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年10月2日清晨,中芯国际北京晶圆厂的无尘车间里,淡蓝色的激光束正沿着3n圆表面游走,却在刻到“神经信号采集电极”时突然顿住——屏幕上“良率89%”的绿色数字旁,跳出来的红色预警像道渗血的疤:“光刻胶低温失效,信号采样误差超阈值”。
林野站在观察窗前,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口袋里半块泛黄的芯片——那是2028年美敦力诉讼案最紧时,他们用的第一块国产替代芯片,边缘还留着当年急着测试时焊锡烫出的焦痕。透过双层玻璃,能看到几个工程师正围着存储柜蹲在地上,镊子夹着片失效的光刻胶,透明薄膜像被揉过的糖纸,在冷光下泛着死气沉沉的白。
“林总,昨晚的温控系统被人动了手脚。”老秦的声音透过无尘服通讯器传来,带着点发颤的闷响,“零下40℃的存储环境被改成零上5℃,两箱进口光刻胶全废了——安保查了监控,是个穿‘设备检修’制服的人干的,工牌是伪造的,但袖口露了半截滨江创投的黑色领带,跟上次在发布会闹事的人是一伙的。”
林野的指节在玻璃窗上轻轻敲了敲,节奏和2024年在民房里改代码时的习惯一样。他想起昨天陈默发来的短信——“硬盘里有滨江的海外账户,小心张董的人”,当时没多想,现在才明白,陈默早知道对方会在供应链上动手。“国内的供应商还有多少库存?”他的声音比车间的制冷风还冷,“2026年帮咱们供过应急胶的浙江民营厂,能调货吗?”
“刚打过电话,他们说‘突然接到军工订单’,要等一周才能匀出50公斤。”老秦调出供应链系统,屏幕上“光刻胶”节点旁的红色警告又多了两个,“我查了工商信息,这家厂去年被滨江创投注资了15%——他们是故意卡咱们的脖子,想拖黄‘星桥’的量产。”
林野的心脏沉了沉。一周时间,足够让社区康复中心的订单拖到下个月,那些等着用“星桥”的患者——比如每天都在问“什么时候能记住孙女名字”的周奶奶,怕是又要在期待里多等一阵。他刚要让采购部再联系其他渠道,私人终端突然在口袋里震动起来,像只慌慌的蜂——是苏晚发来的加密消息,附了张模糊的照片:
“纪委查我2047年的数据操作记录,张董说我‘泄露公职信息’。照片是他办公室的文件,右下角有黑岩生物的logo,账户尾号8819——和2035年他提的外资合作账户一样。”
林野盯着照片里那行模糊的英文“ckRockBio”,指尖攥得终端发烫。苏晚这是在冒险传证据,纪委的人早就盯着她,再这么下去,她的公职怕是保不住。他想起2029年苏晚递离职申请时,也是这样,在办公室门口背对着他擦眼泪,说“我在政策这边帮你们,你们要把技术做扎实”,这么多年,她从来没食言过。
“老周那边破解陈默的后门有进展吗?”林野快步往车间外走,无尘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工具盒,金属碰撞声在安静的车间里格外刺耳,“硅谷脑科的股权结构查到了吗?”
“刚传过来初步结果!”老秦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点兴奋又紧张的颤,“滨江创投通过三家海外空壳公司,持有硅谷脑科18%的股份,其中一家的监事是张董的秘书!还有个加密文件夹,名字叫‘星桥军用改造计划’,里面提到要把神经控制模块改造成‘意识干预设备’——但关键页被删了,只剩个密码提示:‘2024年第一次临床的颜色’。”
林野的脚步猛地顿住。2024年第一次临床,是在浙大附儿院的小病房里,小宇用他们的初代头环控制红色玩具车——那孩子攥着方向盘,脸憋得通红,说“像消防车,能救我”。密码是“红色”?可陈默为什么要把这么要命的计划藏在硅谷脑科的服务器里?是早就察觉滨江的阴谋,还是另有隐情?
