就是五五之数。”
“赵参将怎么说?”
金六两苦笑道:
“俺根本就没见到赵大人。”
“今天和靳爷分开后,俺先到了兵营求见赵参将。”
“可是俺那些弟兄们说,最近上面有命令,要求赵参将去他处换防个把月。”
“如今那军营中管事的,是个不相熟的偏将。”
靳安叹气道:
“唉,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神仙来了也没办法。”
听到这话,金六两笑道:
“不过,俺这次去,也不算百忙,总没有空手而归。”
靳安纳闷道:
“怎么说?”
“虽然赵参将不在,但俺交好的军需官在啊。”
“俺和他一说这件事,他说赵参将留过话,让他多多照应靳爷。”
“所以这次俺没借来兵,却借来了一批兵器……”
“嘿嘿,还是不用还的那种。”
靳安眼睛一亮:“兵器?”
“现在何处?”
金六两大嘴一咧:
“靳爷请放心,俺都藏在个稳妥之处了。”
“只需雇上一辆车马,就可以运回县城。”
靳安摇头道:“暂时还不用运回县城。”
“如今我们手中无兵,要兵器也是无用,让我先想想再说。”
……
吃过午饭,靳安正合金六两在院子里聊着天,忽然一个人急急忙忙的跑进来,由于步伐太急,险些半途跌倒。
“靳公子,靳公子……”
靳安一见,正是王老栓,急忙站起来道:
“找我有事吗?”
“靳公子,”王老栓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王福被人叫走了。”
“嗯?”
靳安纳闷道:
“被什么人叫走了?”
王老栓努力回忆着:
“老汉本想去给他买些伤药,让他在家中休息。”
“可是等到老汉回到家中,却发现王福已经离开了,问了邻居才知道,是两个身穿差役衣服的人,把王福叫走了。”
靳安双眉一皱:“县衙的人?”
“江县令刚刚接到状子,按理说没有这么快开堂审理吧?”
他露出微笑对王老栓道:
“不用着急,我跟你去县衙看看。”
说完,他带着王老栓和金六两,直奔县衙。
还没走到衙前,便见到一群人围在县衙门口,冲着里面指指点点。
三人挤进人群,向里面看去,只见堂上的差役正在行刑。
那大腿粗细的板子抡在半空,又狠狠落下,打在人身上发出骨肉碎裂的“啪啪”声。
而被按在下面受刑的,正是王福!
“住手!”
靳安排众而出,上前制止,却被两根水火棍拦住。
区区两根木头,哪里拦得住怒火上撞的靳安?
他和金六两一人伸出一只手,就把两名差役拨到了一旁。
靳安两步迈入大堂,发现王福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王福,王福!”
王老栓从后面抢进来,上前抱起王福大放悲声,那王福被他软软的抱在怀里,显然早已经断了气。
“靳安,你好大的胆子!”
堂上之人一拍惊堂木,高声道。
靳安抬头一看,原来是有过一面之缘的韩御史。
“韩大人,你不分青红皂白,私刑害人性命,胆子想必更大咯?”
“你!”
韩御史没想到,靳安居然敢顶撞他,一时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不过靳安显然没打算就此罢休,他追问道:
“韩大人,不知道这王府的家人王福,究竟犯了什么罪,要受此大刑?”
韩御史冷哼一声:
“他在大堂上信口雌黄,诬赖他人,理应受罚。”
“更何况,他不服本官的判罚,出言不逊,藐视公堂。”
“按照大秦律例,应该重责三十,赶出堂去。”
“只不过,还没打到三十大板,他就挨刑不过死了。”
靳安双眼微眯,眼中的杀机一闪而过,目光在行刑的差役身上一一扫过。
任何一个被他目光扫过的人,都感觉被野兽盯上,没来由的心里涌起一股寒意。
“本来,三十板子能打死人,我是不信的。”
“可今天看来,只要有了上官的示意,杀个人恐怕用不了五,六板子。”
靳安把目光又转回到御史身上:
“韩大人,不久之前,王福还是以原告的身份,状告他人。”
“草民不明白,为何如今反而受到了胜过被告的刑罚?”
韩御史一脸正气道:
“王福是原告还是被告,本官自有结论,难道全凭犯人一张嘴决定?”
“那王福诬告好人,如今已经遭到了应有的惩罚,此案已结!”
说着,他用力拍响惊堂木,接着便转身走了。
两排差役也纷纷退去,原本闹哄哄的大堂上重新变得安静,只剩下王老栓低低的啜泣声。
……
将王福草草下葬之后,天色已经擦黑,靳安和金六两把王老栓送回城北的家,三人一路无话,心中都翻腾着悲愤。
“王大叔……”靳安想要宽慰几句,却一时不是该说什么好。
没想到,王老栓反而主动开口道:
“靳公子,您身上可有三两银子?”
靳安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老人可能是手头不大宽裕。
他直接掏出十两,可是王老栓却固执的只要三两。
没办法,靳安只好将身上的散碎银子凑了凑,递给了他。
王老栓接过银子,微微一笑,将一叠纸递给了靳安。
靳安有些纳闷打开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房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