“先别声张,把文件夹加密备份。”林野压低声音,“我现在去火车站接陈默,他手里的硬盘可能有完整计划——让安全部派两队人,伪装成乘客,重点盯穿黑领带的人,别让他们调包硬盘。”
坐进悬浮车时,天刚蒙蒙亮。车窗外,北京的空中交通线已经醒了,银白色的物流悬浮舱贴着楼宇飞行,屏幕上滚动着“国庆医疗物资优先通行”的绿色提示。林野调出舆情监控系统,#硅谷脑科提前发布会#的话题正以每分钟10万条的速度往上爬,下面的评论里,有人晒出段预告片——陈默站在白板前,手里拿着份“星桥缺陷报告”,标题旁隐约能看到“神经毒素风险”的黑色字样。
“小陈,让法务部立刻整理‘神经毒素’的澄清材料,把2048年的第三方检测报告、10万例临床数据都做成全息演示片。”林野的声音有点急,指尖在屏幕上划过那些恶意评论,“另外,联系杭州纪念馆的老张,让他去民房的储物间找找——2024年小宇用过的那辆红色玩具车,可能藏着陈默说的‘密码线索’。”
悬浮车降落在北京南站时,纪委的黑色悬浮车正好从对面车道驶过。林野下意识缩了缩身子,透过深色车窗,看到苏晚坐在副驾,手里攥着个黑色文件夹——那是2047年老年认知项目的档案,里面有她的工作记录,也藏着她偷偷给林野传证据的痕迹。她的头发比平时乱了点,侧脸绷得紧,像是在跟旁边的人争辩什么。
“林总,陈默的列车还有5分钟到站!”小陈的视频电话弹出来,背景是站台拥挤的人群,橘色的晨光里,到处都是拖着行李的旅客,“但安保说,刚才发现三个穿黑领带的人,手里拿着和陈默描述的‘黑色硬盘盒’一模一样的盒子——他们可能想趁乱调包!”
林野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他快步往站台跑,耳后的心率监测贴突然发烫,数值跳到130——是应急预警,附近有强电磁信号,可能是***,也可能是武器。刚冲进站台,就听到广播里传来“列车即将进站”的提示音,同时看到三个黑领带男人正往3号车门方向挤,手里的黑色盒子在晨光下泛着冷硬的光。
列车缓缓进站,银白色的车身像条巨大的鱼滑进站台。车门打开的瞬间,林野一眼就看到了陈默——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冲锋衣,头发乱得像刚睡醒,手里紧紧攥着个黑色硬盘盒,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林野刚要喊他,就见一个黑领带男人突然撞向陈默,手里的盒子“啪”地掉在地上,趁乱要去抢陈默手里的硬盘。
“小心!”林野冲过去,故意撞开那个男人,肩膀传来一阵钝痛。他给陈默使了个眼色——那是2024年他们在民房被房东堵门时的暗号,意思是“往应急通道跑”。陈默立刻反应过来,攥着硬盘盒转身就跑,林野和随后赶来的安保一起,把三个黑领带男人按在地上,他们口袋里的电磁***“滋滋”地响着,还在试图破坏信号。
“硬盘没被换吧?”林野喘着气,看着陈默手里的盒子——盒身侧面有道细微的划痕,是2032年他们在实验室摔的,当时陈默还心疼了好几天,错不了。
陈默摇摇头,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红色玩具车模型——是2027年小宇送给他们的,车身还沾着点当年的颜料。“滨江创投要的不是算法,是这个。”他指着玩具车底部的凹槽,里面藏着个比指甲盖还小的芯片,“这是2044年咱们初代头环的安全密钥,能破解所有‘星桥’的加密——张董当年偷偷复刻了一个,现在要给黑岩生物,用来控制设备。”
林野接过玩具车,指尖触到凹槽里的芯片,突然想起老秦说的“军用改造计划”——原来滨江创投和黑岩生物,是想靠这个密钥,把“星桥”变成控制意识的武器。他刚要说话,私人终端又震动起来,是苏晚发来的消息,只有一句话:“纪委要去民房储物间核查,快转移玩具车。”
林野的瞳孔骤然收缩。纪委怎么会知道民房的储物间?是张董告的密,还是苏晚身边有滨江的人?他看着手里的红色玩具车,又看了看陈默,突然明白过来——2049年的这场危机,从来不是简单的背叛,是有人从2024年他们创业那天起,就布下的局,等着把他们的初心变成谋利的工具。
“先去中芯国际,用旧光刻胶适配新算法。”林野把玩具车揣进怀里,贴着胸口的位置,能感受到芯片的微凉,“然后回杭州,不管纪委来不来,咱们都得守住那间民房——那里藏着咱们的根,也藏着破局的关键。”
陈默点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个旧笔记本,纸页已经泛黄,是2044年的算法手稿,上面还有苏晚画的小星星。“我在硅谷的时候,把‘星桥’的传感器优化方案写在里面了,能用2028年的旧光刻胶参数适配——就像当年咱们在民房里,用旧电阻丝改电路一样。”
悬浮车往中芯国际的方向开去,晨光透过车窗,洒在陈默手里的旧笔记本上,也洒在林野怀里的红色玩具车上。林野摸了摸口袋里的半块旧芯片,突然想起2028年美敦力诉讼案胜诉那天,他们三个在实验室里喝啤酒,陈默说“野子,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咱们都得守住初心”。
现在,他们正在这么做。
悬浮车驶过高架桥时,林野给苏晚发了条加密消息,附了张红色玩具车的照片:“放心,老地方的东西,我们会守住。”
没过多久,苏晚回复了一个星星的表情,和2026年他们拿到浙江补贴时,她发的那个一模一样。林野看着屏幕,突然笑了——不管前面有多少暗礁,只要他们还攥着这些带着回忆的旧物,还记着当年在民房里说过的话,就一定能找到光。
林野站在观察窗前,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口袋里半块泛黄的芯片——那是2028年美敦力诉讼案最紧时,他们用的第一块国产替代芯片,边缘还留着当年急着测试时焊锡烫出的焦痕。透过双层玻璃,能看到几个工程师正围着存储柜蹲在地上,镊子夹着片失效的光刻胶,透明薄膜像被揉过的糖纸,在冷光下泛着死气沉沉的白。
“林总,昨晚的温控系统被人动了手脚。”老秦的声音透过无尘服通讯器传来,带着点发颤的闷响,“零下40℃的存储环境被改成零上5℃,两箱进口光刻胶全废了——安保查了监控,是个穿‘设备检修’制服的人干的,工牌是伪造的,但袖口露了半截滨江创投的黑色领带,跟上次在发布会闹事的人是一伙的。”
林野的指节在玻璃窗上轻轻敲了敲,节奏和2024年在民房里改代码时的习惯一样。他想起昨天陈默发来的短信——“硬盘里有滨江的海外账户,小心张董的人”,当时没多想,现在才明白,陈默早知道对方会在供应链上动手。“国内的供应商还有多少库存?”他的声音比车间的制冷风还冷,“2026年帮咱们供过应急胶的浙江民营厂,能调货吗?”
“刚打过电话,他们说‘突然接到军工订单’,要等一周才能匀出50公斤。”老秦调出供应链系统,屏幕上“光刻胶”节点旁的红色警告又多了两个,“我查了工商信息,这家厂去年被滨江创投注资了15%——他们是故意卡咱们的脖子,想拖黄‘星桥’的量产。”
林野的心脏沉了沉。一周时间,足够让社区康复中心的订单拖到下个月,那些等着用“星桥”的患者——比如每天都在问“什么时候能记住孙女名字”的周奶奶,怕是又要在期待里多等一阵。他刚要让采购部再联系其他渠道,私人终端突然在口袋里震动起来,像只慌慌的蜂——是苏晚发来的加密消息,附了张模糊的照片:
“纪委查我2047年的数据操作记录,张董说我‘泄露公职信息’。照片是他办公室的文件,右下角有黑岩生物的logo,账户尾号8819——和2035年他提的外资合作账户一样。”
林野盯着照片里那行模糊的英文“ckRockBio”,指尖攥得终端发烫。苏晚这是在冒险传证据,纪委的人早就盯着她,再这么下去,她的公职怕是保不住。他想起2029年苏晚递离职申请时,也是这样,在办公室门口背对着他擦眼泪,说“我在政策这边帮你们,你们要把技术做扎实”,这么多年,她从来没食言过。
“老周那边破解陈默的后门有进展吗?”林野快步往车间外走,无尘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工具盒,金属碰撞声在安静的车间里格外刺耳,“硅谷脑科的股权结构查到了吗?”
“刚传过来初步结果!”老秦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点兴奋又紧张的颤,“滨江创投通过三家海外空壳公司,持有硅谷脑科18%的股份,其中一家的监事是张董的秘书!还有个加密文件夹,名字叫‘星桥军用改造计划’,里面提到要把神经控制模块改造成‘意识干预设备’——但关键页被删了,只剩个密码提示:‘2024年第一次临床的颜色’。”
林野的脚步猛地顿住。2024年第一次临床,是在浙大附儿院的小病房里,小宇用他们的初代头环控制红色玩具车——那孩子攥着方向盘,脸憋得通红,说“像消防车,能救我”。密码是“红色”?可陈默为什么要把这么要命的计划藏在硅谷脑科的服务器里?是早就察觉滨江的阴谋,还是另有隐情?
“先别声张,把文件夹加密备份。”林野压低声音,“我现在去火车站接陈默,他手里的硬盘可能有完整计划——让安全部派两队人,伪装成乘客,重点盯穿黑领带的人,别让他们调包硬盘。”
坐进悬浮车时,天刚蒙蒙亮。车窗外,北京的空中交通线已经醒了,银白色的物流悬浮舱贴着楼宇飞行,屏幕上滚动着“国庆医疗物资优先通行”的绿色提示。林野调出舆情监控系统,#硅谷脑科提前发布会#的话题正以每分钟10万条的速度往上爬,下面的评论里,有人晒出段预告片——陈默站在白板前,手里拿着份“星桥缺陷报告”,标题旁隐约能看到“神经毒素风险”的黑色字样。
“小陈,让法务部立刻整理‘神经毒素’的澄清材料,把2048年的第三方检测报告、10万例临床数据都做成全息演示片。”林野的声音有点急,指尖在屏幕上划过那些恶意评论,“另外,联系杭州纪念馆的老张,让他去民房的储物间找找——2024年小宇用过的那辆红色玩具车,可能藏着陈默说的‘密码线索’。”
悬浮车降落在北京南站时,纪委的黑色悬浮车正好从对面车道驶过。林野下意识缩了缩身子,透过深色车窗,看到苏晚坐在副驾,手里攥着个黑色文件夹——那是2047年老年认知项目的档案,里面有她的工作记录,也藏着她偷偷给林野传证据的痕迹。她的头发比平时乱了点,侧脸绷得紧,像是在跟旁边的人争辩什么。
“林总,陈默的列车还有5分钟到站!”小陈的视频电话弹出来,背景是站台拥挤的人群,橘色的晨光里,到处都是拖着行李的旅客,“但安保说,刚才发现三个穿黑领带的人,手里拿着和陈默描述的‘黑色硬盘盒’一模一样的盒子——他们可能想趁乱调包!”
林野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他快步往站台跑,耳后的心率监测贴突然发烫,数值跳到130——是应急预警,附近有强电磁信号,可能是***,也可能是武器。刚冲进站台,就听到广播里传来“列车即将进站”的提示音,同时看到三个黑领带男人正往3号车门方向挤,手里的黑色盒子在晨光下泛着冷硬的光。
列车缓缓进站,银白色的车身像条巨大的鱼滑进站台。车门打开的瞬间,林野一眼就看到了陈默——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冲锋衣,头发乱得像刚睡醒,手里紧紧攥着个黑色硬盘盒,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林野刚要喊他,就见一个黑领带男人突然撞向陈默,手里的盒子“啪”地掉在地上,趁乱要去抢陈默手里的硬盘。
“小心!”林野冲过去,故意撞开那个男人,肩膀传来一阵钝痛。他给陈默使了个眼色——那是2024年他们在民房被房东堵门时的暗号,意思是“往应急通道跑”。陈默立刻反应过来,攥着硬盘盒转身就跑,林野和随后赶来的安保一起,把三个黑领带男人按在地上,他们口袋里的电磁***“滋滋”地响着,还在试图破坏信号。
“硬盘没被换吧?”林野喘着气,看着陈默手里的盒子——盒身侧面有道细微的划痕,是2032年他们在实验室摔的,当时陈默还心疼了好几天,错不了。
陈默摇摇头,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红色玩具车模型——是2027年小宇送给他们的,车身还沾着点当年的颜料。“滨江创投要的不是算法,是这个。”他指着玩具车底部的凹槽,里面藏着个比指甲盖还小的芯片,“这是2044年咱们初代头环的安全密钥,能破解所有‘星桥’的加密——张董当年偷偷复刻了一个,现在要给黑岩生物,用来控制设备。”
林野接过玩具车,指尖触到凹槽里的芯片,突然想起老秦说的“军用改造计划”——原来滨江创投和黑岩生物,是想靠这个密钥,把“星桥”变成控制意识的武器。他刚要说话,私人终端又震动起来,是苏晚发来的消息,只有一句话:“纪委要去民房储物间核查,快转移玩具车。”
林野的瞳孔骤然收缩。纪委怎么会知道民房的储物间?是张董告的密,还是苏晚身边有滨江的人?他看着手里的红色玩具车,又看了看陈默,突然明白过来——2049年的这场危机,从来不是简单的背叛,是有人从2024年他们创业那天起,就布下的局,等着把他们的初心变成谋利的工具。
“先去中芯国际,用旧光刻胶适配新算法。”林野把玩具车揣进怀里,贴着胸口的位置,能感受到芯片的微凉,“然后回杭州,不管纪委来不来,咱们都得守住那间民房——那里藏着咱们的根,也藏着破局的关键。”
陈默点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个旧笔记本,纸页已经泛黄,是2044年的算法手稿,上面还有苏晚画的小星星。“我在硅谷的时候,把‘星桥’的传感器优化方案写在里面了,能用2028年的旧光刻胶参数适配——就像当年咱们在民房里,用旧电阻丝改电路一样。”
悬浮车往中芯国际的方向开去,晨光透过车窗,洒在陈默手里的旧笔记本上,也洒在林野怀里的红色玩具车上。林野摸了摸口袋里的半块旧芯片,突然想起2028年美敦力诉讼案胜诉那天,他们三个在实验室里喝啤酒,陈默说“野子,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咱们都得守住初心”。
现在,他们正在这么做。
悬浮车驶过高架桥时,林野给苏晚发了条加密消息,附了张红色玩具车的照片:“放心,老地方的东西,我们会守住。”
没过多久,苏晚回复了一个星星的表情,和2026年他们拿到浙江补贴时,她发的那个一模一样。林野看着屏幕,突然笑了——不管前面有多少暗礁,只要他们还攥着这些带着回忆的旧物,还记着当年在民房里说过的话,就一定能找到光。